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秋史》揭示楚国的中衰及吴楚之争

《春秋史》揭示楚国的中衰及吴楚之争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弭兵之盟以后,楚国的主要力量是对付吴国,吴楚战事不断。吴兵出动,楚军的一支因未设防而被吴击败。楚令尹子荡认为这次失败是薳洩的责任,将其杀了。平王上台后恢复了陈、蔡两国。吴乘楚内乱灭掉楚的与国州来。吴公子光进入郹,带了楚夫人和她的宝器回国19。此时,楚国内部也出现事变。吴王听从了伍员的计谋,使楚国不断受吴军骚扰,因此疲惫不堪。楚军救援,吴军退走。

《春秋史》揭示楚国的中衰及吴楚之争

自弭兵之盟以后,楚国的主要力量是对付吴国吴楚战事不断。公元前538年诸侯朝楚,楚灵王与诸侯在申(今河南南阳北)相会,会上逮捕了服吴的徐国君,并起兵进攻吴国,攻破吴邑朱方(今江苏丹徒),顺便灭了赖国(今湖北随县东北),把赖民迁到鄢(今湖北宜城南),又将许国迁至赖地。这年冬,吴军攻楚复仇,攻入棘(今河南永城南)、栎(今河南新蔡北)、麻(今安徽砀山东北)三邑。次年,楚灵王又联合蔡、陈、许、顿、沈、徐等国军攻吴,越人首次来会兵。灵王和越大夫常寿过在琐(今安徽霍丘东)会合。吴兵出动,楚军的一支因未设防而被吴击败。楚大军渡过罗讷(今湖南汨罗江),到达汝清,在坻箕山(今安徽巢湖南)阅兵。由于吴军早有防备,楚军不能攻入吴国,只好无功而回。为了防备吴军,楚派沈尹射驻军在巢(今安徽巢湖东北),薳洩驻军雩娄(今安徽金寨北)。一年后,楚薳洩攻打徐国,吴兵救徐,令尹子荡率军伐吴,吴人在房锺(今安徽蒙县西南)击败楚军,俘获了楚将弃疾。楚令尹子荡认为这次失败是薳洩的责任,将其杀了。

公元前534年,陈国发生内乱,楚军围陈,楚、宋军会合灭了陈国。在陈,楚与鲁、宋、郑、卫等国大夫相会。楚将许国迁到城父(今安徽亳州),取州来(今安徽凤台)、淮北之土地补给许国,又把城父的人迁到陈地,用濮、夷地西部的土地补给陈地,把方城山外边的人迁到许地。两年后又诱杀了蔡国君,灭了蔡国。在陈、蔡、不羹(今河南襄城东南)几地筑城以对付北方。隔年,楚灵王在州来一带打猎,驻军在颍尾(今安徽正阳关),派军围攻徐国,以威胁吴国。灵王住在乾谿(今安徽亳州东南),作为楚军的后援。不久,楚发生内乱,灵王在外自杀,楚平王即位,攻徐的楚军撤回时,被吴击败,吴俘虏了楚五将。平王上台后恢复了陈、蔡两国。吴乘楚内乱灭掉楚的与国州来。公元前525年,吴又起兵攻楚,双方战于长岸(今安徽当涂、和县隔江相对之天门山),楚军先败吴军,缴获了吴的余皇大战船;吴公子光用计夜袭楚营,大败楚军,抢回了余皇舟。为了全力对付吴国,防备北方,楚又将许国从叶邑迁到白羽(今河南西峡),又迁阴地之戎于下阴(今湖北光化),令尹子瑕还修筑了郏城(今河南郏县)。楚平王为了娶配给太子的秦女为夫人,让太子建驻守城父,又修复了州来的城墙。后听信谗言,赶走太子建,杀了太子师傅伍奢。伍奢之次子伍员(子胥)奔吴,成为以后对付楚国的主将。楚国不积极进攻,到处筑城防备,表明其国力已衰,只能以防为主。正如鲁臣叔孙婼所说:“楚不在诸侯矣,其仅自完也,以持其世而已。”(《左传》昭公十九年)

