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全球化与文化融合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全球化与文化融合

时间:2023-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争论的核心问题在于对文化全球化内涵的理解,即文化全球化是等同于文化的同质化、单一化和同一化,从而否定世界丰富多彩文化的存在,还是指文化打破原有的地域限制,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互动状态。作为社会存在的经济全球化势必会对作为意识范畴的文化产生决定与影响作用。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全球化与文化融合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全球化

全球化作为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在经济动力和技术力量的推动下,世界正被日益塑造成一个共同分享的社会空间。伴随着经济活动主体、经济活动产物、经济运行方式的全球化,这样的发展必然带来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必然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文化全球化的理论解析

对于文化全球化,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争论的核心问题在于对文化全球化内涵的理解,即文化全球化是等同于文化的同质化、单一化和同一化,从而否定世界丰富多彩文化的存在,还是指文化打破原有的地域限制,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互动状态。因此,要正确把握全球化时代文化全球化的相关问题,首先就必须对文化全球化的内涵进行深入而准确的理论解析。

关于文化全球化的内涵,目前学术界并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文化全球化就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类的评判与取舍中获得文化的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的过程;[1]有的学者认为,文化全球化是一种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机制,是各种文化通过平等交流而共同维护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的一些基本文化价值,是多种文化通过冲突与对话而形成的新的文化格局;[2]有的学者认为文化全球化并不是文化同质化,它是由经济全球化决定、以文化的传播技术为媒介、以不同文化在全球层面上的大规模交流为内涵的世界文化发展过程;[3]有的学者指出,文化全球化有悠久的历史,把五百年前的文化全球化称为“文化国际化”,公元1500年后的才叫做文化全球化;[4]还有的学者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文化全球化的概念,但也论述了这一问题,如张岱年先生认为,经济全球化势必加强各地区文化的联系,对文化的交流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可能消除各地区文化的特色,更不会导致文化全球化,百家争鸣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景;[5]李宗桂先生指出,应把经济全球化臆想为政治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必然对民族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不同文化无论如何也不会融为一体;[6]费孝通先生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发展作了这样的描述:“21世纪是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7]汤一介认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是“和而不同”。虽然这些学者没有明确使用文化全球化的概念,但从他们的观点可以看出,他们反对的只是文化的同质化与单一化,并没有否认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以及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交流与发展的状态。综合当前学术界各个学者对文化全球化内涵的论述,本文认为,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一样,并不是指文化的同一化与同质化,而是指不同文化在全球层面上大规模的交流与互动状态,并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吸收、相互借鉴而促进文化的共同发展。

学术界关于文化全球化论争的症结归结到一点上,就是文化全球化到底是同质化还是多元化。人们如何认识文化的同质化与多元化的关系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文化概念边缘的模糊性使得人们很难概括出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权威性定义。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复杂整体,同时这个复杂的整体必须要由一定的历史主体或实体来承担。人类主体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文化也为人类主体所创造和再塑。当代文化全球化论争的双方虽然都没有指涉具体的文化概念,但是不难看出,其头脑中却始终贯穿着对文化主体的争论。

总之,文化全球化的内涵是辩证的、包容性的,文化全球化是一个长期的、不均衡的复杂过程;问题是将其看作一个参与的过程还是一个垄断的过程,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还是积极应对的过程。由于自身的地位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存在,自身利益受到全球化的直接影响,全球化的参与者就很难保持客观的认识,因此全面认识与把握文化全球化的辩证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一点需要提出的是,全球化的价值观念与本土文化、地方文化价值认同的合理性复归是可能的,但是不赞成文化整合的观念,更不赞成隐藏在文化整合背后的冷战意识和权力欲望。

(二)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反映,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深化的产物。作为社会存在的经济全球化势必会对作为意识范畴的文化产生决定与影响作用。著名历史文化学家汤因比在解释世界民族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时提出了“挑战与回应”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就是该民族对其所处环境挑战的一种回应。[8]这一理论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环境必然对文化的变化起到影响作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事实,使人类的社会生活跳出了原有的地域和空间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快,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化产品、经济产品也在全球流动,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使信息能够迅速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在人类这种跨时空交往、跨时空实践的基础上,势必带来文化价值观、文化模式的冲突、磨合与融合,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文化关系与文化模式,这便构成了当今社会文化全球化的客观状态。在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也正是通过文化全球化而让人感知和认识的。“只有当人们再度回眸时才发现,原来与经济、政治的全球化相比,人们更为直接、也更强烈感受到的还是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过程。”[9]

要更好地理解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相互关系,必须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角度入手来考察,文化的发展一般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之一就是经济对文化的决定性作用。文化不能脱离它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而独立发展。正如马克思在《哲学的穷困》一文中所说,“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方式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规范。”[10]经济对文化的决定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文化诸要素的产生,都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无论是文化中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外在形态,还是文化中的哲学、道德法律等理论形态,其内容都来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生产和发展都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其次,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文化的发展程度。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前提和保障,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类文化的发展程度。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发展水平低下,人类还没有独立的文化生产,“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1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精神生产者才逐步从物质生产者中分化出来,进行独立的文化生产,使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生产成为可能。同时,社会的生产水平也制约着文化的对象与范围,文化的内容将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再次,社会生产的性质决定着文化的性质。一定社会文化的性质是由社会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所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12]因此,不同的社会生产,就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类型。

