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妈妈陪伴,梦想板成果展示!

妈妈陪伴,梦想板成果展示!

时间:2024-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妈妈和你一起画梦想板一个孩子,不怕他什么注意力不集中,不怕他什么学习不好。这是程杰9岁那年儿童节列出的梦想清单。⑩成为世界和平大使。当然,一个9岁孩子的梦想有过于理想化的成分,只能算是人生方向性的指引,属于长远目标。要想孩子的梦想更贴近当下的成长,还得让孩子经常阶段性地总结他最想达成的目标。

妈妈陪伴,梦想板成果展示!

妈妈和你一起画梦想板

一个孩子,不怕他什么注意力不集中,不怕他什么学习不好。可怕的是什么?是没有梦想、没有目标。

孩子降生后,家人欣喜万分,因为我们迎来了一个天使般的小生命,那时候除了希望他健康、快乐,我们别无所求。但伴随孩子的成长,我们慢慢也开始设想未来的人生里我们能给到他的除了爱还有什么?

父亲想到的是耐心,我想到的是梦想。

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因为学过心理学,又研究过十多年的英才教育,我非常认同这句话。只要心中有愿望,就可以勇敢地跟宇宙下订单。一个孩子,不怕他什么注意力不集中,不怕他什么学习不好,可怕的是什么?是没有梦想、没有目标。

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输入”一个梦想,这是父母必修的“功课”。哪怕孩子小时候的那个梦想似乎“放得太高”难以实现,但也是孩子成长的原动力

程杰才几岁的时候,我们开玩笑似地“金总理”“金总理”这样叫他。那时我觉得一个男孩子,一生应该为两个字奋斗——荣耀,荣耀他自己,荣耀他的家族,荣耀这个国家。这种责任感是不管多大的孩子都能体会到的,当把一个积极的意念给到孩子,他日常生活中碰到问题时就会想“我将来是要当总理的人,有些事不应该做,有些事不应计较”,这样一来,他的心胸、格局自然不同了。即使他最终实现的梦想不是当总理,也不见得会差到哪儿去。

那么,孩子的梦想怎么来?

首先,要会和孩子谈梦想。最好不要单刀直入地要求或者命令孩子一定要有什么梦想,那样的梦想很可能是家长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孩子想要的。

然后,顺应他们的天性做引导。我一般会在恰当的时机切入这个话题——节假日,或者他取得了什么成绩的时候,我会问:“儿子,下一步再有点什么计划啊?”他很自然地就会自己开始设想。比如,程杰上学后,每年6月1日我都会给他准备礼物,然后等给他礼物的时候我就问他:“儿子,又是一个儿童节了,咱们发挥一下想象力,预测一下你未来人生能实现什么梦想?比如明年我有个梦想,就是去美国到你将来可能上的大学里住几天,感受一下你将来要过的生活。”孩子受到启发,他也开始想象所有自己未来人生目标,想好了就一条条地写。

这是程杰9岁那年儿童节列出的梦想清单。

①有一个比我更出色的帮手跟我一起投资(就像巴菲特和蒙格那对组合)。

②在世界各国的首都都有一套房子。

③帮助一个国家脱离贫困。

④有一个和谐的家庭。

⑤创办一个基金会。

⑥创办一所小学、中学和大学。

⑦创办一个做国际贸易的公司。(为什么设定这个目标?他说因为他现在会三门外语,所以有专业优势。)

⑧活到100岁。(为什么设定这个目标?他说看到一家四代同堂多幸福啊!)

⑨去美国上大学,在哈佛读博士

⑩成为世界和平大使。(成为世界和平大使,这又是为什么呢?他说世界不和平,赚再多的钱都没有用。)

看完他的这些梦想,我又问他:“你的这些志向都很好,如果哪一天都实现了,你又打算怎么办?”

这样他又开始一条条地写,将成功以后想做的事列出一个单子。

①免费让50个人去我创办的小、中、大学读书

②开一家做传媒的公司。(怎么还想着做传媒公司?他说没有一个传媒渠道,你能影响的人很少,贸易公司做得再大也还不够。)

③每年捐100万美元给联合国慈善基金会。

④每年签10个歌手。(怎么还签歌手?他说因为这样可以省不少广告费。)

⑤每年捐100万元给希望小学。

⑥买两栋大房子给兄弟们住。(他说这房子不是给他的员工住,是给妈妈退休后要收养的那些孩子住。)

看程杰列的这些目标,我觉得他的思路开阔,而且很有想象力。他的那些梦想涉及学习、生活、商业爱心及公益事业等方方面面。当然,一个9岁孩子的梦想有过于理想化的成分,只能算是人生方向性的指引,属于长远目标。

要想孩子的梦想更贴近当下的成长,还得让孩子经常阶段性地总结他最想达成的目标。每年每月甚至每周都可以写下一个目标清单,一件件执行。这样一个月六个月,三年五年,一步步走过去,就能成就未来的自己。

那么,孩子可以列哪些目标?

按我总结的规律,12岁前,可以跟孩子一起设定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类别:A.学习目标B.财富目标C.精神目标D.健康目标。

程杰10岁上高中后,每年的1月1号,我会和他坐在一起,我先说自己今年的目标,然后写下来,然后给程杰看的时候我问:“新的一年开始了,关于这一年你有什么新的想法要和妈妈分享吗?”

