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过程设计的方法-实现人本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设计的方法-实现人本主义教育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认为,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学内容、教师优势、教学环境、设备条件等诸多因素来选择教学方法,来设计教学过程。正是由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组合的灵活运用,使教学过程设计的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教学过程设计的方法-实现人本主义教育

四、基于教学过程设计的方法

1.方法概述

采用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准备,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以学生可接受的方式呈现教材,强化和调节学生行为和解决学生学习障碍。在教学论中,教学方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学研究对其给予了相当重视。但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对教学方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1)方法类别

基于教学过程设计的一般方法比较多,针对不同的课型、内容、学生,有不同的方法选择。在实际教学中,主要包括:讲授法、演示法、提问法、讨论法、实验法等。随着对教学过程设计研究的深入,一些方法被不断细化,被分为如下类别:

——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演示法:实物或模型演示、实验演示、文字演示、图片演示、幻灯投影演示、电影电视演示、多媒体演示。

——提问法:低级认知提问(回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和高级认知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

——反馈法:课堂观察法(环视法、虚视法、点视法)、课堂提问法、课堂考查法。

——强化法:语言强化、活动强化、符号强化、接触与接近强化。

(2)方法分析所要求的业务技能

教学过程设计,还需要考虑教师自身的业务技能状况, 自己的教学技能的优势是什么,有哪些突出的强项,要避开哪些情节、手段的使用等。思考这些问题,是吃透教师自己的一个方面。在充分谙熟自身业务技能的基础上,策划一堂课、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肯定是适用的。

基本的业务技能包括:

——语言技能:普通话水平、方言、习惯用语、语速、语调、音量等。

——板书技能:提纲式、词语式、表格式、线索式(流程式)、图示式、总分式(括弧式)、板图式。

——教态技能: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眼神交流、适当的停顿、声音变化。

——导入技能:复习导入、直观演示导入、实验演示导入、实际问题导入、悬念导入、故事导入、逻辑推理导入、审题导入、知识衔接与转折导入。

——组织教学技能:管理性组织、指导性组织、诱导性组织。(www.xing528.com)

2.方法选择与组合

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哪些是教学过程设计中应优先考虑的方法?这些方法又该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般认为,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学内容、教师优势、教学环境、设备条件等诸多因素来选择教学方法,来设计教学过程。

要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除了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还需要考虑适当的选择程序。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应用研究,对方法选择归纳出如下步骤:

第一步:决定是选择由学生独立地学习该课题的方法,还是选择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教材的方法。

第二步:决定是选择再现法,还是选择探索法。

第三步:决定是选择归纳的教学法,还是选择演绎的教学法。

第四步:决定关于口述法、直观法和实际操作法三者如何结合的问题。

第五步:决定关于激发学习活动的方法选择问题。

第六步:决定关于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选择问题。

第七步:认真考虑所选择的各种方法相结合时的不同方案。

教学方法的整体效应与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是必须考虑的。事实上,教学方法之间是相互联系、彼此相互作用的。这种联系和作用可以是并列的,即同时采用几种教学方法用于教学过程设计。例如,教师某一环节演示实物标本和模型,在解决记诵内容重点时用语词描述,在原理分析时在黑板上画出结构图来,并写出每一部分的结构名称;学生也和教师一道进行相应的活动,共读、共写、共思维等。

关于教学过程设计的方法组合,可以是连贯式的,即一种活动方式结束之后再开始另一种,如采用演示→讨论→讲授的组合法、讲授→实验→讨论的组合法、谈话→讲授→练习的组合法等。教师可以在谙熟各种教学方法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材、学生和环境,组合出不同的教学方案。正是由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组合的灵活运用,使教学过程设计的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3.教学过程设计对课堂效率的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和谐、探究、 自主、有效的情景中学习,这是教学过程设计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明确自主学习规范;建构方法,系统认知,整体感悟,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注重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与学生的情绪体验,创造知识感悟场与情感感悟场。这些都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

受以往根深蒂固的课堂教学观念及模式的影响,当前课堂教学的总体成效难以令人满意,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效率低下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关于对提高课堂效率的追寻成为课程教学实施的集中指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