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君士坦丁堡遭受地震,城墙倒塌

君士坦丁堡遭受地震,城墙倒塌

时间:2024-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元447年1月27日凌晨2点,君士坦丁堡的城墙被一次猛烈的地震所破坏,96座塔楼中有57座倒塌。当阿提拉来到君士坦丁堡城外之时,他气恼地看到,不仅被地震破坏的城墙已经全部修好,而且在老城外还出现了第三道更为坚固的城墙。经过慎重讨论,他们决定以为阿提拉的首席秘书君士坦提乌斯筹办婚事为名,掩盖这个阴谋。在行程的最后一天,马克西明出于好意,邀请全体使团成员吃饭,结果却酿成了激烈的争吵。

君士坦丁堡遭受地震,城墙倒塌

从各个方面看,阿提拉的帝国都与以往的胡人政权有很大的区别。它不再是一个松散的部族联盟,而已经有了一个具备多种功能的中央政府;在蒂萨河畔,以往羊群般的蒙古包帐篷群日渐稀疏,取而代之的是宏伟的木制宫殿,里面甚至配备了罗马式的大理石浴缸。当游牧民族开始定居生活之后,它的野性自然也将趋于消逝。阿提拉帝国的经济建立在周期性地洗劫农业文明地区的基础之上,而在这个时代罗马帝国财富主要集中在大都市里,农村则都已荒废,丧失了洗劫的价值。传统的胡人轻骑兵适于在人口密度小的草原和农村进行骚扰式的作战,却不适合攻击防御严密的大城市。因此,他们已经不再构成阿提拉军队的主力,取而代之的是日耳曼人和阿兰人的重骑兵和重步兵。通过和罗马帝国的军事合作,胡人也逐步开始掌握各种攻城器械的制造和使用技巧。为了征服全欧洲,他们即将面临着多场艰苦的攻城战。

公元447年1月27日凌晨2点,君士坦丁堡的城墙被一次猛烈的地震所破坏,96座塔楼中有57座倒塌。这对于希望征服东罗马帝国的阿提拉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他立即行动起来,带领一支空前庞大的蛮族军队渡过多瑙河南下。听到这个消息,君士坦丁堡的居民纷纷收拾家中细软,准备渡海逃往埃及。但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阿提拉并没有直接扑向君士坦丁堡,而是一座座地攻取巴尔干半岛上的各个城市,一直推进到温泉关。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他总共攻陷了70~100座城市,其中包括色雷斯西部重镇塞迪卡。几个世纪之后,胡人的后裔保加利亚人将会在这座城市的废墟上建设他们的新首都——索菲亚。色雷斯行省的首府马尔西安堡也被夷为平地,守城的日耳曼裔将军阿尼基思库鲁斯英勇地战死,但他给阿提拉的军队制造了惨重的损失,而且为君士坦丁堡的军民们争取到了修缮城墙的宝贵时间。君士坦丁堡市长君士坦提乌斯巧妙地利用城内红、白、蓝、绿四派赛马迷之间的传统仇恨,煽动他们举办筑墙竞赛,从而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当阿提拉来到君士坦丁堡城外之时,他气恼地看到,不仅被地震破坏的城墙已经全部修好,而且在老城外还出现了第三道更为坚固的城墙。它被称为“提奥多西城墙”,共拥有92座塔楼,城外还挖着深深的壕沟。在未来的1000年内,这条城墙经受住了无数次异族军队的围攻,直到土耳其人的火炮将其轰开之前,它一直是东罗马帝国的主要生存保障。

▌提奥多西城墙

尽管面临着诸多的不利因素,但是阿提拉的军队还是开始了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提奥多西二世皇帝本人信心不足,已经为自己准备了渡海逃跑的船只,但还是委任伊苏里亚裔的军官泽诺组织君士坦丁堡的防务。伊苏里亚人是小亚细亚一个以拦路抢劫为生的土著民族,自古以贪婪和残忍著称。君士坦丁堡的军民并不很信任泽诺。所幸就在此时,阿提拉的军队中开始流行瘟疫,只得在几次试探性的进攻之后拔营而去。提奥多西二世将敌军撤退的原因归功于上帝的庇护,以及他所宠信的君士坦提乌斯和泽诺,这也并非毫无道理。

