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卞和机遇和氏璧:春秋时的楚国传奇

卞和机遇和氏璧:春秋时的楚国传奇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卞和机遇和氏璧卞和,春秋时楚国人。文王令工匠剖雕璞玉,果是宝玉,遂称此玉为“和氏之璧”。因此称“和氏璧”。卞和以功封为零阳侯。正如和氏璧几经曲折,才被楚王认同一样。楚怀王认为卞和是个骗子,便砍了他的左脚。平王又把卞和的右脚砍了。卞和说,我并不是为此事而悲伤。于是荆王封卞和为陵阳侯,卞和推辞不接受,离荆王而去。荆王就将这块璞玉命名为和氏璧,成为世间的奇宝。担忧和高兴聚在一起,吉祥和凶兆在同一个地方。

卞和机遇和氏璧:春秋时的楚国传奇

卞和机遇和氏璧

卞和,春秋时楚国人。荆(今安徽蚌埠)人,一作和氏。和氏璧的发现者。卞和荆山(今怀远境)人。春秋时楚民。相传他在荆山得一璞玉,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石头,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后,他怀抱璞玉坐在荆山下痛哭。文王令工匠剖雕璞玉,果是宝玉,遂称此玉为“和氏之璧”。此璧后传入赵,再转于秦。因献玉而闻名古今。《韩非子》载,卞和在荆山得一玉璞(南漳县巡检山区,现有玉印岩,传为卞和得玉处),献给厉王,厉王使人鉴别,说是石头,有欺君之罪,断其左足。到武王(约公元前740年)即位,卞和再次献玉,武王使人鉴别,仍说是石头,又断其右足。后来文王即位,卞和抱玉恸哭于荆山下,文王派人去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宝玉而名之曰石,贞士戮之而漫(欺骗),此臣之所以悲也。”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宝玉。因此称“和氏璧”。卞和以功封为零阳侯。《史记·卷八十一》所说的“完璧归赵”故事中的“璧”,即是卞和所献之宝玉。

怀才不遇空遗憾,展露才华争时机。成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不遇天时,不得地利,光发牢骚是没有用的。做事,一定要选好时机。

好的才华,需要有懂才之人的赏识。在没有成才之前,要能经受住怀才不遇的考验。

很多有才华的人,在没有遇到赏识的人之前,都是隐藏在普通百姓之中的。西汉司马相如,字长卿,成都人。他年轻时没做官,和妻子卓文君在临邛卖酒为生。文君卖酒,相如穿着犊鼻裤,在市场上洗涤器具。相如曾写有一篇《子虚赋》。武帝读了这篇文章并称赞它写得好,并说,可惜我不能够和这个人生活在一个时代。当时蜀人杨得意任狗监,陪同汉武帝。他说,这是我的老乡司马相如写出来的。武帝很惊讶,把司马相如找来问,司马相如回答说。《子虚赋》都是一些荒诞的话,没有什么值得读的。我愿意写一篇《游猎赋》给您。皇帝给他纸笔,于是相如在赋中假托一问一答的形式,先陈述天子园囿的丰富和壮丽,然后用提倡节俭结尾,通过它来进行婉转的劝说。呈上之后,武帝当即委任他为中郎。

五谷生在肥沃的土地上,不生在石头田里,意思是人没有碰到机会的时候,就好比在石头上求谷,哪里会得到?等到运气来了,就好像在自家的园子里摘果实,随取随得。西汉的主父偃,齐国临淄人。当初学习纵横学说,后来学《易经》、《春秋》。和齐国的士人处不好关系。家里很穷.借钱买米,又借不到,北游燕赵之地,都没得到很好的待遇。汉武帝元朔元年,往西进入关中,他给皇帝写了一封信。早晨把信写好送上去,晚上就召见了他。皇帝说,我们认识得太晚了。委任为郎中。陈说九件事情,八件是关于律令的,一件是劝汉武帝停止攻伐匈奴。

