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本主义教育的目标与内涵的介绍

人本主义教育的目标与内涵的介绍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假如教育的一个终极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教育就应该帮助人超越他们自己的文化强加于他们的条件作用而成为世界公民。人本主义教育哲学所产生的许多结果之一是对自己的不同看法。萨特认为人完全是他自己的设计,完全是而且仅仅是他自己专断的、没有辅助的意愿的产物。萨特基本上否认生物学的存在,完全放弃了任何绝对的或至少是任何遍及全人种的价值。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存在主义精神病学家大都更接近心理动力学家而不是萨特。

人本主义教育的目标与内涵的介绍

〔美〕马斯洛

我们说自我同一性的发现,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找出你的真实愿望和特征是什么,并生活在一种方式中使它们能表现出来。你经过学习成为真诚的、忠实的,也就是让你的行为和言谈成为你内在感受真实而自发的表现。我们大多数人已学会避免真诚。你可能正处于一场战斗中,你的内脏正因恼怒在激荡,但假如电话铃响了,你仍会拿起话筒,亲切地应一声“喂”。真诚是虚伪向零点的下降。

有许多教导真诚的方法。训练组是一项尝试,使你意识到你真正是怎样的人,你对他人怎样反应,办法是给你一个变得诚实的机会,说出你的内部真正在进行什么活动,而不是掩饰真相或斯文回避。

我们描绘为健康、坚强和鲜明的人,似乎是在谛听他们内在感受声音方面比多数人更清晰的人。他们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也同样清楚他们不需要的是什么。他们内在的爱好告诉他们,某种颜色和另一种不协调,他们不需要毛衣,因为它使身上发痒,或他们不喜欢肤浅的性关系。另一些人,恰恰相反,似乎很空虚,失去和他们自身内在信号的接触。他们吃、喝、拉、撒、睡,都按钟点安排,而不是接受他们自己身躯的暗示。他们做一切事都以外部标准为根据,从选择食物(它对你有益)和服装(它正时兴)到价值和伦理判断(我爸爸说的)都是如此。

我们非常善于使我们的孩子弄不清他们自己的内在呼声。某个孩子可能说,“我不想喝牛奶”,而他的妈妈却回答,“为什么,你知道你需要喝点牛奶。”或者孩子说,“我不喜欢菠菜,”而她告诉他,“我们爱吃菠菜。”自知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有能力谛听来自内部的这些信号,但做妈妈的弄得这些信号混淆不清,这对她的孩子不会有什么好处。她也能很容易地说,“我知道你不喜欢菠菜,但因为如此这般的理由,你无论如何得吃一点。”

有审美能力的人对于色调、外貌的协调、式样的适宜等似乎比多数人有更清晰的冲动声音。智商高的人对于理解真理、看出这种关系为真、那种关系非真似乎有同样强有力的冲动声音,正如有审美能力的人似乎能看出这个领带适合这件夹克衫而不适合那件一样。最近在儿童中进行了大量关于创造性和高智商之间有何关系的调查研究。有创造性的儿童似乎是那些有较强冲动声音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儿童。非创造性的高智商儿童似乎已经丧失了他们的冲动声音,变得循顺常规,总是期待父母或老师给予指导或启发。

健康人对于伦理和价值问题似乎也有清晰的冲动声音。自我实现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他们文化的价值。他们与其说仅仅是美国人不如说是世界公民,首先而且重要的是人类的成员。他们能客观地看他们自己的社会,喜欢它的某些方面,不喜欢另一些方面。假如教育的一个终极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教育就应该帮助人超越他们自己的文化强加于他们的条件作用而成为世界公民。这里便有了一个如何才能克服他们的文化适应的问题。你如何才能在一个年幼孩子的心灵中唤醒对全人类的同胞意识使他长大成人以后能仇视战争并尽一切努力避免战争呢?教堂和主日学校已经审慎地回避开这项任务,并以向孩子们讲授多姿多彩的圣经故事作为替代。