阿提拉虽然从君士坦丁堡郊外撤退了,但却并不急于返回他设在蒂萨河流域的主营。他向东罗马帝国开出了每年进贡6000磅黄金的和平条件,还要求东罗马帝国将巴尔干北部割让给他。提奥多西二世难以接受这些要求,因为那会令帝国的财政陷入困境,还会使君士坦丁堡随时都可能受到威胁。为了交涉和平条件,阿提拉向君士坦丁堡派来一支使团,其领导人是斯基尔国王埃迪卡和罗马裔的国务顾问里斯特斯,这两个人都深受他的信任。埃迪卡本人带有胡人的血统,这是他首次访问大城市,自然表现得十分好奇,不停地问这问那。当朝的大太监克里萨皮乌斯见状,以为有机可乘,于是对埃迪卡说:“殿下喜欢这繁华的世界吗?那就尽管留在这里好了,离开贫瘠的西徐亚,改为我们罗马人工作吧!我完全可以保证,您也会获得同样壮观的一座金顶宫殿,以及无数的财富!”而埃迪卡却答道:“能够以附庸的身份为万王之王阿提拉效劳,是我无上的光荣。他把我提拔到仅次于他本人的高贵地位,我做的一切事情都不能违反他的意愿。”

听了这话,克里萨皮乌斯就开始询问埃迪卡的具体职务,埃迪卡回答说,他经常负责阿提拉个人的保安工作,可以随时接近万王之王。克里萨皮乌斯大喜,立即邀请埃迪卡当晚到他家里吃饭,但请他不要带别的人来,尤其是不要告诉奥里斯特斯。埃迪卡满口答应,当晚便只身赴宴,发现参加宴会的只有他自己、克里萨皮乌斯和哥特血统的翻译官比基拉斯三人。酒足饭饱之后,大太监悄悄地建议埃迪卡,回到蒂萨河流域之后,想办法刺杀阿提拉,然后回到君士坦丁堡来。阿提拉是东罗马帝国的头号敌人,只要能干掉他,帝国的北部边疆就能够太平无事。为此,埃迪卡将会得到无尽的财富。经过考虑,埃迪卡只开出了50磅黄金的价码,克里萨皮乌斯毫不犹豫,立即支付了这笔钱。埃迪卡解释说,带钱太多会被发觉,带钱少了又不足以办事,而且这笔钱最好不是由他,而是由比基拉斯携带,就说是为了赎回战俘的资金,如此应当会比较安全。

当夜,克里萨皮乌斯就向提奥多西二世详细报告了整个计划。经过慎重讨论,他们决定以为阿提拉的首席秘书君士坦提乌斯筹办婚事为名,掩盖这个阴谋。这位君士坦提乌斯也是罗马裔,他早就希望娶一个希腊女贵族,可惜那个女孩对他不感兴趣。君士坦提乌斯于是转而追求一位富有的寡妇,终于获得了对方的首肯。公元449年夏季,拜占庭使团和胡人使团一起动身出发,前往阿提拉和君士坦提乌斯所在的塞迪卡城,商谈婚礼的最后细节。拜占庭使团的团长是德高望重的外交家马克西明,受他的邀请,历史学家普里斯库斯也参加了这个使团,但他们两人并不知道刺杀阿提拉的计划。

从君士坦丁堡到塞迪卡,使团一共走了13天。在行程的最后一天,马克西明出于好意,邀请全体使团成员吃饭,结果却酿成了激烈的争吵。当埃迪卡与马克西明共同为两国元首的健康祝酒干杯之际,比基拉斯带着嘲讽的口吻说,提奥多西二世是人间的神,而阿提拉只不过是一个凡人,根本没有资格与之相提并论。这话惹怒了所有在座的胡人,马克西明花了很多中国丝绸和印度珍珠来平息他们的情绪。后来,奥里斯特斯突然问埃迪卡,那天背着他到克里萨皮乌斯家中,到底谈论了什么。比基拉斯听了便又说,埃迪卡是国君和大将,而奥里斯特斯只不过是个狗仗人势的秘书,根本没有资格与之相提并论。正当他们这样争吵着的时候,突然得知阿提拉目前并不在塞迪卡,而是在北方的尼斯城。拜占庭使团于是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那里,受到了胡人极其友好的接待,躺在温暖的帐篷里,吃着肥美的牛羊肉。突然,埃迪卡和奥里斯特斯出现在他们面前,用极为严肃的口吻质问他们此行的真实意图。马克西明与普里斯库斯十分诧异,而比基拉斯却吓得浑身发抖。

