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君士坦丁堡:帝国艺术之都,恺撒与基督的传说

君士坦丁堡:帝国艺术之都,恺撒与基督的传说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帝国的艺术珍藏在君士坦丁堡内,使得它成为一个优雅的首都。有一所大的会堂,从马克森提时开工,直到君士坦丁时才完成。从这本书看来,没有人曾想到君士坦丁曾杀死自己的儿子、妻子与侄儿。君士坦丁下令在这墓地上建造一座教堂,并将那些遗留的圣物保存在这圣地里。海伦娜在传说中基督所诞生的地方伯利恒兴建了一所教堂,她对待那里的修女们非常谦恭,当一切就绪后,她返回君士坦丁堡,死在儿子的怀中。

君士坦丁堡:帝国艺术之都,恺撒与基督的传说

大公会议后的一年,君士坦丁拜占庭从废墟中重建为一座新城,称其为新罗马(Nova Roma),而后人以他的名字命名。公元330年,他离开罗马与尼科美狄亚而定都于君士坦丁堡。在那里,他处在那令人难忘、华美壮观的东方式的宫廷内,感觉到此城对军队与人民在精神上影响力足可弥补那庞大的费用。他以精明的外交政策与手腕保卫他的军队,以人道的法令来缓和专制,提倡文学艺术。他勉励那些在雅典学校,并在君士坦丁堡建立一所大学,由国家聘请教授,教授希腊文、拉丁文、文学、哲学修辞学法律学,并为国家训练官员。他扩大各省医师与教师的权利。命令省长成立建筑学校,以各种利益奖励人们入学。艺术家们免服公民义务,使他们能够有时间尽全力于他们所学,并传给后代。帝国的艺术珍藏在君士坦丁堡内,使得它成为一个优雅的首都。

在罗马,建筑早在马克森提时就开始了。有一所大的会堂,从马克森提时开工,直到君士坦丁时才完成。这所建筑物,代表了西方古典建筑的最佳创作。为了配合一个大的浴室,这幢大楼占地330英尺长,250英尺宽。中央大厅有144英尺长,82英尺宽。屋顶由3个交叉的混凝土圆顶构成,高120英尺,部分由8个大支柱顶着,这支柱对着6英尺高的哥林多式圆柱,走道是由花色大理石砌成的,墙壁支柱与柱间,竖着许多雕像,壁的本身则延伸过屋顶,好像是中央圆顶的悬空支柱。后来的哥特式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也发现了许多类似这样的圆顶与支柱。布拉曼特(Bramante)设计圣彼得教堂,他计划要“建造帕特农神庙,高过君士坦丁的教堂”——那就是,由一个巨大的圆顶盖住教堂中央的空间。

这第一个基督徒皇帝,在罗马建了许多教堂,为了庆祝他当年的穆尔安桥大捷,又于公元313年兴建那座直到今天还矗立在代特里翁菲大道上的拱门。这是罗马遗迹中保存得最完整的作品之一。尽管拱门上有部分物件失窃,仍未明显地破坏其原有的壮丽。4个成比例的支柱立在3个雕刻的柱基上,将3个拱隔开支持一个装饰华丽的柱顶线盘。顶楼则放着从图拉真与奥勒留时代留下的浮雕、铸像;在支柱间的圆形浮雕,是得自哈德良时代某些建筑中,其中另两件是君士坦丁时代的艺术品。那随意刻画出来蹲着的身形,那正争吵着的丑陋的侧面并露着前腿,头堆在头上,替代了原有的透视法,一切都显出一种粗俗的技巧与风格。但线条的刻画分明,却也显出光与暗的差别,空间立体的协调,并且他的主题,表现出一种活力。从这些看来,意大利的艺术似乎已决心要回到原始时代。放在乐校广场中君士坦丁那巨大的身影特别表现出这种原始的风味,使看到的人都怀疑,一个主持尼西亚会议时谦和、慈善的人,在这里看起来却像个冷酷的野蛮人——除非是这位艺术家预先表现了吉本那句讥讽性的话:“我是描述野蛮与宗教的得胜。”

4世纪初期,一种新的艺术形成了——即借缩图来装饰书籍。文学作品这时也以基督教为主题。卢西乌斯·拉克坦提乌斯在他所著《圣职制度》(Divinae ln-stitutiones)中(公元307年),详细解说了基督教的理论,而在《大迫害》(De Mortibus Persecutorum)中(公元314年),他以雄辩家西塞罗式的优雅但阴险恶毒来描述那些逼迫基督徒皇帝最后的结局。拉克坦提乌斯写道:“宗教是不受拘束的、非强迫的,是自由的。”此语其后造成一种异端,是拉克坦提乌斯生前所无法弥补的。还有在宗教文学上更有名的,恺撒里亚地区的主教尤西比乌斯,他在为前任主教庞菲卢斯——一个他最崇敬的人——做主教书记与图书馆管理员时,就开始他的文学生涯。庞菲利在接收奥利金的藏书后,就建了一个尽人皆知的最大的基督教藏书处。整日埋首于这些书中,尤西比乌斯成为那时代最博学的传教士了。当庞菲卢斯在加莱里乌斯的逼迫下死后(公元310年),尤西比乌斯对事后人们不断询问他自己是如何逃生的问题不堪其扰。后来,由于他做了阿里乌与亚历山大的调解人,又树敌甚多。但他成了君士坦丁宫廷上的记录人,并被任命纂写皇帝的传记。一部分他在文学上的作品现被收集在一本最完整的古代纪年历史世界史》(Universal History)中。尤西比乌斯将宗教历史与俗世历史按同时发生的年代,对照着写出,并尽量将亚伯拉罕到君士坦丁间重大事件所发生的时间找出。后来所有纪年史就都依据他的“规条”。

