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楚国岁时习俗对华夏文化影响深远

楚国岁时习俗对华夏文化影响深远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华夏民族的诸多岁时习俗之中,有很多都是发源于楚国,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对后世中国民俗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楚国的这种习俗还传播到我国西南地区,成为当地的民俗文化。据《荆楚岁时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死”。七月祭鬼节,楚人迎四时之气、祭四时神和祭享先祖的习俗,这些习俗后来演变和发展为我国传统“中元节”的活动事象。

楚国岁时习俗对华夏文化影响深远

楚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为了禳灾避祸,祈求五谷丰登或者庆贺农业丰收,形成了一系列的岁时节日。这类习俗既有中原文化的特色,也有着楚地的本土特色。在华夏民族的诸多岁时习俗之中,有很多都是发源于楚国,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对后世中国民俗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历正月楚人有辟邪、祈主谷女神、祭火神等特色民俗活动。在楚人看来,农历的十二月和正月,正是鬼疫流行的时间,避疫驱鬼也就成为节庆文化的主要民俗事象。正月楚人有佩戴除疫之物以避疫的做法,据《山海经》《楚辞》及近年楚地出土的汉初医书记载,楚人佩戴习俗繁复而且神秘。此外,楚人还向主谷女神祈年。《庄子·逍遥游》中记载的藐姑射山神,就是楚地民间所信仰的主谷女神。楚人祭火神之事,在《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在正月十五日夜晚,“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反映楚人对此神的崇拜。南朝时期楚地还流传楚人“晦日送穷”习俗,与楚人祭祀饮食之神和火神有关。后来,楚国的这种习俗还传播到我国西南地区,成为当地的民俗文化。楚人正月的岁时活动十分丰富,也影响到后世华夏民族元旦元宵年节的形成[187]。

农历二月楚人有春社节,春社祭祀的主要对象是社神,楚族的社神与祖先神有相融合的文化特征。郑玄《礼记·月令》注曰:“后土亦颛顼之子,曰犁,兼为土官”。楚人在春社日,还有吃干饭屑、聚众狂欢的习惯。屈原《惜诵》云:“捣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周礼·媒氏》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老子》曰:“众人熙熙,如享大牢,如登春台”,就是描写楚国云梦之会的盛大场景。在农历二月,楚人还祭饮食神和司命神。饮食神是传说中教导人们播种五谷、生火烹食,摆脱原始茹毛饮血生活的“先农”。大约在战国时期,大司命和少司命也成为楚人祭祀的对象,“仲春祭祀大司命,仲秋祭祀少司命,祭大司命表现为一个迎神仪式,祭少司命则表现为一个送神仪式。”[188]

季春三月楚人举行秉火祈福仪式,火正祝融是楚人的先祖,因而三月的“出火”仪式就显得格外隆重。《招魂》中“悬火延起兮,玄颜烝”,就是说的楚国的“出火”仪式。三月上巳楚人还有祓禊的活动。《少司命》中所描述的“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就是对该民俗事象的反映。

楚国五月有竞渡之俗,主要是为了庆祝龙神再生和祈求龙神保佑。上古时期,人们认为五月是毒月、恶月和死月,因而要举行仪式来祈福,这其实和楚地五月天气炎热容易引发疾病有关。《九歌·山鬼》所记“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就是对楚人五月采药之俗的描写。此月,楚人还有以角黍熟食,投享獬豸神兽的习俗。据《荆楚岁时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死”。又于此条下注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揖以拯之。”[189]可见,楚人五月的祭祀活动,是后世华夏民族端午节的文化源头。

农历六月楚人有隆重的祭祖神兼火神祝融的节庆活动。在这一个月中,楚人祭祖、尝新、祈年、聚餐和歌舞联欢,并举行祭大火神祝融的庆典。在后世我国西南地区的火把节习俗中,仍然遗存有祭火神、田神、祈年、聚饮等民俗事象,这些都反映了楚人六月民俗对后世民俗文化的影响。