最后,社会生产的变革,会引起文化的变革。社会生产活动是人类文化生产的源泉。因此,社会生产的变革必然引起精神领域和思想观念的变革。文化的变革,具体表现为文化生产主体与文化服务方向的变化。如历史上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主义社会,封建社会封闭的、保守的文化思想被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所需求的新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所取代,那种为地主阶级所主导并为其服务的文化生产方式,也将变为为资产阶级所主导并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文化生产。正是因为如此,一个民族的文化才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具有不同的阶级属性。

总之,经济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是探讨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理论前提。由经济对文化的决定制约作用可以推导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上的变化,使文化有融合的一面。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社会生产与经济活动方式的全球化,要求各国在经济交往中按照相同或相似的规则活动,建立类似的机构制度。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共同实践活动的扩展与实践活动的加深,人类面临的超越国家界限、具有全球特性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环境问题、粮食问题、人口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世界各国采取一致的行动,需要对问题本身有共同的理解,需要对人类的未来与生存发展有共同的认识。此外,人类交往的普遍性缩短了各民族在文化上的距离,势必产生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相互吸纳现象。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由于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社会生产方式趋于一致,那些最初与它赖以产生的地理生态环境与民族实践联系在一起的民族文化,必将突破地域与民族的界限,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三)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

前文已经论述,文化全球化既是一种过程,包括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交流、融合等,也是一种结果,即各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可以被全人类所共享、共有。但它并不意味着各种民族文化将被消灭,而形成某种一致的、共通的、普世的全球性文化。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各个国家之间及各国人民之间能够在瞬息间就能了解对方的一举一动,并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文化全球化的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仍将继续深入下去。

文化本土化指的则是各个民族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使根源于自身历史的传统、习惯、生活方式、符号、信仰、价值观等一整套认知体系重新得到尊崇。文化本土化在现实世界中有时表现为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歌颂,有时表现为对外来文化特别是欧美文化的排斥,有时则同时表现为两者。在理解这一概念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剔除主观偏见,而不能妄作价值评判。在理解与把握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相互关系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文化全球化不会导致某种普世文化。目前在西方学术界,鼓吹普世文化观的学者不在少数,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全球化隐含的假定就是某种主导文化——假定是西方文化或美国文化——将征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这一观点暗示我们,人类在文化上正在趋同,全世界各民族正日益接受共同的价值、信仰、实践和体制,而“共同”一词就意味着将取消文化的多样性。这种普世文化的出现有两个根源:一种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某种文化处于明显优势,在各种文化的冲突与撞击之中,只有该文化才能最终获胜,从而达成该文化的“大一统”,至于其他文化,则要么接受这种文化的主导地位,要么就在该优势文化的冲击下走向灭亡;另一种认为,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会使各民族文化中负面的东西被摒弃,优良的成分得到保护与发扬,从而自然而然地在融合中产生一种完善无瑕的普世文明。然而这两种观点的逻辑基础都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首先,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或是所谓的理想形态,它不可能在一切方面领先于其他文化,所以必要的学习与借鉴对任何文化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其次,文化的全球化确实会加强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加强各个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思考。但这种审视与思考并不意味着文化交流会在“优胜劣汰”的过程中诞生某种普世文化。

其次,文化本土化并不等同于民族文化保守主义。将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对立起来的错误在于把文化的全球化等同于普世文化,而将文化的本土化视同民族文化保守主义。但事实上,文化的本土化作为对文化全球化的一种回应,它只是一种客观的现象而不应被随意贴上“保守”的标签。

与普世文化观出现的根源相似,文化本土化的复兴也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受民族文化影响较深的人,他们受父辈与自身经历的影响,对本民族文化充满自豪感,认为本民族文化在各方面都很优秀,因此应该受到尊崇与发扬。当然,持有这种民族文化优越感的人并不一定会要求将本民族文化作为样板强加于其他民族。但是,这种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与推崇仍将对本土文化的蓬勃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二,另一些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的精英人物,他们为本民族文化所面临的冲击感到忧虑,担心自己的民族文化会被西方文化所同化,因而从理智的自我保护角度出发,他们提出要维护、发扬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以使之避免消亡的境遇。这两种观点既有积极方面的作用,也有消极方面的作用。

从积极的方面看,本土文化的复兴反映了全球化浪潮中各民族对自身文化的重视与关爱,这是无可厚非的。在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着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的危险,这为本土文化的复兴提供了合理论证。也就是说,当现实世界存在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的实际动向时,本土文化的复兴作为一种抵抗文化霸权的方式,在道义上是可以成立的。而这种文化霸权主义倾向的存在,也是当今世界的客观现实。为了对抗文化渗透与侵略,所有的弱势民族都有必要维护自己民族文化的尊严与地位。也即是维护国家的“文化主权”,亦即现代民族国家将本民族文化的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上升为国家意志,维护本民族文化所拥有的最高独立的权力和权威。需要强调的是,本土文化的复兴并非是对民族文化的顽固守旧,它与封闭、孤立的文化保守不同,而是包含着许多革新因素。[13]总之,各民族文化的兴盛与相互交流,会使各民族对自身文化予以重新认识,并努力使之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全球社会。

从消极的方面看,本土文化的复兴在一定程度上为该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腐朽落后因素提供了滋生的良机,而一些狂热民族中心主义者的行为也为文化的良性发展设置了层层障碍。正如一位学者在谈到日本时所指出的[14]因此,如何维护、发扬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而摒弃其落后、腐朽的东西,这是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它的解决将有赖于各民族的努力与相互理解。

