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审美学:对称和均衡在建筑艺术中的重要性

建筑审美学:对称和均衡在建筑艺术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对称和均衡图2-13对称(一)在视觉艺术中,均衡是艺术对象中存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形式美规律,均衡的视觉中心点两边的视觉趣味、分量是相当的。人类审美意义上的对称是在迎合重力,并结合大脑的“注意力节省”原则双重的产物。对称是由同一的或相似两部分对象沿着对称轴呈镜像分布,而均衡则是由两部分差异以均衡点为支点而构成一个整体。

建筑审美学:对称和均衡在建筑艺术中的重要性

(三)对称和均衡

img29

图2-13 对称(一)

在视觉艺术中,均衡是艺术对象中存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形式美规律,均衡的视觉中心点两边的视觉趣味、分量(重量感觉)是相当的。当均衡的视觉中心点与欣赏对象中间点重合时,就获得了对称。对称从理论来说是均衡的一个特例,对均衡和对称的考察和研究,能够给人们深刻的理解。下面先从对称这种较为简单的形式美规律出发(图2-13,图2-14)。

img30

图2-14 对称(二)(www.xing528.com)

对称在空间中表现为对称轴两侧的空间分布的同一化,即沿着对称轴对叠的话,人将把对象的信息减去一半,只要掌握对象半边的信息(组团),大脑通过简单的还原就可以获得较为复杂的整体。这样对人类的大脑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形式。事实上,对称并非人类的独创,因为大自然在这方面早就向人类启示了对称的奥妙。在动物、在人类身上表现出的对称应该是人类较早观察到的对称。左右两个手的协调活动和双脚配合行动,在审美心理中使人意识到左右对称的奇妙。但是对称的动物或人的对称轴都是竖向的,和地心线(重力线)是重合的,动物界或者自然界中很少有以水平轴线的上下对称,这是地心力在人类审美上烙下的痕迹。(33)因此在人造物上如汽车轮船等等都倾向于左右对称,而非上下对称。对称轴在某种程序上是重力线在人的知觉中设定的一个理解框架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认为,艺术通过意志(欲望、力量)和行动(体量、材料)之间基本的和必然的斗争而获得价值,在研究建筑学学科之后,他得出最动人的美,是最完善的表达材料的强度和荷重之间的斗争的结果(叔本华的意思是,充分发挥材料结构特性的建筑就是美的)。伟大的英国哲学家休谟在《人性论》中曾经提到:“同样,建筑学的规则也要求柱顶应比柱基较为尖细一些,这是因为那样一个形状给我们传来一种令人愉快的安全观念……”(34)重力对建筑的意义,今天的建筑理论和建筑界有待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如果深入研究的话,对建筑学的促进作用应该是无可估量的。(35)

对称轴在本质上是重力的外化形态,是重力导致了纵向运动的活动弹性,而水平向则是一种自由运动的维度。雨滴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的锥形,与其在失重情况下的球形似乎更加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人类审美意义上的对称是在迎合重力,并结合大脑的“注意力节省”原则双重的产物。(36)而均衡就不是如此简单,人类早期建筑和艺术品大多数为对称性,只是到现代主义建筑时期,均衡才作为建筑设计中的构图和造型的一项主要原则,也就是说人类在建筑上充分认识均衡作用的时间不过近百年的历史而已。

均衡作为一种形式美规律,其着重在形式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源于知觉上或心灵上的需要,毕竟人们希望外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不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流变不居”的世界,也可以说是知觉上的一种限制。但是这种平衡是建立在重力的概念之上,是重力的衍生物。均衡是利用均衡点作为关键点,两边的形式分别组成两个形式组团,两个组团最终通过均衡作为手段整理成一个单元纳入人的知觉中,直接简化了大脑对空间形式的复杂理解。如果说对称是以对称轴来严格规范形式或信息,那么均衡则是以均衡点两边形式或形式的“重量感”为控制依据。人们依旧可以发现“注意力节省”心理原则作为最终的控制因素。均衡把人们在重力世界的经验推广到审美中,以此作为审美的一个原则,这种经验的迁移能够发生的依据就是审美中的均衡给予人的心理感受与重力世界中的经验所予人的心理感受是一致的(37)

美国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在《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中是这样对均衡进行解释的:“假若眼睛从一边向另一边看去,觉得左右两半的吸引力是一样,人的注意力就会像钟摆一样来回游荡,最后停在两极中间的一点之上。如果把这个均衡中心有力地加以标定,以致使眼睛能满意地在它上面停息下来,这就在观者的心目之中产生了一种健康而平静的瞬间。”(38)本书不同意他的看法,认为分歧点在于:是先产生总体认识,后以均衡作为手段来整理对象,还是先有均衡感作为认识的基础,而后形成总体认识。按哈姆林的说法,他的观点属于后者。本书倾向于前者的说法,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应从“注意力节省”原则出发,正如人的知觉面对认识的对象,首先对总体有个大致的了解(找到对象的边界)。换而言之,首先企图把它纳入“多样性的统一”,企图简化对象。当然这种简化手段的前提是把整个形式纳入知觉范围,用不同的规则在潜意识中试错,最终确定均衡点而统摄整个对象,由此把握对象而产生认识上的愉快。

对称是由同一的或相似两部分对象沿着对称轴呈镜像分布,而均衡则是由两部分差异以均衡点为支点而构成一个整体。一般说来,均衡主要由色彩和形态等几种不同要素加以混合搭配而成。从人的视觉心理来说,同一色彩的形式,大的比小的更重,而对于同一形式的色块来说,明度低的重于明度高的,色彩浓的重于色彩浅的,冷色重于暖色。在这上述规则的控制下,去控制建筑形式和构图。从建筑学的角度上来说,建筑的平面的布局也可运用均衡原则处理,平面的布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体量的走向和分布,从而给建筑整体带来新的构图形式和体验。但是平面的均衡对人的作用最终要通过体量等反映出来作用人的感官,因为人在空中俯瞰建筑的机会并不多。平面的均衡在设计中,相对而言,是更加隐蔽而具有活力元素,适当地运用将有利于建筑造型的艺术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