他看完我的目标清单之后,自己也开始哗哗地写。做这件事的时候,我事先会让孩子知道,他写目标虽然妈妈会看,但不会质疑,决定写下什么目标的权利在他自己。所以他写的时候很轻松,没有压力

例如,他11岁写下的2012年目标是这样的。

1.本人的学习目标:

年底前托福100分。

2.本人的经济目标:

A.通过投资和比赛赚6万;(www.xing528.com)

B.捐赠给儿童心脏病基金会5000元。

3.本人的精神目标:

A.今年读书超过100本;

B.参加音乐会、画展各6次;

C. 7月去美国,8月去日韩国游学15天。

4.本人的健康目标:

健康指数超过6万(健康标准数是5万)。

这些目标的设定,有些需要家长智慧地参与,不要强求,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旁敲侧击”式的意念输入和行为引导。

关于学习目标,我只关注孩子的人生幸福点在哪里,从来不会拿他跟别人比较。我不会要求说,“人家都考公务员你也考公务员,人家都考哈佛你也要考哈佛”。人生短暂而有限,把别人的“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就是在别人的生活里浪费自己的生命。重要的是孩子自己真正希望达到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关于财富目标,我从不给孩子传递被金钱主宰的信息,而是期望他能拥有主宰金钱的气度。我关注的不是他的钱怎么赚来的,只要合理合法就行,我关注的是他怎么把钱花在对的地方。这么多年来,他有一个好习惯,赚了钱先拿去捐,每年他都会把挣的钱的大部分捐出去做公益事业。我觉得很欣慰,因为他能给这个社会献出自己有限的爱心,这就很好了。

关于精神目标,我提倡“身教”和“分享”。读书方面,我先给自己定目标,例如2012年要读500本,然后我会挑选我认为有意思的50本推荐给孩子;此外,我每年至少听50次以上的讲座,都做好笔记跟儿子分享。我认为,接受精神方面的信息,方式可以多样,我不会强求一定是要读多少本书。所以孩子给自己的精神目标是每个月去参加一次音乐会或一次画展,每个月都要在精神娱乐上有收获。那次他从美国游学回来,我问他有什么感想的时候,他给我说的几点中有一点:“我原来以为美国那个资本主义国家的人,除了赚钱就是加班,但我发现人家啊,下午5点以后都上百老汇去看歌剧,听音乐了,物质之外,在精神上很会享受。”看得出,他对自己精神生活的要求还蛮高的。

关于健康目标,就更简单了,这孩子从小“能静能动”,比如他下围棋坐得住,练跆拳道又很能坚持,上了高中还每天打一个多小时的球,结果弄得班主任找他谈话,跟他商量说能不能运动上少花一点时间,那样学习成绩肯定会更好,然后他竟然回答班主任说重要的不是分数是快乐。

那么,孩子有了目标之后怎么办?

是不是爸爸妈妈知道了就行了?当然不是,树立了目标关键是为了落实,没有人把目标定好了就躺下睡觉。

怎么落实?

可以绘制梦想板,将目标清单视觉化。运用梦想板这一工具将目标更清晰形象地绘制出来,然后,放在可以看到的地方,避免时间久了后目标渐渐淡化。

比如,程杰做了梦想板挂在他卧室墙的最左边,每天早上起来他就能看到:我今年要做什么?上面会放很多具体项目,比如希望赚钱买喜欢的东西,就贴一张相应的实物照片上去,也许是一辆自行车,也许是音乐会的海报。然后,他经常看到那个目标,不断刺激,时间长了自然地转化为行动的动力。

可以做一次“公众承诺”。公众承诺是实现目标的最有效途径。

因为这时可以让更多的朋友来监督自己,为自己祝福,这样才能坚持。我自己的梦想板做好后,不是放在自己房间里,而是放到儿子的房间里,他就是我的“梦想见证人”。

父母孩子间可以互相帮助,让对方给自己设置目标。

要孩子设立目标时,首先家长要树立自己的目标,并完成它!我做了13年的母亲,所有我想让孩子做的事情,通常自己也要做。其实身教还是比较容易的。

这样,一步步,当孩子自己设定目标和梦想越来越具体,其实他就开始拉近了与未来的、真实的、成功的人生间的距离。

2013年程杰高中毕业后,他又画下了一块“梦想板”。

梦想板

我的人生是一座山。有高峰,有低谷。我始终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人爱运动的人,一个充满能量的人,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学业目标:

①在大学期间,每科成绩在B+以上

②在常青藤盟校获得硕士学位

③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事业目标:

①在一个大型国际公司当上CEO

②创办一家服务于中国的企业

③为全世界人民的慈善事业服务

生活目标:

①拥有一个内有世界顶级的10辆跑车的车库

②拥有一个自己和朋友们生活在一起的别墅

签名:金程杰日期:2013年7月见证人:sing

从梦想板中我看到的是一个长大了的孩子他越来越完整的梦想,虽然这个梦想经过不断地调整,已经与最初的看似幼稚的梦想大不同了,但其中或多或少还有当年他写下的那些或者幼稚、或者理想化的目标的影子。正是因为有当初朦胧的梦想的激励,才让他一步步走过来,慢慢走向真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