最后,要正确处理好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的相互关系。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文化的全球化并不排斥各民族文化的兴盛,而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也有利于推进文化的全球化。因此,两者之间没有根本的矛盾可言,具体来说,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文化的全球化是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基础的,它为本土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指导,以确保各民族文化能够健康发展。不同民族在语言、历史、宗教、习惯、心态、思维方式等方面有显著差异,我们往往把这种差异归之为不同民族文化的存在。到20世纪中期之后,随着人类文化学家的卓越发现,尽管在民族文化的数目、优劣上仍然不断有争论发生,但文化的多样性已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而文化的全球化正是以这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基础的。因为只有多样性的存在才要求进行交流与融合,才要求实现资源共享,而一元文化根本就无所谓交流与融合。同时,文化全球化还需要各民族文化能够顺应这一进程,在自身文化繁荣的同时加强对别国文化中合理因素的借鉴与学习。在这种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各民族都不可能孤立、封闭、保守,而需要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一些扬弃。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民族文化中消极腐朽因素的复活。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未来的文化不会由某种全球文化或普世文化来支配,而应是在多民族文化共存的基础上谋求发展。也就是说,多元文化程度不同的、不同层次的共存、交流或融合才是人类文明史发展的大趋势。

其二,文化的本土化是对文化全球化的回应,是文化民族性对全球性的反弹,它对文化全球化提出了新的挑战。这种挑战表现在文化全球化使各民族文化受到冲击,而[15]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自己的民族文化能实现创造性转化,重新适应新的全球化环境,本土文化的复兴就作为一种回应而出现了。总之,文化的本土化是文化全球化的伴生物,这正如奈斯比特所说:[16]当然,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本土文化复兴并不代表保守的文化观。但是,一些民族文化的消极落后因子确有可能会在复兴过程中得以伸张,要克服这一挑战,需要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发展。同时,需要在肯定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鼓励相互之间加强交流与对话,以帮助各民族克服自身文化中的落后一面,实现新的文化繁荣。

总之,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处理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本土化关系时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努力探索全球化时代国际文化的新关系,在实践中要处理好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民族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及借鉴与反渗透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以上五个方面的关系,才能真正找到建构全球化时代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可行路径。

二、文化全球化中的文化多元化与世界化

前文已经论述,文化全球化的概念本身包含着两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即文化的多元化与文化的世界化,它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对于文化全球化中的多元化与世界化进行深入的分析,是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全球化,进而为建构起合理的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文化新秩序的理论需要。

(一)文化全球化中的文化多元化

所谓多元化是指文化内容的多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参与主体角色多重化,是指各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仍然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和精神特质,并在全球化中汲取营养,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由于全球化不等同于同质化,以及文化的民族性、稳定性作用,世界文化的发展仍将保持多元的局面。这是由各国、各地区经济利益不同、阶级性质不同和民族传统不同对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不同文化存在的经济基础、阶级基础与民族基础依然存在。实现“大同”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但目前的全球化不能实现经济上的完全一致,仍然会有不同的经济基础与阶级利益,不同文化存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仍然存在。全球化虽然促进了国际合作的开展,但也加剧了国家之间的竞争,在以国家为基本单位构成的世界格局中,各个国家不可能脱离本国家、民族的利益去处理国际事务,他们都必须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去寻求最佳的道路。因此,在维护国家利益这一内在动因的驱动下,各国对本国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价值取向、民族精神、生活方式的重视程度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大大加强。为此,在全球化过程中,只要有国家存在,强调民族文化传统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就不会消失。全球化虽然有使文化向世界化方向发展的一面,但是不会形成“一种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

全球化也不会带来民族的消亡,文化的民族性依然存在。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特质,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本质所在。各民族既是本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培育者与建设者,又是民族文化的呵护者和捍卫者。他们对本民族文化充满偏爱、欣赏与珍视,在心灵深处充满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愿望、动机、责任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促使本民族文化不断更新与发展。各民族的独立发展成为实现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恩格斯曾经指出:“欧洲各民族的真诚的国际合作,只有当每个民族在自己家里完全自在的时候才能实现。”[17]所以,只要民族存在,维护本民族文化的主体力量就存在,文化的多元性就不会消失。

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不会淹没文化的民族性,而且在客观上还会促进民族文化的自觉与创新。在全球化到来之前,各民族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文化的多样性虽然是事实,但这种事实并未被人们广泛认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更突出地呈现于世人的面前。原有的各民族视本民族文化为中心的狂妄思想逐步受到挑战,文化成为一种可比较、可感知的存在。为此,各民族文化必须在与其他文化的相对关系中进行自我限定。因此,人们总是反复地提到自己国家的名称,注意到“我们”这一集体名词,强调自己民族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自觉,而在文化自觉条件下民族文化必将会多元发展。

不可否认,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各个民族不论大小,都或多或少地对人类文化做出了贡献。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每个民族的贡献又不完全一样。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现代性的文化可能仍将在很长时间内起主导性作用。文化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总是处在兴衰流变之中,文化的接触产生了文化抗拒力,这种力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由于文化势差现象的客观存在,不同的文化相接触后,先进的一方必然会影响落后的一方,高层次的文化必然会影响低层次的文化,尽管这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的。目前西方文化由于诸方面的原因处于某种“文化予体”的地位,而非西方文化则在总体上处于“文化受体”的地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许多非西方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西方现代性的东西,诸如有关自由、人权、平等、法制、民主、世俗国家以及自由市场等普世性观念,目前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对于这一点,我们不仅要有学术上的认识,更要有面对事实的勇气。伊朗总统哈塔米在倡议“文明的对话”的同时,对西方文明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中的影响给予了客观的评价,指出:“穆斯林虽然过去拥有一个文明的世界,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现在那种地位和作用已经消失了。如果不具有西方文明所创造的成果,非西方的生活将不再可能。”[18]这显然是一种值得赞赏的理性态度。