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应该追求的另一个目标是使命的发现,一个人的命运和归宿的发现。一部分要理解你是什么人,一部分要能够谛听你内在的声音,这就是发现你要用你的生命做什么。发现一个人的自我同一性和发现一个人的事业,揭示一个人将为之献身的圣坛,几乎是同义词。发现一个人的终生事业有点像发现一个人的配偶。在婚姻方面,有一个风俗要年轻人“进行实战”,和许多人接触,进入一两次恋爱,在结婚前或许还要进行一次严肃的试婚。这样,他们才能发现他们在另一性别的成员中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当他们变得越来越意识到他们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时,那些非常了解自己的人最终也恰恰能彼此发现并结识。在你寻找你的事业、你的终生事业时,有时也有非常相似的事情发生。你感觉它很合适,忽然你发现,一天24小时似乎不够长了,于是你开始抱怨人生的短促。在我们的学校中,却有许多职业顾问根本不懂得人的存在的可能目的,或甚至不懂得什么是对于基本的幸福所必需的。所有这一类型的顾问所考虑的只是社会对航空工程师或牙科医生的需要。没有一个人提及,假如你对于你的工作不满意,你就丧失了自我完成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总的来说,学校应该帮助孩子们观察他们自身的内部,并从这种自知中得到一系列价值观念。但在我们今天的学校中并不讲授价值。这可能是从宗教战争时代传递下来的惯例,那时教会和国家被分割开了,统治者断定价值的讨论是教会的事,非教会的学校应该关心其他问题。我们的学校,在严重缺乏真正的哲学和训练有素的教师的情况下,不讲授价值也许还是一件好事,正如它们由于同样的理由不讲性教育也是好事一样。

人本主义教育哲学所产生的许多结果之一是对自己的不同看法。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几句话很难说清楚,因为几个世纪以来它第一次谈到一种本质,一种内在的性质,谈到种族性(Specieshood),谈到动物性。这和欧洲存在主义者,特别是萨特的看法显然不同。萨特认为人完全是他自己的设计,完全是而且仅仅是他自己专断的、没有辅助的意愿的产物。在萨特和一切受他影响的人看来,一个人的自我变成了一种专断的选择,一种命令式的意志,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或做什么事而没有任何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准则。萨特基本上否认生物学的存在,完全放弃了任何绝对的或至少是任何遍及全人种的价值。这非常接近于使强迫性神经症成为一种生活哲学,其中你能发现我曾称之为“经验空虚”的特征,即不存在从内部发出的冲动声音。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存在主义精神病学家大都更接近心理动力学家而不是萨特。他们的临床经验使他们设想人有一种本质,一种生物的性质,一个物种的成员性质。我们很容易就能说明“揭示”疗法能帮助人发现他的自我同一性,他的真实自我,一句话,他自己的主体生物学,于是,他能进而实现它,“造成他自己”,进行“选择”。

难题在于人种是唯一的一种物种,它发现自己很难成为统一的物种。一只猫就是一只猫,似乎没有什么问题。这是容易理解的,猫似乎没有什么复杂性或矛盾或冲突,没有迹象渴望成为狗。它们的本能是非常明显的。但我们没有这种明确的动物本能。我们的生物本质,我们的本能残余,是微弱而难以捉摸的,它们很难把握。那些外在的学习比我们深蕴的冲动更有力量。人种中的这些最深部的冲动,处在本能几乎已经完全丧失的场所,它们在那里是非常微弱的,极端纤细娇嫩的,你必须深挖才能发现它们,这就是我说到的内省生物学的所在,生物现象学的所在,意思是说,寻求自我同一性、寻求自我、寻求自发和自然的必要方法之一,是闭上你的眼睛,隔断噪音,摒除杂念,放下一些事务,完全以一种道家的和承受的方式使自己放松(很像你在精神分析卧具上的所为)。这里的技术就在于等着瞧会发生什么事,会想到什么。这也是弗洛伊德称之为自由联想、随意浮游而不是有什么固定任务的活动,而如果你这样做取得成功,并懂得怎样去做,你将会忘记外部世界及其嘈杂声音,并开始听到这些微小的纤细的来自内部的冲动声音,来自你的动物本性的暗示,不仅来自你的普通的种族本性,而且来自你自己的独特本性。

