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治中:德艺双馨的万荣艺术家

张治中:德艺双馨的万荣艺术家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百零一章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张治中张治中是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话剧“金狮奖”得主、中共十七大代表、山西省首届“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苏玉堂是一个年过半百的我党地下工作领导人,和当时的张治中不光年龄差距较大,而且成长时代和他的经历也颇悬殊,给他塑造人物形象造成很多困难。张治中在该剧中担任主角八思巴。张治中不仅艺德高尚,在话剧团多次让戏、让荣誉,在演员中留有良好的口碑,而且对艺术的态度十分严谨。

张治中:德艺双馨的万荣艺术家

第一百零一章 德艺双馨的艺术张治中

张治中是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话剧“金狮奖”得主、中共十七大代表、山西省首届“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他1957年出生于高村乡王亚村一个普通农家,在念高中时,正值革命样板戏风靡全国。他因为爱唱爱跳,被学校选入宣传队,演李玉和、杨子荣……因为嗓音洪亮、扮相英俊受到欢迎。高中毕业后,进入万荣县电影公司,度过了4年放映员生活。在这4年放映生活中,电影艺术家精湛的表演,在他以后的艺术人生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1979年,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他有幸进入山西省戏校话剧班。经过4年正规、系统的训练,毕业后分配到省话剧院。他演的第一个角色是大型话剧《猎狼》中的苏玉堂。苏玉堂是一个年过半百的我党地下工作领导人,和当时的张治中不光年龄差距较大,而且成长时代和他的经历也颇悬殊,给他塑造人物形象造成很多困难。好在严飞老师演过这个角色,为他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样板,他一招一式模仿严飞老师,可以说模仿得惟妙惟肖,也得到观众的认可。但行内人一看却连连摇头,并认真地告诉他:一味模仿是不会有大出息的,必须走自己的路,进行独创,才能开创自己的天地。此后,他牢记前辈和老师们的教导,认真琢磨所扮演角色的内心世界,开始走自己的路。

20世纪90年代,他在电视剧《无字歌》中扮演了一个默默无闻、土得掉渣的山村小学教师,该片获得“飞天奖”二等奖。之后,他又在电视剧《葛掌柜》中扮演了乡党委书记,在《黄河情》中扮演了男主角审安安,在话剧《活寡》中扮演了男主角老大,在话剧《迷雾人生》中成功地塑造了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形象,分别获得飞天奖、金杯奖、优秀演出奖和优秀演员奖。

三国演义》和《水浒》是我国四大名著。这两部名著拍电视剧时,在我国和世界影视界影响巨大,能参加演出,还真是梦寐难求的事,而这事偏偏让张治中不期而遇。1990年,《三国演义》拍摄期间,总导演王扶林发现演马谡的演员,在外形和气质上与角色不符,需要调整,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张治中,张治中有幸扮演了马谡,演了《马谡请战守街亭》一折戏,获得成功。此后,他又应邀扮演《水浒》中的晁盖,为了塑造好晁盖这位农民起义领袖形象,他除认真读了剧本外,还多次和导演分析剧本、人物,又搜集了30多本记载和描写晁盖的书,研究、分析了晁盖的思想、性格、言谈举止和历史背景。他曾对人说:“开初,我是凭直觉来演戏,但随着表演经验的增多,我觉得表演艺术最重要的就是体会,体会越多,就能做得越好。把感觉化为一种不带痕迹的表演,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三国演义》曾获得“飞天奖”一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电视“金鹰奖”;《水浒》获得“飞天奖”特别奖。他因此受到专家的好评和观众的喜爱,曾被东南亚一些国家邀请访问。(www.xing528.com)

1999年9月16日晚,山西省话剧团在中央戏剧学院首场演出了话剧《元朝帝师八思巴》。张治中在该剧中担任主角八思巴。八思巴是杰出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佛教活动家和深明大义的高僧。为了把这个人物演活,他除拜读了有关历史,潜心研究了八思巴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地位,找准了人物的定位外,还向五台山广仁寺主持丹巴达吉大师,就佛教常识和习惯动作等学习了10天时间。因而,他演出的八思巴人物形象丰满、性格鲜明,受到人们的普遍赞扬。该剧获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和建国50周年优秀剧目奖,而张治中则因在此剧中的出色表演,于1999年获得我国戏剧界最高权威奖项——梅花奖。

张治中46岁时,在《萧劲光大将》电视片中饰萧劲光,得到其家人和萧劲光身边工作人员的认可,他把萧劲光从22岁一直演到88岁。为了演好这部片子,他看了许多有关萧劲光的回忆录和录像资料。电视剧播出后,观众反映良好。

2004年,山西话剧院排演话剧《立秋》。这是一部反映清末民初晋商票号走向衰落时,“票号派”和“银行派”相互纷争的戏。张治中扮演“银行派”主角许凌翔,他演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的好评。该剧自2004年登台亮相以来,在全国各地连演了五百余场。演出的场次之多、密度之大及受欢迎程度,都堪称中国话剧史上的奇迹,还有人把它誉为中国话剧史上的里程碑。

张治中是农民的儿子,不论走到哪儿,他都牢记着父亲的嘱托:“要好好给人家干”,“在生活上往下看,事业上往上看”。他在生活中极为艰苦朴素,在工作中又异常勤奋、上进。他1984年结婚,住在西山矿务局河涝弯宿舍一间15平方米的小屋子里,一住就是18年。那时省城公交车很少,为了不耽误排戏,冬天5点钟他就起床赶车、挤车、倒车,中午没地方休息,他就蹲在省话剧院传达室休息。在南方拍戏,生活不习惯,常常闹胃病,他一边拍戏,一边输液。在大西北戈壁滩拍戏期间,灼热的沙漠,烤得他浑身脱皮、口唇起泡,他每天要连拍十七八个小时,其痛苦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他曾深有感触地说:“一个演员,不仅要有很好的身体,而且要有坚强的意志。”

张治中不仅艺德高尚,在话剧团多次让戏、让荣誉,在演员中留有良好的口碑,而且对艺术的态度十分严谨。《立秋》在上海演出时,他的腰痛病突然发作,浑身大汗淋漓,疼得要命。为了不负众望,他上台前打了封闭针,咬紧牙关,上了舞台,当台上灯光一亮,音响一起,他什么痛苦都忘得一干二净。20年来,他凭着对戏剧艺术执著的精神,凭着“戏比天大”的敬业精神,在20余部话剧和50余部影视剧及若干小品中,扮演了主角和次主角,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捧回了一个又一个金光闪闪的奖杯和奖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