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夏日阳光:爱心大放送

夏日阳光:爱心大放送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典型案例描述:“夏日阳光——爱心大放送”项目[1]2002年,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三名硕士生在对上海某街道的调查中,发现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大都有思想或行为偏差,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人自信心的下降及自我控制力及融入社会能力的下降,他们中的多数人不善于同他人沟通,甚至不善于与家人交流,形成较为内向、闭塞的性格,这对青少年的成长和人格健全是不利的。

夏日阳光:爱心大放送

第二节 典型案例描述:“夏日阳光——爱心大放送”项目[1]

2002年,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三名硕士生在对上海某街道的调查中,发现单亲家庭青少年大都有思想或行为偏差,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人自信心的下降及自我控制力及融入社会能力的下降,他们中的多数人不善于同他人沟通,甚至不善于与家人交流,形成较为内向、闭塞的性格,这对青少年的成长和人格健全是不利的。但现有条件下的社会体制和官方或社会机构(如学校、街道办事处等)所提供的服务中,并没有过多地考虑青少年的这些问题,甚至忽略了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因此,这些学生有针对性地挑选了一部分青少年来组成活动小组,以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的专业手法和模式来进行集体辅导,开展了“夏日阳光——爱心大放送”青少年小组活动。这次小组活动的长期目标是:①提升单亲家庭青少年的自信心和与他人沟通、融入社会的自我能力;②帮助其更好地评价自己和社会,学会积极正面地看待问题。短期目标是:①通过小组活动,帮助小组成员增强沟通、交流的技巧;②建立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关系,完成指定的小组任务,找到1~2个朋友;③增强自信心,更正面地评价自己及自己的家庭,改善或增进与家人的关系。小组以不同的内容,通过专业疏导、集体互动、户外活动等方式共开展了6次活动,基本情况如表2-1所示。

表2-1 小组活动基本情况

img3

续 表

img4

“夏日阳光——爱心大放送”青少年活动小组具体开展情况

第一单元

活动时间:2002年7月14日下午14:00—16:00(其中14:00—15:00为等候时间)

活动地点:星光老年活动室

工作人员:钱某、万某、白某

活动主题:认识彼此,认识自我

活动目标:认识小组成员,尝试彼此沟通

参加人员:张某某、黄某、史某、张某某婶婶

活动过程:

(1)工作员自我介绍,说明小组的目的、意义及整个小组六节活动的内容安排。在这过程中,小组成员基本上没有发言,气氛较为平静。

(2)工作员分发情绪量表(1份),进行小组活动前评估;小组成员比较认真地填写了量表,张某某可能因为看不懂量表的全部内容,在其婶婶的帮助下填完了表格。

(3)工作员先做了示范,然后让3位小组成员讲一句有趣的话,使小组其他成员能记住他的姓名;黄某和史某都围绕自己的名字和别人的名字较为相似来展开介绍,而张某某的介绍相对较为简单。在这过程中,张某某的婶婶没有作自我介绍,这是工作员故意安排的,因为她并非小组的正式成员。整个气氛比较好,大家好像已经敞开思想,没有刚见面时的拘束和尴尬。

(4)进行游戏(小组成员间互抛小球,抛出球的同时喊出接球者的姓名,接球者再把球抛给他人;找出小组成员的共同点,抢椅子),以加深彼此之间的印象;在这过程中,所有小组成员都很投入,积极性很高,包括张某某的婶婶和指导老师,可能是游戏起到的特殊效果,使小组成员更加熟识,气氛很热烈。

(5)工作员进行讲评,同时说明下一次活动的时间和主题,并感谢参加者的到来,小组成员认真地倾听,没有询问和发言,气氛平静。

活动效果:

小组基本完成了预先安排的活动内容,小组成员的表现基本上是令人满意的,从15:00—16:00的活动过程轻松而热烈,也达到了“认识小组成员,尝试彼此沟通”的预期目标。小组成员表示十分愿意参加下一次的活动,但活动前的等候时间较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效果。

跟进措施:电话联系未能出席的其他青少年;再次介绍小组的情况(背景和内容安排),以确定其是否愿意来参加活动。

第二单元

活动时间:2002年7月21日15:00—16:30

活动地点: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病员学校

活动成员:季某、周某、夏某、黄某、史某、陈某、丁某、张某某、任某

工作人员:万某、白某、钱某

活动目的:发挥能力 体现价值 提高自信

活动主题:为病孩献爱心 为生命添色彩

活动过程:

(1)互相介绍认识,让成员明白本次活动的主题、目的、意义,自我认识测试。集中在比较欢快的儿童活动室,全体成员互相介绍和认识;介绍病员学校和志愿者活动的内容及意义,让成员对医院病孩的需求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再一次明确并强调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小小的自我认识测试是画一只小猪,以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一是希望通过画画活跃气氛,二是在画画结束的时候可以有一个表扬成员、提高自我认识的理由。

(2)发挥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体现特长,为病孩服务,在活动中增加沟通。让学员互相交流准备的拿手活动,自愿组成3个小组,到3个不同的活动室陪同孩子做游戏、玩电脑、做手工、讲故事,让成员之间有自然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让他们的特长有表现的机会。交换活动场地后,互相介绍活动经验,再一次创造交流的机会,巩固和加强成员之间的关系。

(3)活动小结,让成员谈体会。活动结束后,集中在原先的活动室进行小组活动的总结,再一次表明活动的主题和目标。医院护士负责人谈了自己的感受,并感谢小朋友给病员带来了快乐。结束时再请组员画小猪,并点评,目的是提高组员的自我认识。布置下一次活动。

活动效果:

小组活动完成了预先安排的活动内容,也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该活动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宣布活动结束时也是气氛最好、最融洽的时候,大家都感到意犹未尽。

第三单元

活动时间:2002年7月28日15:00—17:30

活动地点:复旦大学社科系1022室及校园内

活动成员:黄某、史某、陈某、丁某、张某某、陈某某、季某、周某、夏某及其他到场同学

工作人员:白某、钱某、万某

活动主题:走近象牙塔 我当小记者

活动目的:发掘潜能 树立理想 促进沟通 提高自信 回顾过去以正确评价自己的经历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集合

第二阶段:参观

第三阶段:活动(复旦校园凉亭内)

(1)小组活动内容介绍,让成员明白活动的主题、目的、意义、基本路线;介绍复旦大学;组员作简单的自我介绍,也为完成小任务打伏笔;布置初期任务:认识一个小组新朋友,目的为提高组员的沟通能力。

(2)参观学校基础设施,如望道路、光华路、足球场、实验室、北区寝室(宿舍)、图书馆外观等,揭开高等学府神秘面纱,尤其是宿舍参观让众人大开眼界,虽然天气炎热,但大家兴致勃勃,令工作人员颇受感动。

第四阶段:小记者行动(文科楼1022室)

(1)讲述采访的基本知识。让学员互相交流热身演习:两人一组,根据性格和性别尽量做到优化安排,互相采访熟识。

(2)工作人员控制并结合他们的意愿组成几个小组,拟订提纲,控制时间,随机相互采访,并记下采访路线,让成员有自然交流和沟通的机会,锻炼和发掘他们的潜能,直面和经历挫折,增强自信。

(3)交流经验,谈体会,巩固和加强成员之间的交流,分享相互采访成果。说说组员们参加活动前后的不同感受,如:觉不觉得自己做得成功及下次遇到困难怎么面对等,工作人员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人生挫折并让其亲身感受,有效引导其向正面的人生观发展。布置写一篇有关“挫折”作文的家庭作业。(www.xing528.com)

(4)活动小结,填写活动满意程度问卷心理健康问卷量表,以获得评估依据。

(5)小组成员总结经验,提建议,布置下一节活动。

活动效果:

小组活动基本达到预期目的。令人欣慰的是,组员人数充足;在遭遇和面对挫折的时候,组员的表现令工作人员感动,比如黄某迎难而上、张某某和孙某某毫不气馁、陈某的主动发言,都是极好的迹象。只是小组成员大多对环境比较陌生,相互之间不是都很熟悉,这跟有些新成员的出现和本次活动的时间限制是紧密相关的。

第四单元

活动时间:2002年8月4日16:00—18:30

活动地点:浦东滨江大道

工作人员:钱某、万某、白某

活动人员:陈某、季某、罗某、史某、夏某、黄某

活动主题:加深反省 重塑自我

活动目标:让小组成员对自己过去的经历,包括自己的优缺点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活动过程:

(1)工作员欢迎小组成员的到来,说明本次小组活动的目的、意义。

(2)工作员让小组成员讲述自己印象深刻带有负面经历的一件事,史某第一个发言,有一定的示范性,而且他没有回避家庭中父母离异的问题。

(3)在作了简短的总结后,工作员向大家介绍了一位癌症病人,并请她讲述自己的个人经历和体会。

(4)工作员作简单的总结,请小组成员谈谈如果不幸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自己将如何面对。从季某开始,每一个成员都谈了自己的想法,工作员给予了特别的鼓励,然后,让小组成员每人填写一份自我分析SWOT表格,写下自己的优缺点、面临的机会和挑战等,陈某、季某等表示写起来有困难,但还是努力完成了任务,陈某某和罗某、史某和夏某以及黄某很认真地填写。

(5)在填完表格后,工作员开始请组员们分享,一开始气氛较沉闷,但自陈某开始后,气氛有所缓和,史某首先主动为陈某点评;夏某第二个发言,工作员特别地对她进行了鼓励,以提高她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随后,气氛越来越融洽,虽然有时还需要工作员的鼓励和邀请,但每个成员都能谈出自己的想法。

(6)结束小组活动前,工作员简单地介绍了下一次活动的大概情况,并介绍了社区活动的情况,希望他们踊跃报名参加。

活动效果:

小组基本完成了预先安排的活动内容,小组成员的表现基本令人满意。17:10—20:00活动过程轻松而热烈,也达到了“让小组成员对自己的过去经历、包括自己的优缺点有一个正确的评价”的预期目标,小组成员表示十分愿意参加下一次活动(不包括社区活动)。特别是小组成员都能发言,谈出自己的想法,这一点是很令人鼓舞的。

第五单元

活动时间:2002年8月11日15:30—20:30

活动地点:临平北路××弄×号×室(指导老师家)

参加人员:季某、黄某、史某、陈某、张某某、罗某

工作人员:万某、白某、钱某

活动主题:学会沟通 加强合作 加深友谊

活动目标:通过完成聚餐活动,让小组成员学会与人沟通和合作。在聚餐的过程中,让小组成员体会建立合作对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同时在活动中提高沟通技巧,体现互助的主题,加深小组成员彼此间的友谊。

活动过程:

(1)向小组成员说明本次活动的目的。考虑到小组成员还处于学生时期,所以每次活动尽管给他们或多或少地带来了快乐和思考,但还是缺乏回味和复习,希望每次活动能给他们带来比较长远的影响和帮助,让他们的进步留下脚印。其次,为了让家长共同配合小组活动,同时接触教育孩子的方法,给所有的成员准备了书面资料,让他们转交给家长阅读。

(2)小组成员自由分组。由于大家已经有了合作的经验,便很快进入讨论做菜的主题。在指导老师的指点下,成员们分别去了超市和菜场采购配料,然后进行食品加工、分享成果。大家互相交流,配合默契,没有重复的菜,而且每一组做的菜都是各小组引以为豪的。

(3)分享合作的成果和快乐,小组成员就本次活动给自己的启发作了发言,发言尤其针对合作的问题。

(4)指导老师给小组成员分发纪念品。

活动效果:

本次活动通过材料发放、讨论和实践活动,基本上达到预期效果。活动开始前的宣教,为活动作了铺垫,让组员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活动后的讨论加深了小组成员对理论的理解。在聚餐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表现得都非常积极,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与组员很好地协商,达成共识。为了完成任务,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求大同、存小异。在分享劳动成果时,小组成员体会到建立合作对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加深小组成员彼此间的友谊。在活动中,组员们表现出了互助、谦让的精神,使合作比较成功。

第六单元

活动时间:2002年8月16日16:00—17:30

活动地点:凤城三村敬老院

活动成员:黄某、史某、陈某、张某某、陈某某、季某、夏某、罗某

工作人员:白某、钱某、万某

活动主题:茶话夏日阳光 相约明年夏日

活动目的:回顾活动过程 抒发感想 检验小组成员的沟通能力、自信心展望未来

活动安排:

(1)分享此次社区活动。介绍此次小组活动的内容,让成员明白活动的主题、目的、意义。

(2)做“我是007游戏”,检验大家的熟悉程度,并让犯规者说出其余小组成员的特点(称赞优点、最深的印象等)。

(3)传话游戏,检验沟通能力并总结,之后让学员互相交流体会。

(4)每个人回顾一次活动,讲述印象最深的部分。

(5)分析心理健康量表,问他们现在的感受。

(6)再次填写自信心量表,并比较。

(7)赠送礼品,肯定小组成员成绩,发放通信录,提出以后常联系的希望。

活动效果:

小组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完成了安排的活动内容。令人欣慰的是,对工作人员活动安排的良苦用心组员都有所体谅,在认识上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小组成员都已熟识,建立了友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