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低头适时,得天下李渊

低头适时,得天下李渊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渊适时低头得天下唐高祖李渊。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主动低头,或者头低得稍微有点勉强,很可能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炀帝杨广除掉了,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该低头时就低头”,是识时务者认清了现实社会而积极适应的生存谋略,这个谋略的运用,使得他们可以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冲锋陷阵而无坚不摧。

低头适时,得天下李渊

李渊适时低头得天下

唐高祖李渊(566~635)。唐代开国皇帝。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父李柄,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故特见亲重。隋炀帝即位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迁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615),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十三年,拜太原留守。当时,隋末农民起义遍布全国。李渊自知无力镇压农民起义,又深晓炀帝猜忌嗜杀,政局动乱,难于自保,便与次子李世民在大业十三年五月起事,并从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召回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李渊后来起兵,建立唐朝

隋炀帝杨广十分残暴凶戾,在他的压迫下,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

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他所到之处,都有目的地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他。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他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对李渊多少有点猜疑之心。

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隋炀帝已经对自己起疑心了,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低头隐忍,等待时机。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主动低头,或者头低得稍微有点勉强,很可能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炀帝杨广除掉了,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现实世界中,我们的头上不光是蓝天高挂,有时也逃不过“屋檐”的挤压。所谓的“屋檐”,是指别人的势力范围,并且是你求得生存必须依靠的势力。这“屋檐”有的很高,可以让你昂首站立,但是这样的屋檐太少,绝大部分的“屋檐”都是低矮的,是你无法挺胸抬头的。除非你是强人,拥有自己的一片湛蓝的天空。可是,谁能保证你一辈子都如此自由,不用在“屋檐”下避避风雨是吗?

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要你还想站在这个屋檐下,哪能不低头?不低头也行,伤的是自己的皮肉,流的是自己的血。怕是没好果子吃的!实际上,低头可分为几种:无奈、勉强的低头,屈膝、迎合的低头,理性、策略的低头。无奈和勉强的低头,是被迫的、不得已的低头。残酷的现实有时需要你要对人俯首听命,这是必须面对的。敢于碰硬,虽不失为一种壮举,胳膊毕竟拧不过大腿,拿着鸡蛋无法与他人的石头斗。此时,需要的是用另一种方法来迎接生活。有时候,低头确实是痛苦的选择,但既然选择了低头就不要做痛苦状,当你心中充满了不服和抗争时,做起来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你的不满和不情愿,这种情绪如果被对方看到,低头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甚至可能招来更大的麻烦,长期以往这个屋檐还能否为你遮雨也没人能说清了。

屈膝、迎合的低头,是彻底的低头。他们选择迎合的低头,除了有些人是奴性指使以外,大多数是迫不得已,当一个人的生存都无法保证时,尊严和理想只不过是遐想而已。他们也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永远是别人的屋檐,于是,忍耐,不停地忍耐……上司骂你,忍耐;工作辛苦,忍耐;同事纠纷,忍耐;薪水太少,忍耐;超时加班,忍耐;免费加班,忍耐!一切只是为了赖以生存、赚钱来养家糊口的工作。世界并不全是美丽,现实有时也太残忍,想要活想要生存,只能这样下去了。低头,只能是草根们的唯一选择。

理性、策略的低头,是一种对客观环境的理性认知,没有丝毫的勉强,是“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个“该”字,使你的低头,并未丢掉你我的尊严、人格和做人的原则,起码不该低头的时候你我压根就没有低头。退一步方能海阔天空;不与之一般见识,方显大度宽容。

“该低头时就低头”,是具有了对世态炎凉的感知所采取的自我保护的生存策略,就像韩信的低头口碑史传,丝毫没有因其低了头而掩隐他的光亮。“该低头时就低头”,是知晓了这个现实世界里充斥着辩证的法则所采取的生存技巧,有时吃点儿小亏反而能占大便宜,所以中国人向来提倡“以忍为上”,“吃亏是福”这种玄妙的处世哲学。“该低头时就低头”,是识时务者认清了现实社会而积极适应的生存谋略,这个谋略的运用,使得他们可以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冲锋陷阵而无坚不摧。

“一定要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当时的环境有和谐的关系,把二者的摩擦降至最低,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以便走更长远的路,更是为了把不利的环境转化成对自己有利的力量。这是一种柔软,是一种权变,更是最高明的生存智慧。

低头是一种能力,它不是自满,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嬗变。偶然,略微低一下头,活路会更精彩。懂得低头,才能出头。(www.xing528.com)

