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伦理学:公共伦理问题的出现

公共伦理学:公共伦理问题的出现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4公共伦理问题的出现如同现代科技问题催生了现代科技哲学、现代生态环境问题催生了现代生态(环境)伦理、现代医学问题催生了现代生命(医学)伦理一样,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新趋势,再加上公共服务事业的迅猛发展,社会日益强调要转变政府职能,使之致力于建设廉洁、高效、服务型的责任政府。

公共伦理学:公共伦理问题的出现

1.2.4 公共伦理问题的出现

如同现代科技问题催生了现代科技哲学、现代生态环境问题催生了现代生态(环境)伦理、现代医学问题催生了现代生命(医学)伦理一样,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新趋势,再加上公共服务事业的迅猛发展,社会日益强调要转变政府职能,使之致力于建设廉洁、高效、服务型的责任政府。

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之下,公共伦理的构建问题日渐凸显。一方面,直接表现为社会发展转型期公共伦理文化资源的缺失。我国自身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其封闭的自然小农经济、皇权专制、宗族家长制度等多方面因素阻碍了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生成和发展,[18]严重地影响了现代性公共伦理的发育成长。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明显的文化缺陷是,传统的儒家伦理文化和现代奉献伦理[19]都存在着公共伦理资源不足的隐患。另一方面,我国当前在市场经济理性发展的驱动下,掌握着公共权力的政府在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政治腐败、权力寻租、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使人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如果说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那它的职能权力的设置就更要为有限。曾经广泛支配群众道德生活的“政党伦理”[20]的驱动力也日趋萎缩,很难再为社会伦理提供足够的正当性资源,以政党伦理性为根基的道德教化也开始面临全面的危机。转型时期我国公共伦理的缺失已经备受人们的关注,而公共伦理的缺失显然又不利于良好社会秩序的公共生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可以说,以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为生成土壤的公共伦理在我国还十分脆弱,因为,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真正形成,要以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民社会的形成为基础,而这一过程在我国才刚刚开始,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建设必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程,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当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种种问题和障碍。所以,在当代中国从原有社会体制转型到现代社会模式的发展道路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培育公共伦理资源还任重道远,而且我国的公共伦理问题决不是简单的重建所能说明和解决的。公共伦理的形成,需要通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之中的长期对话、交流和沟通,各种伦理认识和道德情感的相互交融与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某种总体上不同于任何个人或群体之单个意见的公共理念和公共精神,并内化为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内心情感、伦理意志和道德信念。(www.xing528.com)

除上所述之外,我国公共伦理的研究应当通过关注我国社会现实中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公共组织职能的运行状况,用哲学伦理学的观点来解释在现实生活领域中提出的公共社会管理问题,并从解决公共事务管理伦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出发,根据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变化特点,不断调整和扩大公共伦理的研究视域,为构建和谐的公共社会提供现实的伦理资源。进入新世纪,由于社会尚处于体制转型期,相关制度和法律建设还在完善中,经济成分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致使一些潜在的矛盾被激化。如政府与社会、官与民之间的关系出现局部紧张,在某些地区甚至演变成一种群体性事件[21]。为此,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社会的公共利益、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22]。在建设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如何从制度上遏制腐败,加强政治伦理建设,培养公职人员的公共精神和公共责任理念,真正实现社会的“善治”,就成为一个时代崭新的研究课题[23]。这个课题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需要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去努力构建、完善和践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