尤西比乌斯到处收集资料,在公元325年完成了《教会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一书,描写了自创始到尼西亚会议期间教会的发展。第一章是最早的历史哲学——描写时间即上帝与撒旦的战场,所有发生的事件都在促使基督的得胜。这本书虽编排的次序不太恰当,但描写得非常深刻。资料是经过谨慎选择和审查过的,所以它与任何其他古代历史著作一样精确,为后代查询提供了方便,他其间引证了许多重要的资料。他学识丰富,笔锋常带感情,辩论到神学观点时,文笔特别生动、锋利,公然地排斥那些不能造就基督徒读者或不能支持他哲学观点的事。他设法写出大公会议的实况,而尽量避免提到阿里乌与亚大纳西。他以同样不实在的笔法将《君士坦丁的传记》(Life of Constantine)写成一篇颂词,不像写传记。谈书首先以8个章节描述有关皇帝的虔诚与善行,并写出他“如何在30多年中以虔敬的态度统治国家”。从这本书看来,没有人曾想到君士坦丁曾杀死自己的儿子、妻子与侄儿。

就和奥古斯都一样,君士坦丁对什么事都处理得很好,只是家庭总不和谐。他与母亲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显然她是受君士坦丁的要求,到耶路撒冷去,将那据说是建在救世主坟上的阿佛洛狄忒女神庙拆毁。据尤西比乌斯记载道,其上的圣墓与基督受死的十字架,突然发亮。君士坦丁下令在这墓地上建造一座教堂,并将那些遗留的圣物保存在这圣地里。就好像在古时,异教徒珍藏他们在特洛伊战争中遗留下来的古迹,就连罗马本身也曾夸耀过特洛伊城安危所系的智慧女神帕拉斯。如今,基督徒世界不但改变了古代人类外表的生活方式,并更新其本质,开始搜集并膜拜基督与圣徒的遗物。海伦娜在传说中基督所诞生的地方伯利恒兴建了一所教堂,她对待那里的修女们非常谦恭,当一切就绪后,她返回君士坦丁堡,死在儿子的怀中。

君士坦丁曾两度结婚:原配是米内尔维娜,为他生了个儿子,名为克里斯普斯;继室是马克西米安的女儿福斯塔,为他生了三儿三女。克里斯普斯长大后成了一个优秀的士兵,曾帮助父亲在对李锡尼战中立下大功。公元326年,君士坦丁下令将克里斯普斯处死,几乎在同时又将其妹康斯坦蒂亚(Constantia)与李锡尼所生之子利西尼亚努斯处死。不久,福斯塔又在其丈夫令下受死。我们不知道这一连串事件发生的原因,索西穆斯确信是克里斯普斯向福斯塔求爱,福斯塔在皇帝面前控告他。但海伦娜因爱克里斯普斯过切,为他报仇,就说服她丈夫,说是福斯塔引诱他们的儿子。也或许是福斯塔计谋除去克里斯普斯,这样她自己的儿子就可继承王位。而利西尼亚努斯之死,可能是由于他想阴谋得到昔日父亲所拥有的王国

福斯塔的愿望,在她死后终于实现了。公元335年,君士坦丁将帝国遗留给他的儿子与侄儿。在两年后的复活节上,他庆祝在位30年。后来,感到死之将至,他到附近阿基里隆洗热水浴。当他病情加重时,请了一位牧师为他做受洗礼,他有意延迟到现在才受洗,是希望借此洗尽他一生的罪污。然后这位年届64岁,疲惫不堪的君王,脱去皇室的紫袍,换上初信圣徒所穿的白长衣,安详地去世。

