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建筑与文物消防指南

古建筑与文物消防指南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古建筑的类型和消防特点一、古建筑的类型在漫长的岁月里,早期社会建筑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但不论是单体或群体建筑都是我国古代宫殿和民居建筑的繁衍。园林中的木质古建筑的处理特点是以厅堂为主体建筑,形体高大,装修华丽,陈设考究。这些建筑从消防工作来看是很不利于火灾的扑救。

古建筑与文物消防指南

第一节 建筑的类型和消防特点

一、古建筑的类型

在漫长的岁月里,早期社会建筑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到了摆脱巢居生活以后的奴隶社会,建筑才有了巨大发展。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建筑更加成熟,并在各个方面的技术处理上有卓越的创新和贡献。当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一般都具有政治宗教、景观和迷信色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宫殿、坛庙、陵墓

宫殿、坛庙、陵墓是古代帝王建造的最隆重、最宏大、最高级的建筑物,集中地表现了古代人民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方面的创造力,代表着历史上各个时期建筑文化的最高水平。

1.宫殿。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从商代已经开始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但保留下来的建筑实物,仅在北京、沈阳的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还有宫殿建筑。

2.坛庙。指古代帝王在祭祀天地、社稷、宗庙时,所建造的天坛、社稷坛、太庙以及其他一些祭祀建筑。目前,保留下来的有北京的天坛、太庙、社稷坛和山东曲阜的孔庙以及全国各地保留下来的文庙(孔庙)等建筑。

3.陵墓。主要指封建统治阶级死后的寝葬陵墓。受“风水”的影响,多选在沟壑纵横、山峦起伏、风景秀丽,背山面水的地方依山为陵。陵墓一般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主要是环绕陵体的建筑群,包括神道、献殿及陵墓的保护建筑。像保留至今的陕西黄帝陵,沈阳市的北陵、东陵,河北省遂化县的清东陵、易县的清西陵等。地下部分是安置棺柩的墓室,有的规模宏大、结构严密,真正成为“地下宫殿”。像北京的明十三陵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陕西乾县的唐永太公主墓等。

(二)宗教建筑

我国的宗教较多,其中以佛教历史最长,传播极广,因此保留下来的寺庙建筑较多。但不论是单体或群体建筑都是我国古代宫殿和民居建筑的繁衍

1.寺庙、祠观。全国分布极广,以山西为最多,体现着宫殿和住宅的类型。结构多用梁柱式木构架,装修、色彩也都用传统的民族形式。单体建筑以殿、阁或塔为主体,另辅以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配殿、藏经楼以及僧舍、食堂等。

2.清真寺。伊斯兰教的寺院。建筑形式和处理手法基本上是中国的传统形式。但有的寺院在平面布局和建筑形式上,受到外来建筑的影响,在形状上有所差异。建筑的设置一般以礼拜堂为主体,两侧设有厢房、会客室、讲经室或附以省心亭、邦克楼等建筑。

3.塔幢。我国最早的塔约始建于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时代,由印度传入我国。初建时都是埋葬佛骨的舍利塔或称佛塔。由于隋唐时代佛教盛行,全国普建佛寺,因而塔的建造极为普遍,塔的数量极多,几乎是无处无塔。在长期的建筑实践过程,在塔的建造技艺上逐渐形成了我国自己的形式,使塔的种类繁多、形象更美、品位更高、用途更广,成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多为楼阁式、密檐式、亭阁式、金刚宝座式和覆钵式(即藏式塔或喇嘛塔)等等。其用途主要是佛骨舍利塔(墓塔)、藏经(藏佛像、藏宝)塔、风景塔、风水塔以及镇灾避邪塔等等。其建筑材料由最早全部使用木材逐渐过渡到砖木混合或砖、石、木共同建造。近二千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历尽沧桑成千逾万座宝塔被倾圮。至今我国尚存各种大小不等的塔约3000余座。和消防安全密切相关的塔主要是木质结构的楼阁式筒状塔体、砖壁木质楼层塔、木质中心柱塔和砖木混合结构塔等类。具有代表性的为应县木塔、甘肃张掖木塔、西安大雁塔杭州六和塔正定天宁寺木塔、定州料敌塔以及苏州的虎丘塔,等等。

(三)民居建筑(www.xing528.com)

住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建筑类型。我国各民族迄今还保持着古老的居住形式。(前章已述,本节不再赘述)

(四)园林建筑

我国造园艺术,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选址上,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势、地貌的原状,布景以“景自天成”的自然风景为特点,屋宇建筑则以木质结构为主体,并以灵活的风格、合理的布局、适宜的建筑体量和精巧的装修,夺得很高的艺术成就,因而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典园林,按其所在的地位、用途和功能以及造园艺术的特色,大致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坛庙祠观园林和名山胜境园林四大类。皇家园林和名山胜境园林,规模较大,建筑内容复杂。私家园林规模较小,建筑内容单纯。但其共同的特点是没有明显的轴线感,注重景观,屋宇建筑物在布景中占有突出的位置,成为构图的主题。最常见的屋宇及建筑物有厅、堂、轩、馆、楼、台、亭、阁、榭、廊等,并以假山、走廊、桥梁、曲径为联系。园林中的木质古建筑的处理特点是以厅堂为主体建筑,形体高大,装修华丽,陈设考究。附属的榭亭,多系临水或水中建筑。有的还是“花间隐桥书斋置庭”的建筑。长廊在园林中,既是导游线路,又是建筑之间互相联系的脉络,体形不但特长,且曲而狭窄,“随形而弯,依势而曲”,形成直、曲、波形的复廊。像北京颐和园兰州五泉山上的长廊、承德的避暑山庄和苏州的留园、网师园等。这些建筑从消防工作来看是很不利于火灾的扑救。

二、古建筑的消防特点

根据全国古建筑的类型和布局的情况,从消防保卫角度来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木质结构古建筑分布广。从城镇到乡村,从平原到山巅,从崇山峻岭到沟壑崖边,从河湖海岸到小溪潭涧以及风景秀丽的地区,几乎都有木质古建筑。

2.城市内的木质古建筑,多集中在人群密集的市中心或狭长窄小的深巷(胡同)内,又多是台基高筑的单体或建筑群。

3.在庞大的古建筑群之内,庭院、殿堂繁多,建筑密集,互相毗连,道路不畅,进攻困难。

4.木质古建筑多以松、楠木为主,木质含油量大,年代久远,质地干燥,跨度大,举架高,空气流畅,易发生火灾,扑救难度较大。

5.梁架、斗拱、飞椽外露,翼角外伸反翘,火灾情况下极易形成飞火,也极易受飞火蔓延。

6.建在远乡僻壤的古建筑,道路崎岖,环山难行,消防部队在短时间内不易到达。

7.火灾因素多,消防设施简陋,用水极端困难,消防供水无法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