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市场多样化,垄断与竞争加剧

全球市场多样化,垄断与竞争加剧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世界市场上国家类型的多样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与社会主义国家。(五)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

全球市场多样化,垄断与竞争加剧

第二节 世界市场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技术的场所,是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市场综合组成。在世界市场上流通的内容包括货物、资金、技术、服务等。它的发达程度取决于参加国际交换国家的数目,商品交换的数量、规模,运销信息网络的机制等。

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期的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使世界市场进入萌芽阶段。

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的70年代,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并建立起大机器工业,这不仅需要一个不断扩大的世界销售市场,也需要日益扩大的原料供应来源,使市场交换的商品种类日益增多,促进了工业和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扩大了世界劳动市场,也促进了铁路海运、通讯事业的发展,把各国的市场真正有效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市场进入迅速发展的时代。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垄断代替自由竞争。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生,资本输出的加强,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在这个时期,多边贸易和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与世界货币的形成、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规律制约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健全固定的销售渠道。

二、世界市场的构成

(一)各种类型的国家

联合国统计局的分类,参加世界市场活动的国家和地区可分为四组: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东欧国家,即原经济互助委员会成员国;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朝鲜、越南等国;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包括上述国家以外的所有的非洲、美洲、亚洲、欧洲和大洋洲国家与地区。

(二)订约人

在世界市场的订约人,按照活动的目的和性质可分为三类:公司、企业主联合会、国家机关(政府各部和各主管部门)和机构。公司是指那些追求商业目的的订约人,它们是在工业、贸易、建筑、运输、农业、服务等方面以谋利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企业。企业主联合会是企业家集团的联合组织,它们与公司的区别是,其活动目的不是获取利润,而是以协会、联盟、代表会议等形式参与政府的决策活动,为企业扩大出口,开拓世界市场服务。国家机关(政府各部和各主管部门)和机构是世界市场上第三类订约人,它们只有在得到政府授权后才能进入世界市场,从事外贸业务活动。

(三)标的对象

标的是指世界市场上交易的商品,它包括货物和服务性产品等。货物按《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共分为10大类、67章、261组、1 032个分组和3 188个基本项目。服务性产品按世界贸易组织划分为12大项,即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卫生服务、旅游服务、娱乐服务、运输服务和其他服务。

(四)国际商品市场与销售渠道

1.有固定组织形态的国际商品市场

有固定组织形态的国际商品市场,是指在固定场所按照事先规定好的原则和规章进行商品交易的市场。这种市场主要包括商品交易所、拍卖、集市、博览会和展览会等。

2.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市场

除了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市场外,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的国际商品交易,都可以纳入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市场。这种市场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纯的商品购销;另一类则是与其他因素结合的商品购销形式,如三来一补投标与招标、易货贸易、租赁贸易等。

3.商品销售渠道(www.xing528.com)

销售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所要经过的环节。其作用是:沟通生产与销售;节约企业推销商品所需的人力和时间;为贸易各方提供各种方便;化解企业商品生产后的风险;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世界市场上的销售渠道通常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个部分是出口国的销售渠道,包括生产企业或贸易公司本身。第二个部分是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的销售,包括贸易双方的中间商。第三个部分是进口国国内的销售渠道,包括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

(五)国际市场运输与信息网络

国际市场的运输网络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等组成。信息网络由国际电话、电视、广播、报刊、通讯卫星、计算机网络组成,是世界市场的中枢。

(六)其他

包括各种市场组织机构、国际贸易规则、条约、契约与管理机构,以使市场有序和有效地运行。

三、当代世界市场的特征

(一)世界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一大批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科技革命蓬勃发展,国际分工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使世界市场的规模迅速地扩大,主要表现为世界市场地理范围和联系内容的扩大,以及国际贸易额、国际贸易量和贸易商品种类的增加。战后世界市场联系的内容已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知识产权等方面。

(二)世界市场上国家类型的多样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与社会主义国家。

(三)当代世界市场贸易方式多样化

当代世界市场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多边的国际经济合作为基础,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这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电子商务等。

(四)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超过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燃料在初级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急剧上升;在制成品贸易中,机械产品在各大类商品中增长最快,在世界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劳务贸易发展迅速。

(五)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具体表现在: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市场多元化。

(六)世界市场中的“自由市场”缩小,“封闭市场”扩大

由于垄断的加强,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经济贸易集团的不断组成,在世界市场上,通过“自由市场”进行的贸易相对减少,而通过“封闭市场”所进行的贸易日益扩大。主要表现是:经济贸易集团内部贸易量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各国出口贸易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在国际市场大宗交易中,长期合同逐渐代替传统的、短期商业性合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