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斯利如何回应机械时代?

金斯利如何回应机械时代?

时间:2024-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作家金斯利对现实主义文学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他用小说回应了“机械时代”。金斯利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后者及其追随者在处理质量和数量的关系时本末倒置,并简单地依靠机构改革来解决社会问题,其主张显然流于机械,缺乏精神上的力量。当然,金斯利并非不重视机构改革。了解这些事实,有助于我们比较全面地理解金斯利对“机械时代”的回应。

金斯利如何回应机械时代?

英国作家金斯利(Charles Kingsley, 1819-1875)对现实主义文学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他用小说回应了“机械时代”(the Mechanical Age)。

“机械时代”是卡莱尔(Thomas Carlyle, 1795-1881)在《时代特征》(Signs of the Times, 1829)中给予19世纪英国工业时代的一个著名的定义。当绝大多数英国人陶醉在工业革命的胜利之中时,卡莱尔没有因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忽略其背后的精神贫困。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受机器主宰的不光有人类外部世界和物质世界,而且还有人类的内部世界和精神世界。”

金斯利深受卡莱尔的影响,他对对工业化的反思和批判明显地带有卡莱尔的烙印。他的小说《奥尔顿·洛克》(Alton Locke, 1850)的副标题“裁缝和诗人”、主人公洛克的裁缝身份及其对整个故事进程的影响都和卡莱尔的名著《拼凑的裁缝》形成了呼应:跟卡莱尔一样,金斯利把机械化了的精神世界看成对人类的最可怕的危险,并且无情地揭露了功利主义者裁剪、编织起来的华丽“外衣”背后灵魂缺席的现象。他通过笔下人物及其遭遇向世人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振兴人类社会不能仅仅依靠体制的改革(再好的体制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金斯利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后者及其追随者在处理质量和数量的关系时本末倒置,并简单地依靠机构改革来解决社会问题,其主张显然流于机械,缺乏精神上的力量。(www.xing528.com)

小说《奥尔顿·洛克》的主人公洛克所在的裁缝作坊可以看作维多利亚工业社会的一个缩影:洛克跟着师傅们从早到晚地从事机械劳动,不仅所得甚微,而且工作环境极其恶劣——许多人挤在一个狭小污浊、因不通风而臭气逼人的阁楼里。摧残人的卫生环境、高强度的劳作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经常使工人们遭受疾病乃至死亡的侵袭。就是在这样一个污浊的环境中,洛克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也就是说,在一般人首先会为自己的基本生存而焦虑的时候,洛克首先考虑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他最感不安的是自己“失去了方向盘”。在书商麦凯的指导下,洛克如饥似渴地阅读起维吉尔和弥尔顿等人的诗作,奠定了他日后从事诗歌创作的基础。麦凯这一人物也颇值得重视:他对贫苦工人有着深切的同情(他亲领洛克访贫问苦就是例证),但是他没有匆匆投入社会政治改革,其原因是他把道德修炼和心灵的改造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他赞成洛克等人投身于争取自由的正义事业,但是他主张在投身正义事业之前先要看清什么是正义;因此他首先致力于开启人的心智,培育人的心灵。

当然,金斯利并非不重视机构改革。事实上,他在《奥尔顿·洛克》和另一部小说《酵母》中对英国卫生状况的揭露导致了有关卫生法案的通过,促使英国的卫生制度发生了明显的改观。另外,金斯利还对制止包工头雇佣儿童清扫烟囱作出过实实在在的贡献——他的名著《水娃》(The Water Babies)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从而促使1864年烟囱清扫工规范法案得以通过,该法案规定对任何雇佣儿童打扫烟囱者处以10英镑的罚款。了解这些事实,有助于我们比较全面地理解金斯利对“机械时代”的回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