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和平与佛教新运动-《法舫文集》

世界和平与佛教新运动-《法舫文集》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和平与佛教新运动一绪言人类处于大宇宙之内,其共同之希望与目的,其为安居乐业之物质享受欤?现今世界为人对人之一大屠杀世界。此种运动最显著者为德意志之统一,与意大利之统一,及奥匈二国之组织联邦。再次则为德与法之世仇,而干涉巴尔干事件,及侵略太平洋诸岛。奥太子欲联斯拉夫族成立自治国,与奥匈成为一鼎足势,以压迫塞尔维亚族及其他民族,故塞族忌太子最甚。奥对塞宣战交锋,即为世界大战之开幕剧也。

世界和平与佛教新运动-《法舫文集》

世界和平佛教运动

一 绪言

人类处于大宇宙之内,其共同之希望与目的,其为安居乐业之物质享受欤?抑为理想幸福之精神安慰欤?其将随物化而为机械的活动欤?抑将超万有以谋究竟之解脱欤?吾人试考人类的历史物质文明之进化,固尽美尽美矣,至世之安居乐业,以冀其生,则未也。心灵与理想,复为其欲望蛮横之文明、生存竞争之学说所掊击,遑言其快乐与安慰耶?故人类之生存,与其谓进化,毋宁曰退化;与其谓物质文明之发展,毋宁曰精神理性之不发展;与其谓机械的活动,毋宁曰解脱之不究竟。茫茫宇宙,浩浩人生,近十数年来之世界转变,神鬼莫测,全世界之“赤色恐怖”与“白色恐怖”,使尔眇小七尺之躯,死生不能知其时地!噫,伟大之时代欤!宇宙之浩劫欤!有心人孰不寒心耶!

虽然,佛陀之言曰:人生之一切痛苦,乃吾人往业宿缘之所感招;宗教家言曰:上帝之所造作;科学家曰:社会环境之所使然。故吾人欲求痛苦之免除,当使宿业之转变与环境之改善,庶几可济。按诸人类宿业之改转,依其共同之心理倾向而定;此种心理倾向,即人人所具超类出群之理智与同情。人类既共具此心情,其欲自救而救人,自爱而爱人,自度而度人,自解脱而使人解脱者:在个人,宜使理智之增与夫同情心之扩大;在社会,宜努力大患之防卫与灾劫之救济,以尽其责,以安其心。

现今世界为人对人之一大屠杀世界。世之具大悲心发菩提愿冀求无上正等觉士之同志,曷一观现世界之前程而振奋个己之无畏精神,征夫上道地狱先入,作世将来之救星,人类现世之大慈悲父。

二 欧战的世界

最近国际关系日趋于不安状态。今因明暸其不安之因素,故一回望欧洲大战之情况,再来观察大战后之转变。

欧洲自一九一四年(民国三年)开始人类大屠杀之世界大战,迄一九一八年(民国七年)停止,其范围之广大,战时之久长,作战之剧烈,战法之新奇,开世界有战史以来之空前新纪元。吾人一览大战之情报和历史,实大有人类刍狗,三界火宅之感慨也。

(一)战争的远因 欧战之起因,谈其根本,大战之前,各帝国主义民族思想之发展,有民族自决之学说,即成各国之民治革命运动。此种运动最显著者为德意志之统一,与意大利之统一,及奥匈二国之组织联邦。其次为德国军国主义,普鲁士之专尚军备,威廉第一之武力建国与励行侵略世界。再次则为英之吞并印度,压迫爱尔兰与南非洲之农民,俄国之侵略中亚,干涉巴尔干,法之经营摩洛哥,意之争非洲之殖民地日本之吞吃朝鲜,美国之侵略西班牙、太平洋。再次则为德与法之世仇,而干涉巴尔干事件,及侵略太平洋诸岛。凡此诸端,皆发生于大战之前,为各帝国主义发展之相互冲突,故进演而成世界之大战。