其次,文化继承性使文化的发展并不能脱离本源文化的根基。由于先定环境与条件不同,以及历史上形成的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各民族在面对其他文化的影响时,不可能完全被其他文化所同化,而只能是有选择地吸收和利用。一般来说,文化特质的被接受或被排拒,视其效用、适应性以及对接受一方有没有意义而定。以推出“文明冲突论”而著名的美国学者亨廷顿则说:“历史上,文化时尚在文明之间传播,一个文明中的创新总是被其他文明所采纳。然而它们通常只是一些缺乏重要文化后果的技术或昙花一现的时尚,并没有改变接受者的基本文化。”[19]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管理方式、行为理念虽然有世界化的趋势,但是必须清楚地看到,这种趋势只不过是文化“嫁接”成功的表现,并都被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

文化内部异质性的存在及其相互挑战、相互对话和相互激荡,才能使文化本身保持活力。文化的多元化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文化系统内部的逻辑一致不可能发展出文化变迁的理论,因而不可能对文化维持和变迁的动力机制作出有效的分析和解释,人类的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同时,文化交往的进程必然是双向度的,文化“克隆”作为一种态度或许可以理解,但绝对不会是事实。作为一种西式快餐,麦当劳以其“品质、服务、清洁和价值”的经营原则风行中国的大都市,中国原有的就餐方式已经远不是它的对手,到麦当劳就餐也已经成为中国年轻一代所流行的生活观念。但事实上麦当劳这种西式快餐已经带有了中国本土化的特征,“老北京鸡肉卷”的出现就是美国大众消费文化中国化的一种表现,北京的“麦当劳”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国文化”。[20]而且麦当劳的餐厅也被当作儿童生日庆典、年轻人恋爱约会的场所,结果是中国的麦当劳既不同于西方原汁原味的快餐文化,也不同于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一种典型的杂交品种。我们从文化全球化中最直接、最形象的形式——消费文化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不管我们在理论上赞同与否,文化的全盘接受绝对不可能是一个社会历史或文化上的事实。所以文化全球化并不是对人类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平整,也不会使文化变得单调乏味。

最后,文化多元化是文化形态发展的本质需要。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对不平衡的特点说明,发达地区仍然有落后的文化,而不发达地区和国家的某些文化可能是先进的。各种文化没有高低之分,在全球化进程中都有自己的价值。虽然现在发达国家的文化有在全球扩张的趋势,但并不能证明它在所有的环境下都适宜,也不能说明它的这些文化观念都是正确的、先进的。在文化霸权主义的推动下,这些观念一时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但是,它的生命力最终取决于接受者的文化批判和文化筛选。有时,某些文化可能会呈现出自己的独特优势,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如西方文化中高度强调主体的作用、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这些观念,虽然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大发展,但面对全球问题的出现,又显得无能为力。而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却得到了世界有识之士的认可与重视。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就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解决现代化社会伦理问题的深刻内容。这就说明,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平等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由此,我们已经可以知道,文化的全球性发展不会也不可能使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消亡,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可以分为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心理层面。在全球化面对多元化的民族文化时,所能做的仅仅是改变它的物质层,有时也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影响到它的理论、制度层,但对最为内在的、作为它的灵魂的心理层却难以有所作为。民族文化的心理层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实践活动长期积淀的结晶,具有异乎寻常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决定着民族文化的稳定性,而各个不同民族文化的稳定性又决定了世界文化多元共存的基本景观。文化的全球性发展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这种景观。

(二)文化全球化中的文化世界化

文化的世界化是指那些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体现人类社会进步方向的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通过融合与吸纳而产生的为世界所共同认可的文化价值观念及基础规范的过程与趋势。这种世界化是不同文化在全球层面上大规模交流与互动过程中的相互认同和达成的共识,是人类文化共性的体现,并不是所有内容的完全一致。

对此,学术界不同学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汤一介、费孝通先生提出世界文化发展“和而不同”的观点:蔡拓教授认为,文化全球化是符合逻辑的命题,它内涵着文化的同质化、文化的殖民化、文化的交流相关化三层涵义;[21]衣俊卿教授认为,文化的世界化和文化的民族化,世界文化与本土文化,共性的文化和个性的文化都是共存的,它们是互为存在条件的。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化不是单一的、一元文化的专制统治,而是多元文化的互动所形成的一种关切到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22]这些观点,虽然表述不尽一致,但都对全球文化发展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认同与认可表示肯定。

文化的世界化所定位的文化主体是人类整体。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组织起来并从时间和空间上建立认同概念的中介,当人们把文化的主体定位于社群、民族、国家的时候,他们所看到的只能是多元文化、异质文化;但是当人们把文化现象定位于人类主体的时候,文化的共同性就是难以否认的命题。全球文化是高度多元的、竞争性的和互补的,文化主体的定位和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文化的性质,与社群、民族、国家等主体相对应的文化内容、文化形式呈现出高度的多元性和异质性,也就是对文化异质性的认同;而定位于人类主体、人类整体的文化,则难以否认文化的世界性。全球化的概念既是指世界的压缩,又指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的增强,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资源、人口、毒品、疾病等全球性问题,凸显出人类利益的整体性,而定位于以人类整体的观念、人类整体的意识来考察全球事物的全球化,才是全球化真正意义上的发端和肇始。

