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绦虫病的发生、检查方法和治疗选择

绦虫病的发生、检查方法和治疗选择

时间:2024-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绦虫病的发生,主要是进食了含有囊尾蚴的生的或未煮熟的猪、牛肉所引起。检查虫卵可用肛门拭子法或直接涂片法,由于绦虫虫卵不直接排入患儿肠道,故并非每一病例皆可从粪便中查获虫卵。囊虫病的治疗根据其寄生部位,可选择手术摘取。

绦虫病的发生、检查方法和治疗选择

第三节 绦 虫 病

绦虫病是各种绦虫成虫或幼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以腹痛,泄泻饮食异常,乏力,大便排出绦虫节片为特征。绦虫中的带绦虫和蛔虫、蛲虫在我国古代统称为“三虫”。因绦虫患者大便中不时排出扁平而白的脱落节片,故也称“寸白虫”“白虫”,如《诸病源候论·寸白虫候》说:“寸白者,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寸而色白,形小褊。”对绦虫的形状作了具体的描述。绦虫的种类很多,以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最常见。

绦虫病的发生,主要是进食了含有囊尾蚴的生的或未煮熟的猪、牛肉所引起。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被猪或牛吞食后,在肌肉组织中发育成囊尾蚴,人若食入含有囊尾蚴的猪、牛肉即可受感染。多发生在喜食生的或未煮熟的猪、牛肉的地区,甚至形成流行。感染绦虫的人是绦虫病的传染源,人也可以作为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

本病分布甚广。发病以青壮年多见,10岁以下儿童及60岁以上老年人少见,儿童随年龄增长感染率增高。肠绦虫病预后一般良好,但病程长者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猪带绦虫引起的囊虫病,远较肠绦虫病对人体的危害性大,可引起癫img217、瘫痪,甚至失明。

一、诊疗思维

(一)病因病机分析

绦虫病因为进食了含有囊尾蚴的生的或未煮熟的猪、牛肉,如《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说:“食生肉……变成白虫。”若误食猪带绦虫卵,或由于肠腑气机逆乱,小肠内的绦虫妊娠节片反流入胃中,虫卵中的六钩蚴孵出,穿过胃、肠壁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可在人体不同部位发生囊虫病。

1.虫踞肠腑 囊尾蚴进入小肠,在胆汁的刺激下,头节翻出吸附于肠壁,长出节片,形成链体,约经3个月发育为成虫。虫体在肠内扰乱气机,损伤脾胃,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饮食异常、大便不调。虫踞肠中,劫夺精微,气血化源不足,使患儿面色萎黄、消瘦乏力。

2.囊虫移行 猪带绦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可在许多部位停留,但以皮下肌腠、脑、眼等处多见。虫踞人体不仅使脾胃虚弱,湿浊内生,蕴积成痰,同时也造成局部气血凝滞。幼虫夹痰夹瘀,蕴结于皮肤肌腠之间,形成囊虫结节;若幼虫夹痰浊上犯头目,使脑络受阻,则形成头目部囊虫。

病因病机示意图

(二)诊断思维

1.辨病思维

(1)诊断要点

①有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牛肉的饮食史。

②肛门自动逸出或大便排出乳白色扁长如带状绦虫节片,有腹痛、泄泻、恶心、食欲减退或亢进及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猪绦虫病合并囊虫病者皮肤肌腠可扪及结节;重者癫痫发作,头痛,恶心呕吐,瘫痪,或眼花、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2)理化检查

①肠绦虫病:大便检查发现绦虫卵或绦虫节片。寻找节片是简便而可靠的诊断方法,且阳性率高于检查虫卵。检查虫卵可用肛门拭子法或直接涂片法,由于绦虫虫卵不直接排入患儿肠道,故并非每一病例皆可从粪便中查获虫卵。

免疫学诊断:抗原皮内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乳胶凝集试验等可选用,阳性率为73.3%~99.2%。对可疑病例做肠道钡剂检查,有助于诊断。

②囊虫病:大便检查发现绦虫卵或绦虫节片。

皮下或肌肉结节活体组织检查有囊尾蚴头节。囊尾蚴寄生时间长,可能钙化而在X线检查时显影。怀疑脑囊虫病可做脑CT、MRI扫描。眼囊虫病用眼底镜检查易于发现病灶。

免疫学诊断可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电印迹试验(EITB)、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间接血凝试验(IHA)等,过去多用这些方法检查抗囊尾蚴抗体,但阳性不能说明是既往感染还是现症感染,不能说明患者是否已经治愈。而检测循环抗原,优于检测抗体,能做到早期诊断,并能考核临床治疗效果,常用方法有各种ELISA及其改良方法、酶联免疫电印迹试验(EITB)、斑点免疫金染色法(dot-IGS)、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dot-IGSS)等。

③鉴别诊断:囊虫病症状具有多样性,皮下或肌腠的结节易误诊为痰核瘰疬,活体组织检查可以鉴别。脑囊虫病癫img219型应与其他原因所致的癫img220相鉴别。囊虫病患儿多同时有肠绦虫病或曾有绦虫病史,故检查是否有肠绦虫病感染对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