真正有才华的人,善于捕捉被人重用的机会。唐人马周,字宾主,茌平人,在长安寄居,住在中郎常何家。碰到皇帝因为发生旱灾而要求大臣们提批评意见。常何是个武官,没有学问。马周代常何作奏章。写了二十多条意见。皇帝读后,很奇怪,问常何,常何如实回答,是他家的客人马周代写的。皇帝立即召见马周,和他说了一番话,非常欣赏。任命他为监察御史。因为常何发现了人才,赐给他绢三百匹。后来,马周被任命为中书令。(www.xing528.com)

有的英才,很难找到人生的伯乐。正如和氏璧几经曲折,才被楚王认同一样。这是一种怀才不遇的苦恼。子夏在《鲁论》中说,生死由命运决定,能否富贵,取决于天。楚国有一个平民卞和,在荆山找到了一块璞玉。他把它拿去献给楚怀王,怀王叫玉匠检验,玉匠说它是一块石头(另一种说法是怀王叫乐正子检验)。楚怀王认为卞和是个骗子,便砍了他的左脚。怀王死后,他的儿子楚平王继位,卞和又将璞玉献给平王。平王叫玉匠检验,玉匠又说是石头。平王又把卞和的右脚砍了。楚平王死后,他的儿子楚荆王继位。卞和抱着璞玉在荆山大哭,眼泪都哭干了,眼睛流出了血。荆王听说了以后,就派人去问,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你怎么就哭得如此悲伤?”卞和说,我并不是为此事而悲伤。可悲的是宝玉被认为是石头,忠正的人被认为是骗子。荆王派人去雕琢那块璞玉,果然得到一块美玉。于是荆王封卞和为陵阳侯,卞和推辞不接受,离荆王而去。荆王就将这块璞玉命名为和氏璧,成为世间的奇宝。不是玉不美,不是玉不好,而是楚王不识玉,不懂玉,以至于让和氏璧多次被埋没。最后差点儿赔上了卞和的性命,才真正展露出光华。

怀才不遇的人,要等到受重用的机会,有时候要隐忍很多年。西汉时的颜驷,汉文帝的时候任郎中。后来头发眉毛全白了,汉武帝乘车经过郎署,问他说:“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任郎中的?怎么年纪这么大了?”颜驷说:“我是从汉文帝时任郎中的。”武帝说:“为什么一直没有升迁的机会?”颜驷说:“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美,臣貌丑;陛下好少,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意思是,文帝喜欢任用文人,而颜驷擅长武功;景帝喜欢任用长得端正的人,而颜驷面貌丑陋;武帝喜欢任用年轻人,而颜驷年纪已经大了。所以,颜驷经历三代都未有机会升迁。后来,汉武帝提升颜驷为会稽都尉。

有时候,有才之人得到重用后,又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导致重新不被重用,又成为怀才不遇之人。汉人贾谊洛阳人。从小就很有才华,年纪也不大。汉文帝继位时,河南太守吴公推荐他进入朝廷为官。文帝委任他为博士,当时他只有二十出头。皇帝后来考虑升他为公卿。大臣绛灌等都说了他许多坏话。因此他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来又调任梁王太傅。他心里很苦闷,正巧有只鹏鸟飞到他房子中,落在他座位上。贾谊认为这是不吉祥的征兆。长沙地方潮湿,他担心自己寿命不会很长,因此借写鸟抒怀,作了篇赋。在赋中探索生死的道理,抒发心中的悒郁。有这样的句子,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着,不会停止运动。福中潜伏着祸,祸里又有福。担忧和高兴聚在一起,吉祥和凶兆在同一个地方。天下是无法把握的,规律是无法掌握的,一切都由命运安排好了,而只有鹏鸟懂得天机

每个人的人际机遇,都要讲究一定的机缘。有的人可能一生都得不到重用,不得不忍受怀才不遇之苦;有的人虽然满腹经纶,却总是得不到他人的认可。这种不遇的境况中,要懂得忍耐之道。只有充实自己的才华,伺机而动,才能找到建功立业的机会。

机遇是偶然的,因时、因人、因地而异。真像“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那样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既然如此,何必为知遇腾达而狂喜,为不遇明主、未能显贵而郁悒呢!像贾谊那样伤感,不是自寻烦恼自我戕害吗?通过自己努力,创造条件,终有成就之日,也终会知遇于世,不应屈从于命运.蹉跎于不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