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锐

教师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锐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条教师对美好的事物应保持敏锐世界上有两种哲学,一种是所谓看破红尘,以为这个世界已无法拯救,人本身也无法自救,这是个悲剧性结局的世界。因此,普遍缺“钙”的中国人,应该将哲学作为滋补品。“上帝”和人都在创造美好的事物,而人却不知珍视。其实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人类的本能。人的感官是天生的美好事物的捕捉器,享受美好事物是人的天性。

教师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锐

第三条 教师对美好的事物应保持敏锐

世界上有两种哲学,一种是所谓看破红尘,以为这个世界已无法拯救,人本身也无法自救,这是个悲剧性结局的世界。持这种观念的人多半消极厌世,希望早日结束世俗的噩梦,能进入极乐的天堂。刚过去的1999年染上世界末的恐慌,便是因为这样一种悲观主义哲学无意识渗入人心而造成的。第二种哲学是现世的,拥有此类人生观的人十分珍惜上帝的赐予,享受一切注定,包括苦难与挫折,对来世不存什么奢望,在并不算漫长的一生中,活过了,爱过了,痛过了,感动过了,便觉得死而无憾。

当然更多的中国人没有哲学,他们趋利弊害,害怕苦难,追求快乐,恰巧现代化的进程为这群人提供了足够多的东西,他们便将自己迷失在了许多无聊的活动之中,甚至从来也不会有空闲自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该怎么活着?我将到哪里去?因此,普遍缺“钙”的中国人,应该将哲学作为滋补品。

有了哲学,便是想清楚了那些作为人的根本问题,然后坚定地信仰这种哲学,才会细细地品味造物主所有的恩赐。首先是品味一切美好的东西:这个世界是那么美好,使每一个奄奄一息的人流连忘返。吃的、喝的、听的、看的等等一切自然之物都值得留恋。所以会享受生活的人,每到享受的时候,神情总是非常专注。

人类的伟大还在于人创造了第二自然供人享用:音乐艺术文学等等东西。对自然物进行吸纳、再造、改造、提炼、概括、渲染、提升、强化之后,人从人造的景观中获得更高层次的快乐,这些精神产品甚至改造了人,以及人的精神品质。人类物质文明的丰富提高了精神产品的质量,还降低了这些产品的价格,使人人拥有也许在过去只有贵族才拥有的东西。然而可悲的是,精神产品的普及却不能激起人们对精神产品的取用。在一个实用主义盛行的年代里,精神产品的媚俗势不可挡,快餐文化主宰了精神世界,反而降低了精神品质,也使现代人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下降。“上帝”和人都在创造美好的事物,而人却不知珍视。(www.xing528.com)

其实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人类的本能。人的感官是天生的美好事物的捕捉器,享受美好事物是人的天性。即使在丑恶与黑暗的年代里,人的内心世界依旧天然地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期盼。

教师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职业,因为所面对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祈愿,如果不能捕捉到这些美,那你就糟踏了造化的赐予。

一个现世的人,一个享受现世幸福的人,就要对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这样你才会发自内心地爱孩子,而且因为爱而满心欢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