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戏曲小说史略:李汝珍与《镜花缘》

古代戏曲小说史略:李汝珍与《镜花缘》

时间:2024-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李汝珍的生平《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字松石,直隶大兴人,确切的生卒年代不详,约生于乾隆二十八年,卒于道光十年,主要活动在乾隆、嘉庆期间。这些学问在《镜花缘》中都有反映。《镜花缘》是他晚年之作,是竭尽十余年的心血结晶。除了《镜花缘》之外,他还著有《李氏音鉴》、《受子谱》、《围棋谱》等书。《镜花缘》除了反映、关注妇女问题之外,还揭露、讽刺了封建社会风俗的败坏和道德的堕落。

古代戏曲小说史略:李汝珍与《镜花缘》

镜花缘》的产生,比《红楼梦》晚半个世纪,并直接受着《红楼梦》的影响,作者李汝珍是正面学习、吸取《红楼梦》的经验而创作的。在题材上也写的是“不唯金玉其质,亦且冰雪其心”的众多女子形象,和许多“闺阁琐事,儿女闲情”(一回)等。在结构上也借虚幻的形式为开端,以解颐的形式作结束。《红楼梦》的影迹在其中随处可见,但其成就远不及《红楼梦》。

(一)李汝珍的生平

《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字松石,直隶大兴人,确切的生卒年代不详,约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卒于道光十年(1832),主要活动在乾隆、嘉庆期间。他一生“不屑屑章句帖括之学”(《李氏音鉴》余集序),因此未得过什么功名。二十岁左右曾到哥哥汝璜在江苏海州任职所,受业于凌廷堪,论文之暇,兼及音韵,受益很多。三十七八岁时曾在河南做过县丞,带领几十万民夫防御黄河决口。他为人“忨爽遇物,肝胆照人”(《李氏音鉴》石文煃序),不与统治阶级合作,以至穷愁潦倒,“耕无负廓田,老大仍驱饥”(孙吉昌《镜花缘题词》),平生所学极其广博,“工篆隶,猎图史,旁及星卜弈戏诸事,靡不触手成趣”(《李氏音鉴》石文煃序)。这些学问在《镜花缘》中都有反映。《镜花缘》是他晚年之作,是竭尽十余年的心血结晶。书末自云“镜中全影,且待后缘”,可见还有续书未完成。除了《镜花缘》之外,他还著有《李氏音鉴》、《受子谱》、《围棋谱》等书。

(二)《镜花缘》的内容

《镜花缘》写的是唐武则天当政后,诏令百花齐放,众花神被迫遵命,但获天谴,谪于人间的一百位女子的行迹。作者的创作宗旨在四十八回中唐闺臣寻找父亲,见泣红亭碑记后的总论说得很明确:

以史幽探、哀萃芳冠首者,盖主人自言穷探野史,尝有所见,惜湮没无闻,而哀群芳之不传,因笔志之。……结以花再芳、毕全贞者,盖以群芳沦落,几至澌灭无闻,今赖斯而得不朽,非若花之重芳乎?所列百人,莫非琼林琪树,合璧骈珠,故以全贞毕焉。

他“穷探野史,尝有所见”的是什么呢?是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是女子被轻视被摧残的事实,是妇女被压迫的历史。他经过一番探索,认识到“灵秀不钟于男子,贞吉久属于坤元”(四十二回)。因此,他描写了众多的聪明、智慧、文才、武略的闺阁女子,像极有文才的黑齿国学者黎红薇、卢紫萱,敢于和野兽搏斗的魏紫樱,侠客颜紫娟,数学家米兰芳,女王阴若花,辅臣枝兰香以及唐闺臣、廉锦枫、薛蘅香、姚芷馨、尹红萸、骆红渠等才女。对这些女子的赞扬和歌颂,实质上即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伦理的否定,即对女子长期被蔑视,被压迫历史的批判。

黎红薇、卢紫萱不过十四五岁,却深通音韵经史,并往往有新颖见解,把学问渊博的多九公问难得“只管发愣,无言可答”,汗流如雨,“满面青红,恨无缝可钻”(十八回)。唐敖惊叹道:“从未见过世上竟有这等渊博才女!而且伶牙俐齿,能言善辩!”(十八回)以至于使多九公后来到其他国家,当听说谈学问,仍心有余悸。

