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寿与诸葛亮的益州牧任命及其影响

陈寿与诸葛亮的益州牧任命及其影响

时间:2024-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蜀汉的地盘基本上以益州为主,所以让诸葛亮领益州牧,就是将全国行政权授予他。此后,吴蜀双方使臣来往不断。《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父亲因为犯法,被处以重刑,然而陈寿仍然称赞诸葛亮法纪严明;中都护署府事李严和长水校尉廖立违法乱纪被罢官流放,他们两人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后,仍然为之痛哭流涕。蜀国灭亡后,晋武帝还命陈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

陈寿与诸葛亮的益州牧任命及其影响

第五章  三分归一统

1.诸葛治蜀

公元222年,刘备在猇亭大败,逃到白帝城后,忧愤成疾一病不起。第二年,刘备召诸葛亮永安宫安排后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安托孤”。

永安托孤将蜀国政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刘备为领导人,第二个阶段以诸葛亮为核心领导人。诸葛亮赶到永安后,刘备躺在病榻上对他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就是说,先生您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可以安邦定国,完成我们的大业。如果我的这个儿子可以辅佐,请您辅佐他;如果他不中用,请您自行其是。诸葛亮当时泪流满面地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就是说,臣一定会竭尽全力,忠贞不贰地报效陛下,直至献出我的生命。刘备又要求刘禅,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丞相

关于永安托孤,历史上向来有不同的看法。陈寿便认为刘备完全信赖诸葛亮,这种境界是古今君臣关系的最高典范。也有人质疑说,刘备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并非出自真心,刘备对诸葛亮心怀猜忌,但又不得不托孤于他,于是说出这样的话,把诸葛亮逼到没有回旋的余地,不得不至死效忠。到底是君臣信任的典范,还是厚黑学的先例,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何况“君可自取”到底是指让诸葛亮自代帝位,还是说诸葛亮可以在刘备别的儿子中另选一个作为皇帝,都是一个需要斟酌的悬案。真相依然存在于历史的深处,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公元223年四月,刘备去世,诸葛亮扶刘备灵柩回到成都。五月,17岁的刘禅即位,史称刘备为先主,刘禅为后主。刘禅登基后,加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准许他开府治事。由于蜀汉的地盘基本上以益州为主,所以让诸葛亮领益州牧,就是将全国行政权授予他。所谓开府就是由诸葛亮建立自己的一套办事机构,拥有相对独立的相权。此外,刘禅还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政由葛氏,祭则寡人。”意思是说,所有的军政大权都交由诸葛亮,刘禅只负责祭祀天地和先人。

这样一来,蜀国的所有军国大事都由诸葛亮处理,刘禅只做名义上的国家首脑,蜀汉政权便进入了一个以诸葛亮为首的新的时期,诸葛亮将要继续刘备未走完的路。然而这条路注定山高水长,步步艰辛。夷陵大败不但使蜀汉军事力量大为削弱,而且导致了内部政局的不稳定。

为了稳定政局,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全力对付曹魏,诸葛亮辅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恢复和东吴的联盟。他于223年派邓芝出使孙吴,经过谈判,孙权断绝了同曹魏的关系,重新与蜀汉结盟。此后,吴蜀双方使臣来往不断。减轻了东顾之忧,诸葛亮得以集中精力整顿内政。

蜀汉政权很特别,它像一杯层次分明的鸡尾酒,由三股力量组成。第一股力量是刘备从荆州带来的人,包括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是蜀汉的最高阶层,掌握着国家的主要权力;第二股力量是刘璋留下的人,比如李严等,这股力量居于蜀汉政权的中层;第三股力量是益州土生土长的官员和本地豪族,这股力量处于政权的底层。

这三股力量形成的政权结构当然不会安定,尤其下两层是不服气的。刘备兵败病死白帝城,现在由一个丞相来代行君权,各个阶层都各怀心思,眼睁睁地盯着诸葛亮的一举一动。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只有采取依法治国的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有用公平公正的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才能让不同阶层的人心服口服。

所以在内政上,诸葛亮把严明法纪、整顿吏治放在首位。他主持制定了名为《蜀科》的法典和“训励臣子”的八条、七戒、六恐和五惧。在执法的过程中,诸葛亮做到公正公平,不论亲疏,有罪必罚。虽然法律近乎严苛,却不为人嫉恨。

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父亲因为犯法,被处以重刑,然而陈寿仍然称赞诸葛亮法纪严明;中都护署府事李严和长水校尉廖立违法乱纪被罢官流放,他们两人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后,仍然为之痛哭流涕。有人说,诸葛亮的法律太严厉,而刘璋善于以恩惠收买人心,让百姓怀念。诸葛亮针锋相对地说,治世当以大德,不以小惠。

在治军方面,诸葛亮同样注重部队的法纪严明,他说:“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立法施度,整理戎旅,……科教严明,赏罚必信”,使部队“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在诸葛亮的调教下,蜀军以弱抗强,在崇山峻岭之中来去自如,“进退如风”,高度的机动力使蜀军屡屡掌握战役的主动权。

此外,诸葛亮还精于创作发明新式武器。《三国志》中又写道:诸葛亮总揽军政,“工械技巧,物究其极”。他发明了连弩(能同时发射十支箭的弓箭)、甬袖铠帽(强弩都射不穿的铠甲)、木牛流马(其实木牛是有前辕的小车,流马类似后世的独轮车,不是演义中的永动机)。蜀军的战斗力很强,与各种新式武器的运用是分不开的。

诸葛亮深通兵法,他推演兵法,作了八阵图。由于演义的夸张和后世附会,八阵图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其实八阵图就是古代作战时用来隐蔽士兵、阻碍敌军的防御工事或军事阵法。由于蜀国多山,军队习惯在山林中作战,一旦北上中原,就很难与魏国骑兵抗衡。为了提高蜀军的战斗力,诸葛亮将《孙子兵法》中的八阵加以变化,做成了“八阵图”。八阵图纵横各八行,以辎车作为主要掩体,以鼓声和旗帜指挥军队,可以变化许多阵法。蜀国灭亡后,晋武帝还命陈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袁准称诸葛亮行军“所至营垒、井灶、圊溷、藩篱、障塞,皆应绳墨,一月之行,去之如始至”。

经过诸葛亮的大力整治,蜀汉出现了“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罚,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的局面。

刘备东征失败后,蜀汉的南部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故。益州郡的土皇帝雍闿杀死太守投靠了东吴,并煽动牂柯太守朱褒、越嶲夷王高定等人反叛了蜀汉。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曾设想“南抚夷越”,把这里建成刘备集团的统治后方。刘备占领益州后,诸葛亮就选派善于处理民族关系的将军邓芝治理南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南中遭逢大乱后,由于刘备才亡,后主幼弱,诸葛亮暂时隐忍未发,做好备农植谷、闭关息民、稳定内政等工作。待得吴蜀联盟恢复,内部政局稳定,平息叛乱的时机成熟,诸葛亮就在公元225年,兵分三路,进军南中。

诸葛亮南征时,参军马谡为之送行,并建议诸葛亮:“南中的人依仗地形险恶,早已心怀不满,他们今天被打败,明天还会反叛,将来您一旦北伐强敌,这些人都将是不安分子。如果将他们赶尽杀绝,既不仁慈,又无法在一时半会儿做到。因此,希望您这次出兵能使他们心服口服,这就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意见。部队一到南中,就顺利斩杀了雍闿、高定,但孟获带领余部继续对抗诸葛亮。孟获在南中很有名望,诸葛亮便决定让他从心里归顺自己。他生擒孟获后,就带着他观看自己的军营。孟获看后不以为然,笑着说:“以前不知道你们的虚实,因此兵败被抓,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嘛。只要您放我回去,我肯定能报仇。”诸葛亮也笑了,当即释放了孟获。

就这样,孟获接连和蜀军打了七回,回回被诸葛亮活捉。第七次,诸葛亮又准备放了孟获,孟获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从五月渡泸,到七月孟获投降,前后两个月的时间,诸葛亮便顺利地平定了南方。在离开南中的时候,诸葛亮没有留下一兵一卒,而是由当地人治理当地。大家问起原因,诸葛亮解释道:“如果留下我们的人治理,就必须留兵,那么粮草就成了负担,不可;如果留官不留兵,他们必定会忌惮我们的官员,很有可能会作乱,也不可。因此,我不留兵不运粮,双方便可相安无事。”

为了改变南中的落后面貌,诸葛亮派人在这里推广汉族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南中后来发展成为蜀汉稳定的后方和财政来源。那里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以及其他物资,补充了蜀汉政权的财政和军事之需。

诸葛亮在世时,南中地区一直都很稳定。直到现在,南中少数民族依然对诸葛亮感念不已,还去庙里拜祭诸葛亮。

平定南方叛乱后,诸葛亮便整顿军备,练兵习武,等待时机,大举北伐,以图大业。

历史上,与诸葛亮能力相当的人不在少数。然而唯有诸葛亮能够高居于历史神圣的巅峰,成为超凡入圣的典范,接受人们的千古膜拜,其原因就在于诸葛亮是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真正化身,他将匡世济民的理想贯彻始终。

当初和诸葛亮怀抱同样理想的人,在黑暗动荡的历史潮流中纷纷舍弃初衷。首倡起义的曹操成了“乱臣贼子”。孙权忽而与蜀汉联盟,忽而与曹魏亲善,为保一己利益早已不惜大义。以仁义著称的刘备,不是得意忘形大建豪宅,就是意气行事破坏大计。唯有诸葛亮始终坚守着安邦定国、匡世济民的理想,从隆中的三分对,到坚持吴蜀联盟,再到后来安定蜀国,屡屡北伐,他始终知难而进,步步为营,不弃不舍地向自己的理想努力,从来不曾放弃。

2.痛斩马谡

练好内功、平定南方之后,诸葛亮就开始了北向伐魏大业。公元227年三月,诸葛亮向刘禅上了一道堪称千古奇文的《出师表》,表达了统一天下、恢复汉朝的愿望,随后便率部前往汉中

此次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地是陇右,陇右远离汉中,在中国战争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这里人种彪悍,马匹强壮。战国时,秦国骑兵的战马有五分之一出自陇右,秦帝国正是有了陇右骑兵,才能轻松向西拓展领地;西楚霸王项羽得到精锐的陇右骑兵,创下了三万人马杀退几十万汉军联军的奇迹;汉帝国从这里出征西域,征服国家无数。