文化全球化中的各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融合、相互认同,向世界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全球化发展的逻辑使然。全球化发展带来的跨国界的物质产品流动、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大范围的社会交往为文化的世界化提供了现实条件与物质基础。人类同居一个“地球村”,面临着共同的未来,这就使人类在客观上越来越相互依赖,主观上也越来越意识到合作的必要性,需要认同更多的行为准则,遵循一些共同的价值规范。这些行为在客观上都促进了文化融合而走向世界化的进程。

1、文化世界化发展的原因探析

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的融合并向世界化的方向发展,既有文化本身内在的因素,也有全球化提供的现实条件:

首先,从文化本身内在的因素来看,文化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与土壤,具有地域性、本土性、特殊性和相对静止性的特点,同时,它又有着普遍性、动态性、渗透性和扩张性的特征。这些特点决定了文化不是孤立的、封闭的。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既是单一的,又是多样的,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在本质上是趋于融合的,各种文化特质形成一种具有内在统一精神和价值取向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把每一个体的行为包含于文化整体之中。[23]从历史发展来看,尽管各种文化、文明之间存在差异,有时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甚至战争,但是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并没有出现不同文化、文明之间长期对立的情形。西方文化与伊斯兰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但并不是互不相容的全面对立,不少伊斯兰国家同美国及西方国家长期保持和谐与良好的关系,有的甚至是盟国式的紧密关系。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影响下,各民族本土文化都以开放的姿态与异域文化进行着积极的对话,在相互交流中补益和发展自身。人类文化从整体来说,就是各国、各民族文化汇聚和交流的产物。人类文明的发生、发展就是一个不同文化、不同文明在不断地交流、碰撞、冲突、摩擦中创新的过程。文化以其固有的性质加速着文化向世界化方向发展的进程和步伐。

其次,从经济全球化创造的外在条件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打破了传统经济的壁垒,在一定程度上也打破了精神、文化壁垒。作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以其特有的外向开放特性冲破了各种社会之间的藩篱,强化了人类文明中“同”的一面,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契机,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相互认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全球化提供了文化世界化的物质基础。文化只有在交流中才会融合,才会相互吸收,没有交流,文化就不会发展。民族文化的形成总是与地域的局限性与封闭性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受生产力发展的限制,人们的活动范围局限于一定的地域范围,长此以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道德伦理、观念习俗、语言心理、社会制度,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物质、人员、资本、技术的流动,成为加快文化交流的有效载体和媒介;任何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人都代表一种文化类型,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员进行的经济接触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上的接触;跨国公司的发展,进一步加快文化跨国界流动的进程,使得不同文化更加接近,相互交流、渗透、融合,改变各种原有的文化特点,向着世界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大众消费品的世界化和趋同化,更进一步加速了大众文化层面上的融合。“如今在一个中国人的家里,可能有美国生产的电脑、日本生产的电视机、德国生产的电话、意大利生产的冰箱、韩国生产的空调,有各种进口的或外国独资、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日常用品和文化用品。”[24]各国物质产品的背后,都蕴涵着本国的文化理念。所以,物质产品的国际化,带来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国际化。从而改变了人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使他们在对食品、衣着和娱乐的选择上表现出日益弱化传统定势的倾向。在这些方面,人们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接受一些外来的东西,融合、借鉴,相互各取所需。人们日常生活的食品、服装和音乐、娱乐等方面正呈现出相似的特点。

第二,发达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文化世界化创造了条件。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因素和显著特点就是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它们不仅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的降低,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使文化的世界化发展成为可能。经济全球化以发达的科学技术和迅捷的信息为先导极大地缩短了世界各国尤其是第三世界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全球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尖锐的文化边界日趋松弛,为文化的世界化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25]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和效率,另一方面则跨越了不同语言文字的障碍,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借助这些现代传媒工具,各国之间相互了解彼此的文化传统与现状,接触彼此价值观念与信仰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促进了情感上的相互加深;在社会层面上,也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心理上的认同感。而作为信息载体的某种语言,也变得更加全球化,为特定区域内、特定国家间相互理解提供了便利条件,使文化产品与思想更容易传播。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消除了人类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将更为科学和一致。在科学技术不发达、人类又相互隔绝的状态下,不同民族的人们产生了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关于世界的不同看法便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价值理念,形成了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认识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得到了澄清,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科学和统一。这就消除了产生文化歧义的思想根源,为人类达成文化共识提供了科学前提。

第三,区域集团化促进了文化之间的交融与发展,进一步推动着文化向世界化方向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集团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国际政治中的文化世界化提供了条件。战后最大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的诞生与发展,固然以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结合为主导原因,但在文化领域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共同性,尤其是历史上一脉相承的基督教文明和近代以来不断发展的欧洲统一观念,无疑构成了欧洲经济一体化坚实的历史根基。相同的文化背景、日益加深的经济合作以及共同的民族和国家利益冲破了现存国界的藩篱,使欧盟越来越“用一个声音说话”。[26]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政治一体化,而且加强了文化一体化的进程,尤其是同质或同源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相同的文化背景有利于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但是区域集团化组织也并不仅仅建立在同质文化的基础上,不同文化背景也可以建立区域集团组织,如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各成员国由于经济依赖程度的加强,在政治、文化领域的交流与融合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他们在尊重区域内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中共识的部分,并相互取长补短,在求得文化共性的基础上通过文化融合求得文化价值观的共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恰恰为促进他们之间的文化融合提供了条件,不断推动着文化向世界化的方向发展。