(二)大战的近因 谈其近因,至十九世纪末叶,德联奥意成立同盟战线以对法;至二十世纪初年,法国则结好英俄成立协约战线以抗德。然其中经有十余年之变化,意又与法结好,使德奥孤立,然德国势胜,外交取最强硬之态度。因此,同盟国协约国不断的开始冲突。最显著之表徵,为一九○五年至一九一四年之摩洛哥(法国所经营)事件与近东事件。《世界大战史》中,有如此之表述:

“自一九○五年至一九一四年间,德奥与协约国家间因直接或间接之冲突,屡次发生国际间之危机,其地点大抵不出于摩洛哥与巴尔干(或近东)三方面,其主要之事件如次:

1.摩洛哥问题

(1)第一次摩洛哥事件——坦支尔事件(一九○五)

(2)第一次近东事件——波黑二洲事件(一九○八)

(3)第二次摩洛哥事件——亚加地尔事件(一九一一)

2.近东问题

(4)第二次近东事件——意土战役(一九一一至一二)

(5)第三次近东事件——巴尔干战(一九一二至一三)

此五次冲突(至引起大战,奥太子被刺事件,亦可谓第四次之近东事件)虽皆不久解决,然每经一次事变,即欧洲同盟与协约间之均势增一分摇动,而剧烈之大战,亦即引近一步。”

(三)大战的开幕 欧洲大战,除上述之因素外,其导火线则为奥太子被刺。一九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奥太子斐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亚洲为塞族居民所暗杀,因而引起奥塞之中裂,而掀动全世界大战。《大战史》称:“自奥匈联邦成立以后,其境内民族不稳。”奥太子欲联斯拉夫族成立自治国,与奥匈成为一鼎足势,以压迫塞尔维亚族及其他民族,故塞族忌太子最甚。当一九一四年巴尔干战争发生,奥国派军驻塞拉约佛,并派太子前往阅军。六月二十七日抵塞市,二十八日赴市政厅之宴会,中途遇刺,幸未伤,宴后,赴医院,又遇刺,遂命中。此事之主谋者为塞京排奥之“国民共厉会”。刺后,讯凶结果,奥人震惊,提通牒十条,限塞人四十八小时答复,据复牒有二条未承认,双方即决裂宣战。自被刺至宣战,共经一月,而此一月中乃奥与德进行勾结也。奥对塞宣战交锋,即为世界大战之开幕剧也。

(四)大战之一斑 自奥塞宣战后,战局扩大,成同盟国与协约国之决斗。同盟国以德国为盟主,协约国以法国为盟帅,各尽其能力而作此人类大屠杀之惨剧。自一九一四年开始,至一九一八年停止。战争之时间,四年又三个月;参加作战之国家,计有二十七国;其中作战最力者德奥俄法英意美日比塞蒙布罗希葡等十六国;宣战而未努力者,有中、暹、巴西、哥斯达黎加、古巴、危地马拉、海地、关都拉斯、来比利亚、尼加拉爪、巴拿马、之十一国;其守中立者仅不重要之十九小国耳。战线遍六大洲,时经一千五百六十七日之大战。军事变迁,非常复杂,不易详说,根据《大战史》中之说明有如下之三时:

“第一期——同盟军胜利时期——一九一四年七月至一九一五年十二月

第二期——协约军进展时期——一九一六年一月至十二月

第三期——同盟军再进及失败时期——一九一七年一月至一九一八年十一月”

当时交战者自奥塞宣战,不数月则德俄宣战,德法宣战,英德宣战。双方之兵额:在同盟方面则为德奥布土等四国,计兵额一千九百五十万人;在协约国方面,则有塞蒙俄法比英美日罗希葡意等十二国,计兵额有三千九百六十万人。其战场分东西两场:同盟方面,东场攻俄,由奥军负责而取守势;西场经比而攻法国,由德军负责而取攻势。双方有名之主帅:协约国为法之霞飞、福煦、列宁等,同盟国为德之兴登保等。

大战结果:同盟国方面失败。其原因:据说一为美国之参战;二为德奥之国内革命,三为德奥之被封锁而饮食恐慌。

(五)大战之损失 大战损失。人口损失:据美人调查双方阵亡共九千九百余万人;伤死共计三千六百二十七万九千九百二十二人;又人民因大战而死亡者,计三千五百万人;又生育上之死亡,约近二千万人;总计为一万万九千二十七万九千九百二十二人。战费之损失为二千余万万美金,平均每日计用一万万三千四百六十一万二千美金。财产损失计美金三三七·九四七·○○○元。此外关于文物等之损失,则无从调查。如是人数之死亡与财产之损失,皆大战之代价也,悲夫!