七月楚人的节日有祭织女星神节和祭鬼节。研究认为,七夕节起源于楚国,楚人雄踞江汉地区,祠祀“汉女”的应是楚人。楚人重汉水祠祀,所祀之神即是“汉之游女”,也即织女星神。《荆楚岁时记》曰:“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190],牛郎织女传说具有楚文化特征,可见与楚国有着很大关系。七月祭鬼节,楚人迎四时之气、祭四时神和祭享先祖的习俗,这些习俗后来演变和发展为我国传统“中元节”的活动事象。

八月望日楚人有祈月节,也是后来我国中秋节的雏形。《拾遗记·洞庭山》记载:“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于山顶。楚怀王之时,举群才赋诗于水湄,故云潇湘洞庭之乐。听者令人忘老,虽《咸池》《九韶》,不得比焉。每四仲之节,王常绕山以游宴,各举四仲之气以为乐章”[191]。楚怀王时期,楚人在洞庭山一带,于特定的时间内,举行绕山、歌舞、奏乐、集体宴飨等活动。

九月楚人有登高的习俗。楚人在此月里哀悼火神、饮菊花酒、佩茱萸、食蓬饵和登高求仙。“重阳”之名也最早见载于《楚辞》。《离骚》有“夕餐秋菊之落英”句,可见有吃菊花瓣、饮菊花酒的习惯。我国民间有黄帝于九月九日登遐升天的传说,《楚辞·远游》载:“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即是对楚人登高习俗的文学想象,这也是我国后世重阳节诸民俗事象的文化源头之一。

十月朔有大蜡庆典。据《国语·楚语下》记载了观射父论及蜡祭典礼的具体情况:“天子遍祀群神品物,诸侯祀天地、三辰及其土之山川,卿、大夫祀其礼,士、庶人不过其祖”[192],大蜡庆典具有等级性和普及性,上至楚王、下至百姓都有相应祭祀活动。楚国蜡祭祭祀的对象,主要是祀火神和祝融,另外还祭祀河堤之神,上古称此神为“水庸”,汉代以后则称为“城隍”。楚人在冬至之时还有祭祀“太一”的庆典,在楚人观念中“太一”是北极星神和至上神。《东皇太一》是祭太一的乐歌,为了表达对“太一”的尊崇,故加上了“东皇”二字,诗作即反映了楚人在冬至节迎祭太一神的盛大场面。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3~394页。

[2]徐文武:《楚国思想与学术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序第7页。

[3](汉)司马迁:《史记》(第六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2页。

[4]徐文武:《楚国思想与学术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18页。

[5]李学勤:《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郭店楚简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7页。

[6]魏启鹏:《简帛文献〈五行〉笺证》,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43页。

[7]徐文武:《楚国思想与学术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28页。

[8]徐文武:《楚国思想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2页。

[9]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20~221页。

[10]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页。

[11]吴广平注译:《楚辞》,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88页。

[12]李学勤:《荆门郭店楚简所见关尹遗说》,《郭店楚简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0页。

[13]徐文武:《楚国思想与学术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87页。

[14]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41~348页。

[15]徐文武:《楚国思想与学术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74页。

[16]李交发等主编:《中国法制史》,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

[17]徐俊:《释〈鸡次之典〉》,《江汉论坛》1986年第3期。

[18](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1页。

[19]徐文武:《楚国思想与学术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286页。

[20]蔡靖泉:《楚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21]关于屈原的生卒年,有诸多不同说法。参考蒋南华《屈原生年考辨》,褚斌杰编《屈原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3页。一般认为,屈原生卒年为约公元前339年至约公元前278年。

[22](汉)司马迁:《史记》(第八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81页。

[23](宋)朱熹撰,蒋立甫校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24]章培恒:《关于屈原生平的几个问题》,《学术月刊》1981年第10期。