2.辨证思维 本病以脏腑辨证为纲。肠绦虫病病情相对较轻,几乎所有的患儿都有排绦虫节片史,初起多属实证,病久脾胃虚弱之象渐显,部分患儿可能并发虫瘕或肠痈。囊虫病病情轻重不一,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从无症状到引起猝死不等,轻者仅皮下或肌腠结节沉着多年,重者多为脑囊虫病或眼囊虫病,囊虫病病程进展缓慢,多在5年以内,个别长达17~25年。

(三)治则思维

肠绦虫病以驱绦下虫和调理脾胃为基本法则。病初体实者,当驱泻虫体;病久体虚者,以驱虫为主,辅以调理脾胃,或先调脾胃,再予驱虫,或驱虫与调理脾胃并举。囊虫病的治疗应驱虫与化痰息风、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法结合,并注意标本兼顾,驱虫后及时调理脾胃,恢复其运化功能。囊虫病的治疗根据其寄生部位,可选择手术摘取。

(四)辨证论治

1.绦虫踞肠

【证候】 大便中发现白色节片或节片从肛门自动逸出,肛门作痒,部分患儿有腹胀或腹痛、泄泻,食欲异常,大便不调;少数患儿有夜寐不宁,磨牙,皮肤瘙痒;病程长者体倦乏力,面黄肌瘦,纳呆,便溏,舌淡,脉细。

【辨证】 本证以大便排出或肛门逸出绦虫节片,大便检查发现绦虫卵为特征。疾病初起,尚未影响脾胃功能,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部分患儿有肛门瘙痒,烦躁不安。虫踞日久或虫数较多,损伤脾胃功能,则泄泻,不思饮食,体倦乏力,面黄肌瘦。若大量虫体结团形成虫瘕,或并发肠痈,按虫瘕、肠痈论治。

【治法】 驱绦下虫。

【主方】 驱绦汤加减。

【处方举例】 取南瓜子(带壳)50~120g炒熟去壳,晨起空腹服之,2小时后取整槟榔10~40g,打碎,水煎,取汁40~60ml,顿服。若无泄泻,半小时后可服泻药,如玄明粉。(以7岁为例)

2.囊虫移行

【证候】 皮肤肌腠间扪及囊虫结节,或见癫img221发作,或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或精神异常,或视物障碍,甚至失明,少数患儿可出现瘫痪,舌苔多白腻,脉弦滑。

【辨证】 本证以皮肤肌腠间扪及囊虫结节,癫img222发作,头痛、头晕,视物障碍为特征。痰瘀互结于皮肤肌腠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直径0.5~1.2cm,以头部、躯干多见,肉眼不易察觉,常须用手扪按,或做CT检查。痰浊上扰头目,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大多同时有皮下结节,引动肝风见癫img223发作;上扰清窍,脑络受阻见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或痴呆、嗜睡幻觉等精神异常,个别患者因幻觉、妄想而自杀。痰浊上注于目见眼花、视物不清甚至失明。囊虫结节视寄生部位,如可能则手术摘除。

【治法】 毒杀虫体,结合涤痰熄风、豁痰开窍、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法。

【主方】 囊虫丸加减。

【处方组成】 雷丸、干漆、黄连白僵蚕、醋芫花、橘红、茯苓、生川乌、水蛭、大黄、桃仁、牡丹皮、五灵脂。可用上药制成蜜丸。1次1丸,1日分2~3次服用。(以7岁为例)

(五)病程观察

1.在绦虫踞肠证型中,驱虫后继以健脾丸调理脾胃,若脾胃虚弱之象明显,应先调补脾胃,后予驱虫。腹痛较重加延胡索10g,香附10g,行气止痛;腹胀加厚朴10g,苍术10g,行气燥湿;夜寐不安加酸枣仁10g,夜交藤15g,养心安神;心脾亏虚可用归脾汤。

2.在囊虫移行证型中,皮肤肌腠结节,可配以海藻玉壶汤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抽搐可配以定痫丸化痰息风,开窍定痫;瘫痪配以涤痰汤合止痉散祛风解痉,涤痰通络。抗囊虫治疗后以六君子汤益气健脾,化湿除痰以善后。对自体感染引起囊虫病者,最好先彻底驱杀绦虫,再治疗囊虫病,以免反复自体感染使病情加重。

(六)预后转归

肠绦虫病预后一般良好,但病程长者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猪带绦虫引起的囊虫病,远较肠绦虫病对人体的危害性大,可引起癫痫、瘫痪,甚至失明。

(七)预防与调护(www.xing528.com)

1.做好肉类检疫,禁食含有囊尾蚴的肉类。

2.加强科普宣传,使人们了解吃生肉或半生肉的危害。改进烹调方法和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切生熟肉的刀砧要分开,以避免偶然的污染而造成感染。

