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壮大的重要意义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壮大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县域经济发展突出的地方,正是有了这种“剩余”,因而形成了资本积累的源泉。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壮大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壮大县域经济的重大意义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区域构成中具有相对基础性、综合性、交叉性和独立性的行政区域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不仅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且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县域经济是拉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基础

从国民经济发展体系来讲,理论研究认为,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是真正的地方经济,也是“国本经济”,肩负着“固本强基”、“强省富民”的重大职责和历史使命。

(一)县域经济是资本积累的主要源泉

资本积累来自储蓄,而储蓄来自生产超过消费的剩余。县域经济发展突出的地方,正是有了这种“剩余”,因而形成了资本积累的源泉。据2003年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全国县域内人口总数9.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1.6%;县域经济的国民生产总值达5.7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4.05%。全国县域人口平均45.4万人,县域GDP平均28.2亿元,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平均1亿元。自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的发展及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县域经济实践表明,县域经济是财富积累的主要源泉,突出必须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加速了民间资本的积累。2001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超过50亿元的县已经达到56个,最发达的100个县的总人口仅占全国县域人口的6.8%,而国民生产总值占到全部县(市)的21.7%,地方财政收入占到全部县(市)的25.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到全部县(市)的23.4%。

二是加快了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和增长速度。最发达的100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8782元,是全部县(市)平均水平的3.2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870元,是全部县(市)平均水平的3.7倍。与上年比,2002年最发达的100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1.8%,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38.3%。

三是提高了农民人均纯收入。最发达的100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903元,是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倍。2002年,其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5%,高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

(二)县域经济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地,工业化又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

从资源角度看,劳动力、土地、矿藏、森林、水源等资源大多集中于县域,没有县域资源在国家资源中的合理配置,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业和轻工业,以矿物质为原料的重工业新兴产业,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建筑业等,更突出地依赖于县域资源的支撑。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工业已经成为各县域经济及其财税增长的主体。新型工业化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不仅直接壮大我国GDP总量,而且根本上提高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的收入,直接解决基层农村的非农化就业问题,极大地刺激生产和生活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同时,新型工业化带动的县域非农化就业,直接推动城镇化进程,这不仅是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促进,而且也是对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

从县域经济发展角度看,县域经济正常有序地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的“孵化”和“催化”。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工业经济的规模和效益上。目前,我国大多数欠发达县仍处在农业经济阶段,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含量低,工业化仍是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题。如何尽快走过农业经济阶段,加速向工业经济、第三产业经济阶段的转变,是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理论问题、经济问题和现实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面对开放的国际国内市场双重压力,工农链接失调、财政状况拮据、就业出口不畅等矛盾,必须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扩充第二产业的就业容量,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强县级财政的积累和平衡能力,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www.xing528.com)

首先,工业化是提高县级财政收入和积累水平的重要前提。经济发达的县(市、区),其经济的发展无不依赖于工业的崛起和兴旺,因为只有工业化,才能把县域内的各类资源通过市场运作配置到最佳位置,发挥最大效益。其次,工业化是加快城镇化步伐的有效途径。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密不可分的。通常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时,经济后劲以农业为主,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随着工业总量的扩充,产业向制造业、服务业转移,人口也向这些产业集聚,城镇化水平也就会相应得到提高。因此,可以说工业化是加快城镇化步伐的重要前提,城镇化是实现工业化的有效依托。再次,工业化是农民城镇化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必要依托。加快工业化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必要条件。只有工商业发达了,才能吸纳人口,聚集资源,农民城镇化和第三产业才能发展。最后,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成型成熟的关键环节。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其关键就是龙头企业。千家万户的农民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要连接起来,只有靠龙头企业及有实力的公司作中介才能实现。实行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能使农产品加工精深化,使农业产业链条拉长,农业附加值大幅度提高,形成城乡优势互补、工农比翼齐飞的良性循环。

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

“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这就是“三农”问题重要性之所在。

目前,我国仍有3/4的农村人口,而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约占75%,农业产值仍占社会总产值的1/3。而在2053个县域单位中,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县域占了绝大多数。由于农业以个体小生产者为主,生产组织方式具有浓厚的孤立与分散色彩,导致投入产出效益较差,抗风险能力较低,对充满变化的市场缺乏成熟的应变能力,农民收入的总体水平依然偏低,致使全国仍有2/3的农民缺乏足够的消费能力,成为阻碍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壮大的最大瓶颈。据粗略统计,目前县域人均社会总产值仅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4,居民购买力水平也仅相当于大中城市居民的1/3,全国半数以上的县因此要年年依靠国家财政给予补贴。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题中之意。

从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看,发展县域经济、就地解决“三农”问题是可行的。尽管以行政手段划分的县域经济并不完全符合按照经济系统性划分经济区域的原则,但组织手段所蕴含的内聚力和协调性,使交融了各种产业经济的县域成为“三农”问题的承接主体。

根据和总结理论界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是“减少农民”,通过减少农民,达到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目的。事实表明,在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综合实力还不很强的情况下,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有限的;而同时,受农民自身素质等因素制约,对外劳务输出短时间内也根本难以实现规模化。因此,减少农民的途径就落在了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肩上,这两点又恰恰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内容甚至是关键战略内容。可以说,从一定意义上讲,发展县域经济就是一个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根据“市场调节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理论共识,应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培育成熟、规范的市场;其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观能动作用。就前者而言,县域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只有实现了县域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实现全国市场化水平的跨越式发展,亦即唯物辩证法中的由量变产生质变的“升华”法则。而县域市场的成熟与规范,毫无疑问是来自于县域中各类主体的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这种提升当然又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后者而言,县级政府因所处地位的独特性而表现出承上启下、左右衔接的职能特色。因而,由上而下的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大多要经由这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同时,自下而上的决策信息,大多也要经由这个非常重要的通道。故从微观构成宏观的角度看,县级政府在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整以及社会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在起着一定的决定胜负成败的作用。

四、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中共十六大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无论理论界对“全面小康社会”如何做具象性的定量分析和抽象性的定性分析,按照简单而通俗的理解,就是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从纵向上比较产生非常明显的变化或者跨越。而我国的人民群众有3/4左右生活在县域,特别是县域中的广大农村。要让他们顺利进入“全面小康”,出路只有一条,即增加他们的收入,增强他们的可支配能力。尽管我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并且我国也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国家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但在改革伊始联产承包制度所带来的压抑过久的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农民生活积极性的激发,推动了一段时期的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且主要体现在为农业生产方面)后,基本上处于缓滞期,远远要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增产不增收”效应引致的“不再增产(甚至于缩产、减产)”,以及县域小型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生产经营的萎靡,使得县域经济长期在低迷状态中徘徊,农民增收困难乃至减收,生活难见明显进步。从现实基础与未来趋势看,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不外乎农村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而所有这一切均直接与县域居民密切相关。同时,需要明确的是,在目前县域居民自身积蓄不很充裕、市场风险承受能力依然较低、产业投入与发展力量分散以及文化素质差异的存在,实现“全面小康”完全依靠其自身努力而放任自流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还需要不断创新他们致富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而这一重任则又恰恰蕴含在如何发展县域经济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