这似乎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矛盾现象。一方面,我谈到揭示或发现你的特质,在全世界你和每一他人不同之处。另一方面,我又谈到发现你的种族性,你的人性。正如卡尔·罗杰斯所说,“当我们寻求我们自己个人的同一性进入作为特殊而独特的自我越深时,我们也越能发现整个人的种族,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呢?”那不会使你想到R.W.爱默生和新英格兰的先验论者吗?发现你的种族性到足够的深度,将会和发现你的自我性结合起来。变成(懂得如何成为)丰满的人意味着两种活动同时进行。你在了解(在主观上体验)什么是你所特有的,你何以是你,你的潜能是什么,你的风格是什么,你的步调是什么,你的爱好是什么,你的价值是什么,你的身体的趋向如何,你个人的生物因素引你到何处,即你和他人有何不同。而同时它又是了解一个人成为像其他人一样的人意味着什么,即了解你和他人有何相似之处。

教育的目标之一应该教人懂得生活是可贵的。假如生活中没有欢乐,就不值得生活。不幸许多人从未体验过欢乐,体验过那些我们称之为高峰体验的全面肯定生活的极少的时刻。弗洛姆谈到能经常体验欢乐的乐生者,也谈到似乎从未体验过欢乐时刻的欲死者,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是微乎其微的。后一种人会追逐他们生活中的各式各样愚蠢的机会,好像他们希望能有一个意外事件来拯救他们脱离自杀的痛苦念头。在逆境下,如在集中营中,觉得生活每时每刻都很珍贵的人曾为求生而斗争,而另一些人却任自己毫无抵抗地走向死亡。我们开始发现,那些正在进行局部自杀的吸毒上瘾者会很容易放弃吸毒,只要你能给他们的生活提供某种意义作为替代。心理学家曾把酗酒者描绘为极度沮丧、厌烦生活的人。他们形容这些人的生存为一种无尽头的平板经历,没有任何起和伏。柯林·威尔逊在他的著作《新存在主义导论》中指出,生活必须有意义,必须充满高度紧张的时刻才能肯定生活使它有价值。不然,死的愿望就可以理解的了,因为谁甘愿忍受无尽无休的痛苦或烦恼?

我们知道儿童能有高峰体验,在童年期,这是常有的。我们也知道,现在的学校制度是一种压碎高峰体验、禁止它们出现的极端有效的工具。不怕看到儿童欢娱景象的天然尊重儿童的老师在教室中是罕见的。自然,一间教室坐满35个孩子又要在一定时间内教完一节课,这种传统的模式会强迫教师比她教学生学习体验一种欢乐感时更注意秩序和安静。但我们的官方教育哲学和师范学院似乎由此得出一个不言自明的想法,认为一个孩子过得快活是危险的。要知道,甚至学习阅读、减法和乘法这样的困难任务(在工业化社会中是必须的)也能弄得很有吸引力并成为一种乐趣。

幼儿园教育能做些什么来对抗死的愿望,小学一年级能做些什么来增强生的愿望呢?也许它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让孩子得到一种成就感。儿童在帮助某一比他们自己幼弱的孩子完成某件事时能得到很大的满足。不加管辖和约束能使儿童的创造性受到鼓励。由于儿童模仿老师的态度,老师能受到鼓励变成一个欢乐的、自我实现的人。父母把他们自己歪曲的行为模式传递给孩子,但假如教师的行为较健康、较坚强,孩子将转而模仿教师。

首先,不像作为讲课者、条件者、强化者和老板的教师的流行模式,道家的辅导者或教师是承受型的而非干扰的。我有一次曾听说,在拳击界有一个年轻人,他自己觉得很不错并想当一名拳击手,到体育馆找到一位负责人说,“我愿当一名职业运动员,愿列入您的门下。我愿受您管教。”在拳击界,那时要做的事是试试他。好的经理会挑选出一位职业拳击手并说,“领他去拳击场。把他打翻在地上,训练训练他。让我们看看他的能耐如何。让他把他的本领全使出来。练练他。”假如证明这位拳击手有希望,是一个“天生的”材料,好的经理要做的则是接收他并训练他,看他是否能成为一位拳击家,一位更好的拳击家。那就是说,他认为他的风格是一种天赋,是给定的,他只能在给定的风格上建造他的未来。他不是一切都从头来过,说,“忘掉你已经懂得的,完全按这样的新方式来做”,那等于说,“忘掉你的身体类型”,或“忘掉你的所长”。他承认他的现状并依据他自己的才能把他培育成一位他有可能成为的最佳拳击家。