(六)大战之结束 一九一八年九月,德军在玛因河失败,联军与美军又会合相攻,十月间,内部革命又起,同盟军至此遂不能抗战,即设法和议停战,请美总统威尔逊氏调停。迨十一月五日,威氏提出十四条休战和约,联军福煦为全权,限七十二小时接受或拒绝;德国代表十一日晨五时即完全接受,签字休战之约。当日上午十一时各地战事,完全停止,世界最大之惨剧,至此遂告停止矣。

(七)和平会议 大战结束后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一月,在巴黎开和平会议,战胜之二十七国,组织国际联盟大会,此会为世界空前之国际组织大会。至六月二十八日,通过对德之凡尔塞和约,种种压迫于德;九月十日对奥有圣宅和约;十一月二十七日,对布有纽里和约;一九二○年(民国九年)六月四日,对匈有特刺农和约;八月十日,对土有色佛尔和约。以上诸约,与其谓和约,毋宁说为战败国之屈辱或世界不和平之种因;故巴黎会议与其谓和议毋宁说为分赃。何则?盖所谓和议联盟等等,皆战胜国之强者压迫战败国之弱者,近年来世界之不宁,实基于此矣。

三 大战后之世界

大战后之世界趋势,如社会,经济,商务,政治文化,宗教均有大变化。只就政治与经济两方面而论:战后之世界政治,最显著者为各国之革命运动。此种运动以民族主义运动为热烈。如因战而致奥德俄土等帝国倾倒,成立民主政体;另有波兰等新国家成立;同时各大国之殖民地如印度民族,亦均努力其独立运动。如此运动虽极发达,而同时各帝国主义之压迫各殖民地国亦极尽其能事,实与民族主义成对峙之势。此外如俄之成立“苏维埃共产政府”,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意大利则成立法西斯蒂党之独裁政体。从苏俄之无产专政观之,形成反帝国主义之情势,与世界各资本帝国主义成为一严整之新阵线,从事阶级斗争。(同时各国之社会主义亦甚发达)从民族主义观之,形成一帝国主义与弱小民族之一新阵容。大战结束后,十余年来全世界政治之演变,此殆其最明显之状态,现今世界之不安,或亦两重阶级之使然欤。(www.xing528.com)

次从经济方面论之:现今世界陷于一极恐怖之时代,此种恐怖状态之来因,即是战后经济不能调融,最大的障阻即是战败国之赔款与战胜国之战债。各战胜国之战费,系向美国借款总计有一百○七万万美金(一○七○○.○○○.○○○.)。美国有如此之资本借与各协约国,因此在大战后美国即左右欧洲之政治,在世界政治上极为有力,当然不能放弃此种债款。故自一九二○年,英相与美商议不得结果,近年各国屡次要求缓付停付,均未允准。在协约国能还债者,全赖榨取同盟国之赔款以之转偿美债。德国等之所以能付赔款者,全赖商品之输出及借债还债。因连环关系,故互有影响。战后世界经济至一九一九年至二○年(民九)虽为活跃,至一九二一年(因市场缩小),即走入恐慌之途。此后渐渐表现着不景气现象。如英国在一九二一年减少公司六千八百三十四家,又加以煤矿大罢工,故经济成极度之破产。又如日本等国均受最大之影响。一九二二年(民十一),德国因国内财政无法整理,马克大落,即要求停付赔款二年,然英法不许。迨至一九二三年英法政局转变,成立专门会议,至一九二九(民十八)对于赔款应赔多少年,总数多少,均未规定,故二九年二月在巴黎会议,议定付款期为五十九年,数目每年是三百六十五万万马克。

至一九三一年(民二十),经济恐慌达于最高度,德国首先破产无法赔款,因此而各协约国也无力还付美债。于是,胡佛总统提出停付战债赔款一年,以求恢复,然尔恐慌仍不能解决。一九三二年(民二十一),英法等举行洛桑会议,后欲谋缓付或停付战债,虽未得美国之允准,各债务国有还者有不还者,因此而成为现在世界之一大问题。

