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探索之路:50%国定贫困县支行利润高于平均水平

甘肃探索之路:50%国定贫困县支行利润高于平均水平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探索之路总有别人不曾有过的思索,总有别人不曾走过的路程。整个试点工作在探索、交流、总结、提升中如期推进。特别是在论述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上,专门引用了傅志辉行长调研报告中的一组数据:探索之路甘肃分行86个县,43个国定贫困县,占比高达50%。这些国定贫困县支行中,有14个县支行的利润高于全省农行平均水平。

甘肃探索之路:50%国定贫困县支行利润高于平均水平

探索之路

总有别人不曾有过的思索,

总有别人不曾走过的路程

农总行试点的8个省、区县域支行,都是“三农”特征比较典型的县域,基本涵盖了“三农”和县域发展的不同类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意义。项俊波亲自挂点的甘肃省,就是“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的农业大省,甘肃分行选定的定西,更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地区,全市6县1区均为国家级贫困县,一直以来为历届中央领导所关注。

农行选择在甘肃开展试点也受到了监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并得到试点所在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据甘肃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傅志辉事后透露,甘肃的试点工作开展迅速,很快就有了初步的成效,如定西试点举措经当地党报宣传后,安定区洋芋协会会长刘大江就主动上门联系,表示协会要跟农行紧密合作。他还激动地说:“农行‘解冻’了,农业的春天来了。”“农行面向‘三农’,农民有盼头!”

这一场大仗打下来,一直在战前指挥,服务于基层农行的定西分行行长周占斌揉着红肿的眼睛,对农行试点行动的成效也竖起了大拇指,他深深佩服项董事长和傅行长运筹帷幄的能力,由于有前期的深耕细作,试点工作虽然试行不久,亮点纷呈,形势看好。

在这期间,农总行的其他领导和部门老总也是风尘仆仆,多次深入乡村了解情况,研究方案,明确措施,推进“三农”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甘肃分行不但不折不扣地按农行统一部署与项俊波行长的讲话要求认真加以落实,还对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主动研究,并及时通报总行。整个试点工作在探索、交流、总结、提升中如期推进。

不少省区也如甘肃一样,把试点工作向纵深推进……

在农行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项俊波又开始构思、描绘农行更加辉煌、壮丽的明天——他表示,通过三年努力使农行发生显著变化;五年发生根本性变化;力争用十年时间,把农行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三农”、效益良好、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大型商业银行

与项俊波的自信相呼应的是全行上下对项俊波出任董事长工作的期望和信心。“我们坚信,在项行长的带领下,农行会将商业化支农进行到底,农行的明天也会因此更加美好!”甘肃分行行长傅志辉的感言表达了农行人的共同心声。

信心和决心固然重要,但要把事情办好,必须从实际出发,按照金融运行的规律办事情。

客观地讲,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国际上还没有成功的先例。那么,服务“三农”到底能不能做,风险到底有多大,能不能实现商业化可持续发展?是需要首先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切必须从弄清情况开始。

经济决定金融。在甘肃86个县区中,国定贫困县就有43个。这43个县,是全省经济状况最差的地方,也是金融发展的“短板”。如果解决好这些“短板”的问题,其他地方的问题就好办了。

在农总行2007年年中分行行长会议召开前,傅志辉行长就专门组织开展了“服务三农、商业运作”的实证分析研究。

他找来相关部门,给大家出题目:从全省最穷的国定贫困县入手,全面、系统、细致地进行调研,看这些县这几年“三农”业务到底怎么样,风险到底大不大,能不能盈利?

方向定了以后,他专门组成了调研组,由他亲自带领,分头到各地摸实情,掌握一手资料。(www.xing528.com)

20多天加班加点,调研报告在他的手里四易其稿,结果终于出来了。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证明:

第一,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经营环境虽然欠佳、优质客户资源匮乏、经营风险较大,但从商业化经营的实践看,只要坚持审慎经营、规范操作,风险还是可控的。

第二,通过对43个国定贫困县支行的典型性分析,说明只要用全新的观念、辩证的思维、开放的视角、发展的眼光,正确理解和认识新形势下服务“三农”的深刻内涵,因地制宜挖掘当地资源优势,积极主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一定会有所作为。

第三,国定贫困县支行在现有条件下实现盈利的事实说明,依靠自身努力,加上股改不良资产剥离、经营机制的完善和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农业银行一定能在服务好“三农”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这样的结果,令人倍受鼓舞。

于是,他立即将这份沉甸甸的报告递到了项俊波行长的手里。

项行长一字一句地研读了这份报告。这样的结论,让他非常高兴,当即在报告上批示:

“请送行领导阅。股改办、研究室、农贷部阅。志辉同志确实是动了一番脑筋的,特别是对国定贫困县支行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情况进行了专题实证分析研究,有些道理讲得很好,今后要提倡全行上下一起来研究重大问题的风气,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其实这个时候,农业银行总行的领导,包括项行长也在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农业银行为什么要面向“三农”,面向什么样的“三农”,怎样面向“三农”?

在随后召开的全国农行2007年中分行长会议上,项俊波行长结合各地的情况,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对农业银行今后面向“三农”进行了初步的安排。特别是在论述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上,专门引用了傅志辉行长调研报告中的一组数据:

探索之路

甘肃分行86个县,43个国定贫困县,占比高达50%。这些国定贫困县支行中,有14个县支行的利润高于全省农行平均水平。

可以说,傅行长的调研报告,对农总行党委了解情况和决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为他用事实证明,在经济环境最差的地方,农行都有生存的土壤,那么其他地方能不能服务“三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当然,服务“三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仍然是不能忽视的。即使是在国际上,农业属于弱势产业,需要政府支持。像美国、日本、法国那样的发达国家,农业每年都会享受国家大量的补贴。我国的情况更复杂,更严峻。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基础仍然极为薄弱。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中面临的条件仍然十分严酷。但是,农业又关系每一个人的吃饭问题,是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作为国家投资的银行,农业银行必须承担起扶助“三农”的重任,这既是国家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许。

现在要做的,就是必须找到这样一个结合点,真正把服务“三农”和商业化运作的要求统一起来。

希望的田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