掌握陇右,在冷兵器时代,就代表掌握了强大的战斗力。不过,诸葛亮没有将矛头直指陇右,他先派赵云、邓芝为疑兵,虚张声势要从斜谷攻打长安。魏国果然中计,调派大将军曹真率兵进驻郿县,以拒蜀军。将魏国部队调开后,诸葛亮亲自率领主力出了祁山

魏国只知道蜀国有个刘备,自从刘备去世后,就认为蜀汉无人,不甚提防,所以关陇一带兵力薄弱,防范不严。诸葛亮的十万精锐部队像下山的猛虎一样,气势逼人,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不战而降。魏国上下惊动,这才明白诸葛亮的真实意图,火速派出名震天下的大将张郃直扑陇右。当时曹魏的皇帝曹睿自己也移驾长安,一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拼命态势。

诸葛亮来到陇西城下,陇西坚守不降,太守在楼上喊话:“你们如果能够阻住援军,断绝陇道一个月,那么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拿下这里。否则,别看你们来势汹汹,最终也只能劳民伤财,前功尽弃。”陇西太守的话点明了此战的关键,城墙坚固,攻不得开,唯一的方法就是截住魏国援军,断绝陇西粮道。街亭是魏军增援的必经之路,将要在这里展开的蜀魏第一场遭遇战就成为决定胜负的一战

同样,选择谁来对决张郃,便成为重中之重的选择。当时,大家都认为应该派魏延或吴懿这样有经验的大将出战街亭。魏延是刘备看好的战将,吴懿是当时的国舅,但诸葛亮排除众议,选择了马谡。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良兄弟五人个个都是人才,马良与诸葛亮私交极好,他阵亡后,诸葛亮对马谡也非常照顾。据《三国志》记载,马谡才气过人,熟读兵书,好论军计。诸葛亮对他很是器重,常常把他叫过来谈话,一谈就是一整天。马谡对事物确实有过人的见解,比如诸葛亮征南中的时候,马谡就建议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南中。三国时对将领的破格提拔屡见不鲜,所以大家虽然对马谡守街亭有异议,也只好保留在心里了。

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叮嘱马谡,街亭虽小,却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去街亭,蜀军必败,还指示他要靠山近水安营扎寨。

马谡到达街亭后,不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却要把大军驻扎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副将王平提出反对意见:“山上远离水源,如果魏军将山围住,切断水源,断绝粮道,我军就会不战而败。”王平是从军中摸爬滚打长大的,人非常有悟性,却不识字。马谡自恃熟读兵书,没将文盲王平的话放在心中。他踌躇满志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这都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制胜之秘诀。”王平再劝也无济于事,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将大军带到山上。

张郃率五万部队来到街亭,侦察到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又见四处起火,不战自乱。张郃趁势进攻,蜀军大败。马谡见街亭失守,知道闯了大祸,都不敢回去见诸葛亮,连夜逃回成都。

听说街亭失守,诸葛亮顿时就颓然了:失去这么个屏障和前锋部队,自己已经不是张郃五万精兵的对手,而魏国的援军正在源源不绝地赶来。无奈之下,他只好迁了陇西城附近一千多户百姓退回了汉中。

在诸葛亮的历次北伐中,第一次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刘备去世后,魏国对蜀汉疏于防守,陇右一带没有战备,诸葛亮出祁山,曹魏举国震惊,三郡不战而降就是证据。就连魏国陇西太守都认为,如果一个月内援军不来,用不着诸葛亮来打,城内人饿也饿死了。遗憾的是,在这么有利的情况下,胜利却与蜀汉擦身而过。此后,更是渐行渐远。

诸葛亮兵败之后,不战而降的三个郡又回到了魏国的手里,只有一个参军姜维投降了诸葛亮。经此之战后,魏国惊异地发现,他们向来轻视的蜀汉居然还有如此大的野心和能量,从此便派大将军曹真常驻长安,专门对付西蜀部队。曹真认为诸葛亮此次受挫于祁山,下次必定会从散关攻打陈仓,于是命令将军郝昭进驻陈仓。从此,雍凉从软豆腐变成了硬骨头,诸葛亮的后几次北伐都被硬生生地挡了回来。

胜利曾经离诸葛亮如此之近,却飘忽远去,缥缈难寻。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错用了纸上谈兵的马谡。

回到成都,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马谡在狱中给诸葛亮写信说:“丞相待我亲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这次我违背节度,招致兵败,军令难容,丞相将我斩首,以诫后人,我罪有应得,死而无怨。只是恳求丞相以后能照顾好我的一家妻儿老小,这样我死后也就放心了。”诸葛亮看完信后,老泪纵横,要斩杀自己向来器重的将领,确实让人心痛难忍,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的心,统一天下的宏愿就更难实现了。于是他强忍悲痛,答应将马谡的儿子收为义子,让马谡放心,而后斩杀了马谡。

杀马谡之后,诸葛亮又上书朝廷,要求处分自己,刘禅便将诸葛亮降为右将军,但是依然行丞相事。诸葛亮又上了一道《街亭自贬疏》,其实就是检讨书。在疏中,诸葛亮承担了全部责任,并指出问题的关键是自己用人错误。此外,他还建立了问责制度,规定以后但凡打了败仗,主帅都要承担领导责任。以后数次北伐,诸葛亮都亲临前线,坐镇指挥。可见诸葛亮不是走过场,他是切切实实地认错、改错。从这一点来说,他和曹操都做得非常好。

在这次战争中,王平能够始终坚持正确意见,并在战乱中将自己的一支人马完好地带了回来,成为唯一没有受处分,反而受到奖励的将领。

马谡被杀之后,蒋琬到了汉中,蒋琬对诸葛亮说:“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天下还没有安定,现在正是用人才的时候,把这样一个难得的人才杀了,难道不可惜吗?诸葛亮又一次痛心地泪流满面:“四海分裂,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现在天下大乱,四海分裂,战争才刚刚开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废弃军法,我们又凭借什么去战胜敌人呢?

杀马谡绝不是诸葛亮的本意。马谡既是人才,又有威望,马谡被斩的时候,十万将士为之流泪。然而诸葛亮为了大局,为了蜀汉的安定团结,不得不严格地实施依法治国,不得不杀掉自己的爱将。

马谡熟读兵书,纸上谈兵,头头是道,然而一旦真的打起仗来,就不灵了。街亭一战,全军覆没,马谡骄傲自大,听不进别人的正确意见固然是街亭失守的重要原因,然而另一个原因,则在于他打起仗来不从实际出发,将书本上个别教条生吞活剥,乱用一气。

在运用书本知识的时候,必须随时注意客观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从而根据新的情况,制定出合适的行动方针。兵法上的“凭高视下,势如劈竹”,“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一定具体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只能借鉴,不能生搬硬套。马谡却将实际情况和书本知识割裂开来,不分时间、地点和条件,死抱住这两句话不放,结果势如破竹变成四面受敌,把士兵置之死地成了把士兵引向绝境,从而导致街亭失守、自己被斩的悲剧。

3.北伐战争

马谡死了,诸葛亮擦干了眼泪,继续励兵讲武,准备新的北伐。同年十二月,魏国与吴国在石亭交战,魏军主力都派到东边,关中兵力薄弱,诸葛亮趁此机会发动了第二次北伐。

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然而陈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魏国守将郝昭也作足准备,诸葛亮率军攻而不克,便派遣郝昭的同乡靳祥到城下劝降,被郝昭拒绝。诸葛亮思量自己的士兵有数万人,陈仓守军只有一千多人,再加上魏国援军需要些时日才能来到,便决定实施强攻。

他用云梯、冲车攻城,魏军用火箭射云梯,用绳子连着石磨砸击冲车,云梯和冲车都被烧毁击坏。诸葛亮又构筑了百尺高的井栏,也就是木楼,让士兵登上木楼向城中射箭,以掩护以土填壕、直接攀城的士兵,然而魏军在城内又构筑了一层城墙,这次攻击又失败了。诸葛亮又命人挖地道进城,魏军以地道反地道,在城内横向挖掘地道,堵住蜀军。

双方输攻墨守,你来我往,昼夜相拒,不觉间二十多天已经过去,诸葛亮军粮告罄,不得不引兵退去。魏将王双见诸葛退兵,就率骑兵追击。诸葛亮攻不了城却不代表作战能力弱,回转身来与王双交战,轻轻松松就打败了魏军,杀了王双。此时,魏将援军还在路上,没有抵达陈仓。

公元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这次为了巩固汉中,开拓疆域,诸葛亮派遣陈式进攻第一次北伐降蜀、街亭之战后又被魏军收复的武都和阴平两郡。魏国雍州刺史郭淮派兵前来救援,诸葛亮亲自率领主力到建威阻击,郭淮被迫撤退。武都、阴平两郡回到蜀军手中,诸葛亮留兵驻守,自己回到汉中。

这次北伐取得了胜利,刘禅就下诏书,恢复了诸葛亮的丞相地位。

武都、阴平被蜀军所占,魏明帝曹睿自然不情愿,公元230年,他决定兴师伐蜀。当年八月,魏军兵分三路,大司马曹真率主力从长安入子午谷,左将军张郃出斜谷,大将军司马懿从荆州出西城合攻汉中。诸葛亮也不示弱,他自率部队到城固、赤坂,令骠骑将军李严率两万增援汉中,又派镇北将军魏延和关中都督吴懿率轻骑出祁山、入羌中,联合羌人扰乱魏军后方,以牵制魏军。在阳溪,蜀军和魏军遭遇,蜀军击败魏将费曜及雍州刺史郭淮部。魏将继续进军,途中大雨连降三十多天,山洪四起,道路阻绝,兵士伤亡严重,辎重大量耗损。谋臣华歆、杨阜、王肃就向魏明帝上书,建议他不要强进,知难而退,以图再举。魏明帝听取了意见,九月下诏诸军还师,伐蜀之役就此中止。

公元231年二月,经过两年的准备,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包围了祁山。以往蜀军总是困于军粮不济,这次诸葛亮用木牛来运输军粮,作好了与魏军长期作战的准备。

