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阴民俗特产:黄包车

江阴民俗特产:黄包车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满城尽见黄包车民国期间,黄包车在江阴曾经十分流行,城区狭窄的街巷内,到处可以看到车夫拉着黄包车奔跑的身影,车辆过处,响起一串串“叮呤叮呤”的车铃声。当时江阴城内已有了多家人力车公司,车行主将黄包车出租给车夫。其时,小小的江阴城,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黄包车,市民要用车,随时可以喊到。价格低廉、行动灵活的黄包车,成为当时人们出行最普遍的代步工具。

江阴民俗特产:黄包车

满城尽见黄包车

民国期间,黄包车在江阴曾经十分流行,城区狭窄的街巷内,到处可以看到车夫拉着黄包车奔跑的身影,车辆过处,响起一串串“叮呤叮呤”的车铃声。

黄包车,也称人力车,是一种靠人力拖拉的双轮交通工具,供人乘坐或载货。19世纪60年代由日本人发明,故亦名“东洋车”,清末同治年间开始传入中国。由于黄包车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成本较低,具有便捷、价廉等特点,所以很快便取代了轿子和马车,风行于城市之中。黄包车本可以载客两人,清光绪年间竟然以男女同坐出没于街头有伤风化,一度禁止双人同坐。

黄包车 张洪摄

起初的人力车车身很高,上边有黄色帆布篷,折叠式,可以往上舒张,遮风雨,挡太阳,不用时可以往后收起来。下雨时,可从车篷前沿向下挂一块油布,以免客人被雨淋湿。车身坐厢两侧为木制双轮,轮外包着一层铁皮,车身下伸出左右两根长杆,长杆前端有横杠相连,车夫双手挽往两根长杠往前奔,车辆便向前进。后来,木轮改用硬橡皮轮。由于车身高,行进时颠簸剧烈,车轮在石块路面上滚动时,辚辚有声。

据李涤尘《江阴的人力车》一文记述,江阴从民国五年(1916)起,市上开始出现人力车,逐步取代了原先的藤轿。当时江阴有一个叫赖蓝田的从外地购进50辆硬橡皮轮车,雇了一些人拖拉营业。民国六年(1917),季希三、陈金荣等合股购车100多辆,经营短途客运。3年后,张尔介、梅寿根各购车50辆,合设公司营业。又过了2年,无锡人辛根纪以100多辆车投入江阴拉客。此时的人力车,经改进,车身放低,并以钢丝铁圈代替硬橡皮轮,外面箍上橡胶充气车胎,这样一来,行进时快速平稳,也不再发出辚辚的噪声,车上还装有提醒行人让路的铃,为便于招徕乘客,车身统一漆成黄色,非常醒目,故而被人们称之为“黄包车”。由于改进后的黄包车坐着舒适,原先的硬橡皮轮车不再有人过问,遂被淘汰,退离市面。(www.xing528.com)

民国十二年(1923),孙培基在城内西横街开设人力车公司,以孙瀛记为牌号,有黄包车100多辆。当时江阴城内已有了多家人力车公司,车行主将黄包车出租给车夫。另有一些富户、医生为了用车方便,自备车辆,雇人拉车,或者包租车辆,称之为包车。那些黄包车夫穿着草鞋,有的甚至赤着脚拉车,十分辛劳,尤其是炎夏酷暑,在街头拉着车奔跑,汗流浃背,车夫们都备有一条毛巾,边跑边擦汗。

民国二十六年(1937),城内成立人力车工会,入会的人力车达到330辆。其时,小小的江阴城,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黄包车,市民要用车,随时可以喊到。黄田港口南来北往的旅客要进城,一般也都坐黄包车。价格低廉、行动灵活的黄包车,成为当时人们出行最普遍的代步工具。

就在这一年,看到拉车生意越来越好,孙瀛记公司集股新增黄包车100辆,不料新车正在装配,日寇侵犯,战争爆发,新旧车辆全部毁于战火之中。沦陷后,人力车不再有公司组织。抗战胜利后,市面有所恢复,乘车的人又多了起来。1946年,城区有人力车300辆,当时,当局曾下令裁减。车行由雇工变为出租,有的人自己备车自己拉。至解放前夕有车130多辆。

黄包车夫雕塑 沈俊鸿摄

解放初,城区有人力车225辆,工人241名。1950年重新组织人力车工会,后陆续转业,到1958年仅剩77辆,工人138名。是年,除留50人改踏三轮车以维持县城内交通外,其余人员并入澄江镇装卸、搬运组织。从此,人力车全部淘汰,由三轮车所取代,风行一时的人力车终于退出了城市交通的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