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唯政治化思维泛滥的现象

唯政治化思维泛滥的现象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唯政治化思维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危害,对当代中国的文化批判和重构工程的危害,已经举世皆知,无须赘论。但是,作为唯伦理性思维方式的变种,唯政治化思维开始出现,并迅速膨胀,最后成为主宰人们言行的运思准则。

唯政治化思维泛滥的现象

三、唯政治化思维的泛滥

从上述情况可以明显看出,建国以来的文化批判和文化重构工作,虽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也确实历经坎坷,磨难重重。客观地总结这段期间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我们当然可以列举诸多造成不应有的困难和挫折的原因,而且在自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以来的文化建设实践中,学术界、理论界和思想文化界都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但是,迄今为止,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没有得到揭示,至少说是没有从理论形态的高度,从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高度予以揭示,这就是:唯政治化思维的泛溢。

建国以后,我们十分重视在全局范围和各个领域突出政治,强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它成为团结人民、鼓舞人民前进的重要精神力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支柱和重要表现。但是,由于后来(主要是1957年以后),由于错误地估计了国内外的政治形势,错误地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因而出现了以政治代替一切、以政治压倒业务的严重偏向。这种以政治代替一切,唯政治是尚的思维,就是唯政治化思维。

这种唯政治化思维泛滥的结果,必然是空头政治盛行。而空头政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把政治和业务对立起来,似乎只要突出政治,即使业务水平再差,甚至一窍不通,也可以大红大紫,青云直上;如果潜心业务,不把突出政治天天挂在嘴上,不信奉空头政治,则即使你业务成就卓著,也必然被打入另册,“控制使用”。这种唯政治化思维在当代中国的文化重构过程中,造成了不务实际、追名逐利、荒弃业务、败坏风气的社会效果。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唯政治化思维的泛溢,学术问题、思想文化问题往往被“变”成政治问题,动辄采用急风暴雨式的政治斗争方式去解决,从而严重挫伤了一大批才华横溢、勇于进取、为当代中国的文化批判和文化重构出谋献策的杰出人才的积极性。在唯政治化思维方式的制约下,人们不能也不敢坦率地讲出关于文化建设的心里话。即使有时讲出来,也是被扭曲了的政治化的语言和方案。因此,文化批判和文化重构缺乏客观性科学性和民主性。同时,也导致了文化建设人才的缺乏,文化建设工作的停滞不前。

文化大革命是唯政治化思维登峰造极、泛滥成灾的时期,是唯政治化思维的最为极端、最为典型而又“史无前例”的表现。

唯政治化思维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危害,对当代中国的文化批判和重构工程的危害,已经举世皆知,无须赘论。值得认真探讨的,是唯政治化思维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治它的方法。

大致说来,唯政治化思维方式的产生有如下原因:(www.xing528.com)

中国封建文化传统根深蒂固,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虎视眈眈,是造成唯政治化思维的政治根源。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封建文化虽经极为猛烈的冲击,但它的幽灵仍然在中国现代文化的领空游荡。建国以后,争取民主、发展民主的呼声日益强烈,封建文化日益成为阻挡新型文化建设脚步的绊脚石,理所当然地受到正义的批判。而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的封建主义文化是异常亲密的两兄弟,它梦想在中国文化领域引领风骚,总窥测时机,以求一逞。这样,而对封建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的两面进攻,有关方面不得不提高警惕,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武装人民,时时处处用政治标准衡量一切,分析一切。这本来是合理的。但是,由于不适当地夸大了政治的作用,并且最终把政治第一变成了“政治唯一”,这就在客观上为唯政治化思维的生长提供了土壤条件。

迷信以往的政治经验,离开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生搬硬套,片面强调政治的作用,是造成唯政治化思维的认识原因。从延安时期以来,我们有良好的突出政治的传统,并且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治工作体制和方法。但是,革命战争年代与和平建设时期的情况毕竟大相径庭。简单套用战争年代的政治思维,不仅不能正确而顺利地引导文化建设的路向,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困难和挫折。

混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工作界线,用单一的政治手段去“执一统众”,“抓纲带目”,是造成唯政治化思维的政策原因和第略原因。本来,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工作要求,不同部门有不同的发展规律。但在唯政治化思维者看来,它们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政治成了万能钥匙,可以打开任何部门、任何领域的难解的锁。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简单化的思维方式。

封建传统的遗毒,是造成唯政治化思维的文化原因。海峡两岸学术界、理论界不少人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泛道德主义的文化。这种泛道德主义的文化,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便是有的论者所说的“唯伦理性思维”。具体说来,就是道德第一,一切唯道德是从,服务道德。它把一切都人情化,伦理化,用温情脉脉的道德说教,调控人心。通过道德教化,达到“协和万邦”的政治目的,这种唯伦理性思维的思想实质,是从思想文化上寻找社会发展的原因,“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唯伦理性思维方式失去了赖以立足的社会形态的根基,逐渐淡化,逐渐处于消退之中。但是,作为唯伦理性思维方式的变种,唯政治化思维开始出现,并迅速膨胀,最后成为主宰人们言行的运思准则。正如人们所亲身体验到的,唯政治化思维的思想实质,说到底,是运用政治手段解决所有社会领域的不同问题,从思想文化上寻找妨碍社会发展的原因或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这仍然属于“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传统思维的范畴,属于离开生产关系谈社会发展的唯心史观。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唯政治化思维是唯伦理性思维的现代变种,是应该革除的思维陋习。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逐渐发展,随着对建国以来文化发展历程的理性反思的深化,唯政治化思维方式的正确性逐渐受到应有的怀疑,逐渐被人们抛弃。在党和国家的根本性的大政方针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第一重要的系统工程,经济建设成为各项工作的中心,这本身就是在战略决策上对唯政治化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否定。根据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通过认真的反省,我认为,要彻底破除唯政治化思维方式,消除它的影响。根本的办法,是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既定战略方针;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尽一切可能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领导干部和决策层的思维水平;开阔文化视野,拓展价值领域。这样,才能最终彻底摧毁唯政治化思维的立足之地,消除它曾经带来的种种弊端,使当代中国的文化批判和文化重构工作走上健康轨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