我深深感觉这是能够使很多教育界起作用的方式。假如我们要成为辅助者、顾问、教师、引导者或心理治疗家,我们就必须接受有关的人并帮助他理解他已经成为何种类型的人。他的风格是什么,他的能力倾向如何,他适于干什么,不适于干什么,我们建造的基础是什么,他的有价值的原材料是什么,有价值的潜能是什么,我们不要使他受到压力而要造成一种接受他的本性的气氛,使畏惧、焦虑和防御降到最低的程度。最重要的,我们要关心他,即欣赏他和他的成长和自我实现。所有这些听起来都很像罗杰斯派的医师,他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怀,”他的和谐一致论,他的开放和他的照顾。的确,现在已有证据表明这能“使他显露出来”,使他有所表现,有所动作,有所尝试,甚至出错;让他自己为人所见。在这一点上的适当反馈,如在训练小组或基本的交朋友小组或非指示咨询中常见的那样,能帮助他发现他是怎样的人。我们必须懂得珍视儿童在学校中的“闹剧”,他的狂想、入迷,他瞠目结舌的惊讶,他酒神般如醉如痴的热情。至少,我们能欣赏他冲淡的狂喜,他的“兴趣”,他的业余癖好,等等。这些能有助于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能引向艰苦作业,坚持不懈的,全神贯注的,富有成果的,有教育意义的作业。

反过来,我想也可以设想高峰体验、敬畏、神秘、惊奇、或完美成就的体验都是学习的目标和奖赏,既是它的开端也是它的终局。假如这对于伟大的历史学家、数学家、科学家、音乐家哲学家等是真实的,我们为什么不应该试着把这些研究也扩大为儿童的高峰体验的来源?

我应该说明,我所得到的支持这些提示的有限知识和经验大都来自聪明的有创造力的儿童而不是迟钝的或被剥夺基本权利的或病态的儿童。但我也应该说明,我在辛那侬社区中[2]、训练组中、Y理论企业中,伊萨冷型教育中心中、格罗夫型幻觉剂研究中、且不说莱因型精神病患者研究中,所得到的有关这些被认为前途无望的成年人的经验和其他这一类经验,已经告诉我绝不要事先就把任何人一笔勾销。(www.xing528.com)

内在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要看到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险非他的安全、归属、爱和尊重等需要能得到满足,儿童是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用心理学的话说,儿童这时没有焦虑,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可爱的,知道他属于这个世界,有人尊重他,需要他。大多数到辛那侬来的吸毒者提到,他们都曾经历过一种几乎缺乏任何需要满足的生活。辛那侬中能创造一种气氛使他们觉得似乎自己是四岁的孩子,然后让他们慢慢地在一种气氛中长大,在那里他们的基本需要能够一一得到满足。

教育的另一个目的是使意识保持清新,使我们能不断地觉察到生活的美妙无穷。我们在这个文化中常常变得失去敏感,以致对许多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劳拉·赫胥黎有一个小巧的立方形放大镜,你能插入一朵小花,观看立方镜各边的光线在花朵上的变化。注视片刻以后,观察者会变得忘怀一切并由此引起幻觉体验,好像在观看一件东西的绝对具体的方面和它的美妙存在。保持日常体验清新的极佳方法是想象你就要死去——或和你朝夕相处的别的什么人就要死去。假如你真地受到死亡威胁,你会以不同的方式观察事物,比你平常更密切地注意一切。假如你知道某人就要死了,你会更集中注意而又更亲切地看他,而不带我们经验中常有的那种漫不经心的专断性质。你必须向定型倾向作战,绝不要让你自己以惯例态度对待任何事情。从根本上说,最好的教导方法,不论是历史、数学、或哲学课,都在于让学生意识到其中的美。我们有必要教我们的孩子领会统一与和谐,领会禅宗的体验,能够同时看到短暂和永恒,能够在同一个对象中看到圣洁和亵渎。

我们必须再一次学会控制我们的冲动。弗洛伊德治疗过分压抑者的日子早已过去,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恰好相反,是每一种冲动都迫不及待地表现出来。要告诉人控制并不是非成为压抑不可。达到自我实现的人有一套阿波罗式的控制系统,使控制和满足在一起发生作用,使满足带来更大的愉快。例如,他们知道,假如你坐在一张摆满美食的整洁桌前吃东西那将更为惬意,尽管准备烹调和收拾桌子要有更多的控制。就性关系说,也有类似的问题。