[25]参考喻宗汉:《屈原故乡考》,《江汉论坛》1988年第5期;张世春:《屈原生于江陵考辨》,《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张世春:《屈原不生秭归三峡遗迹传说考辩》,中国屈原学会编《中国楚辞学(第二十辑)》,学苑出版社2015年版,第353页。

[26](宋)朱熹撰,蒋立甫校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页。

[27]吴广平注译:《楚辞》,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235~236页。

[28]黄灵庚主编:《楚辞文献丛刊:全八十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版。

[29]周建忠:《〈离骚〉题义解说类览及反思》,《文史哲》1990年第6期。

[30](宋)朱熹撰,蒋立甫校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31]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0页。

[32](宋)朱熹撰,蒋立甫校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33](汉)王逸注,(宋)洪兴祖补注:《楚辞章句补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

[34](明)胡应麟:《诗薮》,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页。

[35]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5页。

[36](宋)黄伯思:《校定楚辞序》,《宋文鉴》卷92。

[37]刘玉堂、赵毓清主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湖北卷》,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83页。

[38]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上古至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7页。

[39](汉)王逸注,(宋)洪兴祖补注:《楚辞章句补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40]朱碧莲:《还芝斋读楚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30页。

[41]赖炎元注译:《韩诗外传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301页。

[42]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释文》,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

[43]吴广平:《宋玉宅考辨》,《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44]刘玉堂、赵毓清主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湖北卷》,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88页。

[45]李诚:《唐勒研究》,熊良智主编:《辞赋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36页。

[46](战国)宋玉著,吴广平编注:《宋玉集》,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106页。

[47](战国)宋玉著,吴广平编注:《宋玉集》,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111页。

[48]李学勤:《〈唐勒〉〈小言赋〉和〈易传〉》,《齐鲁学刊》1990年第4期;朱碧莲:《唐勒残简作者考》,《中州学刊》1992年第1期。

[49]吴广平:《宋玉著述辨》,《文献》2003年第3期。

[50](清)王夫之:《楚辞通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1页。

[51](清)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45页。

[52]蔡靖泉:《楚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73~483页。

[53]转引自王焕镳编注:《中国文学批评论文集》,正中书局1946年版,第173页。

[54]从目前出土的楚国青铜器漆器、丝织刺绣品来看,可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荆州工艺美术讨论范围的,也只有在荆州范围内出土的工艺美术品,或具有相似类型的工艺美术品才能代表真正春秋战国时期荆州工艺的真实水平。郭德维将楚墓划分为纪郢区、鄢郢区、丹淅区(湖北境内)、东鄂区。本文所依靠的考古材料,属于纪郢区内的荆州地区的楚墓。当阳枝江、荆门的楚墓虽然作为纪郢区的影响区域,但不属于现今荆州行政区域内,故不予以关注。

[55]徐文武认为,楚国儒家哲学也是其哲学的主流之一,言称“儒家和道家的哲学”更为贴切。参考徐文武:《楚国思想与学术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56]王生铁等:《楚文化概要》,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9页。

[57]田勇等:《湖北荆州院墙湾一号楚墓》,《文物》2008年第4期。

[5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40页。

[59]程欣人等:《湖北松滋县大岩嘴东周土坑墓的清理》,《考古》1966年第3期。

[60]何驽:《湖北江陵梅槐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9期。

[61]后德俊:《楚国的矿冶髹漆和玻璃制造》,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62]袁纯富:《楚文王始都郢在当阳季家湖古城》,《荆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63]尹弘兵:《楚国都城与核心区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7页。

[64]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65]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66]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6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205页。

[68]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编:《江陵雨台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05页。

[69]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编:《江陵雨台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18页。

[7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104页。

[71](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5页。

[72](唐)魏征等撰,黄占英点校:《群书治要》(下),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23页。

