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极与两仪,道家宇宙本原

太极与两仪,道家宇宙本原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章太极与两仪《系辞传》中提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样一个说法,那么我们就来说说太极、两仪。所以,这个“太”字,就是太一,也就是道家所称的“道”,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

太极与两仪,道家宇宙本原

第六章 太极与两仪

《系辞传》中提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样一个说法,那么我们就来说说太极、两仪。

先说太极。我们可以先从对“太”和“极”两个字的认识与理解入手来把握太极的意趣。

文化的发展是讲究源流与传承的。文字的演变当也如此。今天的文字的意义自然会与古文字有着必然的渊源。从今天的文字的意义入手,必然会对理解古文有所帮助。

庄子·天下》篇中有云:“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成玄英解释道:“太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围,括囊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也。”所以,这个“太”字,就是太一,也就是道家所称的“道”,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

太极的“极“的繁体字是“極”,《康熙字典》上讲:“《说文》,栋也。徐曰:極者屋脊之栋,今人谓高及甚为極。”也就是说“极”的象就是房屋的栋梁的栋,就是房屋最高处的那根巨木,它描述的就是一种“形”与“象”,说的就是一个东西的“顶”和“端”部。

img2

图2 太极图

所以,“太极”一词,主要就是“太”字,“极”字则是做出了强调,合起来也就是指最原始的混沌之气,用现代科学的说法,就是宇宙的最初起源。《老子》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太极其实就是那个刚刚从无中生出来的那一点点有。《老子》又讲,“道生一”,太极其实就是那个从无中由道而生出来的那个“一”。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太极”一词,说的就是事物的本一。这个本一,可以大而无象,也可以小而无形,它既可以是“大一”,也可以是“小一”,无论大与小,其本质就是那个本源的“一”。

太极直观的形象就是太极图,见图2。

太极图整体就是太极的本一,图中的黑白两种颜色,代表着阴阳两方、天地两部。其中黑白两方的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白中的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中的白点,表示阴中有阳。(www.xing528.com)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仪”字,《四角号码新词典》解为“容貌态度”,如“威仪”之“仪”;《说文解字》解为“度也”。从中可以看出,这个“仪”字,其实就是说是这么个“样子”或者“式样”。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讲的就是“易”有这样一个叫做“太极”的东西或者事物,它可以生成、生出或者说可以划分成或者包涵有两种东西、两种不同“式样”的“样子”。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气”和“阴阳”的概念来。

万物本于一气、一气而分阴阳,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那么“气”与“阴阳”和“太极”与“两仪”这两组概念之间是不是会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呢?如果有联系,那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联系呢?

气是万物乃至宇宙的本源,万物本源于一气,气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太极是万物的本一,可以是至大的大一也可以是至小的小一。说来说去让人觉得似乎是气与太极说的就是一样东西。事实就是如此。气与太极,其实说的就是同一样东西同一样事物。

可以这么说,气讲的是宇宙及其间万物的质,太极讲的是宇宙及其间万物的体;气是万物的本质,太极是万物的形态;气是万物的实质,太极是万物的表象。万物生于气而始于太极,万物成于气之质而始于太极之形。气和太极,是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定义和描述,气说的是事物的本源与本质,太极讲的是事物的表现与形式。打个比方说,就像我们指着一架木床,有人说:“这是木头”,有人说:“这是个床”,两者都没有错,只不过是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给出的名称。

阴阳和两仪的关系也是这样。一气分阴阳,太极生两仪,讲的都是一可以分为二。太极生两仪,说的是一件事物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或者一件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两个不同的样子,一个象可以分成两个不同的象。一气分阴阳,说的是一件事物内部会分成性质不同的两个方面,是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的性质和属性。两仪和阴阳,一个是讲的事物的形态和形象,一个讲的是事物的性质和属性,一个从形、一个从性。当然它们之间也有着必然的联系。太极分两仪,这分出的两仪的属性必然会一个是“阴”一个是“阳”;一气分阴阳,这分出的阴阳也必然分别就是太极分出来的两仪。

再往下剖析的话,“两仪生四象”,其实也就是阴阳之内又分阴阳的的继续。“两仪”之中的每一个“仪”都可以是一个新的“太极”,自然可以再分为两仪,这新分出的“两仪”又必然分别有着或“阴”或“阳”的不同属性,“两仪”各生“两仪”从而成为“四象”,“四象”之中必然有两对“阴阳”。

这样看来,“气”与“阴阳”和“太极”与“两仪”,就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与方向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分别在不同层次上的概念。“气”与“阴阳”着眼于性与质,“太极”与“两仪”则落脚在形与象。两个不同体系的概念,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与方向定义了事物不同层次上的“意”与“象”。

两组概念,除了上述对于事物的描述的统一与联系,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从不同的侧面告诉了我们一而二、二而一的辩证思想。所谓一而二、二而一,就是一分为二的观念与合二为一的观念的辩证统一。万事万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而又万变不离其宗。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一思想,对于深刻理解和领会《易经》的实质,是至关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