第四,全球化的实践活动,导致共同的文化需求。人的精神生活及其需求既是精神生产的产物,也是精神生产发展的动因。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需要遵循共同的规则,使用共同的交流工具,面临着共同的问题。这些共同的文化需求,自然成为文化向世界化方向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文化总是具有浓郁的民族性,也总是密切关注时代潮流的变幻和发展,并参与其中,做出自己的反应和奉献。[27]首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文化世界化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各国人民要和平、求发展的强劲呼声,正在倡导和形成许多新的人类价值观念,并逐步渗透到每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和精神观念中,使文化的世界性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时代潮流。其次,人类共有的一些意识与价值观念日益被普遍接受。在人类不断交往的进程中,已经形成了很多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和规范,如自由、平等、互助、诚实、信任、尊重、效率、公平等等。体现人类普遍要求的这些准则和规范,越来越多地得到更多国家、民族和地区人们的认同和接受。同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些经济运行规则、管理方式与方法,以及各民族文化中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优秀文化也将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和采用,以适应全球化的发展。最后,全球性问题的凸显,为文化的世界化提出了客观要求。全球化的发展,给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增强了人类的主体意识与创造性。但同时也产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如核威胁、全球气候变暖、人口爆炸、粮食问题、南北差距、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等。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出现了不确定性,产生了信仰危机和道德堕落以及由此引发的消极行为,这些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单靠某一个国家或民族是不能解决的。所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地区的、局部的问题随时可能上升为全局性的、世界性的问题,各国都必须在承认并尊重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充分合理利用人类共有资源,这种共同的文化需求,也是文化向世界化方向发展的推动力。

第五,国家利益的非零和性目标和双赢外交是文化世界化的现实基础。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利益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孤立的民族国家自身的利益或者国家之间你死我活的“零和”式斗争,而变成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或者说全体利益的“非零和”式的共享。双赢成为一种全新的外交理念,成为一国外交战略的必然选择。[28]双赢也就是双方都获得利益,它代表一种公正的理念,这种公正性不仅表现在对别人利益的尊重上,也表现在对自身利益的取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使人民意识到“你死我活”的独占欲望的结果只能是一无所有,而双赢则可以使双方从对抗到合作,从无序到有序。这种新观念的植入,将改变那种传统的残酷竞争,双方都损失惨重的局面,形成良好的合作、共同获利、共创未来的局面。只有双方都获利,合作才能成功,也只有互利互惠的双方才能建立起牢固的合作基础。这种外交政策上的双赢战略,国家利益上的“非零和”理念,本身就是文化世界化的产物,它在国际政治中的实践,不仅使各国加强了经贸合作与交流,改善了国际关系,也促进了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与交流,从而使文化世界化的趋势不断得到加强。

2、文化世界化发展的特点

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世界化发展呈现以下新的特点:

首先,国际政治中文化行为主体的文化世界化意识增强。在国际政治领域,文化主体可分为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全球化进程中,无论是国家行为体还是非国家行为体的文化世界化的意识都明显增强。从国家行为体看,当今国际冲突中往往隐含着文化差异的背景因素,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车臣危机等政治事件背后都有着深层的文化原因。随着人们对文化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各国政府也认识到只有加强本国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往来,增强文化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是谋求自身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途径,其外交政策也相应体现出尊重彼此的文化传统、加强文化交流的意图。当前美国就是以一硬一软两种权力构成其对外战略的支撑点:以“先发制人”战略打击“邪恶力量”,以“融合战略”改变中国、印度等转型中的大国;采取“参与扩展战略”,以经济、文化制度、价值观渗透扩展其主导的“自由、民主、市场”体系。[29]从非国家行为体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公民参政要求日益增强,国家决策的“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30]公众的信仰、价值观、个人偏好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影响着国家的决策与行为,成为决策者不可忽视的因素。各种国际性组织如国际红十字会、人权观察组织、奥林匹克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等等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他们之间的频繁互访以及区域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的飞速发展都给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广泛的途径和纽带,为文化的世界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其次,网络成为文化世界化的崭新途径。当今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信息技术革命,加速迈向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网络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的综合体。它变革了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及信息观、交往观、时空观、等级观等,并产生了新的认知模式,促进了群体思想及行为规范的创新。网络文化将各民族的本土文化贯通起来,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构建了一个“网络地球村”,强化了人类的心理认同感与文化认同感。同时网络文化的双向互动性推动了各文化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促进了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共享与融合。正如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所言:“信息高速公路将打破国界,并有可能推动一种世界文化的发展,或至少推动一种文化活动、文化价值的共享。”[31]网络文化使国际合作的规则与范围、国际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及国家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一方面,资源共享使信息跨越国界,市场日益公开化、竞争明朗化,生产、投资、销售等行为在世界范围展开,扩大了国际合作的范围和领域;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互动性使国际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网络文化不仅加深了公司或企业间的依赖关系,而且增强了各国在相互交往中的依赖性。网络文化的产生拓宽了文化世界化发展的领域,为文化的世界化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多彩的途径,增强了各国间的相互依赖和达成共识的可能性。

最后,文化世界化的方式和途径日益多样化。文化世界化一般是通过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家庭关系、地域关系等途径得以实现的,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世界化的方式和途径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大众文化不断趋同、同质文化融合的深化、异质文化融合的加强和文化世界化层次的深化上。

总之,文化的世界化指的是多元文化之间的相通性和可对话性。文化全球化是以实现文化多样性为轴心和目标,而文化的多元化应该包含着某种共同的全球文化的要素,使各种实体的多元性之间能够进行最低限度的沟通。当然这并不是要全然否定各种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以及文化主体之间的非一致性,问题的关键在于认识非一致性的目的是为了平等对话、相互沟通,还是为了加深价值分歧、扩大身份差异。如果不同文化主体都过分地追求其文化本土化、地方化的本质性或本真性的绝对化标准,并将其作为文化全球化的唯一标准的话,那么不同文化主体之间就无法进行理性的对话与沟通,更无法达成共识,势必会引发严重的价值危机和对抗,甚至在某些时候会成为一些国家攫取自身利益的工具和采取暴力行动的合法性证明。所以,在承认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文化向世界化的方向发展,也是全球化时代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客观要求。