[7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25~329页。

[74]田勇等:《湖北荆州院墙湾一号楚墓》,《文物》2008年第4期。

[7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106页。

[7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153页。

[77]彭军等:《湖北荆州熊家冢墓地2006—2007年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4期。

[7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9页。

[79]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34页。

[8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1页。

[81]刘玉堂、赵毓清主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湖北卷》,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84页。

[82]院文清:《绚丽多彩的楚文物装饰艺术》,《华中建筑》1987年第1期。

[8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31页。

[84]一般认为,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画,是楚文化范畴下的绘画代表作品。帛画的形成深受楚艺术的影响,帛画属于楚国重要的一种绘画类型。但是,目前荆州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墓中,并未见完整帛画出土,仅有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有出土,但残破严重,有墨绘痕迹,画面无法辨认。

[85](汉)王逸注,(宋)洪兴祖补注:《楚辞章句补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页。

[86]高介华、刘玉堂:《楚国的城市和建筑》,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00~303页。

[87]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88]湖北省博物馆等:《湖北江陵拍马山楚墓发掘简报》,《考古》1973年第3期。

[89]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江陵藤店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9期。

[90](汉)贾谊撰,卢文弨校:《新书》,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9页。

[91]卜友常:《灵石不语斋藏石记》,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79~81页。

[92]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141页。(www.xing528.com)

[93]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83页。

[94]湖北省博物馆等:《湖北江陵拍马山楚墓发掘简报》,《考古》1973年第3期。

[95]郭德维:《湖北江陵太晖观楚墓清理简报》,《考古》1973年第6期。

[96]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9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98页。

[98]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编:《江陵雨台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08页。

[99]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编:《江陵雨台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13页。

[10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298页。

[101]梁柱等:《湖北荆州纪城一、二号楚墓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4期。

[102]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82页。

[103]何琳仪:《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书·何琳仪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1页。

[104](宋)李昉等编,华飞等校点:《太平广记:足本》,团结出版社1994年版,第921页。

[105]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106]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10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2页。

[108]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109]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编:《江陵雨台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89页。

[110](战国)宋玉著,吴广平编注:《宋玉集》,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88~89页。

[111]刘玉堂、赵毓清主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湖北卷》,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92页。

[112](汉)桓谭:《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4页。

[113]刘玉堂、赵毓清主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湖北卷》,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92页。

[114]江陵县博物馆:《江陵枣林铺楚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5年第1期。

[115]贺云翱主编:《中华国宝图典》,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年版,第283页。

[116]刘玉堂、赵毓清主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湖北卷》,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92页。

[117](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118](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119]铜绿山考古发掘队:《湖北铜绿山春秋战国古矿井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2期。

[120]后德俊:《光耀东方:楚国的科技成就》,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121]孟修祥主编:《楚国科技》,湖北人民出版社版2004年版,第76页。

[122]转引自潘伟:《中国传统农器古今图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60页。

[123]张潮等:《铜绿山古代矿井支护浅析》,《江汉考古》1986年第3期。

[124]后德俊:《光耀东方:楚国的科技成就》,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125]孟修祥主编:《楚国科技》,湖北人民出版社版2004年版,第91页。

[126]后德俊:《光耀东方:楚国的科技成就》,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127]后德俊:《楚国的矿冶髹漆和玻璃制造》,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

[128]华觉明:《失蜡法的起源和发展》,《科技史文集(十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63~81页。

[129]华觉明等:《中国冶铸史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144页。

[130]后德俊:《楚国的矿冶髹漆和玻璃制造》,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9页。

[131]后德俊:《光耀东方:楚国的科技成就》,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132]后德俊:《光耀东方:楚国的科技成就》,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8页。

[133](唐)杨惊注,耿芸标校:《荀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313页。

[134]王亚蓉:《中国民间刺绣》,(台北)地球出版社1986年版,第140页。

[135]彭浩:《楚人的纺织与服饰》,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1页。

[136]武家璧:《观象授时楚国的天文历法》,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137]武家璧:《观象授时楚国的天文历法》,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页。