在抵达尼斯城的次日,马克西明与普里斯库斯一行得到了阿提拉的接见。他们被带入一座宫殿般大小的帐篷,里面可以容纳数百人。阿提拉坐在帐篷后半部的一把木椅子上,表情十分严肃。在普里斯库斯看来,阿提拉的“身材又矮又胖,头颅很大,眼球深陷在眼眶内,肤色很深。他长着一个扁鼻子和稀疏的花白胡须,肩膀特别宽。他的身体十分强壮,但看上去并不匀称。他是一个生来就是要震撼所有的民族、恐吓所有的国家的伟人,那种不同寻常的自信从他的肢体动作上表露无遗。他经常野性地转动自己的眼球,仿佛喜欢看到别人被他的这个动作吓坏的样子”。经过礼节性的相互询问之后,会谈迅速演变成一场激烈的争论,阿提拉关心的是遣返胡人逃犯的问题,比基拉斯的答复不能令他满意,阿提拉便叫嚷起来,威胁要把比基拉斯钉上十字架,尸体扔给乌鸦吃,但并未付诸行动。次日,马克西明使团便随着阿提拉的大军一起拔营起寨,渡过多瑙河,前往蒂萨河流域的胡人主营,新郎官君士坦提乌斯正在那里焦急地等待着他的新娘

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使团来到一个小村庄,村里的所有居民都是头上裹着白纱的女人。村长是布勒达的遗孀,她与阿提拉之间的关系似乎很亲密。晚上,他们还派来几个女孩陪伴马克西明使团成员,这样热情的待客方式令他们深感诧异。一个星期之后,他们终于来到蒂萨河畔,步入了阿提拉的木制宫殿群,阿提拉的王后克蕾卡亲自前来迎接他们。这里的住宅都设有大理石浴缸,各个房间之间用挂毯隔开,显得朴素而庄重。胡人帝国的中央政府在此一览无遗:阿提拉端坐在正殿中央,身后悬挂着五彩缤纷的绸布,左侧坐着他的两个王子:长子埃拉克和幼子埃尔纳克,右侧坐着他的首席机要秘书——希腊人奥尼格修斯。埃拉克看上去已经30多岁了,但依然很害怕他的父亲,总是低着头,显得心事重重;埃尔纳克则朝气蓬勃,时不时地和父亲谈笑风生,他是阿提拉最喜爱的儿子。普里斯库斯身边的胡人官员对他解释说,阿提拉登基之时,曾经作过一次重要的占卜。卦相显示,胡人民族将会在阿提拉死后衰落,但还能在阿提拉的子孙领导下实现复兴。阿提拉深感不安,又让祭司遍占诸王子,结果当时尚未成年的埃尔纳克最吉。从此,阿提拉特别喜爱埃尔纳克,但凡军国大事,都要让他参加,以锻炼其才能。

▌阿提拉的宴会

胡人以左为尊,阿提拉左侧坐的都是贵族和武将,右侧坐的都是文官。左侧坐在诸王子之下的是格皮德国王阿尔达里克、东哥特国王瓦拉米尔和斯基尔国王埃迪卡,他们是阿提拉的左膀右臂。阿尔达里克主管西方,前年刚刚在莱茵河畔大破法兰克人;瓦拉米尔主管东方,负责波斯人和阿兰人的事务;埃迪卡则负责经营南方的巴尔干半岛。坐在他们对面的是奥尼格修斯的弟弟斯科塔,他主要负责财政工作;在斯科塔之下,则是首席秘书君士坦提乌斯和国务顾问奥里斯特斯等人,还有阿提拉的私人医生欧多修斯——又一个希腊人。由此可见,阿提拉对希腊人和罗马人何等信任,以至于把自己的身体健康,以及胡人帝国的外交和经济政策都完全托付给他们。这些异族人对他也极度忠诚,在他们的眼里,阿提拉是至尊的“王中之王,神中之神”。