公元前519年,吴人进攻州来,楚和陈、蔡、许、顿、胡、沈等诸侯军救援,吴人驻军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恰好楚令尹子瑕去世,楚军士气涣散。吴、楚军在鸡父(今河南固始)开战,吴王听从公子光的建议,先用三千名罪犯攻击胡、沈和陈国,三国之军争抢吴军俘虏,造成混乱,吴精编的三军随后猛攻,三国之军败退,吴人斩获胡、沈两国君主和陈国大夫夏啮。吴军又释放胡、沈两军俘虏去扰乱许、蔡、顿国的军队,接着吴军擂鼓呐喊冲上去,三国之兵纷纷奔逃,楚军也跟着溃败。这时楚国太子建的母亲住在郹(今河南新蔡),因怨恨平王废逐她的儿子,也召来吴军,为他们打开城门。吴公子光进入郹,带了楚夫人和她的宝器回国19。楚国司马薳越追赶吴军,未追上,自缢而死。之后,楚人因惧怕吴军,在郢都增修城墙。楚大夫沈尹戌预感到楚国已衰,大难将临头,他说:“(令尹)子常必亡郢。苟不能卫,城无益也。”(《左传》昭公二十三年)第二年,楚平王组织水军去侵袭吴国,越军也来相会。楚王到达圉阳(今安徽巢湖附近)后回军,吴军紧紧追逐楚军,而楚边境的守军没有戒备,吴军攻破巢和钟离二地而回。此后,楚王为了应付吴军的袭扰,就在边境州屈、丘皇、巢、卷等地筑城,迁其他地方的人去住守,郑大夫子太叔闻讯后说:“楚王将死矣。使民不安其土,民必忧,忧将及王,弗能久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去世,令尹子常想立子西(平王庶弟),子西坚决不愿意,这才立年少的太子壬为王,是为楚昭王。次年,吴王僚想乘楚国丧事之机攻打它,派公子掩余、公子烛庸(王僚同母弟)率军包围潜邑(今安徽霍山),又派季札(诸樊弟)到晋国聘问。楚军救潜,前后夹击,吴军被阻不能退却。这时吴国发生政变,原来吴王寿梦死后,其子诸樊立,诸樊死,弟余祭嗣,余祭死,弟余昧立,余昧死,子王僚嗣20。吴公子光为诸樊子21,他认为自己是“真王嗣,当立”(《史记·吴太伯世家》),所以一直想夺取政权。眼看王僚的亲属在外,“内空无骨鲠之臣”(同上),认为“此时也,弗可失也”(《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于是发动政变。他让刺客设诸(专诸)把剑藏在鱼腹中,上菜时取出,刺杀了国君王僚,设诸被王僚的卫士杀死。吴公子光除掉王僚后,自立为君,即吴王阖庐。季札回来只能到王僚墓前哭泣,带军在外的吴公子掩余逃奔徐国,公子烛庸逃奔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楚军听到吴国发生内变,就回军。此时,楚国内部也出现事变。楚臣费无极、鄢将师憎恨正直的郤宛。令尹子常贪财,听信了费等人的诬告,派人攻打郤宛家,郤自杀,家被烧,族人尽被诛杀。令尹又杀了阳令终和他的弟弟,还杀了晋陈及其子弟。楚人为郤宛不平,怨言不息,群起指责令尹。子常只得杀了费无极和鄢将师及其族人,以缓和矛盾。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庐让徐人和钟吾人逮捕吴公子掩余和烛庸,两人逃至楚,楚王将他们安置在养邑(今河南沈丘东),并为他们筑城,把城父和胡邑的土田赐给他们,以此对付吴国。吴王发怒,起兵抓了钟吾国君,接着进攻徐国,并蓄积山上的水淹没徐都,攻灭徐国。徐国君逃奔楚,楚在城父筑城让其居住。

攻下徐国后,吴王阖庐询问楚逃将伍员怎样攻打楚国,伍员建议分三支军队轮流进扰楚边境,使楚军疲于奔命,然后再以三军合力进攻,必获大胜。吴王听从了伍员的计谋,使楚国不断受吴军骚扰,因此疲惫不堪。公元前511年,吴军袭击楚国,攻打夷邑,进袭潜邑、六邑(今安徽六安北)。楚军救援,吴军退走。接着吴军包围弦邑,到达豫章(今安徽霍丘一带)22,楚军来救,吴军即退走。三年后,楚属桐国(今安徽桐城北)叛楚,吴王派舒鸠氏诱谝楚出兵,吴军引其深入,在豫章击败楚军,包围并攻破巢地,俘其守将公子繁。这时楚贪暴的令尹子常又向小国勒索珍宝财物,蔡昭侯去朝楚国时制作了两件玉佩和两件皮衣,将一件玉佩和一件皮衣献给楚王,在宴会上楚王和蔡侯各自穿戴,子常想得到蔡侯的玉佩和皮衣,蔡侯不给,子常就将其扣留三年。唐成公到楚国去,子常想要他的两匹骏马,因不给也被拘留三年。后唐人未经唐侯允许偷马献给子常,唐侯才被释。蔡人听说后,也将玉佩献给子常,子常放了蔡侯。蔡侯回国后发誓再不朝楚,并向晋国求兵攻楚,但召陵会盟时晋大夫也向蔡侯要贿赂,未得而不肯出兵。于是,蔡就改向吴国求援,将蔡侯子和大夫的儿子送到吴国作人质,请求吴出兵伐楚。
(www.xing528.com)