魏明帝派大将军司马懿进驻长安,左将军张郃、雍州刺史郭淮防御蜀军。司马懿就让部将费曜、戴陵率四千人守上邽,自己率领主力援救祁山。诸葛亮一面分兵继续攻打祁山,一面亲自率领主力攻击司马懿。郭淮和费曜率部袭击蜀军,被诸葛亮击破,蜀军趁势收割了当地的熟麦,作为军粮。司马懿据险防守,任凭蜀军如何挑战,都不出战,诸葛亮只好退兵。司马懿又像影子般尾随至卤城,却依山筑营,只与蜀军相峙,决不出击。五月,魏军诸将耐不住性子,请求出击,司马懿无奈,只好命张郃包围祁山的蜀军,却未能攻克。司马懿自己率部攻打诸葛亮,被诸葛亮派遣的魏延等部击破。蜀军大破魏军,获得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张,司马懿急忙退回营垒。

六月,诸葛亮命李严向前线运输军粮,此时连天大雨,山路垮塌,运输军粮非常困难,李严便写信向诸葛亮说明情况。诸葛亮见军粮不济,只好撤军。司马懿又派遣张郃追击,追到木门,蜀军在高处设下埋伏,弓箭齐发,终于将张郃这个心腹之患射杀,诸葛亮回师汉中。

第四次撤军又是因为军粮运输困难,诸葛亮便在斜谷口设置粮站,进行备战。公元234年二月,沉寂了三年的关陇再起硝烟,诸葛亮率十万军队进行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这次北伐,诸葛亮同时派出使者入吴请求孙权同时出兵,以求东西策应。诸葛亮本人一反从祁山进兵的老套路,入斜谷出陇东。

四月,诸葛亮到郿县,进驻渭水之南。司马懿也引兵渡过渭水,背水筑垒阻击蜀军。诸葛亮进入五丈原,司马懿派遣刺史郭淮抢占北原,蜀军攻而不克,两军在五丈原对峙。诸葛亮担心军粮运输困难再一次拖后腿,便分兵屯田,作好了长久屯驻的准备。

五月,孙权配合诸葛亮的攻势,率领十万大军亲征合肥,同时又命陆逊、诸葛瑾率兵攻击襄阳,孙韶、张承攻击广陵、淮阳。魏明帝曹睿派秦朗率两万人援助司马懿,自己亲率主力阻击吴军。吴军到长江以北后,水土不服影响了战斗力,七月就匆匆退兵。

八月,司马懿遵照魏明帝“坚壁拒守,以逸待劳”的指示,无论诸葛亮如何挑战,反正就是坚决不理睬、不出战。不知不觉间,一百多天过去了,来的时候还是夏天,现在秋天的凉意已经渐渐逼近,长期的操劳令诸葛亮身心俱疲,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无奈,诸葛亮只好让人给司马懿送了一件特殊的礼物。

相比之下,司马懿这边就轻松多了,他仿佛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体验荒野生活的。这天,正当他悠闲地欣赏江边秋色的时候,魏国军营里来了一位蜀汉的使者,声称诸葛亮有礼物送来。司马懿就客客气气地把他请进了大帐,打开礼盒一看,是一件颜色鲜艳的女子的服装。司马懿大笑道:“早就听说蜀锦精美无比,百闻不如一见,不过,这件衣服内人穿可能有点儿大了。”蜀汉的使者冷冷地答道:“错了,这不是给尊夫人的,是给都督您的。我家丞相说,您既为魏国大将,不思一决雌雄,却躲在营里和女人有什么区别。您如果还有点儿男子汉的气魄,就早点儿出来决个胜负!”

司马懿听完这话,气得满脸通红,将使者打发走之后,就召集众将说:“蜀汉的人欺人太甚,我这就上表陛下,请他取消坚守的圣旨,说什么也要和诸葛亮决一死战!”收到求战的表章,曹睿却糊涂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又何必巴巴地特地来请旨呢?辛毗却笑了:“您是不懂仲达啊,他根本就不想现在出战,就等着您下一道诏书来应付那些求战的部下。”曹睿恍然大悟,便派辛毗带着杖节来给司马懿当军师。

以后,只要诸葛亮来挑战,司马懿就作势带兵出战,辛毗则持着杖节拦在营帐门口,司马懿便不出兵。姜维听说后,就来向诸葛亮说:“辛毗带着杖节来了,敌人不会出战了。”诸葛亮当然清楚魏人演的是什么戏,于是叹了口气说:“司马懿根本就不想打,所以才会千里请战,以此堵住三军之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若真的能打赢我们,就不会回去请战了。”

诸葛亮能洞察司马懿的诡计,却无法迫使其就范,只好再次派使者前去打听消息,司马懿依然一团笑容,好酒好菜地招待使者,只字不提军政大事,只是关切地询问诸葛亮的饮食起居。使者回答说:“丞相每日为公事操劳,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凡是杖责二十以上的刑罚都要亲自过问,每天吃的也很少。”司马懿一听,点头赞许:“真是令人感动。”使者一走,他就对自己人摇头说:“诸葛亮这么操劳,命不会久了。”

当月,诸葛亮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后主刘禅便派尚书仆射李福探望诸葛亮的病情,几天后,李福去而复返,这时诸葛亮的病情已经恶化。他知道李福此来的意思,便说:“我死之后,军政大事可交给蒋琬,蒋琬之后,可交给费祎。”李福又问,那费祎之后呢?诸葛亮默默无语,不再回答。

五丈原莽莽苍苍,秦川连绵不绝,秋风携带着凉意在原野上呜咽而过,诸葛亮知道他将要在这里告别人世。从27岁那年跟随刘备离开隆中,又一个二十七年就这样过去了。半生殚精竭虑、戎马倥偬却未曾分得半壁江山,诸葛亮纵然愿意不惜以风烛残年病弱之躯,承受鞍马劳顿之苦,实现安邦治国的理想,奈何上天却不给他时间了。秋色萧索,秋声萧瑟,诸葛亮在无尽的遗憾中离开了人世,终年54岁,历时七年的诸葛亮伐魏之战至此结束。

诸葛亮去世后,蜀军在杨仪的带领下有序撤退。司马懿接到报告立马就生猛了,即刻率兵追击,姜维命令蜀军回头作出决战的架势,司马懿以为这是蜀军使的诱敌之计,不敢放肆,遂挥退部下。蜀军撤后,他仔细地查看了诸葛亮留下的营垒,忍不住赞叹说:“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

有什么样的溢美之词能比得上来自敌人的称赞呢?!

蜀国的国力与魏国相差数倍,根本无法与魏国抗衡。何况蜀国又占有险要地形,易守难攻,蜀国何不守住地盘,休养生息,积蓄国力呢?这是很多人不解的问题,还有人因此诟病诸葛亮的军事谋略。事实上,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并非与魏国决战,而是得到民风彪悍、多出战马的西凉。

诸葛亮认识到荆州不可复得,益州不足以制天下,而一旦控制雍凉,既能够斩断魏国右臂,又可积蓄自身力量,困扰诸葛亮的兵员、粮运甚至人才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而且,背后还没有一个随时会背弃盟约的东吴,从而就可以从全局上实现对《隆中对》的修正,一步步实现恢复汉朝的大业。

整个北伐就是以雍凉为战略目标,围绕关陇地区而战。回看北伐,第一次如果街亭不丢,诸葛亮就可以实现对关中的缓图;第二次李严粮草得运,就可以凭借战后优势挫败司马懿;最后一次跨渭河登北原成功,就可以动摇魏国的西方利益。每一次皆有胜的可能,但每一次诸葛亮都与胜利失之交臂,最后饮恨渭水。或许成功除了依赖自身努力外,还需要上天的成全。

客观形势不利于自己,对手又过于强悍,使得诸葛亮的北伐之举只开花不结果。然而诸葛亮人格的伟大之处,就体现在他勇于向命运挑战,决不向困难和绝望低头,只要一息尚存,就努力不停,进取不止,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就是“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诸葛亮拥有的是完美的人生征途,而人们热爱他、敬仰他,既是出于对他匡世济民的理想的赞赏,睿智卓越的办事能力的钦佩,更是对他知难而进、进取不止的人格力量的敬慕。

4.无力回天

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临终前他对杨仪等人说,我死后这个仗不能打了,咱们撤回去。七年北伐的辛酸绝望尽在不言中,除了魏延不愿撤退,与杨仪闹翻,被杨仪杀死外,其他人听从诸葛亮的遗言,悉数回到汉中。

回汉中后,蒋琬接替了诸葛亮的位置。《三国志》说,诸葛亮死后,众臣莫不惊惶失措,唯有蒋琬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色举动和平时一样,众人这才把提着的心放下来,信服蒋琬。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不断出兵伐魏,诸葛亮死后,蜀汉还有二十九年的命运。这二十九年中,前十二年主事的是蒋琬,中间七年是费祎,后十年是姜维。蒋琬和费祎都没有出兵伐魏,姜维屡屡主张大举伐魏,都被费祎节制,顶多有时候拨给他一万多人马,费祎说:“我们都远远不如诸葛丞相,他都不能平定中原,何况我们呢!不如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公元253年,费祎去世,姜维接手,这才放开手脚北上伐魏。

公元253年三月,吴国兴师伐魏。姜维也趁机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包围南安,后因久攻不克,军粮已尽,才撤围退走。

公元254年,魏国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密谋以太常夏侯玄取代司马师为大将军,事情泄露,反被司马师所杀,魏国陷于混乱。六月,姜维乘机率军攻魏,攻占狄道。十月,攻破襄武(魏陇西郡治,今甘肃陇西南),乘胜进击,破河关(今甘肃临夏西北)、临洮(今甘肃岷县)等县,并迁河关、临洮、狄道三县民入川,率军撤回。

公元255年,魏国大将军司马师病亡。姜维又率数万人攻魏,先在故关大败魏将王经,后被魏将邓艾、陈泰合力击退。

公元256年,姜维又出兵祁山,渡过渭水,在段谷与魏将邓艾遭遇。蜀军交战不利,死伤甚多,陇山以西的地方也趁机叛乱。姜维失败而归,上表自请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公元257年5月,魏国讨伐吴国。姜维又趁机进攻秦川,在芒水与魏守将司马望、邓艾筑营对峙。直到第二年三、四月,姜维听说吴国兵败,也引军撤退。

公元262年10月,姜维再度起兵攻魏,攻入洮阳。魏将邓艾抢占有利地形,在洮阳以东的侯和设阵,以逸待劳阻击蜀军。双方激战,蜀军大败,损失严重,姜维只好退往沓中。此后,蜀军实力大减,转为被动防御的态势。

姜维原是魏国官员,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投降蜀国。诸葛亮见他“心存汉室”,且胆识智谋过人,对他很是欣赏,多次给费祎写信赞他“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好学不倦,清素节约”。不久,就提升他为征西大将军。姜维也继承了诸葛亮的路线,终其一生将讨伐魏国视为自己的使命。

姜维在掌管蜀国军权的十年中,共八次出兵伐魏,再加上费祎时代姜维平定汶山平康叛乱和安抚凉州胡王的军事行动,姜维共出兵十次之多,足见其“心存汉室”的执著赤诚。

十次出兵中,不克而还的有五次,虽然没有取得卓越的建树,这种一比一的得分对于地盘相当于魏国七分之一的蜀国来说,已是骄人的成绩了,何况姜维还有无法超越的制约。当时刘禅宠信宦官黄皓,黄皓恃宠而骄,专权恣肆。丞相董允在世的时候,黄皓还忌惮于他,董允过世后,再没有人能够节制黄皓。右大将军阎宇巴结黄皓,黄皓就打算废姜维立阎宇。姜维知道后,曾上书刘禅,请求诛杀黄皓,刘禅不允。姜维见黄皓势大,担心遭到报复,不敢回成都,就对刘禅说自己到沓中种麦,补充军需,以此躲避黄皓。姜维连自身的安全都无法保障,又能建多大的功、立多大的业呢?

