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彭德怀:解放军赢得背后的关键因素

彭德怀:解放军赢得背后的关键因素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党我军内头号正直的人,当数“彭大将军”彭德怀在朝鲜前线。他的同乡,早年同在湘军当兵,后又一起长期战斗的陈赓大将曾评价说:“他可算是我党我军内头号正直的人。”从八路军时期直至全国解放,彭德怀都一直与朱德并列为正副总司令,当时称为“朱彭”。志愿军司令部在大榆洞时遭轰炸,毛岸英等人不幸遇难。他指挥出志愿军力挫强敌,使美方惊呼遭受到“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彭德怀:解放军赢得背后的关键因素

我党我军内头号正直的人,当数“彭大将军”

彭德怀在朝鲜前线。

谈起彭德怀这个名字,无数人会从心中升腾起敬佩和感叹。战争年代毛泽东曾为他赋诗——“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他的同乡,早年同在湘军当兵,后又一起长期战斗的陈赓大将曾评价说:“他可算是我党我军内头号正直的人。”彭德怀对敌人的雷霆之威,对人民的赤子之爱和生活作风的冰雪之洁,在党内军内树立起光辉的榜样。

彭德怀于1898年出生湖南湘潭县,与毛泽东是同乡。据他自述,小时“家贫如洗”,只读过短期私塾,因母亡父病而同祖母及两个弟弟讨过饭,因不愿受欺负经常不去讨饭而挨饿。几十年后,他每忆至此便伤心落泪。当“大跃进”和“公社化”造成饥荒后,彭德怀一再叹息说,自己从小饿怕了,就怕人民挨饿。

彭德怀为了家人的生计,13岁便到煤窑做工,闲暇时又喜欢读书,在苦难中形成倔强性格和反抗的志向。1916年他参加湘军,六年后因路见不平杀了恶霸,逃离部队入湘军讲武堂。毕业后虽官阶不断升迁,他却痛感社会黑暗,于1926年结识了共产党员段德昌,了解了革命道理和解救穷人应走的道路。

1928年彭德怀秘密加入共产党,7月间他以团长身份奉上司之命到湖南平江镇压农民暴动,却乘机联合当地农民武装发动起义,将所部改为红五军,担任了军长。为了学习建军经验,他率红五军一部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会合。当敌重兵围攻井冈山而部队突围时,他裹着一条毯子从峻岭上滚下来,两天粒米未进,仍率部突围成功。1930年彭德怀任红三军团总指挥,率部一度攻占长沙创造了红军时期唯一的一次占领省会城市的纪录。

从长沙撤出后,彭德怀顾全大局,说服下属不再回原来的根据地湘鄂赣,而是随毛泽东进入中央苏区。在反“围剿”和长征中,他领导的红三军团与红一军团并列为红一方面的两只铁拳。到达陕北后,彭德怀担任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抗战后他率八路军总部东进,并担任副总司令。从八路军时期直至全国解放,彭德怀都一直与朱德并列为正副总司令,当时称为“朱彭”。

在抗日战场上,彭德怀指挥过百团大战,并担任过中共北方局代理书记,统一领导华北地区党的各项工作。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他当选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解放战争期间,他始终负责地瘠民贫的西北战场,指挥只有几万人的西北解放军同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周旋,完成了战略牵制任务,并最后解放了西北。(www.xing528.com)

1945年毛泽东和彭德怀在延安。

1950年10月朝鲜战局恶化,面对美国的嚣张侵略气焰,彭德怀坚决支持毛泽东出兵参战的主张,并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当中国军队以志愿军名义正式跨过鸭绿江的前一个小时,即1950年10月19日傍晚,彭德怀率三人乘一辆吉普车并仅由一辆电台车跟随,最先进入战火纷飞的朝鲜。身为志愿军统帅冒如此风险,除想协调中朝两军行动,主要目的是亲自了解战场的情况。

面对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美军,彭德怀一直坚持指挥到最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在大榆洞时遭轰炸,毛岸英等人不幸遇难。后来到下甘岭、空寺洞等地又几次遇险,彭德怀的行军床都被敌机扫射打烂,却始终不离前线。他指挥出志愿军力挫强敌,使美方惊呼遭受到“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事实证明,在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现代战争中,人的勇敢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彭德怀出生于特定的生长环境,性格倔强,爱发脾气,得罪过不少人。不过知情者称,他经常骂干部,却不骂战士,特别关心下层军民的生活。彭德怀生活简朴,当年便为全党全军所知,抗美援朝战争时两年才领一套棉袄,外出常是旧衣布衫,而对搞奢侈生活的人往往拍案而起,搞特殊化的领导者往往见他就害怕。

彭德怀身为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时,却总愿去农村调查。1959年回到故乡,他看到虚假的统计数字下群众却出现饥饿浮肿,难过得流下眼泪。尽管老友黄克诚大将已提醒他“功高震主”、“言多必失”,他却仍全然不顾。彭德怀把一位老红军赠来的诗修改了一下,拿来对“大炼钢铁”提出尖锐批评——“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的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尽管为此他个人受到批判,于1974年在受审查时不幸病逝,却在亿万人民心目中树立起丰碑。

后人看来,彭德怀在庐山上与党的最高领导的分歧,属于他们对建设社会主义都缺乏经验时的探讨争论。不过正由于有这种探讨争论,才能最后找到真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