(三)文化多元化与文化世界化的辩证关系(www.xing528.com)

文化多元化与世界化是文化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两种发展趋势,也正是文化发展多样性与统一性、个性与共性的具体表现。两者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之中。

首先,多元文化的存在是文化世界化发展的前提,没有文化的多元化就不会有文化的世界化。多元文化的存在和相互交流,为文化的世界化提供了条件与可能。文化发展的世界化,是被世界各国普遍承认或接受的文化内容,是各民族文化中的普遍性与共同性。它既能体现人类的共同愿望,也能为世界不同民族的人们所接受与认可。因此,文化的多元化是世界化的基础,没有文化的多元化,就没有文化的世界化。

其次,文化世界化是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保证。如前所述,文化世界化是各民族文化精华的汇聚,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果。如果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形成世界化,那么就可能导致文化之间的冲突,从而影响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和正常发展,最终会威胁到文化多元化的存在与发展。

再次,文化世界化与文化多元化是统一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二者共同构成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客观状态。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是一个多向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发展是个性张扬与整体合一的有机统一。在发展中,文化的多元化与文化的世界化两种实践是共存的、互动的,一方面,文化的多元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复兴运动,是对文化世界化的回应。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不同的民族为了突出民族特色,不被淹没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他们都纷纷举起了民族文化的旗帜,这就是“同”中有“异”;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其说是传统的复兴,不如说是传统的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文化已经吸收了世界上其他文化中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成分。正如学术界有的学者所言:“在外来文化被地方化的同时,地方文化也吸收了外来文化对自身有益的成分。”[32]这正说明了文化多元化与文化世界化两种趋势的统一。

最后,文化世界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地位又不是完全平等的。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大同”,所以,文化的世界化是人类文化长期的发展方向。但对于目前来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全球化还不能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性质与阶级性质。不同文化服务的对象仍然是不一致的,代表的阶级也是不一致的,各种文化仍将保持自己的本性。如同阶级社会中的文化一样,其中既有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普遍性原则,又有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文化规范,但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文化规范是社会上的主流文化。目前,文化虽有向世界化发展的一面,但其民族性仍是其本性,具体到不同国家,反映本国经济利益与阶级要求的文化仍会是其主流文化。

三、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融合

在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空前加强,在这种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文化融合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深入探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融合,是我们全面理解全球化时代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客观要求。

(一)文化融合的现实依据

关于文化融合,目前学术界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一般认为,文化融合具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的含义。从狭义来说,文化融合是指某几种具体的文化形态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文化形态;从广义来说,文化融合则是指人类文化的各种具体形态全部融入一个统一的整体之下,形成统一性的世界文化新形态。本文认为,文化融合是指各种不同文化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相互交流、互动与冲突,不断吸收借鉴对方的优点和长处,从而不断向前发展的状态与过程。对于文化融合的理解,更侧重于是经过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文化自身都获得了发展,达到了新的状态。对于文化融合的追求,一直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美好理想。但在文化发展的初期,异质文化之间的相互封闭与隔绝,使得不同文化形式之间根本没有交流,或者只是局部性的、偶尔的、片面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融合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文化融合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现实条件,只有具备相应的条件,文化融合的美好愿望才能转化为现实。

首先,需要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这是文化融合实现的物质基础。物质文明的发展进步是人类文化融合得以实现的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全面展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解放,才唤醒了人们在思想观念、文化意识、精神追求等等方面的自我意识,促成人们以自己的主动活动参与文化进程,文化融合就是这种参与的必然结果。

其次,不同地域文化之间交流加强,为文化融合提供了实践的舞台。文化的融合并不是一个主体意识自觉自愿进行的主观过程。只有在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冲突和相互碰撞中,文化的融合作为一个客观的过程才有可能实现。正如英国跨文化传播专家理查德·D.刘易斯所言:“如果语言、地理和意识形态的因素使人遥远相隔,我们就永不能充分理解‘他人’。”[33]如果没有不同地域文化形式之间的激烈碰撞,文化的融合也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再次,人类文化本身的客观规律性也会导致文化融合。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人类文化必然以追求自身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作为发展自身的根本动力。这种完善和进步的要求,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而文化融合的实现,就是这种进取精神与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有机结合。在同其他文化形式的交流中,所有的文化形式都会学习到自己原来相对薄弱的东西,使自己的形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文化融合对于所有地域文化的发展来说,都是不能回避的客观过程。

最后,人类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是文化融合的最根本保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人类的自我意识观念在个体、群体和总体的不同层次全面展开。文化融合的实现,是人类文化自身在全球化时代通过各种具体文化形态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互动而实现的“自我意识”。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发展,使得文化融合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一般形式,具有了实现的可能性,最终体现为人对自身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认识程度的加深。

(二)文化融合的价值标准

文化融合作为一种客观的结果与永不停息的追求,需要一种衡量其发展程度和水平的尺度与标准。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客观进程来看,文化融合的发展程度,是与社会进步的程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把社会进步作为衡量人类文化融合的最终标准,我们才能形成对人类文化融合的全面认识。