几乎每年都有战事发生,这对于地狭人稀的蜀国来说,自然是难以承受的负担,《三国志》中写到,“军旅数出,百姓凋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这些费用都得由老百姓承担。蜀国被灭的时候,有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人、十万零两千军队。这就意味着,蜀国包括小孩在内,九个百姓就要养活一个士兵,人民负担非常沉重。

蜀国内部的厌战情绪达到了顶峰,一个名叫谯周的人就特地写了一篇《仇国论》来反对连年用兵。他说,我们朝廷一定要审时度势,掂量掂量我们能不能一统天下。现在天下不是秦末的那个情况,而是六国的情况,所以我们做不了汉高祖,倒可以学着做做周文王。也就是说,蜀国想要凭借自己的武力,发动战争一统天下,是一件行不通的事,如果一意孤行,穷兵黩武,其结果必定是土崩瓦解,陷入绝境。谯周的这篇文章无异于向诸葛亮留下的由姜维执行的路线叫板,他却没有受到任何处分,后来反而升官了。这说明,他的观点在当时的蜀国颇有市场。

就在这种情况下,公元263年,魏国决定进兵灭蜀。姜维发现了曹魏的动向,立即上表刘禅,要求增兵防守。刘禅看到表章,先问黄皓,黄皓迷信兔神,就跑到巫师那里,问魏国会不会打过来,巫师就说放心吧,不会打来的。黄皓就跟刘禅这么说了,刘禅便把这事压下来,整个朝廷都蒙在鼓里,不知大祸即将临头。

公元263年八月,魏军兵分三路,发动了对蜀国的大规模进攻。邓艾率三万人进攻西路沓中,缠住蜀汉大将姜维;诸葛绪率三万人进攻中路阴平桥头,封住姜维增援汉中的道路;钟会率领十二万人直取汉中。魏军共有十八万人,而蜀军兵力大约九万。

姜维在连年征战无果的情况下,曾研究蜀中形势,制订了一个“敛兵聚谷”的策略,就是在敌人来袭的时候,集中兵力退守汉、乐两城和阳平关,只要将这些关隘守住,整个蜀国就安全了。九月初,面对魏国三路大军,蜀军就按这个策略放弃汉中各个险要,退守二城一关。魏军也采取了相当高明的对策,东路统帅钟会各派一万人马围住汉、乐两城,两城各有五千蜀兵,魏军依仗两倍的兵力将两城团团围住,却不攻击,仅仅限制住不让他们出来捣乱。然后,钟会又派其余的十万大军越过两城直扑汉中咽喉阳平关,阳平关下魏军十倍于蜀军。姜维精心部署的策略,就此被人海战术轻松化解。

阳平关的蜀军由傅佥和蒋舒统领。蒋舒原是别处守将,由于不称职,被撤换到阳平关给傅佥当副手,他本就心怀不满,这时就假称出城迎战,投降了魏军。魏军在这个向导的带领下突袭阳平关,傅佥战死,阳平关失陷。

阳平关的陷落标志着汉中的失守。姜维听说后,急忙从沓中撤兵救援汉中,负责缠住姜维的邓艾如影随形尾随而来。到汉中要经过阴平,阴平已被魏军中路诸葛绪控制,姜维无法通过,他便向北佯动,作势攻击魏军后方。诸葛绪上当,连忙回师防备,姜维趁机突击,进入阴平。等诸葛绪明白真相回到阴平桥头,姜维已经离开一整天了。

姜维本拟增援阳平关,但路上得知阳平关已经失守,不得已,他便转向了白水关,遇到张翼率领的成都部队。两下一商量,决定合兵一处,退守剑阁。

剑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美称,虽然汉、乐和阳平关失守,蜀军仍有抗拒魏军的最后机会。蜀军兵力接近五万,魏军西、中、东三路合于一处,除汉、乐留守的数万部队外,还有十五万大军,蜀魏双方以一比三的兵力比例对峙于剑阁。

钟会虽然人多势众,却也拿天险剑阁无可奈何,倒是十五万张嘴巴吃起饭来,消耗的粮食煞是惊人。眼看粮草不够了,钟会有了退兵的打算。近70岁的老将邓艾却建议不要退兵,由他率领一部分兵力偷越阴平小道,奇袭涪城。这样一来,如果剑阁蜀军回师攻打,钟会便可趁机强攻剑阁;如果剑阁蜀军不回师,则涪城方面兵力不足,邓艾便可直入成都。

邓艾出身贫寒,既务实又有方略,以一个屯田小官受到司马懿的赏识,步步升迁。眼下又以古稀之年自告奋勇勇闯绝地,确实是一名老当益壮、智勇双全的骁将。

公元263年十月中旬,邓艾带着一万精兵,自阴平沿景谷道向南转进,南出剑阁两百多里,又凿山开路,修栈架桥,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部队走到马阁山,遇到悬崖峭壁,能否成功在此一举,前路却隔绝阻断,士兵们都大哭起来。邓艾用毛毡裹着自己,率先滚下了山坡。士兵见状,受到激励,或裹着毯子,或攀缘藤条,下到山底。

十月底,邓艾率军出其不意突降江油,守将马邈大吃一惊,惊慌失措,不战而降。江油失守的消息传到成都,蜀汉震动。刘禅派诸葛瞻(诸葛亮之子)和黄崇率领成都全部兵力五千人抵挡邓艾,也被邓艾击败。此时邓艾离成都只有150里的路程了,剑阁守兵消息封锁,不知道后方已经被连锅端了。

蜀汉朝野惊恐万状,老百姓都抛弃家园逃到深山老林里去了。朝中,有人提议逃到东吴组织流亡政府,有人提议投靠南中少数民族,那位写《仇国论》的光禄大夫谯周却力主投降。谯周说:“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自古以来,一个皇帝跑到了别人的国家只有称臣的份儿,既然称臣,与其向孙吴称臣,不如向曹魏称臣,因为吴国早晚要被魏国吞并,何必到时候再跟着吴国去投降第二回?至于为何不能去南中,谯周说,南中是丞相发兵压下来的,他们本来就不服我们,跑到那里去又要增加他们的负担,他们愿意吗?不愿意。

谯周一说完,大家都连连称是,刘禅虽然不愿意投降,但看到大家都泄了气,也只好少数服从多数,让侍中张绍拿着玉玺去见邓艾,并下命令让姜维停止抵抗。姜维正在撤回的路上,得到刘禅的命令,也被迫举起了白旗。

公元263年,景元四年十一月,魏国全面征服蜀汉,立国四十二年的蜀国宣告灭亡。

后人常将蜀国的灭亡归咎于姜维的穷兵黩武,其实亦不尽然。当时蜀魏二国,国力相差悬殊,灭蜀的时候,蜀兵总数只有九万,而魏军却有十八万,实力相差一倍;就形势而言,蜀国无论如何都难以支持。既无退守的余地,那么就只好进攻,至少要以攻为守。

蜀汉名臣郤正曾评价姜维,为官清廉,身居高位却生活简朴,远离声色诱惑,好学不倦,堪称一时楷模。他多次出兵伐魏,虽然招致“玩众黩旅”的贬讥,却也是效法诸葛六出祁山的忠贞。国家沦陷后,姜维仍不甘心,他使用了一生中最后的一个计谋,假降钟会,鼓动钟会反魏,后来却因事败身死。和诸葛亮一样,姜维付出自己的生命去履行理想,奈何无法抗拒冥冥中的天意。

5.最后辉煌

还记得我们在前面讲过,孙权善于以情感人,他用满腔的感人真情将一大群才华出众的人聚拢在自己身边。他善于用人,但凡是有才的人,他不看门第,不论身份,即便出身卑微,他也能够给予重用。然而这都是孙权早期的表现,步入晚年之后,孙权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孙权晚年的时候,设了一个官职,叫校事官,这个官每天的任务就是刺探臣民们做了些什么事,说了些什么话,谁和谁来往得勤,刺探完了就把情况汇报到孙权那里去。事实上,这就是个特务统治。

在校事官中,有个叫吕壹的人格外嚣张,他借机今天诋毁这个,明天诋毁那个,文武官员惶恐不安,朝廷上下乌烟瘴气。由于孙权听信特务,不相信大臣,所以这种情况得不到遏制,越演越烈。直到后来吕壹跟孙权说,有一个叫刁嘉的人诽谤朝廷,孙权就把刁嘉抓起来,拷问他。刁嘉否认,孙权就问那些跟刁嘉有来往的人,你们听见他诽谤朝廷了吗?所有的人都因为害怕吕壹,只好说听见了,他确实诽谤朝廷了,一直问到一个叫是仪的人。是仪曾随吕蒙袭击关羽,后又大破魏将曹休,时任偏将军,是个清廉忠直的人,问到是仪这里,是仪便实话实说没听见。孙权一再逼问他,最后是仪急了,就说:刀都架到我脖子上了,我干吗要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我确实没听到啊。孙权这才相信了他,如果不是是仪的坚持,一个冤假错案就这样被坐实了。