学会低头,就学会了审时度势,牺牲小局,着眼全局,忍小气而谋大事;学会低头,就能顺利跨越生活中意想不到的低矮“门框”而免受无谓的伤害。

一个人固然要有做人的准则,但一味方正,不会圆通,该低头时做不到委屈求全,自然也不能进退自如,易陷入被动。有硬度没弹性和韧性的钢材称不上好钢,负重前行的车轮即便是圆形,没有润滑剂也举步维坚。为人处世若过于直来直去,棱角分明,一味强撑,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甚至牺牲。

低头不是妥协,而是战胜困难的一种理智的忍让;低头也不是被击垮,而是为能站得更好更坚定;低头更不是逃避,而是调整一下方法,改变一下思路,能避实就虚,以退为进,在别人戒备消散时得以巧妙地穿过人生荆棘,胜人于无声无息后,更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无限美景……

有人问苏格拉底:“你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苍穹吗?”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弯腰。”今天看来,这个道理对于希腊的哲学大师适用,对于普通人适用,对于爬山中遇到障碍的人亦适用。

拿破仑告诉人们要确立高的目标,所以他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被许多胸怀大志的人用来自勉,这彷佛我们今天的登山之举,一心想攀到岩顶证明自己的成功。但是通往人生峰顶的道路太狭窄,有时甚至会有障碍,就像那棵横在山路中央的劲松,阻挡了过往登山者的去路。然而,要想到达峰顶,你只需轻轻一低头,一弯腰,这所谓的障碍就逾越过去了。

不仅是爬山攀崖,人生亦是如此,学会适时低头,懂得及时规避,蓄势待发,使自己永远保持最佳的状态,从而运用耐心和指挥成为最后的赢家,不失为人生一个大的处事智慧。适时低头的人会给自己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他懂得暂时的弯腰低头绝不是对自己全部的否定,而是把自己看做普通众生,把这当成人生路上一个必要的人生行程;他懂得暂时的低头是为了完成自己更远大的目标。所以低头之后的韬光养晦、扬长避短就必然为他将来的成功奠下根基。

相反,一个人若不懂得适时低头,凡事争强好胜,总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全世界都主动为他的目标让路,最终可能会被撞得体无完肤。历史上很多胸有点墨的人最后没能到达人生的峰顶也就是因为在途中不懂适时低头,不去韬光养晦,最后落得个头破血流、一事无成的结局。所以,及早懂得运用这一道理,适时低头,韬光养晦,成功也许就会不请自来。

曾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年轻时去拜访一位前辈。年轻气盛的他,挺胸抬头迈着大步,进门撞在门框上。迎接他的前辈见此情景,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记住低头,就是要记住不论你的资质、能力如何,在社会而言,你无疑是渺小的,要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态,就得把自己看轻些,把奋斗的目标看重些。富兰克林从中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并把它列入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中,最后终于成就了一番伟业。

联想到我们的工作,在一个团队里,不管你是分校长还是普通员工,不管你是部门负责人还是普通干事,如果你老把自己当作主角,遇事总是自以为是,别人不仅不会接受,反而会嘲笑你,现实会让你感到格格不入。

在工作中,作为一名新员工,也许你出自名校、才高八斗,但是由于对工作的不熟悉和不细心经常受到分校长或部门负责人的指导甚至批评,千万不要恃才傲物因此而自暴自弃或者愤世嫉俗,请想想低头哲学,俯下身子“低下头”,重新跟着分校长或者有经验的员工学习工作的新规则,适应新的环境,争取发挥自身特长,及早实现自我。

也许你是分校或部门里一名资历颇深的老员工,工作经验丰富,却经常因自恃清高对其他员工颐指气使,甚至对其他人提出的好建议置若罔闻而遭到其他员工的排斥,请想想低头哲学,放下老员工的高姿态,去倾听其他人的心声,采纳别人的好建议,让自己不断进步。

当你还处于一个低的职位,付出了很多努力却还没有被领导发现的时候;当你怀着满心希望做了一件工作却受到领导冤枉批评的时候;当你在工作中感觉自己年轻气盛不想听任何人教育教导的时候;当你递给行人一张简章,却受到不屑睥睨的时候;当你已尽力为学员做好各项工作,领导还责备你对学员不够用心的时候;当你已设身处地为员工考虑,员工仍然对你牢骚满腹的时候,请想想低头哲学,争强好胜、愤世嫉俗只会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低低头,挺过去,这些在当时被你看做委屈、抱怨的“障碍”,就会成为你成功路上只弯弯腰就能跨过去一根树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