李汝珍不但赞扬女子的才华,而且还传达出她们在社会生活政治地位方面的平等要求。唐闺臣对她叔叔唐敏说:“今既开科考文,自然男有男科,女有女科了。不知我们女科几年一考?”同时她还想“当今既是女皇帝,自然该有女秀才、女丞相,以做女君辅弼”(七回)。这种男女平等的要求是书中的重要思想。武后开女科诏云:“惟天地英华,原不择人而畀。”作者对武后开女科,给以热情地歌颂,认为是亘古未有之盛典,普天下的女子都对这次科试抱有强烈的愿望,并为她们中式感到荣幸。

为了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男女之不平等,作者集中创造了一个女儿国,写女子当政,男子治内事,一切风俗习惯皆反其道而行之。如林之洋偶然被选做该国的贵妃,受尽缠足、穿耳、毒打、倒吊等等凌辱,像“将脚面弯曲折作两段,十指俱已腐烂,日日鲜血淋漓”(三十四回)。所受之残酷待遇,令人不寒而栗。作者借此以抒泄胸中之愤,同时也批判了封建社会对女子非人性的摧残。对男子纳妾,作者也极力反对,认为那都是“只知有己,不知有人”,违反忠恕之道。两面国大盗的妻子警告她丈夫:“不讨妾则已,若要讨妾,必须替我先讨男妾。”(五十一回)也反映了被压迫妇女要求平等的呼声。

《镜花缘》除了反映、关注妇女问题之外,还揭露、讽刺了封建社会风俗的败坏和道德的堕落。多九公、唐敖、林之洋到海外各国,随处访问风俗习尚、社会世情,在某种程度上即乾、嘉时期丑恶社会面貌的写照,其中有对人情世态的讥讽,如翼民国人们因为“最喜奉承”、“爱戴高帽子”,“所以渐渐把头弄长了”(二十七回)。两面国以贵贱论人,见穿绸衫的人,便尽情恭维,见穿布衫的人,便“陡然变了样子,脸上冷冷的,笑容也收了”(二十五回)。富贵场中还流行着一种不以支系联宗,而以富贵联宗的风气,“久而久之,连他自己也辨不出是谁家子孙了”(三十九回)。阿谀奉承之风竟令人把自己的祖先都忘掉了。

有对贪吝自私者的诅咒和批判。如长臂国因为喜欢伸手贪便宜,“久而久之,徒然把臂弄的多长,倒像废人一般”(二十七回)。毛民国因生性吝啬,一毛不拔,“冥官投其所好,所以给他一身长毛”(十五回)。淑士国的吝啬鬼,喝完酒之后,还要把剩下的酒菜交给酒保,留待明日再吃。可谓吝啬极矣。

有对剥削者的揭露。如无肠国“因所吃之物,到了腹中随即通过,名虽是粪,但人腹内并不停留,尚未腐臭,所以仍将此粪好好收存,以备仆婢下顿之用。日日如此,再将各事极力刻薄,如何不富!”(十四回)多亏这些“富家不知土可当饭,他若晓得,只怕连地皮都要刮尽哩”(十六回)。对剥削阶级的剥削本质,揭露得何其深刻!

有对知识分子愚腐相的讽刺。如淑士国的驼背老者,坐在酒馆里,一边摇晃,一边吟哦“之乎者也”之类,当林之洋告诉酒保把酒拿错了时,他则摇手道:“吾兄既已饮矣,岂可言乎?你若言者,累及我也。我甚怕哉,故尔恳焉。兄耶,兄耶,切莫语之!”(二十三回)接着用几十个“之”字作对话。这种酸臭面目,是在“德行耆儒”、“通经孝廉”光明正大的匾额掩饰下出现的,因此更揭露了其腐朽的假象。(www.xing528.com)

这些丑恶的社会相,虽然出现在遐方异域,但作者的着眼点却是乾、嘉时代的社会现实,通过对异国风光的描写来讽刺清代的社会,揭露清代社会的自私、吝啬、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等,显示出历史上所谓乾、嘉盛世不过如此!