早年孙权常常对人说,自己和某某情同骨肉;晚年的孙权不仅不再和群臣有骨肉之恩,和自己的亲生骨肉也离心离德。

孙权一共有七个儿子,大儿子叫孙登,是孙权的第一任太子,但在33岁的时候去世了,这个儿子好歹算是善终。孙权的第二个儿子叫孙虑,20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也算善终。第三个儿子孙和,孙登死后孙和就成为第二任太子。第四个儿子叫孙霸。孙权对这孙和、孙霸一样喜欢,同等对待,不分厚薄。他封孙和为太子,同时又封了孙霸为鲁王,让这两个人住在同一个府邸中,给他们的礼仪待遇没有任何区别。这样一来,两个儿子之间自然产生了明争暗斗。

事情后来越闹越大,两人各树党羽,朝中百官分成了两派,一为太子派,一为鲁王派,两派相斗,朝廷不得安宁。孙权就曾屡次派人谴责拥护太子的顾雍,让顾雍活活呕死。后来,事情闹到无法收拾之后,孙权一怒之下,就废了孙和,杀了孙霸。(www.xing528.com)

孙权的第五个儿子叫孙奋,孙奋后来也死了,不过不是死于孙权之手,而是被孙权的孙子、吴国的第三任皇帝孙皓杀的。孙权的第六个儿子叫孙休,第七个儿子叫孙亮,孙权将孙亮立为第三任太子。孙亮10岁即位,16岁就被权臣废了,然后又被接位的哥哥孙休杀了。

吴国后期,父子、兄弟之间的相互残杀,将家底本来就不雄厚的吴国折腾得一天天走向穷途末路。

公元252年,孙权逝世,时年71岁,谥大皇帝,庙号太祖。孙权临终的时候,太子孙亮只有10岁,他便让人推荐辅政大臣的人选,侍中孙峻就推荐了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诸葛恪当时任大将军,镇守武昌。考虑到诸葛恪有点刚愎自用,孙权本来并不看好他,但当时也确实没有比他更优秀的人才,就只好定下他了。

诸葛恪字元逊,从小就以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而著称。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的脸长得又窄又长,像驴的脸,有一回孙权特意开诸葛瑾的玩笑。群臣聚会,孙权差人牵了一头驴来,在驴的脸上挂了一张纸,上面写着:诸葛子瑜。老实人诸葛瑾受到这种作弄,气得满脸通红。这时候,诸葛恪就说:“请求给我一支笔,增加两个字。”孙权就给他笔,诸葛恪在后面添加了“之驴”两字。在场的人都笑了,尴尬的场面被化解了,孙权还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诸葛恪临离开武昌的时候,和他同驻扎在武昌的上大将军吕岱叮嘱他说:“你这次回去,凡事要小心,务必十思而后行。”诸葛恪不以为然,反驳说:“古人云三思而后行,孔夫子也说过思考两遍就可以了。如今您让我思考十次,分明是认为我不行嘛。”老将军无奈地笑笑,不再说话。

诸葛恪到了建业,以大将军和太子太傅的身份,统管所有政务。他一走马上任,就着手励精图治精兵简政轻徭薄赋,使东吴出现了一派新的气象,倒也颇得民心。当时只要诸葛恪出门,吴国就有很多追星族前拥后挤,伸长脖子,争相一睹他的风采。

公元252年,诸葛恪在东兴修筑大堤,将两山连接并在其间筑城两座,各留千人防守,魏人将这种行为视为挑衅。十二月,魏王曹芳分兵三路攻打东吴,诸葛恪亲率援军四万急驰东兴。吴将丁奉率领三千水军乘舟楫顺风而下,两日内就到了东兴。当时天降大雪,魏国的胡遵等人正在饮酒聚会,没有防备。丁奉神兵突降,袭击魏军营垒,魏军惊恐溃逃,争渡浮桥,浮桥被压垮,魏军落水而死和自相践踏而死的人接近一万,剩下的残兵也烧营退走,吴军缴获了大批军需物资。

东兴之战是诸葛恪执掌朝政以来,吴国和魏国的第一次刀兵相见,吴国在这次战争中取得了完胜。让诸葛恪与吴国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场战争却是吴国最后的夕阳残照。塞翁失马,焉知非祸?这场战争将吴国和魏国引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经评价孙权有勾践之奇,这句话影射孙权像勾践那样,在前期创业的时候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晚年功成业就之后,就怀疑臣子,杀戮有功之人。如果就此认为孙权是个阴险虚伪的人,也是不客观的。多情者必多疑,凡是重情的人,都容易患得患失,担心别人背叛自己,所以孙权晚年的变化也属正常。

6.东吴归晋

东兴之战,司马师的军队劳师远征却一败涂地,魏国朝廷自然要追究责任。主帅司马师表现出了大气的一面,他将所有的责任一人承担,消除了部下的担忧,赢得了军心。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吴国的诸葛恪一战得胜后,便翘起尾巴,从此小瞧了魏国,甚至召集群臣商议第二年春天大举北伐的事宜。群臣认为连年出兵将导致兵马疲惫,胜算不大,而且还会劳民伤财,减损国库。然而意气风发的诸葛恪哪里听得进别人的话,他一意孤行,执意出兵,大家也拿他没有办法。

第二天春天,诸葛恪率领二十万大军来势汹汹兵临合肥城下。当时合肥城里只有三千多守军,诸葛恪让人垒起土山攀缘城墙,城墙在密集的攻击下眼看就要颓塌。城中守将张特急中生智,派人将自己的印绶给诸葛恪送去,还带去口信说:魏国的法律规定,城池被围一百天救兵不至,城里的人即便投降也不会株连家族,如今您已经攻打合肥九十多天,请您允许我们明天投降,那样的话就不会殃及家人连坐,现以印绶作为信物。诸葛恪心想,多等几天有什么要紧的,反正这合肥城早晚得被我军攻下,于是同意了张特的请求,命令属下停止攻城。

正当吴军在接受魏军投降的美好憧憬里欣然入梦的时候,三千魏军在城内抡锹铲土,日夜奋战。几天之后,吴军一看目瞪口呆,在朝阳的照耀下,一座全新的城墙拔地而起,矗立在旧城墙的里面。原来张特使了个缓兵之计,骗得几天时间,起了一座新墙。

此时,他一改头几天的可怜模样,雄赳赳地站在城头向吴军大喊道:我怎么会投降!我只会战斗到最后一刻!诸葛恪气急败坏,连忙命令士兵重新攻城,然而连月苦战,吴军早已疲惫,哪有力量再啃掉一堵新城墙,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了。

机会一闪即逝,时光也疏忽而过,吴军在合肥城下,从春意初萌的季节一直耗到烈日炎炎的盛夏。天气越来越热,饥渴的吴军四处找水喝,已经顾不上饮水卫生,一时间,东吴半数以上的士兵都开始腹泻。诸葛恪听到报告,就怀疑士兵们装病偷懒,后来见士兵们果然东倒西歪,上吐下泻,便意识到这场战争再也没有胜利的转机了。

他不像司马师那样自己将责任承担起来,而是迁怒于部下,有人对战争持不同看法,他就将人解职,有个都尉一怒之下投降了魏国。七月,诸葛恪眼看再也无力攻克合肥,便只好下令撤兵。

诸葛恪这一战,来的时候是士气饱满的精兵猛将,走的时候却是垂头丧气的残兵败将,有的士兵病倒在路上被自己的人马踩死,有的士兵被追击骚扰的魏军抓获。诸葛恪居然视若不见,照旧谈笑自若,还趁机在沿江游玩了一个多月,才姗姗回到建业。诸葛恪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战是他军政生涯的转折点,从此他彻底失去了人们的支持。

八月初,诸葛恪回到建业,他不但没有反省自己的过错,反而大发雷霆训斥他人,还大力镇压那些反对他的人。如此倒行逆施,诸葛恪已经为自己掘好了坟墓。

这年冬天的十月,孙亮和孙峻为诸葛恪设下了鸿门宴。诸葛恪在赴宴的前一天晚上似乎有些预感,坐卧不安,但他第二天还是履约按时赴宴。他的门人感到气氛不对,暗中劝他回去,但死到临头的诸葛恪依然保持了他一贯满不在乎的作风,说道,这群废物能有什么了不起,顶多在酒里放点蒙汗药罢了。

他佩剑上殿,坐下后也不轻易饮酒。孙亮见状,就说:太傅的府里想必有好酒,不妨派人取来。诸葛恪这才喝了几杯酒。席间,孙亮找了个借口离席,孙峻也假说出去方便一下,方便回来的孙峻换了一身精悍打扮,手持尖刀大呼:“奉旨捉拿诸葛恪!”诸葛恪连忙拔剑,却晚了一步,立刻身首异处。

鸿门宴后,大家拥戴孙峻为太尉,代替诸葛恪的位置。孙峻掌权后,一味和宫女鬼混,吴国在没落之路上越滑越远。

公元264年,东吴的第三任皇帝孙休病重去世。这时候,吴国人本来应该按照孙休的意思立他的儿子为帝。然而大家一看,如今蜀汉已亡,东吴朝不保夕,与其立个没有能力的小皇帝,还不如换个有能力的人来掌管国事。

重臣张布和濮阳兴听说孙权的孙子,23岁的孙皓英明果敢,勤奋好学,便去迎立他为皇帝。这位东吴的末代皇帝开始还像模像样地勤政爱民,天长日久就暴露出骄横粗暴、好色贪杯的恶习。将他迎立为皇帝的张布、濮阳兴不免后悔,私下里不时发点牢骚。孙皓听说后,就将二人下狱问斩。

两位大臣惨死后,朝中再也没有人敢于劝谏孙皓,孙皓的本性完全暴露,他为了让东吴美女只供他一人享用,竟然禁止民间婚嫁。他还嗜杀成性,大臣们经常无辜地被他挖眼睛,剥脸皮,剁双脚。

此外,孙皓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四处寻找祥瑞。今天在这里找到一根有刻度的银尺,就改元天册,明天在那里发现了一块有字的石头,就改元天玺。他不曾料到,自己的年号很快就要变成天塌。

公元279年,司马炎见孙皓这么离谱,就决定出兵东吴。当年十一月,晋朝发动二十万大军,从几个方向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吴国进发。公元280年初,晋朝杜预从荆州攻向江陵,王浑从扬州攻向建业,王濬从益州直插东吴腹心建业。