真实教育的任务之一是超越虚假问题并力求解决严肃的存在生活问题。一切神经症问题都是虚假问题。但邪恶和痛苦的问题是真实的,每一个人或迟或早都必须正视。是否有可能通过受苦达到高峰体验呢?我们曾发现,高峰体验含有两种成分,一种是感情的欢乐,一种是理智的启示。两者并不一定要同时出现。例如,性乐高潮在情感上可以是极为满意的,但不会以任何方式给人以启发。面临痛苦和死亡时,一种非欢乐的启示可以发生,如玛加尼塔·拉斯基的著作《欢乐》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现在有讨论死亡心理的大量文献,可以使我们明显看出有些人临近死亡时确能体验到启示,得到哲学的卓识。赫胥黎在他的著作《岛》中,举例阐明一个人如何带着和解和承受的心情死去而不是以一种不庄严的方式被拖离人世。

内在教育的另一侧面是学习如何能成为一个好的选择者。你能教你自己进行选择。你面前放着两杯葡萄酒,一杯廉价的,一杯昂贵的,看你喜欢哪一杯。试一试你是否能闭上眼睛分辨两种牌子的香烟有何不同。假如你不能分辨,也就没有什么不同。我曾发现我能分辨好坏葡萄酒,因此我现在宁愿多花钱买好酒。另一方面,我分不出松子酒的优劣,因此我总是爱买便宜的松子酒。既然我分不出优劣,还挑什么呢?

什么是我们所说的自我实现呢?我们希望我们理想的教育制度能造就的心理特征是什么呢?达到自我实现的人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他的基本需要已经得到满足,那么,是什么动机驱使他变成如此忙碌而胜任的人呢?一个原因是,所有自我实现者都有一个他们信仰的事业,一个他们为之献身的使命。当他们说“我的工作”时,指的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使命。假如你问一位自我实现的律师他为什么进入法律界,什么东西能补偿那许多烦琐事务的劳累,他最终会像这样向你诉说,“是的,我一看见有什么人捉弄另一个人,气就不打一处来。那是不公平的。”公平对于他是终极价值。他说不出为什么他重视公平,正像一位艺术家说不出他为什么珍贵美一样。换句话说,自我实现的人所以会做他们所做的事,似乎是为了终极价值的缘故才那样做,这些终极价值似乎又是为了捍卫一些具有内在价值的原则。他们保护并热爱这价值,假如这些价值受到威胁,会惹得他们恼怒,激发他们行动,并往往作出自我牺牲。这些价值对于自我实现的人不是抽象的;它们是他们的一部分正如他们的骨骼和血管一样。自我实现的人是由永恒的真实、存在价值,由纯真和完美激励着的。他们越过了两极,力图看到潜伏的浑一;他们力图整合一切,使它内容更丰富。

再一个问题:这些价值是类似本能的吗?是生命体中固有的吗?就像对爱的需要或对维生素D的需要是生命体中固有的那样?假如你从你的食谱中排除所有的维生素D,你将生病。我们能依据同理说爱也是一种需要。假如你剥夺了你的孩子们的所有的爱,那会杀死他们。医护人员已经懂得,得不到爱的婴儿会由于感冒而夭折。我们对真理的需要也是如此吗?我发现假如我被剥夺了真理,我会得一种古怪病——我好似患妄想狂一样,不相信任何人,怀疑每一件事,寻求每一事件的暗含意义。这种顽固的不信任肯定是一种心理疾病。因此,我要说,真理的剥夺会导致一种病态——一种超越性病态。超越性病态是由于一种存在价值被剥夺而引起的疾病。

美的剥夺也能引起疾病。审美方面非常敏感的人在丑的环境中会变得抑郁不安。那很可能影响她们的月经,或使他们头痛,等等。

我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美的和丑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当被试者在一间丑陋的屋子里判断所看到的人面照片时,他们会认为这些人是精神病、妄想狂患者或危险人物,这表明在丑的环境中人的面孔并由此推及人本身看起来也不好。丑对你的影响有多大,依赖于你的敏感和你能不能较容易地使注意力从令人不快的刺激物转移开。进一步看,生活在一种不合意的环境中和龌龊的人在一起是一种致病的因素。假如你与美的和正派的人相处,你会发现你的感受较好,自己也随着提高。