四 战后之和平运动

(一)巴黎和会 大战停止后(一九一九年一月),在巴黎开和平会议,后来产生国际联盟之组织,故巴黎和会为空前之国际会议组织,颇为广大。参加代表有二十七独立国,自治殖民五国,惟战败国未参加。全权代表人数有七十人。此外各有代表团及专家等代表,总数一千一百余人。又有记者团体等代表不在内,如此大会,表面虽为和平,其实权则为五强国所操纵,其中工作最努力者为法之克雷孟梭,英之鲁意乔治,美之威尔逊。此会虽名为和平会议,实则战胜国对战败国裁制或分赃会议也。

(二)国际联盟 国际间之各种联络,在十九世纪即有之,而政治之国际化,则始于一八九九年之海牙万国和平会议,及海牙法庭。停战以后,此种组织更为进步。在威氏十四条和约中最后一条,谓:“组织国际联合会,对于大小国家之独立及领土保全,与以相互之保障。”此种提议,在和会开会后六日,即行组织,至四月,开大会通过“国际联盟约章”,一九一九年一月,成立国际联盟行政院,在日内瓦开第一次大会。该会会员,初有四十五国(美俄未加入),现逐渐增加,即德土等国已加入矣。该会之主要旨趣,在于:“裁减军队,禁止国际战争,保障各国之行政独立及领土完整,维持公道,维持各国间光明平允荣誉之邦交……。”

(三)国际劳动公约 各国政治家见于战后之资本主义危险,同时俄国成立共产政府,力谋劳资平等,故因此而有国际劳动之组织,以图调协。所谓“维持公正之劳动状况,”一九一九年十月,在美国开“劳动大会”。

(四)裁军运动 除上述和平之国际联盟外,尚有其他之组织,其最能表现和平意味者,为裁军运动。如一九二一之“华盛顿会议”,一九二八年之“非战公约”,“九国公约”等,最近之“军缩会议”产生,悉讨论如何裁减军队而消弭战争之好运动也。惟事实表演,完全相反,故和平不过一假面目耳。

五 现在的不和平状况

上述之和平运动,虽然标榜和平与公道,使十余年来国际间为和平空气所笼罩。若考其实际之内幕及今日所表现于事实者,则所为联盟等和平运动者,实为一假面具,而且狰狞可怕。例如第一,国际联盟之美国不加入,内部又为英法等列强把持操纵,高压于各弱小国家,反而成为资本帝国主义之集团。第二,战债赔款之不能放弃或减少,而引起全世界之经济恐慌,生产堕落与市场缩小。第三,裁军问题,不但不能实现,反而增加军备,为作二次大战之准备。第四,强国破坏盟约等等,皆为现在目前之最大问题,亦即现在全世界不和平之状态,汲汲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将暴发也。第五,德国军备要求平等,而政治实行独裁,排共排犹,而遭法之疾视。第六,太平洋上之争霸,及中日问题之僵绝,尤有引生大战之可能。故世界和平,实一空洞之口号而已。

六 不和平之根本原因及救济

大战以前之原因,如前述各帝国主义之民族的政治侵略,而尚有最大之二种原因,即经济之发展与思想之开放。经济发达,由于各国之工业革命,其最烈者,为英国殖民地之工业革命,影响于法德美等国。因工业革命,则原有工业起变化,工厂制度之建立,机械之发明,生产之增加,对外贸易之市场与原材之取榨,各相竞争,以谋增厚其资本欲之帝国主义之发展,以工商业发展侵略世界政策,遂益为进取。

思想之开放,为时代潮流推动之主因。十九世纪以前唯神观念的宗教思想颇为浓厚,十九世纪思想开放,宗教亦行革命,故大战受十九世纪思想学术影响颇大。《大战史》曰:

“韦尔斯尝论达尔文进化学说对于政治之影响。谓昔日之统治阶级之行事,背后皆有上帝鉴临之观念,至十九世纪后叶,有力之人,则但信生存竞争之说,以为强者应征服弱者。盖物竞天择之说,大有造人类知识之进步;而他方面,实有促进帝国主义侵略之责任。至哲学思想,则强力意志之说,又复与人心以极大之刺激。此类观念,普及各国,而德国则以政治人物与学者之共同提倡,尤为发扬尽致。其最著者,厥为尼采之学说。尼氏否认常人扶弱之道德,而提有强意志之超人,更复引申此旨,称颂战争之能使人类多所成就。……俾斯麦之倡言,唯赤血黑铁为可恃,本哈地之称战争为适者生存试验之大道,皆与当时学者之主张相呼应。……英人罗伯尔称战争为民族之灵魂,强健人种之方法。”

凡此诸说,皆为大战引发之主要因素。在欧美人之思想,本皆受基督上帝之统治,除此而外,则人类之思想如脱羁之马遂趋于不可收拾,而终演其人类之大屠杀。最近世界之危险思想方面,仍基于此。至于物质经济等方面,则日尚奢侈,虽曰科学发达竭取宇宙之所有,而增进其肉体生存亲族繁殖之欲,直言之即饮食欲,男女欲,游戏欲而已。所谓文明文化者,亦不能超乎此也。然则世界之危机,果不能挽救欤?今请进论佛教救世之新运动。

七 佛教救世之新运动

(一)佛教之大势 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历史之久长,与教义之深广,非他种宗教学术之所能及。顾佛教之历史,有二千五百余年,开世界文化之先驱。教典之存在者,有正藏五千卷,续刊八千轴,而不加以近世纪之著述,地域上之占领,今已及于全世界。信徒之字数,据英国载维兹教授之统计,约五万万人,占全人类三分之一,其所余三分之二,则犹待佛法僧之教化者。

(二)契理协机之原则 宇宙人类之大谜,为实体之真理,与万类之机感,无论何种宗教学术,非契真应机,则不能久占世界之历史地位。佛教能契理应机,故步步见其发展;而佛教不与其他宗教学术同者,亦在此。向称回耶等宗教,只重感情的信仰,而本身缺乏学理之探讨;纵有少分之致理,亦未能契合机宜。至于非宗教之各种学说,又偏重于理论之研究,或物质之实验,而缺乏感情之信仰。佛教则不然,有究竟圆满之教义而契真理——如理,——能随万类有情之心向要求而方便协机——如实。——不契真理,则失佛教之本体;不合机宜,则失佛教之大用。真理为佛陀大觉所证澈之宇宙万有真相,不能变动;机感则为佛教应机施教之方便,可依地理历史民族而转变。由此佛教之在今日,急改变其制度也。

(三)佛教之可能 佛教之所以产生于此人间者,可言其全为救人救世也。如释尊之出家成道而说法,使印度当时各列强间消弭不少之阶级战争。所谓“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者,大事即是救此人类之最大痛苦,非狭义之了生死也。佛陀学中之社会公民教育,不问在家出家,信佛非信佛,凡欲保持人道者,皆须遵守不互相惨杀,不互相劫盗,不互相淫乱,不互相欺骗等之共公规约;非此,而不足以维持人类之和平,非此,而不足以消弭惨杀。以此而较之,提倡佛陀学比一切学说为何如耶?近世有提人文主义,及伦理主义,人生哲学,曷留心于佛教救世主义也。至于教义学术之深广高远,更能契合一般之科哲原理,且过无不及也。

复次:佛教学理之圆满究竟,有因缘义,有无我义,有大悲义,有无自性义,足补一般学术思想之偏执与枯燥;其救世界一切有情,而不限于狭小之人类,而有五戒义,有十善义,有四无量心义,有四摄受义,有十波罗蜜义,行此,足正人类之一切罪恶行为;其对人生之目的,有人天果,有罗汉果,有缘觉果,有菩提果,足能满足人生之最高要求也。

八 佛教新运动之一斑

佛教根本为一国际化之宗教,以一切众生为其救度之对象,不分疆域,此在释尊在世时已能见到。如释尊及弟子之遍历诸国,而传布其教化者,有摩竭陀国,迦罗国,舍卫国,拘睒弥国,拘萨罗国等。至佛灭后,渐次遍于五印度诸国;并及锡兰中国西藏等,凡所佛教流行之民族,莫不感受其慈悲之影响,而增进文化之进步也。