王濬率领水军去建业的途中,遭遇吴兵插在长江中的根根铁锥。王濬就派善于游泳的勇士将铁锥全部拔起,将连接其上的铁链烧断。大军乘风破浪,先攻破建平,又向建业驶去。路上遇到同事王浑,王浑召唤他,志在必得的王濬对他笑一笑说,风大船快,我也停不住啊。

王濬疾驶的速度也是东吴土崩瓦解的速度。晋军来攻,建业只剩三万兵力。孙皓令丞相张悌率三万士兵渡江作战,这么点人马相比晋朝的大军无异于鸡蛋碰石头,大多数东吴士兵望风而逃。三月,孙皓走投无路,在部下的劝说下投降了。东吴就此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归于晋朝。

纵观历史,各种失败无不先从里面溃朽,而后才被外力一举击垮。孙皓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在他的统治下,吴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民心离散,将帅北逃,即使没有晋朝的攻伐,东吴的覆灭也是早晚的事情。为国如此,为人亦如此,与其求取外界形势的好转,不如修行自己的内心,赢得由内而外质的变化。

7.二虎相争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为魏王。曹丕积极调节了与士族之间的矛盾,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了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捍卫了士族的利益,曹丕由此获得士族的支持,为称帝奠定了基础。当年十月,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定国号大魏。曹丕的政治、军事才华远不能与其父亲曹操相比,如他几次率百万大军南下伐吴均无功而返,但他征服了北方鲜卑、高句丽等部落,将魏国的疆域拓宽到蒙古高原。

公元226年6月,曹丕驾崩,享年40岁,他的儿子曹睿继位为帝。曹睿开始表现得很勤勉,指挥曹真、司马懿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几次攻伐。自从诸葛亮去世后,蜀国一时没有大规模的北伐行动。曹睿就放松下来,开始大修宫殿,消耗了大量人力,耽误了农业。后来曹睿病危,他将太子曹芳托付于曹爽和司马懿两人,为二人日后相争埋下了祸根。

曹爽外强中干,是个十足的庸才,但他的野心却不小,一心要架空司马懿,独揽朝政。他说服曹芳任命司马懿为太傅,这是个有名无实的荣誉职位,司马懿就这样按照曹爽的心意被架空了。

面对曹爽逼人的招数,司马懿并没有急于还击,相反,表现得逆来顺受,谨小慎微。这一招果然蒙蔽了曹爽,他自以为得计,于是肆无忌惮,越来越骄横,渐渐失去人心。

这一时期,魏国几次受到吴国的攻击,都被司马懿率领部队给打了回去。立下这些功劳后,不但司马懿的食邑一再增加,他的子弟们也都纷纷受封为侯。纵然如此风光无限,司马懿依然保持了低调的处世风格。

与司马懿的低调相比,曹爽则继续飞扬跋扈。他专擅朝政,广结党羽,甚至随意改动国家法令制度,生活也无比奢侈,吃穿用度比皇帝还要讲究,一时间,人人侧目,认为他有不臣之心。为避曹爽的风头,司马懿主动称病,退休回家,不再参与朝政。

曹爽放心不下,就派即将赴任荆州牧的李胜借辞行之名,去司马懿家中探听虚实。司马懿焉能不知曹爽的雕虫小技,于是将计就计演了一出戏。

他出来见李胜的时候,是被两个人搀扶着颤颤巍巍地挪出来的。李胜一见,赶忙说明来意,我这次要到本州去担任刺史,今天特地来向您辞行。李胜是荆州人,所以把荆州称为本州。司马懿待他说完,刚要开口却忍不住喘起来,赶紧示意要喝水,婢女就把杯子端过来,他刚喝一口又咳将出来,水洒得满身都是。李胜见状搭讪说,唉,想不到您老病到如此地步。司马懿半天方才安定下来,中气不足地说,唉,人老了不中用了,你要到并州去啊,那个地方离胡人很近,你要多加小心,我病得这么重,看来我们是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小儿师、昭烦劳您照应一下。李胜听他把本州听成并州,连忙纠正说,我是回本州,不是去并州。不纠正还好,一纠正,司马懿表演得更加来劲了,啊?你是刚到并州啊?李胜只好再次重复,司马懿这才好像明白了过来,又说,我真是老糊涂了,你说什么也听不清,现在你回本州做刺史,好好干吧。

李胜告辞司马懿,就回复曹爽,让他放心,司马公如今就像风中残烛,来日无多了。曹爽信以为真,再不防备司马懿。殊不知司马懿早已下定决心,除去曹爽,并在暗中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

公元249年的春天,皇帝曹芳去城外的高平陵扫墓,曹爽也带着自己的兄弟们随行,趁机踏春。临行时,有手下劝曹爽,不要将所有兄弟都带出城,以免城中有事缺乏照应。曹爽此时势力如日中天,根本想不到有人敢算计自己,自然也听不进这话。

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司马懿当然不会放过,他探听曹芳一行确实已经出城后,便以郭太后的名义下令,关闭洛阳城的各个城门。司马师也带着自己暗中召集的三千死士,占领了武器仓库和皇宫。然后,司马懿让自己的亲信占领了曹爽和他弟弟曹羲的军营。

整个洛阳城被控制住后,司马懿经郭太后的批准,上表曹芳,一一列举曹爽的罪行,并亲自带兵占据洛水桥头。在经过曹爽家门口时,曹爽家的侍卫弯弓搭箭要射司马懿,却被旁边的人制止了,这支可能改变三国历史的箭终究没有射出。司马懿顺利占据洛水桥头,彻底封死了曹爽的回洛阳之路。

郊外的曹爽接到司马懿的奏表后,大吃一惊,无论如何也想不通那个半截入土的老人怎么忽然生龙活虎了。惊慌之下,他甚至不敢将奏表呈交给曹芳。

曹爽有一个名叫桓范的谋士当时在城内,桓范假称持有太后诏书,混出城后便直奔曹爽所在地。司马懿派人去追,却没有追上。旁边的太尉蒋济劝他,曹爽向来不相信桓范,这回也不会信他的。司马懿这才稍稍安心,又接二连三派使者去向曹爽传话,说自己只想夺权,并无加害之意,如果他能够放弃兵权回来,仍然不失封侯的爵位。

桓范见到曹爽后,就向他汇报洛阳城中的变故,并力劝曹爽带着小陛下移驾许昌,然后调集全国兵力讨伐司马懿。这确实不失为一个扭转局势的妙计,只看曹爽有没有扭转局势的魄力。

司马懿派来的使者随后赶到,这些人都是曹爽平时的好友。他们说司马懿已经在洛水发誓,不伤害曹爽的性命,劝他不要大动干戈,还是听从司马懿的话,放弃权力,做个富贵田宅翁。

两种意见一时无法决断。曹爽在洛阳城外苦思一夜,天亮的时候,满脸倦怠的他走出营帐,将手中的宝剑无力地丢下,对等候在帐外的众人说:“太傅之意,不过是兵权,我不起兵,回家当个富翁算了。”桓范一听,脸色煞白:“曹子丹(曹真的字)怎么生了这样一个儿子,老子如今为你连累,也免不了灭族了!”

曹爽于是将司马懿的奏章交给曹芳,并说自己愿意伏法,请求曹芳免去自己的官职,同时又把大将军的印绶交出,命人送给洛阳城中的司马懿。主簿杨综一把拦住说,大将军,您交出印绶,恐怕难逃一死。曹爽摇头说,太傅不会失信于我的。

就这样,一群人意气风发地出来,垂头丧气地回到了洛阳城。司马懿等在城门口,仍按君臣礼仪拜见曹芳,对曹爽则看都不看一眼。

这场兵变之后,首先被逮捕的是桓范。至于曹爽兄弟,司马懿没有违背誓言,让他们保存爵位,闲居在家。但司马懿没有就此收手,他像逮住老鼠的猫一样拿曹爽慢慢消遣。他在曹爽府邸的四角各搭上一座木楼,派了八百个老百姓轮流守在木楼上监督曹爽的动向。曹爽待得无聊了,有时候就拿着弹弓去后花园打鸟。老百姓们紧紧盯着他,高声唱道:“故大将军东南行!”“故大将军西北行!”把往日显赫无比的大将军像个癞皮狗一样地羞辱。

按理曹爽这时候理应自杀,这也是司马懿的本意。但曹爽又犯了一个错误,他认为自己是皇亲贵戚,司马懿身为曹魏的臣子,是不会对自己太过分的,他又一次低估了敌人的狠毒。

此时的司马懿正在一点一点地收拢曹爽脖子上的绞索。他千方百计地罗织曹爽的罪名,不久就有人出来揭露曹爽曾经勾结同党何晏等人密谋造反。曹爽兄弟及其同党一律被处死,他们的家族,包括已经出嫁多年的女子,全部连坐被杀。被杀的人中有许多著名文人,所以世人有“天下名士减半”的叹息。

发生在司马懿和曹爽之间的不见硝烟的战争,就这样以曹爽的完败告终。

司马懿的兵变看似是一个偶然的成功,其实是经过长期准备的致命一击。他不跟曹爽正面争权,却用率兵出征的方式保持了自己的威望,所以能够在仓促之间,以不多的兵力控制整个京城。此外,他的长期谦恭退让,助长了曹爽的骄傲自大,使其放松戒备,最后不得不俯首就降。

看似纯属偶然的表象,其实是各种必然因素无声无息悄悄铺垫的结果。智者与愚者的区别是:智者引领生活,愚者被生活引领,其中关键的原因,就是智者以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捕捉到表象之下的必然因素,并加以利用引导;愚者只看到表面现象,无知无觉接受生活的引导,甚至沦落到被悲剧事件湮没的境地。

8.知雄守雌

为什么三国乱世,会轻轻巧巧地终结在司马懿的手里?为什么魏、蜀、吴三家拼个你死我活,最后全部基业竟被司马懿不声不响地收入囊中?司马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对于司马懿来说,他开始的运气并不太好。人说乱世出英雄,他倒是生长在天下动乱的东汉末期,年轻时就曾因胸怀远大理想,被名士杨俊誉为“非常之器”。然而不巧的是,他出生得稍微迟了一点,当时天下形势初定,他遇到的又是曹操这个世不二出的一代枭雄,任凭司马懿有多么强劲的光芒,在曹操面前还是微弱了点。