李汝珍对清代社会批判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他批判了历史上妇女被蔑视被压迫的现象,提出了男女平等的主张;批判了吝啬、自私的社会世情,提出了“好让不争”的社会理想。君子国“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亦且“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市场交易则是卖者减价,买者增价。正是他理想的体现。此外,还批判了腐朽的学风,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如黑齿国女子对经史提出的新颖见解,即反映了他的观点。他反对八股制度,主张举行多科考试:“或以通经,或以明史,或以辞赋,或以诗文,或以策略,或以书启,或以乐律,或以音韵,或以刑法,或以历算,或以书画,或以医卜,只要精通其一。”(二十四回)这种社会理想和学术观点,是乾、嘉时代文人士子进步思想的体现。

《镜花缘》也表现了不少封建落后思想。李汝珍虽然描写了许多女子的才华和智慧,但却是按照曹大家《女诫》所谓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等封建伦理来写的。其中许多女子都具有节孝观念,如唐闺臣为了尽孝而海外寻父,还有不少才女,当丈夫讨伐武后而死后,自己为表示贞节,竟至于自杀。作者反对封建伦理,最终不能摆脱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

《镜花缘》还宣扬了果报思想,认为人生“不能容忍,既生烦恼,自然要堕轮回了”(四十四回)。并借《左传》之“吉凶由人”、《尚书》之“作善降之百祥,作恶降之百殃”(七十一回)来宣传因果报应。同时也宣传色空观念,所谓“镜花冢”、“水月村”,即说明现实总归虚幻,因此劝诫人们逃避现实:“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四十四回)又以奴役者的观点看待奴仆,认为“这万世为奴的,他们总是见钱眼红,从不记得主人衣食恩养,一见了钱,就把主人恩情撇在九霄云外”(二十九回)。表现了反动的地主阶级立场。

《镜花缘》是一部瑕瑜并见的作品,思想倾向主要是积极、进步的,但局限性也很大。

(三)《镜花缘》艺术上的优、缺点

和思想内容瑕瑜并见相同,《镜花缘》在艺术上也有优点和缺点。

《镜花缘》的结构可以分为前五十回和后五十回两部分。前五十回主要写多九公、唐敖、林之洋到海外经商游览所见异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景象,三十多个国家的几十个生活侧面,通过他们连贯起来,并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是《镜花缘》的精华所在。后五十回是叙述武后开女科取士,录取一百名才女,设“红文宴”,共同庆祝。在宴会上大家共同表演书、画、琴、棋、医、卜、星相、音韵、算法以及猜谜、行酒令等游戏。作者是在炫耀才华,以艺术创作为游戏,没有什么意义。因此,《镜花缘》的结构庞杂松弛,情节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前后也不匀称,好像是一些社会现象的堆积。

《镜花缘》表现了丰富的想像力,作者创造了几十个类乎神话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名称和简单事迹都取自《山海经》,但其具体内容则采自清代的社会生活,因此,比原来的事迹情节丰富多了。如女儿国,据《大荒西经》记载:“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有女子之国。”《镜花缘》据此却创造了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可见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并非源于古代神话,而产生于他那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和他自己参加的现实斗争所具有的生活经验等。

《镜花缘》的基本格调是讽刺,作者随时以讽刺的笔锋抨击封建社会一切丑恶、腐朽的现象。如以长人国讽刺自高自大者说:“他只顾大了,那知上面有天,因此只好低头混了一世。”(二十回)又以结胸国讽刺好吃懒做者,以犬封国讽刺饮食过于奢侈者等。这种讽刺虽然不够深刻,不像《儒林外史》之辛辣犀利,但对揭露弊端、抨击现实仍有一定的作用。

《镜花缘》在艺术上有严重缺点,即作者没有创造出一个有个性有生命的人物,不少人物形象也不鲜明,使人看完之后不能留下一个明确的印象。即如多九公、林之洋、唐敖、唐闺臣是作者着笔比较多的人物,有各自的形象,如多九公之忠实淳朴、林之洋之钻营牟利、唐敖之落拓失意、唐闺臣之节孝贤能等,但是他们给人的感受又是那样淡薄!作者不是通过创造典型性格来概括生活、揭示生活的矛盾和规律的,而是通过人物的见闻来揭露现实;不是把自己的社会理想体现在人物的性格和行动中,而是通过人物的口语来说明;这就显得特别薄弱而没有艺术力量。

《镜花缘》在揭露现实时,也有不严肃之处,即往往以玩笑的态度对待之。如三十一回写唐敖与其侄女婉如猜哑谜,竟说出“放屁”的笑话来。在翼民国时,林之洋、唐敖的谈话中,以戏曲艺人开玩笑,以演员小旦开心取乐。这不仅是不严肃,而且是站在反动立场上去了。

李汝珍以游戏之笔写小说,过多地安排游戏场面,损害了作品的生活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