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基石:新教育2014版

教师专业发展基石:新教育2014版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真正的专业阅读,教师的专业发展仍然非常困难。从2006年开始,我们组建了以魏智渊老师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小组,开展了教师专业阅读的相关研究,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新教育实验强调应该关注根本书籍,即奠定教师精神及学术根基,影响和形成其专业思维方式的经典书籍。

教师专业发展基石:新教育2014版

教育把阅读作为实验最重要的基础活动。无论是“毛虫与蝴蝶”的儿童阶梯阅读,还是“晨诵、午读、暮省”的新教育儿生活方式,书香校园建设已经成为新教育实验学校的一道风景线。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阅读的关键人物是教师。因为没有教师对于阅读的热爱,就很难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没有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阅读,就很难形成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书香校园的建设,如果没有教师的参与,是永远无法实现的。

同时,如果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教师的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这些财富保存的载体主要是教育的经典著作。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教育智慧的形成,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跨越由这些经典构成的桥梁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超越的过程。人类的教育虽然不断变迁和发展,但是教育的根本不会变化,教育培养人的功能不会变化,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不会变化。现代的许多教育新思想,其实只不过是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和案例与过去的大师对话而已。

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和交流。从过去的教育家的著作中,教师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有心的教师会认真阅读教育的重要文献,认真学习不同时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读书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更加有教育的智慧,从而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所以,新教育实验从一开始就非常关注教师的阅读问题,曾经为教师推荐了100本的基本书目。但是,随着实验的深入,我们发现,简单地推荐教师读物是不够的。如果没有真正的专业阅读,教师的专业发展仍然非常困难。从2006年开始,我们组建了以魏智渊老师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小组,开展了教师专业阅读的相关研究,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新教育实验对于专业阅读有这样的基本共识: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专业领域而言,存在着一个最合理的知识结构;专业发展必然会经历一种“浪漫—精确—综合”的有机过程;每一门类知识的掌握,都存在着一条由浅入深的路径;对每一个教师而言,都存在着一条独一无二的阅读路径;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中的具体教师,面对特殊的场景,一定有一本最适合他阅读的书。(www.xing528.com)

因此,我们编制了教师专业发展地图。这个地图由三部分组成:本体性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约占50%)、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职业知识(约占30%)、人文科学背景知识(约占20%)。这三部分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支撑,有共同的知识背景和价值观。在知识背景方面,强调知识与生命相关联,与实践相关联,最终以解决实际问题和丰富教师生命为旨归。这决定了在我们的价值系统中,活的知识远高于死的知识,基于实践的知识远高于强调系统的知识,整个知识结构应最大程度促进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完整。这也是我们选择教师读物的基本价值判断。

在新教育2007年运城年会上,我们提出了“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命题,强调共同阅读对于教育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其中,我们主张教师应该通过共读的方式来相互切磋,使阅读不成为一个走马观花的过程,而成为共同磨刀的过程,成为锻炼彼此思维能力和理解力的过程,这是专业阅读的有效方式。共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对书籍进行鉴别的过程,真正的好书会在反复的交流中不断地涌现出来。所以,我们通过教育在线网站组建了新教育读书会,每月研读一本书,通过专业的阅读QQ群交流阅读体会。还通过绘制每个人的阅读地图,分享和诊断个人读书的经验与历程。

新教育实验强调应该关注根本书籍,即奠定教师精神及学术根基,影响和形成其专业思维方式的经典书籍。成为一个教师的根本书籍意味着,教师能够深刻地理解这本书,而这本书也成为他思考教育教学问题以及阅读根本书籍的原点。构成一名教师思考原点的典型书籍的高度,往往会影响到这个教师的学术高度。可惜的是,许多老师终其一生都缺乏属于自己的根本书籍,只是不自觉地被时代风尚所影响,飘浮在词语之中而缺乏根基。

在阅读方法上,新教育实验主张知性阅读,这是一种带有咀嚼性质的研读,是指阅读者通过对书籍的聆听、梳理、批判、选择,在反复对话中,将书籍中有价值的东西吸纳、内化到阅读者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使原有结构得到丰富、优化或者重建。知性阅读类似于传统的精读,但又有所不同。精读侧重于细读,但如果在泛读中,读者能够迅速抓住一本书的核心以及框架并开展对话反思,也属于知性阅读。与知性阅读相对应的是感性阅读,指带有消遣性质的快餐式的阅读,在书目上跟着感觉走,在阅读中仅凭感觉去感受书中的信息而不加以反思咀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