事实上,司马懿最初也不想在曹操手下做事。公元201年,建安六年,司马懿刚刚20岁,这是人生的清晨时分,是一生事业即将铺展开的年龄。这时候,曹操已经击败北方最强大的敌手袁绍,统一了中国北部,开始虎视南方,雄心勃勃一统天下。曹操的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走得很近,崔琰就曾对司马朗说:“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渐渐地,司马懿的名声传到曹操耳朵里,曹操就聘请他为官。但司马懿见汉室衰微,曹操干政,不愿意在他手下做事,又不便拒绝,就推辞说身患瘫病,不能起身。曹操是何等警醒的人,马上猜到司马懿借装病故意推脱。

为了调查真相,曹操派了一个手下扮做刺客,一身黑衣,穿墙越室来到司马懿的床前,挥出手中寒光凛凛的利剑向司马懿直直刺下。司马懿正要躲避,忽然醒悟这是曹操的试探之计,于是将计就计,一动不动,不反抗不躲避。刺客见状,就收起利剑,扬长而去。

曹操奸诈百出,司马懿也不逊于他。躲过这场试探后,司马懿更加谨慎地行事,但最后还是被曹操察觉。曹操又聘请他当文学官,还交代使者说:“如果司马懿仍犹豫不从,就把他抓起来。”司马懿一看,大家都是聪明人,再装也装不下去了,只好接受了曹操的职位。

司马懿在工作中的表现确实与别人对他的评价相称,他很快就连升三级,成为主簿。曹操还命儿子曹丕与他交好,向他学习。但曹操使用他的才干,也提防他的为人。单单请他做事就大费周折,可见这人委实不简单,“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是史书给司马懿的评语,曹操也意识到了。

曹操听人说司马懿有“狼顾相”,就特意验证。他见司马懿走在路上,就悄悄地跟在他身后,然后出其不意地招呼司马懿。司马懿没有提防,下意识地猛回头,只见他肩头不动,脸正面向后,这就是传说中的狼顾相。狼与狗都能在双肩不动的情况下,180度回头。据说有这种面相的人,都是狼心狗肺,心术不正。

曹操又联想起自己做过的一个梦:三匹马在一个槽前大啃大嚼。槽与曹同音,这个梦似乎暗示司马氏将要篡夺曹魏的地位,曹操遂非常忌恨司马懿,还警告儿子曹丕说:“司马懿绝对不是一个甘为臣下的人,将来必定要坏你的事!”曹操还动过除掉司马懿的念头,然而曹丕与司马懿关系很好,屡次袒护司马懿,使他免于一死。

司马懿深知自己为曹操所忌,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他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连喂牲口这样的小事都亲自操劳。在司马懿释放的烟幕弹面前,素有识人之明的曹操渐渐打消了怀疑和戒备。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朝野恐慌,司马懿冷静地处理好曹操的安葬事宜,使局势迅速安定下来。曹丕威逼汉献帝退位时,是司马懿建议曹丕谦辞推脱,让曹丕在一定程度上免除了天下人的怨谤,争取到人心,巩固了魏国的社会根基。

公元226年,曹丕去世,临死前将明帝曹睿托付给司马懿。司马懿升为抚军大将军,统领禁军,辅佐明帝。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讨伐魏国,明帝对司马懿说:“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司马懿统军与诸葛对峙,再一次体现了他的莫测心机和隐忍沉稳,他坚壁拒守,以逸待劳。诸葛亮送上女人的服装,激他出战,他宁愿受辱,也不轻易出战。司马懿示弱于对方,让诸葛亮这个咄咄逼人的强者,始终拿他没有办法,最后壮志未酬,病逝五丈原。

公元237年,原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司马懿率兵讨伐公孙渊,用声东击西之计大败公孙渊。回师途中,军中有些士兵衣服单薄,向他乞要收缴的战利品棉衣,司马懿却不给,说:“棉衣是国家的,我做臣子的,不能赏与别人,换取感激。”作为一个受宠的功臣,宁愿让士兵受冻,也不自作主张发放冬衣,姑且不论其中是非,司马懿的自制确实非常人可及。

司马懿原本按照朝廷的指示,直接班师回汉中,但当他走到白屋时,朝廷派来使者让他火速回京。诏书中写到:生死已在呼吸之间,盼早日赶到,到京直入宫殿,或许还可见面。司马懿赶紧架起最轻快的兵车追锋车,一日一夜疾驰四百里,冲向洛阳。到了洛阳,顾不得满身尘土,急入宫中见明帝。明帝奄奄一息,见司马懿风尘仆仆的模样,心中感动,拉着他的手说:“死竟然也可以忍耐,我忍死等你,如今死而无憾。”司马懿也感动得老泪横流。明帝又指着旁边的儿子曹芳,对司马懿说:“这是我的儿子,以后由你来辅佐,不要认错了。”说完让曹芳上来拜见司马懿,8岁的曹芳就上前来抱着司马懿的脖子,情景有如父子。

与司马懿一同接受托孤重任的还有曹魏的宗室、大将军曹爽。两人共同处理国家大事,很快就发生了矛盾。虽然司马懿非常谦让,曹爽依然感觉到在他面前有一种无形的压迫,后来便想尽办法排挤司马懿。司马懿以退为进,先是装病,后趁曹爽出城的时机,发动兵变,夺取政权,将曹爽及其宗亲剪灭殆尽,详细情况如同我们在前一节所述。

在发动兵变的时候,司马懿已经下定决心,与曹氏政权完全决裂。兵变之后,魏国的军政大权尽在司马懿的掌握,司马氏从此开始了代替曹魏的步伐。

司马懿不仅低调行事,还经常教导自己的儿子,凡事要谦虚退让,要像容器一样,永远保持虚空的状态,如此才可以不断接受。这种知雄守雌、以柔克刚的独特思维模式贯穿司马懿的一生,形成了他后发制人的人格。他在时机未成熟的时候,一忍再忍,在时机来临的时候,一跃而起,一击中的,最终将英雄踏遍的三国江山收归于自己的家族之手。

9.司马代魏

公元249年,曹芳任命司马懿为丞相,封安平郡公,司马懿的权力越来越大。司马懿后来生病不能上朝,每次遇到大事,曹芳都会亲自去他府中征询意见。

驻守在寿春的太尉王凌,见皇帝孱弱,朝政被司马懿把持,非常不满,私下打算立楚王曹彪为帝。遗憾的是,事情败露,司马懿杀死王凌,诛灭其九族,连无辜的楚王曹彪也连带被杀。

公元251年,司马懿去世,享年72岁,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辅政,朝政依然掌控在司马家的手中。

司马师和司马昭分别被封为大将军和骠骑上将军,总领尚书机密大事,权力比起司马懿有增无减,同时他们篡位的野心也愈发明显。此时的曹芳就像被他的先辈驱逐的献帝一样,权力衰微,形同傀儡。司马师不但不把他放在眼里,还打算将他废黜,曹芳得知消息后,非常害怕,打算做一次困兽之斗。

公元254年,蜀国大将姜维进攻陇西,司马昭从许昌回到京师,准备领兵抵御姜维,依照惯例,在部队开拔之前,司马昭将要向皇帝辞行。曹芳的亲信就建议曹芳,趁司马昭告别的时机,将司马昭当场杀死,然后统领他的军队,再去讨伐大将军司马师。

曹芳认为这主意很好,便拟好诏书,做好了准备。这天,司马昭果然来到御前辞行,曹芳正在吃栗子,优人云午等人就高唱着“青头鸡!青头鸡!”青头鸡是指鸭,鸭与“押”同音,这是在提醒曹芳,赶快向司马昭下手。然而,长期屈服于司马父兄的曹芳习惯性地忌惮司马昭,不敢动手。司马昭和他的父亲一样机警,很快就察觉到曹芳的意图,马上退出,随后带兵入城,和司马师一起动手,废除曹芳,以高贵乡公曹髦取而代之。

曹髦是曹丕的孙子,当年12岁。司马兄弟自己掌握政权,不过拿他当个摆设,却没想到曹髦聪明过人。曹髦受诏从外地赶到洛阳的时候,群臣在西掖门南迎接行礼,曹髦当即下轿,向各位官员回礼,司礼官连忙阻拦说皇帝不用拜臣。曹髦回答说:“我尚未登基,现在也是人臣。”来到皇宫门口,曹髦下车步行,司礼官又说,天子可以乘车入宫。曹髦答:“我受皇太后征召而来,还不知所为何事。”走到殿内,拜见太后,仪态端庄,大方得体。朝廷重臣见状,都感觉非常欣慰。唯有司马师心中暗悔,没想到这个用来当傀儡的小皇帝这么成熟明理,看来还有点不好对付。

第二年,司马师去世,将一切权力移交弟弟司马昭。司马昭的野心比哥哥更大,他不断地铲除异己,屠杀曹氏皇室成员,为自己取代皇帝铺平道路。他的一言一行被曹髦尽收眼底,曹髦不胜其忿,就写了一首《潜龙诗》,暗讽司马昭的跋扈。司马昭知道后,便有了杀戮之心。

曹髦血气方刚,意识到与其坐而待毙,不如痛痛快快地和司马昭斗上一场。公元260年4月的一天,曹髦再也无法按捺自己的愤怒,对王沈、王经、王业等大臣愤慨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等他来羞辱废黜,不如今天就和你们一起去讨伐他。”大臣们认为冒冒失失地出击,等于自投罗网,就劝他不要莽撞,从长计议。然而曹髦已无法继续等待,他厉声说:“我已经决定了,即使事败身死,也没什么可怕的。何况到底鹿死谁手,还不可知呢!”