公正是另一种存在价值,历史曾提出大量事例说明,当人们长期被剥夺了公正时会发生什么事。在海地,人们弄得对每一件事都不相信,对所有人都怀疑,认为一切的背后都隐匿着霉烂和腐朽。

关于虚无的超越性病态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我曾遇见过许多年轻人,他们有一切条件能达到自我实现;他们的基本需要已经得到满足,他们正在有效地运用他们的能力而没有任何明显的心理病兆。

但他们受到了破坏和干扰。他们不相信任何存在价值,包括人过30都会拥护的一切价值,并认为真理、善良、热爱等一类字眼完全是空洞的陈词滥调。他们甚至对于自己是否有能力建造一个较好的世界丧失了信念,于是,他们能够做的一切仅限于以一种毫无意义和破坏的方式表示抗议而已。假如你没有价值生命,你可能不致成为神经症患者,但你会受到认识病和心灵病的侵袭,因为你和实在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歪曲和扰乱。

假如存在价值像维生素和爱一样不可缺少,又假如它们的缺失能使你生病,那么,人们谈论了几千年的宗教的或柏拉图式的或理性的生活似乎便成为人性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是由许多层次的需要构成的,层次系统的基部是生物性需要,顶部是精神性需要。和生物性需要不同,存在价值本身以及它们彼此之间是没有高低层次的。一种存在价值和另一种是同样重要的,每一种都能依据其他各种予以说明。例如,真必须是完善的、美的、内容丰富的,而且十分奇特,在奥林匹斯山神传说的意义上,它还必须是爱开玩笑的。美必须是真的、善的、内容丰富的,等等。假如存在价值都能依据彼此的概念互相说明,我们将能依据因素分析原理得知,有某种一般因素在所有这些存在价值的背后——用统计术语说,有一个G因素。存在价值不是一堆互相分离的枝条,而是一块宝石的不同侧面。献身于真理的科学家和献身于公正的律师两者都是献身于同一使命。他们每一位都已经发现,一般价值中最适合他的那一侧面就是在他的终身事业中所利用的那一面。

存在价值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能超越许多二歧式,如自私和不自私,灵与肉,宗教和世俗,等等。假如你在做你所热爱的工作,献身于你最崇尚的价值,你会成为尽可能“自私的”而同时又成为不自私和利他的。假如你已经把真理作为你内心最珍贵的价值,就像它是你的血液一样成为你的一部分,那么,假如你听到世界上任何地方有一种谎言流传,你就会如芒刺在背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在那样的意义上,你自身的边界这时将远远超出你个人私利的范围而包容整个世界。

让我们再看看“宗教”和“世俗”的二歧式。我在童年接受的宗教仪式似乎非常可笑,它使我对宗教完全失去兴趣并毫无“寻找上帝”的念头。但我的宗教界朋友,至少那些已经超越类似老农把上帝看成又有皮肤又有胡须那种认识水平的人,却像我谈论存在价值那样谈论上帝。神学家今天认为头等重要的问题已经成为这样的问题——如宇宙的意义,宇宙是否有一个发展的方向,等等。对完善的追求,对价值信奉的揭示,是宗教传统的本质。许多宗教团体开始公开宣称,宗教的外部装饰和标志,如礼拜五不吃肉,等等,是不重要的,甚至有害,因为这会混淆视听,使人忽略宗教的真谛,这些团体现在又一次在理论和实践上献身于存在价值。

享受并献身于存在价值的人也更能享受他们基本需要的满足,因为他们使这种满足成为神圣的。对于那些能从存在价值的角度也如从需要满足的角度一样彼此相待的爱侣,性交也能变成一种神圣的仪式。要体验精神生活,无须在柱顶上打坐10年。只要能在一定程度上体验存在价值,就能使肉体和它的一切欲望成为神圣的。

假如我们承认存在价值的唤醒和实现(那也是自我实现的一个方面)是教育的一大目的,我们将会有一种新型文明的巨大繁荣。人会变得更坚强、更健康,并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他们自己的命运。对自己的生活承担更大的责任,有一套合理的价值指导自己的选择,人会主动地改造他们在其中生活的社会。趋向心理健康的运动也是趋向精神安宁和社会和谐的运动。

【注释】

[1]选自《人性能达的境界》,〔美〕马斯洛著,林方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2]收容和教育吸毒者的地方。——译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