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曲百问:以乐侑酒盛行本因何?

昆曲百问:以乐侑酒盛行本因何?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0“以乐侑酒”是怎样盛行的“以乐侑酒”,是指在宴会中用音乐歌舞助兴,这种风气由来已久。《周礼·天官·膳夫》便有“以乐侑食”的记载。但大行以乐侑酒之风,毕竟是在明代中叶昆曲进入鼎盛阶段,尤其是达官贵人纷纷设立家班、宴饮娱乐厅堂化的时候。事实上,顾阿瑛豢养女乐,主要是为了在文人墨客们雅聚时侑酒娱乐。沈万三做成生意,女乐们“以乐侑酒”的功劳不小。然而,以昆曲雅乐侑酒,不过是媚俗。

昆曲百问:以乐侑酒盛行本因何?

80 “以乐侑酒”是怎样盛行的

“以乐侑酒”,是指在宴会中用音乐歌舞助兴,这种风气由来已久。《周礼·天官·膳夫》便有“以乐侑食”的记载。《诗经·唐风·山有枢》也说:“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汉唐时期,出现了专供官宦文人饮酒取乐的歌舞伎,让她们助兴送酒,达官显贵、文人骚客被技艺超群的美女倾倒,纵情豪饮。“唤到尊前非侑酒,爱他吴语似乡音。”(黄景仁《秋夜燕张荪圃座》)但大行以乐侑酒之风,毕竟是在明代中叶昆曲进入鼎盛阶段,尤其是达官贵人纷纷设立家班、宴饮娱乐厅堂化的时候。

家班,即家庭戏班,由达官贵人私家蓄养童伶,延师教习,为家庭演戏宴客之用。家班产生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繁荣于天启崇祯年间,一直到清乾隆中叶以后才渐渐衰落。家班一般包括女乐(由女伶组成的家班)、优僮(由男伶组成的家班)、家班梨园(由职业伶人组成的家班)三种。明清时期,家班是昆曲演出的主要形式,绝大多数为女乐,家班梨园则较少。

申时行,嘉靖四十一年(1562)状元,曾任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晚年辞官回苏州闲居。据说他在苏州城里有八处住所,住过的地方至今还叫“申衙前”。申时行醉心于昆曲,所蓄养的戏班与张岱家班齐名,由于擅演《鲛绡记》,被称为“申鲛绡”。也许,申时行在汤显祖的眼睛里是权倾一时的奸佞,所以申氏家班从来不演《游园惊梦》。(www.xing528.com)

元末,顾阿瑛曾经出东海从事“走番”生意,家业豪富,生活优裕闲适。他在阳澄湖畔的庄园“玉山佳处”养起一个戏班子,最宠爱的歌伎有小琼花和南枝秀等多人。剧作家高则诚(《琵琶记》的作者)、柯丹丘(《荆钗记》的作者)和善于吹奏曲笛的诗人杨维桢,都是座上宾。他们不仅常在一起举办“玉山雅集”,还将黄番绰传授的在民间流传的戏曲腔调加工整理,使之逐步完善。事实上,顾阿瑛豢养女乐,主要是为了在文人墨客们雅聚时侑酒娱乐。

江南豪富沈万三发迹后,广辟田宅,富累珠玉。据《云蕉馆纪谈》载:“楼之下,为温室,置一床,制度不与凡等。前为秉烛轩,取‘何不秉烛夜游’之义也。轩之外皆宝石栏杆,中设销金九朵云帐,四角悬琉璃灯。后置百谐桌,义取‘百年谐老’也。前可容歌姬舞女十数……”沈万三常常在家里宴请达官贵人,除了山珍海味外,还拥有三班女乐。陈嘉欣《江南首富沈万三》(台北精美出版社)称,在杯觥交错之余,沈万三常让年轻貌美的女乐们尽情表演,以欢娱嘉宾。她们既是歌伎,也是乐师,很能讨得客人们的喜欢,演奏的多是沈万三与他的朋友们最爱听的昆山腔。当时为华屋担任守卫、打更巡逻的更夫等,就多达六十几人,一个晚上要吃掉十瓮酒和三十盘烧肉。沈万三做成生意,女乐们“以乐侑酒”的功劳不小。

钱穆先生在《略论中国文学中之音乐》中说:“中国音乐,常与文学相联系。文学为主,而音乐为之辅。古诗三百首,乃中国历代文学不祧之祖……唐诗中之七绝句及宋人之词,其先莫不附以乐,歌伎唱之以侑酒。……惟明代昆曲,至今歌谱尚留。然昆曲之辞,亦尚雅。”然而,以昆曲雅乐侑酒,不过是媚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