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建筑文物消防:保护古树林木

古建筑文物消防:保护古树林木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常见的树木是古柏、古松、古槐及被人们称为活化石的古银杏树。所有这些都为研究、考证有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生平提供着珍贵的文物资料,保护这些古树名木意义重大。我们应当保护它、褒扬它,对其冠以“绿色文物”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古建筑文物消防:保护古树林木

第三节 值得保护的绿色文物——古树林木

古树和林木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是有生命的文物(风景)资源,也被称之为珍贵的“绿色文物”,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生长在建筑、古民居、古村镇、寺庙名胜古迹景点之中或周围的古树林木,葱郁青翠,蔚然挺拔,犹如镶嵌在古代建筑周围的绿色珍珠,具有极强的衬托效果,与名胜古迹相映生辉,使古寺、古庙、名胜古迹庄重肃穆,隽秀而威严,它和古迹共生存,成为古建筑灿烂文化的历史见证。就其自然功能而言,不仅能防风沙、雨雪,同时还能蔽阳降温、隔音、阻滞尘埃,改善空气质量,防止污染等,因此,先民们在建造庙宇、民宅、庄园、胜迹的始初,就在其内部或周边地区十分重视树木和林木的种植和栽培。最常见的树木是古柏、古松、古槐及被人们称为活化石的古银杏树。我国留存的古柏被列为首位的当数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庙内的轩辕柏,高19米,下围10米,传说是黄帝亲手所植,故称“轩辕柏”,距今已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河南渑池县西山地村的周代古柏高29.5米,胸径2.47米,胸围10.7米,冠幅达400平方米。山东泰安岱庙的“汉柏”、河南嵩阳书院的“将军柏”、北京市密云新城子村的“唐代古柏”、成都市武侯祠内的“武侯柏”。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不少树形奇异的古柏,诸如轩辕庙内的“挂甲柏”,北京市天坛内的“九龙柏”等等。我国有名的古松也为数不少。北京戒台寺内的白皮松,冠高18米,周长6.40米,为唐代所植,因其上部有九大枝干,向上扑展腾空而起,故称“九龙松”。黄山的“迎客松”为人们所熟知。山东泰山脚下普照寺内的“六朝松”、九华山上的“凤凰松”、辽宁千山上的“蟠龙松”、江苏江阳市徐霞客故居的“罗汉松”,都是状态各异、傲然屹立的古老松树

银杏树在我国为数较多,而且多在名胜、寺庙之中或周围,它是我国特有的古稀树种,寿命很长,有“活化石”、“寿星树”之称。我国著名的古银杏树有山东营县浮来山定林寺的商代银杏树,树高25.4米,荫盖一亩多地,约九人合围,至今已有三千余年树龄,堪称我国古银杏之最。安徽九华山天台寺的商代银杏树,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周代银杏树,四川青城山天师洞、南岳衡山福严寺、河南嵩山少林寺等处的汉代银杏树,西安市长安区的百塔寺遗址的隋代银杏树等等,年代都很久远。

古槐在我国遗存极多而普遍,多集中在古村镇、古民宅及寺庙和名胜古迹之中。北京北海中的古槐高15米,干周长5.30米,是唐代所植距今已一千多年,人称唐槐,是北京“古槐之最”。西安小雁塔内的唐槐、河北定县文庙前的“东坡槐”、北京市文丞相祠古槐传为文天祥所植等等,都是我国古槐中的代表。(www.xing528.com)

除上述珍贵的古树外,全国各地还有不少其他珍奇古树,诸如江苏扬州平山堂的千年古垂柳,西藏大昭寺前的唐代文成公主所植的“公主柳”,广西柳州柳(柳宗元)侯祠的古榕、古柳,江西庐山宋代朱熹所植的丹桂,四川新都县的古桂树,苏州天平山上的古红枫拙政园距今400年的古紫藤,浙江文城县距今500余年的古柳杉等。一棵古树就是一部珍贵的“历史书”,许多古树往往和一定历史时期的名人轶事相联系,因而全国各地有不少的“护王松”、“护王柏”、“护王槐”、“红军树”等等。所有这些都为研究、考证有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生平提供着珍贵的文物资料,保护这些古树名木意义重大。

另外一种情况是处在坛庙、寺观、陵墓或名胜古迹中间或周围的林木,这些园林式的林木不仅年代久远、树种名贵,而且是集中栽植规模很大。就全国现存的情况被列为首位的还是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在黄帝陵所在地桥山广种柏树,因而才有了今天郁郁葱葱茂密的柏林。目前,整个黄帝陵景区面积达1800余亩,共有柏树八万一千余棵,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柏多达30000余棵。山东曲阜的孔庙,处在孔林包围之中,孔林占地约3000亩。沈阳市的北陵是清代皇太极的陵墓——昭陵,面积4500余亩,古松近4000棵,树龄约300年左右,其他各种乔木树种90余种,近8万株,树高约20—30米。沈阳清东陵也是满园古松林立,浓郁苍劲,气势不凡。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绝大多数都是处在林木环抱之中,如河北省的清东陵、清西陵,山西解州的关帝庙,浙江的九华山,绍兴的舜王庙,四川青城山,山东省的蓬莱、崂山道观,北京的天坛等等。所有这些林木的形成大部分是随着庙宇、陵墓、名胜的建造而种植和栽培,有的甚至早于胜地的开创,因此其生长年代十分久远,这些古木无论是蔚然成林,还是茕茕孑立,无论是它们位于庙堂之前还是身处古民宅的庄前屋后,或者身处郊野荒山、山峦之巅,我们都应该同样珍惜、同样敬仰。古树有高洁之德、坚贞之志、不易之节、利人之情、启人之灵。我们应当保护它、褒扬它,对其冠以“绿色文物”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