把社会进步作为衡量文化融合程度的根本尺度和重要标准,是建立在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之上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首先,只有实现社会进步,人类文化的融合才能真正实现。人类文化对于社会进步发挥着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这种作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实现,文化融合就是在这些不同的方式之间的互动中实现着自己的发展。只有通过社会生产力的切实发展,我们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而社会进步是我们在未来社会实现文化融合的前提条件。

其次,只有推动社会进步,人类文化的融合才可以顺利进展。人类文化融合的过程,必须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实现对人类文化形式的改造与更新,保持自己的持续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多次落后文化以“蛮族入侵”的方式实现对先进文化形态进行“强制融合”的事例,比如:古罗马文化的覆灭、我国历史上反复上演的少数民族占领“中原文化”等等。但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结果,不是这种落后的文化形态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是这种文化形态最终被先进文化形态所同化。只有把文化融合与人类社会的进步视为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才能为文化融合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

最后,只有促进社会进步,文化融合才具有积极的价值。文化的发展必须与人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文化融合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式,也要体现这种要求,才能够成为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有益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只有通过社会进步,文化的价值意义才能得到提升,文化对于人而言的作用才能得到彰显。没有社会进步,一切关于人类文化融合的美好愿望都只能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三)文化融合的基本特征

文化融合作为一种实践的活动和客观的结果,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认识和把握这些基本特征,是我们判断文化融合实现程度的主要方式。

首先,从内部结构看,文化融合实现的主要标志是其有机性。不管是一种文化形态征服其他文化形态,还是二者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形成新的文化形态,文化融合所形成的新文化必须在内部结构上保持一种有机的形式,其各个要素之间必须具有一种结构的协调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融合最终实现。这种有机的联系作为一种客观的过程,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

其次,从对外关系看,文化融合实现的主要标志是其整体性。文化融合的突出表现,就是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文化形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相互认同,对外表现出整体的一致性。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而言,只有在出现共同的文化内容以及对这一内容产生共同的认识时,文化融合才可能变为现实。换句话说,只有一致的文化内容及其认同,才能实现文化的共同发展和整体进步。判断文化融合是否实现,就必须从一种文化形式的整体性入手,一旦出现共同的文化内容,并且所有的文化主体均对此予以认可、接纳,那么,这种文化主体之间所共同表现出的文化趋同,就是文化融合得以实现的根本标志。

再次,从根本性质看,文化融合是对文化个性差异的否定。文化融合所要实现的,是彰显文化共同性。所以,实现文化融合的过程,就是解决文化冲突中存在的矛盾的过程。文化融合的实现,就是不同的文化主体在经过漫长的交流互动后通过各种表现方式发展成为一种新文化形态的主体。

最后,从未来趋势看,文化融合实现的主要标志是其理想性。文化融合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现实可能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因此,文化融合总是趋向完美体现人类文化要求的理想性。只有在发展了代表了人类文化发展的理想状态之后,文化融合所代表的人类社会状态才能实现。因此,文化融合具有完美和理想的根本性质,这也决定了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文化融合的实现具有长期性和过程性,需要漫长的历程才有望能实现。

[1]高永晨:《文化全球化与跨文化交际研究》,《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2]衣俊卿:《全球化的文化逻辑与中国的文化境遇》,《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11期。

[3]韦幼苏:《文化全球化与建构中国先进文化》,《南开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

[4]鲍宗豪:《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51页。

[5]张岱年:《经济全球化与文化综合创新》,《天津日报》2001年8月6日。

[6]李宗桂:《文化的先进性与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学术研究》, 2000年第8期。

[7]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与交流》,《读书》1998年第11期,第7页。

[8][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曹未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09页。

[9]韦幼苏:《文化全球化与构建中国先进文化》,《南开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11]同上,第72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13]文化主权的认同观念来自于本民族的传统,它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要基于本民族国家的诠释并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14]本土化若被夸大到一个不恰当的地步,就有可能被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利用而导致法西斯主义侵略扩张欲望的膨胀。

[15]全球化的效果势将削弱所有民族国家的文化向心力,即便经济上的强势国家亦不能幸免于此。

[16]我们越是全球化并在经济上相互依存,我们就越是做着符合人性的事情;我们越是承认我们的特性,我们就越想紧紧依靠我们的语言,越想紧紧抓住我们的根和文化。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7页。

[18]《环球时报》2003年10月19日,第三版。

[19][美]塞缪尔·亨廷顿:《再论文明的冲突》,李俊清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1期。

[20]翁乃群:《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研究及其思考》,《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00年第2期。

[21]蔡拓:《文化的全球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天津社会科学》, 2001年第5期。

[22]衣俊卿:《全球化的文化逻辑与中国的文化境遇》,《社会科学辑刊》, 2002年第1期。

[23]衣俊卿:《论哲学视野中的文化模式》,《北方论丛》, 2001年第1期。

[24]尹继佐:《经济全球化与上海文化发展》,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25]俞新天:《美国的国际文化关系研究综述》,《太平洋学报》, 1999年第1期。

[26]程人乾:《论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的发展趋势》,《山西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

[27]吴元迈:《经济全球化与民族主义——兼论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1年第2期。

[28]刘亚娜:《试析双赢外交战略选择的必然性》,《江汉论坛》, 2001年第5期。

[29]袁鹏:《“后后冷战时代观”的思考》,《现代国际关系》, 2002年第10期。

[30]姚俭建:《信息网络时代与人的认识模式的演进》,《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0年第5期。

[31][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6页。

[32]翁乃群:《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研究及其思考》,《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00年第2期。

[33][英]理查德·D.刘易斯:《文化的冲突与共融》(第二版),关世杰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36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