召陵会上晋要蔡攻打沈国(今安徽临泉),蔡灭亡了沈国。楚救沈,围困蔡国。伍员和楚另一叛臣嚭(与郤氏同被灭族的伯州犂之孙)以及孙武(齐人,为吴将)共同为吴策划对付楚国23。公元前506年,吴、蔡、唐联合攻打楚国,在淮水舍舟登陆,至豫章和楚军夹汉水相持。楚左司马戌向令尹子常献计:由他率军沿汉水而下毁掉吴军的船只,再回军和子常大军前后夹击。计定后,戌军出发。但子常又听从别人挑拨的话,决定独自与吴军速战。于是,楚军渡过汉水摆开阵势,从小别山打到大别山(淮南、汉北之山),连打了三仗,子常自知不利,想逃走,被手下阻止。接着,楚、吴两军在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会战,吴王弟夫槩王统领其部下五千人抢先进攻子常军,子常的士兵奔逃,楚军阵脚大乱,吴军大败楚军。子常逃亡郑国。吴军追赶楚军,连续五战五捷,直达楚都郢城(今湖北江陵纪南城)。吴军快到楚都时,楚昭王带了他的妹妹季芈畀我逃出郢城24。吴军进入郢都,按上下次序分别住在楚宫室中。子山(吴王子)住在令尹的宫室里,夫槩王要攻打他,子山只得让出。伍员和伯嚭为了报杀父之仇,将楚平王的墓挖开,鞭其尸三百下以息恨25。楚昭王渡过长江,逃入云梦泽中,受到盗贼攻击而奔郧邑,后又转逃至随国(今湖北随州南)。吴军追到,向随君索要楚王,以汉阳之田作交换。随人起先想将楚王献出,后来从本身长远安危考虑,婉言拒绝了吴国的要求。吴军可能因力量不及,没有攻打随就退兵了。楚昭王与随人结盟,暂时寄居随国。

在吴军攻入郢都时,楚大夫申包胥奉楚王之命到秦国求兵(因昭王母是秦女)。当初,申包胥和伍员交好,伍员出逃时,曾对申说:“我必(报)复楚国。”申包胥也对伍员说:“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左传》定公四年)申到秦后,秦哀公开始不答应,申包胥为履兴楚之言,在秦庭上哭了七天七夜,“勺饮不入口”,哀公被其感动,发兵五百乘援楚。

在吴军远出攻楚时,越人起兵攻入吴国。申包胥带秦军到达,和残余的楚军夹击吴军,在沂(今河南正阳附近)大败夫槩王军。楚将子西率楚散兵也在军祥(今湖北随县西南)打败吴军。秦军灭掉唐国(今湖北枣阳东南),绝了吴军的后援。吴夫槩王回国,自立为王,领兵与阖庐作战,被打败,逃亡楚国。吴军在雍澨打败楚军,秦军又击败吴军。吴军驻扎在麇邑。楚放火烧吴军,接着作战,吴军失败,又在公壻之谿(今湖北襄樊东)开战,吴军再大败,吴王才撤军回国。吴军所以失败,一是秦生力军的加入,二是内部夫槩王的叛乱。

公元前505年,楚昭王回到郢都,大赏功臣,申包胥说:“吾为君也,非为身也。君既定矣,又何求?”(《左传》定公五年)于是就逃走了。次年,吴军又进攻楚,打败楚水军,俘虏了潘子臣等七将,楚国大为恐惧,害怕国家被灭。不久,楚陆军又战败,在令尹子西的建议下将都城迁到鄀(今湖北宜城东南?),改革政事,以安定楚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