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全球化不能消解文化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不能消解文化多样性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和平与发展”这个世界主题的具体表现,是不可抗拒的潮流。就文化的层面而言,经济全球化最终会影响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交往,影响到各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可见,经济全球化决不可能彻底化掉文化的民族性。

经济全球化不能消解文化多样性

一、经济全球化不可能消解文化的民族性

一般说来,经济全球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基础,以知识经济为依托,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构,其实质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经济全球化以数字技术革命为先导,它包括生产、销售金融和科技四个方面的全球化,而以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为主要特点。跨国公司通过国际投资形成生产、销售的全球化,从而形成新的国际关系体制和产业结构格局。以信息产业为轴心的“新经济”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征。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则面临挑战和机遇并存甚至挑战大于机遇的艰难抉择。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和平与发展”这个世界主题的具体表现,是不可抗拒的潮流。最近二十年的世界经济发展态势表明,经济全球化不仅使得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支持下,创造历史上少见的经济繁荣,而且也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匪浅。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越来越将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体制的国家冲刷到相同的经济河道上,即通过知识经济、信息产业的渠道,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配置资源,使整个社会经济市场化,从而迅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无论人们的主观意愿如何,经济全球化已经并将进一步使得不同国度之间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市场经济的因素日益渗透于社会生活之中。总的看来,经济全球化对于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当顺应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潮流,进而推动“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应当看到的是,经济全球化固然极为深刻地对各国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思路产生巨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始终还是有限度的。无论如何,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建设思路,不可能被全球化浪潮冲洗得与发达国家完全一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对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理解,以及其参与程度和方式,都有重大的区别。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与欧美发达国家乃至东方发达国家如日本新加坡之间,有着不言而喻的区别,固不用说;甚至,同是发达国家,日、美、英、法、德等国之间,其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模式及其价值追求,也颇为不同;而同是发展中国家,中国、越南、埃及、巴基斯坦,又各不相同。因此,将经济全球化理解为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价值取向的完全趋同,至少是一种误解,是一种主观愿望。(www.xing528.com)

就文化的层面而言,经济全球化最终会影响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交往,影响到各个民族文化的发展。生产、销售、金融和科技的全球化,以信息革命为重心的科技革命,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系统、思维方式、伦理观念、国民品性以至审美情趣,都会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这个影响在于,无论是主动的参与,还是被动的屈从,各民族文化都会认识到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感受并理性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对于本民族的影响,促使人们去思考如何应对这个历史潮流,革故鼎新,继往开来。在这个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通过交流,会在某些问题上取得共识。比如,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都要面向世界,不能固步自封,孤芳自赏,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而动,而要与时俱进,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曾经自外于世界经济体系和发展进程的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就是明证。中国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带来了前无古人的社会迅猛发展;越南近年实行的“革新开门”政策,使本国的经济社会进步巨大;朝鲜近年来采取的一系列内政外交方面的调整,也使自己的国家产生了新的活力。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正面效应的体现。又如,以信息革命为强大动力的科技全球化,会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从而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因此,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需要认真对待科技全球化,参与其中,以丰富自身,强大自身。但是,这种共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技术层面的调整,而不属于价值系统的变革。换言之,这种共识的出现,并不是民族文化的根本改变。

世界上的任何文化,都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宏富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规、习俗乃至各种习惯,它既是既往的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的积淀,又是当下该民族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凝结。民族文化反映着该民族成员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伦理观念、国民品性等属于“深层结构”的东西,反映着特定的人际关系和价值体系。这种深层结构的文化,及其所承载着的人际关系和价值体系,充分地反映着文化的民族性。而所谓文化的民族性,实质上就是一定民族与别的民族在文化特质方面的根本区别。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天人合德、贵和尚中的精神,崇尚整体、倡导协同的精神,人们对它的价值评价尽管见仁见智,但其与西方文化有着强烈的反差,则是不争的事实。从根本上讲,作为价值系统、文化模式集中反映的文化的民族性,只要该民族存在,就不可能消失。中华民族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其间经历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挑战,特别是遭受了近代意义的“西方文化”的狂飙式的震撼(亦即人们通常比喻的“欧风美雨”的吹袭),却依然以其独特的风貌挺立于世。尽管现在的中华民族文化已经渗入了不少外来文化的成分,特别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影响甚深,但是,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政府及其人民,决不会因此而否认中国文化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类型的存在,“中国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早已是无须论证而客观存在的一种民族标识、一种文化价值。同理,被称为“民族熔炉”的美国,无论其外来移民如何增加,无论其具有“亚洲价值观”的东方移民如何保持并弘扬其民族文化,最终却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美国文化”的特质,其间的道理十分简单:“美利坚”民族存在,“美国文化”的价值系统就不可能根本改变。在欧洲,同为欧盟成员国,甚至同为“申根国家”,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之间,其文化价值观各异其趣,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没有人会认为它们是“一体”的、同质的。可见,经济全球化决不可能彻底化掉文化的民族性。甚至,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的存在,有时反而会强化文化的民族性。前两年始自东南亚、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中国政府反省经济全球化对本国金融的影响,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既适应经济全球化而又符合本国国情的金融体制,防范金融风险,凸显了中国特色的忧患意识、国情意识、民族意识;韩国不少民众自发地捐献美元、黄金给政府,力图挽救濒危的经济,弘扬了民族精神;泰国也有类似情况。这些,都说明经济全球化并不能消解文化的民族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