曹髦不顾郭太后和众人的反对,当即穿上铠甲,拿上宝剑,坐上车驾,率领李昭、焦伯等三百多名宫廷侍官,直奔司马昭而去。王沈和王业害怕牵连到自己,连忙快步出宫,抄小路去向司马昭报告。司马昭马上就让自己的党羽贾充率兵拦截曹髦。

贾充的军队和曹髦的随从在皇宫南阙遭遇,曹髦的队伍很快就被战斗力强大的军队冲散了。曹髦一看就急了,当即高喊:“我是天子,谁敢拦我!”他挥舞着宝剑,上前一顿砍杀。司马昭的士兵见皇帝赤膊上阵,一时也蒙了,只好小心躲避,不敢对抗。太子舍人成济就跑去问贾充怎么办,贾充说:“司马公养我们这么久,为的不就是今天吗?还迟疑什么?”成济得到鼓励,就斗胆上前,手持长矛,向曹髦当胸扎去。曹髦被穿了个透心,鲜血溅满背后的宫墙,当场就死了。

司马昭听到消息,赶紧赶到宫中,对着曹髦的尸体哭道:“这下天下人该怎么看我啊?”为了应对舆论危机,司马昭决定丢卒保车。朝廷百官都建议杀死贾充,司马昭却舍不得这个心腹,于是决定杀死成济。

司马昭下令将弑君罪人成济捉拿归案,诛灭其九族。官兵到成济家里逮捕成济,成济知道自己是死路一条,就跑到屋顶上,大声叫喊:“是丞相指示我杀皇上的,我奉命行事,罪不在我。”成济自以为杀死皇帝,立了大功,却没想到招来灭门之祸。司马昭想借杀戮来保全名声,却使弑君真相大白于天下。

曹髦之后,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曹奂是曹操的孙子,燕王曹宇的儿子。这个皇帝同样有名无权,但他却再也没有曹髦的勇气。整个曹魏集团,再也没有人敢公开和司马氏作对。

司马昭自封为晋王,将他的儿子司马炎立为太子。公元265年,司马昭中风去世。司马炎继承了相国和晋王的位子,一手掌握军政大权,取代皇帝的时机完全成熟了。司马炎将曹丕代汉的故事换了个主角,重演了一次,他威逼魏帝曹奂让位。公元265年,曹奂不得不下诏书说:“晋王世代辅佐皇帝,功高恩厚,上天要我把皇帝之位让给你,请顺应天命,不要推辞。”司马炎假模假式地推让了几回后,便貌似勉强地接受了曹奂的禅让。他举行仪式,昭告天地,国号为晋,定都洛阳,改年号为“泰始”。这就是历史上的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曹髦继承了曹家的文学艺术素养,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有《祖二疏图》、《盗跖图》、《黄河流势图》、《新丰鸡犬图》、《放陵子黔娄夫妻图》多幅史实画传世。正因为具有出众的个人能力,他便将复兴曹氏视为自己的重任。然而曹髦无视当时的现实,意气行事,他的行为,与其说是履行复兴曹氏的重任,不如说是为曹氏的灭亡进行高贵而悲壮的自我牺牲式的陪葬。

10.三国归晋

公元263年,魏国灭蜀;公元280年,晋朝灭吴。在汉末大乱的舞台上,曹操、刘备和孙权凭借非凡的能力,超越群雄,各领一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然而一番风云变幻之后,魏、蜀、吴三国又共同归于晋朝。在这些扑朔迷离的层层迷雾背后,潜藏着什么样的历史规律呢?

孙权在他晚年的时候,曾经将陆逊逼死,从表面上看是因为陆逊卷入了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夺权的斗争中,实质却并不尽然。陆逊死后,卷入太子、鲁王党争的很多人都升了官,这些人既有拥护太子的,也有拥护鲁王的。而倒霉的那些人,比如被逼死的陆逊、被流放的顾谭、被处死的吾粲,都是江东士族。孙权虽然在江东士族的帮助下坐稳了江山,但孙家本身属于江东寒族,骨子里他对江东士族是有猜忌的,更担心士族力量越来越大,孙家后人会降服不了。所以,孙权就总想寻找机会收拾江东人,于是借着太子党争的由头,打击了以陆逊为首的一批江东士族。

事实上,在很早之前,孙权就对付过江东士族的人。江东四大家族是虞、魏、顾、陆,虞的代表人物虞翻就差点被孙权杀死。

有一回孙权请群臣喝酒,喝酒的时候,孙权就给臣子斟酒,一个一个地斟过去,斟到虞翻面前的时候,虞翻就装作喝醉了躺在地上,孙权见他这样,就越过他,去给别人倒酒,等孙权一走过,虞翻就一骨碌爬起来坐好。孙权勃然大怒,这不是成心不给我面子吗?当下就拔出剑来要杀虞翻,是手下上前一把抱住他说,主公啊,虞翻是天下名士,杀不得啊。孙权说,曹孟德能够杀孔融,孤为什么不能杀虞翻?手下人就说,主公不要学曹操啊,曹操杀了孔融,不是一片骂名吗?您要学,还是学尧舜吧。孙权这才醒悟过来,把剑扔下,还下命令说,大家记住了,以后我酒后说杀人都是不算数的。

然而,虞翻依然没有逃脱被整的命运。有一次孙权和张昭讨论神仙的问题,说得兴致正高的时候,虞翻就插嘴,用手指着张昭,对孙权说,那些都是死人,天底下哪有什么神仙,还谈论什么神仙。孙权又大怒,把他流放到交州去了。

不独曹操、孙权讨厌孔融这样的人物,即便诸葛亮也曾经说过一句类似的话。诸葛亮在蜀国也曾经废过廖立和来敏这样的几个士族名士,在废除来敏的时候,诸葛亮曾说:“来敏乱群,过于孔文举。”孔文举就是孔融,诸葛亮说来敏散布流言飞语,破坏安定团结,比孔融还严重。

从中可见,魏、蜀、吴三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容不下孔融这样士族人士,都与士族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为什么呢?

士族,就是世代为官的家族。东汉末期做官需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士人,一是有学问,一是有品德。而士人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最低一级的贵族,在秦汉时期是平民中最高的一个等级,他们是一群以读书为职业的人,诗书传家,明礼晓事,在教育不普及的时代便理所当然地成为统治阶级的固有成员,成为社会上一股非常强大的政治力量,东汉的帝国支柱。

然而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一股新的政治势力趁势而起,冲垮了士族的垄断,这股新的政治力量就是依靠武力夺得天下的人。曹操、刘备和孙权都属于这股力量,所以曹操、刘备和孙权在建立自己的地方政权后,当然不会以士族作为自己的轴心力量。以袁绍为代表的士族阶级也曾为重新夺权努力过,却都不敌曹操这些乱世枭雄。然而士族绝不肯就此沉寂,他们在暗中窥探,伺机而动。

那么,夺取胜利的这些人建立的是什么样的政权呢?曹操建立的是法家寒族政权。曹操几次在招聘人才时公开宣布,唯才是举,不论出身。孙权不得不借助江东士族的力量,但他与士族究竟是两路人,面和心不和,所以晚年便大开杀戮,试图驱除政权核心中位高权重的江东人。而诸葛亮依法治国,使蜀国的当地士族沉沦于政治底层。

所以纵观三国史,就是一部其他力量阻挡士族地主成为统治阶级的历史。然而魏、蜀、吴三国后来都归于晋朝,晋朝是百分之百的士族地主阶级政权。汉末群雄历经风云变化,各自显了一番神通后,又将政权拱手还给了士族阶级,这种无形中的变化又是始于何时呢?

在曹操的政治集团中,存在有几股力量,以孔融为代表的力量旗帜鲜明地反对曹操的寒族统治,被曹操不客气地杀了。以荀彧为代表的力量表面上不反对曹操的统治,但骨子里却拥护汉朝,希望曹操能够还政于汉献帝,所以荀彧晚年受到曹操的冷遇,郁郁而终。另有一派以陈群为代表,从表面上看,陈群不仅拥护曹操,还拥护曹操称魏王,因为陈群认为曹操无论是称王也好,还是称帝也罢,只要他保护士族的利益就行。

然而曹操并一直没有称帝,恰恰和陈群相反,他认为称不称帝王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维护自己一贯的法家寒族统治。

曹操死后,曹丕即位,然而曹丕并没有意识到曹操的坚持。曹操死后不久,陈群就拿出一个名叫“九品中正制”的方案给曹丕,这个方案就是保护士族垄断仕途的特殊权力的。曹丕一看就明白了,为了能够称帝,他便和士族做了一个交易,同意了九品中正制。这样一来,曹丕就赢得了士族的支持,陈群等人马上高举双手支持曹丕称帝。

所以当曹丕披上一件黄袍的时候,曹操就不可避免地要被人画上一张白脸。曹丕获得了皇帝的称号,却背离了曹操的初衷,曹操的法家寒族之政权蜕变为儒家士族之政权,曹操一手打下的江山经由曹丕之手,轻轻松松地交还到士族阶级手里。这是曹操的悲剧、曹丕的喜剧,也是天下大势所趋。后来的司马代魏不过是继续履行一个未完成的手续,从曹丕称帝的那一天起,曹魏的政权已然灭亡。

孙权的情况又怎样呢?孙权的哥哥孙策在世的时候,依靠的主要是淮泗将领和流亡北士,周瑜是淮泗将领的代表,张昭是流亡北士的代表,都不是江东士族。然而这些人都是外来势力,无根无基,孙权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依靠本地的士族,所以孙权在中后期就以顾雍为丞相,以陆逊为统帅,将权力交到江东士族的手中。

然而这是孙权的无奈之举,孙权既不甘心,也不放心。所以,他晚年,疑神疑鬼,不是派特务监视群臣,就是动用严苛刑罚维护自己的统治,导致吴国上下言路不通,没有人敢说真话,这样的国家势必会走向灭亡。

刘备和曹操、孙权相比,具有某种优势。他既是宗室又是寒门,所以两边的人都能接受他,但刘备称帝两年就去世了,真正治理蜀国的人是诸葛亮。诸葛亮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的理想就是依法治国、公正公开。

诸葛亮的理想从今天来看,都是非常值得推崇的,然而在过去的那个年代很难施行。依法治国,就不能依人治国,然而士族阶级要的是依人治国,他们希望只要出身好,无论有多蠢,都可以做大官,而那些寒门庶族,不管多聪明,也不能染指政治。所以士族地主阶级就非常不满意诸葛亮的政权,他们听说曹魏那边施行九品中正制,士族享有很多特权,就眼巴巴地等着曹魏来解放他们。当魏军大兵压境的时候,以谯周为首的士人就热烈劝说刘禅赶紧投降,蜀国就此归于魏国,回到士族的怀抱。

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晋伐魏,公元280年晋灭吴,三国就此降下帷幕,天下重新归于一统,东汉末年统治帝国的士族地主阶级再次掌握了大权。

三国,这个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三足鼎立、英雄辈出的舞台渐渐消失在历史的深处,然而迸发于那个特殊时代的英雄气概、人性光辉、智慧结晶早已深埋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诸葛亮的长啸、周瑜的雅曲,无数人以志气和血性会聚成的一曲千年绝唱,至今仍被人传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