菜肴和美酒陆续送上来了,东罗马使者们面前摆放着银质的餐具和水晶酒杯,而阿提拉本人则只用一个陶碗吃饭,用一个木杯喝酒。他看上去特别喜爱夹肉片的白面包,以及不兑水的红葡萄酒。他的腰带上总是系着一把宝剑,据说它是某个西徐亚牧民意外发现的“战神之剑”,所有胡人都相信,只要有了这把剑,阿提拉国王就能战无不胜。人们一边大吃大喝,一边欣赏着各个民族的诗歌舞蹈。当与会者都即将吃饱之时,著名的侏儒笑星泽科也出场了。他打扮成一个小丑的模样,用一种由胡语、哥特语、波斯语、拉丁语、希腊语混合的语言说着单口相声,与会人员虽然母语不同,但全都能够听懂,这真是一门伟大的艺术。欢笑声此起彼伏,唯一一个没有笑出声的人就是阿提拉。泽科本人的生活是极为不幸的,他在童年时便被胡人掠去,后来成为布勒达的奴隶,布勒达还为他娶了一个胡人妻子。在埃迪卡的劝说下,他改投阿提拉,从而在这两兄弟之间制造了矛盾。但后来阿提拉出于外交考虑,又将其派至拉文纳,以讨好埃提乌斯。几年之后,泽科思念妻子,私自逃回胡国,从而触怒了阿提拉。作为一个奴隶,他只能娱乐他人,而无法娱乐自己。(www.xing528.com)

宴会之间,阿提拉与东罗马使团讨论了君士坦提乌斯的婚姻问题。会后,马克西明、普里斯库斯与奥尼格修斯兄弟又举行了单独会晤。通过谈话,他们再次体会到了阿提拉的巨大威信,没有什么承诺或财富能够让奥尼格修斯兄弟动摇他们对阿提拉的忠诚度。他们还见到了也在这里执行外交任务的西罗马帝国使团,人们都在谈论阿提拉正在策划的波斯战争,并普遍认为他能够毫不费劲地消灭萨珊帝国。当时,萨珊帝国正在进攻亚美尼亚王国,亚美尼亚向东罗马帝国求救无果,便转而求救于胡人,阿提拉已经答应派出援军。但是,阿提拉如果真的吞并了萨珊波斯帝国,那么东罗马帝国的末日也就不远了。正当马克西明与普里斯库斯思考这个地缘战略问题时,突然听说比基拉斯被胡人士兵抓走了。他们匆忙赶往阿提拉的寝宫,听到的是一阵阵可怕的咆哮。

埃迪卡早已向阿提拉报告了克里萨皮乌斯的刺杀阴谋。但是,阿提拉目前正忙于筹划波斯战争,无意立即向东罗马帝国展开报复。所以,直到东罗马使团离开前一天,阿提拉才戳穿这个计划,通过吓唬比基拉斯,让君士坦丁堡政府知道,他不是多纳图斯,可以被某个使者秘密刺杀;他更不是乌尔丁,可以被金钱分化得众叛亲离。他只是没收了那50磅黄金,把比基拉斯扣留起来,又追加罚了他50磅黄金。其实,这区区100磅黄金根本不入阿提拉的法眼,他随后以其特有的黑色幽默,下令把这笔巨款都挂在比基拉斯的脖子上,与其他使团成员一起送回了君士坦丁堡。就这样,普里斯库斯参加的马克西明使团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阿提拉的明智态度起到了作用,东罗马帝国的立场开始软化,主和派占了上风。公元446年,普尔切里娅和欧多西娅之间的冲突见了分晓,欧多西娅皇后离开君士坦丁堡,到耶路撒冷的修道院里做了修女。失去了妻子的提奥多西二世逐渐精神恍惚,公元450年7月底,他在打猎时不慎从马背上摔下,造成脊柱断裂,当场死亡。提奥多西二世没有兄弟和子女,整个提奥多西皇族里唯一的男性就是瓦伦提尼安三世。但是,君士坦丁堡的朝廷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西罗马皇帝,于是大臣们开始竞选皇帝。大将军阿斯帕本来最有希望,但因为他是个阿里乌斯教徒而不受欢迎。他于是推荐了自己的副将——那位汪达尔王盖瑟里克昔日的战俘马尔西安,结果此人成功当选。为了表明马尔西安皇帝地位的合法性,大臣们逼迫一直在守贞的普尔切里娅嫁给马尔西安。普尔切里娅勉强同意,但是要求马尔西安答应不与她同房。两人当时都已经过了更年期,所以此事便不成其为问题。公元450年8月底,马尔西安与普尔切里娅举办了有名无实的婚礼,然后登基称帝。