[138]王胜利:《试论楚国历法的创新工作》,《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

[139]孟修祥:《楚国科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140]何浩:《古代楚国的两大水利工程期思陂与芍陂考略》,《楚文化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8页。

[141]黄公渚选注:《两汉金石文选评注》,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60页。

[142]刘玉堂、袁纯富:《楚国水利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210页。

[143]刘玉堂、袁纯富:《楚国水利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230页。

[144]刘玉堂、袁纯富:《楚国水利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246页。

[145]程涛平:《楚国农业及社会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88页。

[146]程涛平:《楚国农业及社会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44页。

[147]后德俊:《光耀东方:楚国的科技成就》,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页。

[148]高介华、刘玉堂:《楚国城市和建筑》,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6页。

[149]高介华、刘玉堂:《楚国城市和建筑》,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29页。

[150]转引自高介华、刘玉堂:《楚国城市和建筑》,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31页。

[151]李学勤:《楚文字研究的过去与现在》,《历史语言学研究》2014年第1期;单育辰:《楚地战国简帛与传世文献对读之研究》,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13页。

[152]罗运环主编:《荆楚文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5页。

[153]高崇文:《清华简〈楚居〉所载楚早期居地辨析》,《江汉考古》2011年第4期。

[154]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93页。

[155](战国)左丘明著,(三国)韦昭注:《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354页。

[156]黄凤显:《屈辞体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157]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2页。

[158](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78页。

[159](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78~279页。

[160]谭步云:《先秦楚语词汇研究》,中山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161]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页。

[162]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59页。

[163](宋)黄伯思:《校定楚辞序》,《宋文鉴》卷92。

[164]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04页。

[165](汉)扬雄记,(晋)郭璞注:《方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4页。

[166]丁启阵:《秦汉方言》,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167]刘先枚:《楚言榷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4页。

[168]张伟然:《楚语的演替与湖北历史时期的方言区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169]刘先枚:《楚言榷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2页。

[170]罗运环主编:《荆楚文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171]李零:《简帛古书的整理与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4期。

[172]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陈伟:《楚简册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包山楚简(1987)、郭店楚墓竹简(1993)非今荆州市行政区域内,故此均未列入。

[173]单育辰:《楚地战国简帛与传世文献对读之研究》,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7页。

[174]罗运环:《论楚国金文“月”“肉”“舟”及“之”“止”“出”的演变规律》,《江汉考古》1989年第2期。

[175]罗运环:《出土文献与楚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9页。

[176]吴建伟:《战国楚音系及楚文字构件系统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215页。

[177]后德俊:《楚及相关墓葬出土竹简制作工艺的综合考察》,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6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4页。

[178](清)吾丘衍:《学古编》,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1页。

[179](梁)萧子显:《南齐书》(第一册),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398页。

[180](唐)唐玄度:《论十体书》,《佩文斋书画谱》卷1《论书》。

[181]王祖龙:《楚书法史》,湖北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第248页。

[182]洪娟:《上海博物馆藏楚简的笔法特点》,《第六届中国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第6~13页。

[183]王祖龙:《楚书法史》,湖北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第282~283页。

[184]宋公文:《楚国风俗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25页。

[185]宋公文:《楚国风俗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24页。

[186]徐风诚:《楚人尚赤源流说略》,方培元主编:《楚俗研究》,湖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187]宋公文:《楚国风俗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0页。

[188]宋公文:《楚国风俗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4页。

[189](梁)宗懔撰,宋金龙校注:《荆楚岁时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8页。

[190](梁)宗懔撰,宋金龙校注:《荆楚岁时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4页。

[191](晋)王嘉撰,孟庆祥等译注:《拾遗记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87页。

[192](战国)左丘明著,(三国)韦昭注:《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38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