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国家行政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西方国家行政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认为,行政管理学发端于19世纪末期,以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为标志,但自那之后,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他成为政治、行政二分论的代表人物。在这一时期里,行政管理学建立基本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初步的学科体系,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为行政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西方国家行政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一、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

行政管理学的演进是指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内容和特点。一般认为,行政管理学发端于19世纪末期,以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为标志,但自那之后,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以新学派的创立、创新论的形成、新的研究方法的提出为主要划分标准,行政管理学的演进大致可以分为:

(一)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时期(早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这一时期是指1887年威尔逊发表《行政学之研究》到科学管理理论兴起之前(1911年)最早提出了行政学的概念。1887年,威尔逊(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校长,后任美国新泽西州州长和美国第二十任总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一文,主张建立一门独立学科——行政学。一般认为,该文是行政学的开山之作,威尔逊本人也因此被认为是行政学的创始人。1893年美国学者古德诺所著的《比较行政法》出版,该书被许多大学视为教科书,但他的最有代表性的名著是《政治与行政:对政府的研究》(1900年出版)。《政治与行政:对政府的研究》是最早的行政学专著之一,在书中他明确提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他成为政治、行政二分论的代表人物。

在这一时期里,行政管理学建立基本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初步的学科体系,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为行政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科学管理时期(传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科学管理时期以美国的泰勒1911年的《科学管理原理》一文为标志,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管理兴起之前。1926年美国罗纳德·怀特的《行政学导论》和1927年美国学者威罗福毕的《行政学原理》是行政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www.xing528.com)

在这一时期里,行政管理学在前一时期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受到科学管理理论的启发和影响,开始转向建立学科的基本框架体系的方向上来,其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谋求行政组织的合理化、行政过程的制度化、行政行为的效率化、行政方法的标准化。这一时期提出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理论范畴、管理原则、研究方法等一系列的规范,基本形成了行政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使之成为一门领域广泛、内容丰富、作用独特的独立学科。

(三)行为科学时期

这一时期以艾顿·梅奥1933年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为标志,到20世纪60年代系统管理学派兴起之前。美国在1929年成立了全美行政学会,加强了理论研究与交流。这一时期是行为科学—人际关系管理理论盛行的时期。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并不是单独以行政管理学为研究对象的,而是以一种非常广泛地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它使用反传统的研究方法,开拓了以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为中心的新的研究领域,所以有人称之为“新社会科学”。

(四)系统科学时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没有明显的标志,而是一种渐进的过程。从提出新问题的角度划分,该时期或许可以以孔茨于1961年发表的《管理理论丛林》为启端。在该文中,孔茨用“丛林混战”一词来描述和形容管理理论的名词、术语、定义、假设漫天飞舞,学派、理论、体系、方法林立的现象,由此提出了管理理论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混乱,造成学术研究和管理务实的困难或迷茫问题。1980年,孔茨再著《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认为当时至少可以概括出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理论学派等学派。为了突破和摆脱“丛林混战”造成的困境,人们开始试图寻求一种能够较为有效地整合各种管理理论的新的基础。这就是后来的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