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艾思林戏剧艺术思想研究:戏剧情境具体而直接

艾思林戏剧艺术思想研究:戏剧情境具体而直接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艾思林的戏剧观念中,“戏剧不仅是人类的真实行为最具体的的艺术的模仿,它也是我们用以想像人的各种境况的最具体的形式”。戏剧情境的具体性在艾思林看来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戏剧情境的具体性和直接性使得戏剧情境本身能同时在几个方面发生作用,获得多方面复杂的意义,也能够使得戏剧观众同时看到剧中行动的几个方面,并对剧情和自己所目睹的重大事件做出自己的解释,寻求戏剧的真意所在。

艾思林戏剧艺术思想研究:戏剧情境具体而直接

在艾思林的戏剧观念中,“戏剧不仅是人类的真实行为最具体的(即最少抽象的)的艺术的模仿,它也是我们用以想像人的各种境况的最具体的形式”【44】。在我们可以接触的艺术样式中,再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像戏剧(包括舞台剧、影视剧、广播剧等)能以如此生动的表现方式,栩栩如生地呈现出鲜活的生活场景。依据生活逻辑建构起来的富有意味的戏剧情境,是立体的诗,是流动的画。戏剧情境的具体性在艾思林看来可以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具象性。从词源学的角度看,“戏剧”(theatron或theatre)本身就含有“观看”的涵义,据此推论,“观赏”是戏剧审美的基本形式,戏剧审美活动的逻辑起点是读图而不是言说,所有的生活逻辑和生命经验都表现为具象。戏剧总是通过可观可感的具体形象直接诉诸人的感觉系统,在人的内心深处引起共鸣,传递意义,引发想象与反思。当情境占据戏剧的核心位置时,那么,“言语(戏剧片段的文字部分)是次要的”【45】。现当代戏剧如荒诞派戏剧,是通过唤起一种具体化的诗意形象而不是通过逻辑推理,来促使人能够清醒地认识自身的真实处境。其次是当下性。在艾思林看来,这种当下性就是指戏剧总是发生在“永恒的现在时态中,不是彼时彼地,而是此时此地”【46】。思想感情交流的任何叙述形式都趋向于讲述过去已发生而现在结束了的事件,而舞台上呈现的戏剧情境总是在营造一个观众、演员、角色共时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剧作家和演员必须竭力使得观众认为自己就是所看到的事件的见证人,而演员也应当真正相信自己就是哈姆莱特或奥赛罗;因此全神贯注于演员和表演的观众,就会忘却自己在看一个虚构的故事,而把它当做自己正在亲眼见到,甚至正在经历的事”【47】

另一方面,戏剧情境的直接性与戏剧情境的具体性是密切相关的。艾思林说:“戏剧的表达形式让观众自己自由地去判断隐藏在公开的台词后面的潜台词——换句话说,它把观众放在跟听这些话的人物角色同样的情境之中。”【48】在艾思林看来,小说读者必须看作者所描绘的场面,只能接受关于这种感情的一番描写,但戏剧观众是实际上被放进有关的场面,即直接面对这个场面,因此,这就使得观众把演出看作仿佛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当做是面前自然发生的某种事件,并且参与进去,从而直接体验到这个人物角色的感情。(www.xing528.com)

戏剧情境的具体性和直接性使得戏剧情境本身能同时在几个方面发生作用,获得多方面复杂的意义,也能够使得戏剧观众同时看到剧中行动的几个方面,并对剧情和自己所目睹的重大事件做出自己的解释,寻求戏剧的真意所在。这正是戏剧作为一种表达方式的独特之处。艾思林说:“在艺术领域里,正像在哲学里一样,‘奥卡姆的剃刀’【49】原则是永远有效的;就是说,最经济地、最节约时间地、最细致地表达思想,才最接近真理。对于表现那种难以捉摸的情绪,内心的紧张和同情,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等等来说,戏剧是最经济的表现手段。”【50】戏剧情境的具体性和直接性赋予戏剧以一种更经济地、更有效地处理人类经验的能力,这使得戏剧作为一种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比其他艺术形式来说更为简约、更易于接受,而影响却更及时、更直接,因而更有力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