3.做好人粪管理,不使猪、牛、羊接触人的大便,切实做到人畜分居,使牲畜免受感染。

4.服药前晚禁食或稍进软食,晨起空腹服药,使药物与虫体能更好地接触,服药后加服泻药或多饮水,有利于虫体从体内排出。

5.服用驱虫药后,排便时应坐在放有温水的便盆上,使水温与体温相近,以利排虫完整。

6.治疗猪带绦虫时,应避免呕吐,防止自身感染,引起囊虫病。

7.驱虫后检查24小时全部粪便,寻找头节。对驱虫后未找到头节者,应随访3~6个月,若无绦虫节片或虫卵排出,也视为痊愈,否则需要重复治疗。

(八)疗效评定

1.绦虫病

(1)治愈:成虫头颈节排出,症状消失,大便镜检及肛拭涂片检查多次阴性。

(2)好转:成虫节片排出,症状改善,大便镜检及肛拭涂片检查阴性。

(3)未愈:症状无变化,大便仍见节片。

2.囊虫病

(1)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

(2)好转:症状及体征改善。

(3)未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二、名家医案

1.何世英医案——绦虫踞肠

李某,男,7岁。

【初诊日期】 1971年8月10日。

【现病史】 近2个月饮食差,有时腹痛,大便时杂有白色短节,如扁面条样物。

【实验室检查】 大便检查:绦虫卵(+)。

【诊断】 绦虫病(中医:绦虫病)。

【辨证】 绦虫踞肠。

【治法】 驱绦下虫。

【方药】 槟榔62.5g,雷丸15.6g,两煎合成200ml,清晨空腹服。待排虫时,坐温水盆,药后2小时排出全虫,送化验检查,找出虫头,后随访痊愈。

【按语】 驱绦汤由槟榔、雷丸组成。槟榔杀虫消积,可治疗多种肠寄生虫,治绦虫的疗效较佳。本品辛散苦泻,行气消滞能有效缓解患儿的腹痛。药理研究表明槟榔的有效成分为槟榔碱,它能使绦虫体产生迟缓性麻痹,对猪绦虫的麻痹作用优于牛绦虫。槟榔能直接兴奋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的末梢器官,促进肠震动而引起腹泻,有助虫体排除体外。雷丸苦、寒,有小毒,能杀绦虫、蛔虫、钩虫,驱杀绦虫作用强。雷丸所含的蛋白溶解酶,能使绦虫虫体溶解破坏。雷丸所含蛋白溶解酶加热易破坏,故入煎剂不宜久煎,以粉末吞服效果较好。雷丸在碱性环境中作用最强,在酸性条件下易失败,故以肠溶剂为优。

[选自徐振纲.何世英儿科医案.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79:108]

2.刘冠军医案——囊虫移行

葛某,女。

【初诊日期】 1983年3月。

【现病史】 因食豆肉后,常有头眩之感,于1982年发生头眩,抽搐,昏不知人,但无发热,呕吐等证,醒后如常人。每隔10~15日抽搐发作一次,每次昏迷3~5分钟,经某县医院诊断为“癫img224”,治疗无效。于1983年3月,来长沙诊治。问其抽搐之前,胸膈满闷不舒,平素痰涎较多。

【查体】 发育良好,营养欠佳,面色淡黄,舌尖红,薄白苔,脉来沉弦,颈部及右上肢内侧均有蚕豆大小结节,中等硬度,且可移动,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囊尾蚴。

【诊断】 绦虫病(中医:绦虫病)。

【辨证】 囊虫移行。

【治法】 毒杀虫体,结合涤痰息风、豁痰开窍、活血化瘀等法。

【方药】 本病抽搐较甚,宜先治标。取天柱(双)补,列缺(双)泻,间使(双)泻,留针15分钟。内服止痉散,每日2次,每次5g。经治3日,改服囊虫雷丸散,每日3次,每次7粒,引用竹茹20g、茯苓20g,水煎,连服28日。上肢,颈部结节局部浅刺出液,共计8次。

复诊:头眩、胸膈满闷均减,抽搐2个月未作,皮下结节消失。停药观察3个月,宿疾未发,为防止复发又服囊虫雷丸散2剂而愈。

囊虫雷丸散:上好雷丸100g(先用当归50g、川芎50g,加水煎,用药汁浸泡雷丸3日,取出焙干),海藻、槟榔、穿山甲、白芥子、半夏蝉蜕(微火)、五灵脂、水蛭各20g,明矾、干漆各10g,朱砂5g。上药混合为面,分装胶囊,每服5~7粒,一日3次。

【按语】 雷丸驱杀绦虫作用较强,用当归、川芎水泡后晒干,可减少毒性,增加杀虫之力,兼能养血通经。槟榔杀三虫,且有缓泻通便之力;海藻、白芥子、半夏、明矾豁痰散结,杀虫解毒;穿山甲、蝉蜕性善走窜,活血散瘀通络,使药力直达病所;蝉蜕兼可息风镇惊。干漆,味辛,有小毒,有破血祛瘀,攻坚杀虫之效,《本草纲目》云:“漆,性毒而杀虫,降而行血。”五灵脂、水蛭祛瘀通络;朱砂安神镇惊。全方共奏杀虫消痰,散瘀攻坚之功。

[选自刘冠军.刘冠军临证医方妙用.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3]

(万力生 邱静宇 黄慧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