现在世界范围之扩大,自大战以后,一切事业,各个均谋国际组织。如马克思之劳动第一国际,乃至法律、政治、教育、卫生、科学、宗教,均有国际化之单独组织,而使世界成一整个之大国家。佛教从事此种运动,而谋尽救世之责,近十数年来,大有此种运动者,兹略举如次:

(一)世界佛教联会 世界佛教联合在一九二四年,即民国十三年,由武昌佛学院太虚大师所发起。六月在庐山开会,到会者有日本朝鲜等国代表,虽未名实相符,而其精神与理想,则开佛教世界新运动之先河矣。其目的为联合世界各国研究佛教之人士,讲演佛教,传布全球。又六月在庐山开会时,太虚大师提三步办法:一中国国内各省之联合;二东亚有佛教各处之联会;三将东亚佛教真精神传及欧美各国云云。

(二)东亚佛教联合会 当世界佛教联会开会,既提出如此之步骤进行,日代表回国后,即行筹备。次年即开东亚佛教会于东京,到会代表,有东亚各佛教国。其主旨与目的,谓以敦厚东亚佛教徒之交情,研究宣传佛教教义;及企图佛教主义之社会教化事业,协同进步,而资人类文化之发达,以贡献世界和平为目的,开会经过颇好,闭幕后,即组社会事业部,从事世界宣传。

(三)太虚法师之国际组织 东亚佛教大会闭幕之次年,(即民十五年),正值中国国民革命之期,而世界思潮亦极度澎涨。太虚大师发表其佛教救世之文,题曰:由职志的种种组织造成人世和乐国。其理论颇精深切实,多为国内各杂志转载,而其目的则在佛教徒当首先进行佛教的国际组织,在理论上,现势上,均有可能性云。

(四)世界佛学苑 民十六年为国民革命最混沌之一年,故一切文化事业,均陷于停顿。太虚大师在上海组“佛法僧园法苑”。至十七年,佛教革命之影响最烈,太虚大师,即从事中国佛学会之组织以救济,深得政府之赞助。开会后,大师即赴德人英人之请,赴欧美讲学,实际宣传,其佛教新运动,而谋实现昔日之理想与理论,结果在巴黎提出世界佛学苑之组织,深得各国学者之赞助,并群起发起,于德英美诸国,均有相当响影,可按诸报章者也。十八年归国,即组织世苑。十九年,在南京成总苑。二十一年,在四川成立汉藏教理院;在武昌成立图书馆。现正共同努力整个计划之进行也。

(五)世界佛教会 一九二九年,即民十八年,在缅甸之榔可开会。到会代表有缅甸,锡兰,卡巴得,中国,日本之佛教徒。其组织之目的,非徒宣传佛法;且进一步而谋改造世界,增加世人对于宗教之信仰。其宣传改进世界之规条为:一戒酒;二废娼;三禁止虐待畜类;四禁止对于工商人不正当之待遇;五非攻。此乃普通之人道主义。而佛教家尤有特别之理解,佛徒遵我佛之道德律不替有足多者,五戒之一为戒杀,此佛教和平之工作也。其二为戒盗,足挽攘窃之风,而使天下归于正。三曰戒淫,可止荒淫之俗,五则戒除一切麻醉剂。此皆该会力为宣传于世界者,又有可重视者,日本会力除国际政治上之争执。

(六)其他 一九三○年,即民十九年,有日美所组之泛太平洋佛教青年会,中国未派代表出席。一九三二年由印度、达马加雅等,在白马城开世界佛教大会,均从事于佛教之国际运动。最近数年,欧洲各国佛学机关,日见增加;学佛人士,亦日增多。且甚注意中国佛教,故屡有佛教徒前来考察留学,乃至出家也。

总上所观,佛教之世界运动,在三十年前为胚胎时期,现在为萌芽时期。倘吾人努力为之,不久之将来,或可见佛教救世之真精神,庄严灿烂于全人类矣。

(原载《海潮音》第十四卷第五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