他是位有权威的将军,杰出的行政人才,卓越的政治家。他继承了戴克里先中兴的大业,并完成它。经由他们的努力,罗马帝国又持续了1 150年之久。他承袭奥勒留与戴克里先的君主专制政体,一方面是为了虚荣心与野心的驱使;另一方面,他认为在这动乱时代,专制的统治是必要的。他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将帝国分给他的儿子们。也许他早已想到他们会像他当初一样为争夺王权而战,不过他认为如果只传给一个人,他们更会争战不休。他的判处妻子、侄儿、儿子死刑的行为是否正确,我们无法判断,因我们不知这些事件是因何引起的。但他经常满心为统治帝国的事困扰着,有时恐惧与多疑都会使他一时丧失理智。到他年高体衰之时,谣言也不断加之于他。基督教对他来说,开始纯粹作为政治工具,后来却成为他坚贞的信仰了。于是他成了整个王朝上最有毅力的传教士,全力消除异端邪说,在各种事情上求问上帝。他比戴克里先更智慧,以一个新的宗教,富有活力的组织,纯净的道德律使这个古老的帝国重获新生。由于他的协助,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且历经14个世纪成为欧洲生活与思想的主流。所以如果我们说,除了奥古斯都,教会将君士坦丁称为最伟大的皇帝,是一点都不足为奇的。

第六章至第十章历史大事年表

下列所有的年代除第一个外,皆属公元后;且公元150年以前所有的年代均不确定。

公元前

4年 基督降生

公元

30 耶稣钉死十字架;保罗皈依基督教

45—47 保罗第一次传道

50—53 保罗第二次传道

51 保罗在雅典

53—57 保罗第三次传道

58—60 保罗被菲力克斯监禁

61—64 保罗被囚于罗马

64 尼禄王时的迫害;彼得与保罗之死

65 利诺斯任罗马主教

77 克莱图斯任罗马主教

60—100 四福音书著成

89 克莱门特一世任罗马主教

90 约翰书信著成

98 埃瓦里斯图斯任罗马主教

106 亚历山大一世任罗马主教

116 西斯图斯一世任罗马主教

126 泰莱斯福鲁斯任罗马主教

137 希吉诺斯任罗马主教

141 庇护一世任罗马主教

150 贾斯汀第一次护教

156 阿尼塞图斯任罗马主教

166 波利卡普殉道

175 埃留提利乌斯任罗马主教

177 里昂殉道事件

178 伊里奈乌斯任里昂主教

190 维多一世任罗马主教

193 佩提纳克斯和狄第乌斯·图利昂斯在位

193—211 塞维鲁斯在位

194 孟塔努斯声名鹊起;亚历山大的克莱门特著作风行

200 德尔图良著《护教篇》(Liber Apologoticus)

202 泽菲利努斯任罗马主教

203 兴建塞维鲁斯拱门;奥利金崭露头角

205—270 柏罗丁

211—217 卡拉卡拉在位

212 卡拉卡拉普及公民权

215 兴建卡拉卡拉浴室;摩尼诞生

218 卡利斯图斯一世任罗马主教

218—222 埃拉加巴卢斯在位

222 乌尔班一世任罗马主教(www.xing528.com)

222—235 亚历山大·塞维鲁斯在位

228 乌尔比安遇刺

235—258 马克西米努斯在位

236 法比安任罗马主教

238—244 戈尔迪安一世、二世、三世在位

241—272 沙普尔一世为波斯国王

244—249 阿拉伯人菲利普入主罗马

248 西普西安任迦太基主教;奥利金写驳塞尔苏斯书

249—251 狄希阿斯在位;数学家丢番图声名鹊起

251 葛内路斯任罗马主教

251—253 加卢斯在位

253—260 法莱里阿努斯在位

253—268 加列努斯在位

254 马科曼尼人入侵北意大利

255 沙普尔进犯叙利亚

257 瓦莱里安敕令对付基督徒

259 哥特人侵占小亚细亚

260 第一次颁布宗教容忍诏书

260—266 奥登纳图斯统治帕尔迈拉

266—273 芝诺比阿和朗吉努斯统治帕尔迈拉

268—270 克劳狄乌斯二世在位

270—275 奥勒留在位

271 蛮族入侵意大利

275—276 塔西佗在位

276—282 普罗布斯在位

282—283 卡普斯、卡里努斯、努梅里安在位

284—305 戴克里先在位

286—305 马克西米尼安分治帝国

292 加莱里乌斯与君士坦提乌斯分任“恺撒”

295 兴建戴克里先浴室

296 马尔切利努斯任罗马主教

301 戴克里先颁布价目诏书

303—311 戴克里先迫害基督徒

306 君士坦丁被立为“恺撒”

307 马克森提乌斯与马克希米安号称“奥古斯都”;兴建马克森提乌斯教堂

307—309 马赛拉斯一世任罗马主教

307—310 拉克坦提乌斯作《神圣教规》(Divinae Institutiones)

307—313 君士坦丁与李锡尼号称“奥古斯都”

309—310 尤西比乌斯任罗马主教

312 穆尔维安桥之役;颁布《米兰敕令》

313 尤西比乌斯著《教会史》

313—323 君士坦丁与李锡尼分治帝国

314 召开阿尔勒会议

314—336 西尔韦斯特一世任罗马主教

315 兴建君士坦丁拱门

323 李锡尼败阵阿德里安堡

324—327 君士坦丁独得帝位

325 尼西亚会议

326 君士坦丁杀子、侄及妻

330 迁都君士坦丁堡

337 君士坦丁之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