▌印有马尔西安头像的罗马金币

亲汪达尔的马尔西安当选东罗马皇帝的消息传到迦太基,盖瑟里克看到自己的预言实现了,来自东方的威胁已经解除,他感到无比高兴。当时,西哥特国王提奥多里克因为女儿遇害的原因,正在准备渡海攻打他,而依靠汪达尔人自身的实力,完全不是西哥特人的对手。为此,盖瑟里克在稳住东、西罗马帝国之外,又积极寻找盟友,而他的首选便是胡人。公元450年底,一叶扁舟在亚得里亚海东岸登陆,不久之后,阿提拉就在主营里迎来了汪达尔人的使者。

此前,阿提拉还从来没有和汪达尔人直接接触过,只知道他们是哥特人的手下败将,胆小如鼠,因此不免有所轻视。一见汪达尔使者,他就直接问道:“汝主何如人啊?”使者镇定自若,朗朗回答:“文能附众,武能兴邦,百年才俊,一世之英。”阿提拉听了暗自好笑,又反问道:“既然如此,为何被西哥特人赶至北非?两国相距数千里,素来消息不通。使者今日前来,莫非有求于我吗?”使者回答:“大王戎马一生,当知时有利与不利,势有顺与逆。往年西班牙故土灾荒不绝,而北非粮积若山,故吾主舍西班牙而取北非。知时务者为俊杰,吾主盖瑟里克是也;不知时务者为愚人,提奥多里克是也。且臣今日之使,非独为我汪达尔国也,亦为贵邦雪恨也。以大王用军之神,兵甲之锐,威加于两罗马帝国,而不能加于西哥特。昔图卢兹之战,王师肝脑涂地,流血成川,于今十一年矣,此仇不能报。今亡者尸骨未封,灵魂无所依,吾等外邦闻之,皆为寒心。敝国虽小,楼船八百,带甲三万,愿为大王前驱,东西并进,枭提奥多里克之首,扫图卢兹之怨。事成之后,比利牛斯山脉为界,两主分割,王取高卢,我取西班牙,不亦善乎?愿王熟计之。”这一番话,说得阿提拉哑口无言。但远征波斯的军队已经出动,再召回已经晚了;而且渡过莱茵河攻打西哥特人,势必要侵入以往的盟友西罗马帝国,得罪亲胡人的埃提乌斯,所以他还犹豫不决。正在此时,他收到了一枚从君士坦丁堡寄来的戒指,西方各大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由此骤变。

▌印有霍诺里娅公主头像的罗马金币

这枚改变欧洲历史进程的戒指,来自西罗马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的妹妹霍诺里娅公主。她是一个典型的热情奔放,不肯安分守己的拉丁少女,曾经和宫廷管家欧格尼乌斯同居,在怀孕之后才被发现。普拉西迪娅太后希望挽救女儿的名誉,为她选择了一位中年的罗马元老作未婚夫,但是霍诺里娅对欧格尼乌斯痴情不改。出于爱情和权欲,她计划让情夫登上西罗马皇帝的宝座。这个天真的计谋很快败露,愤怒的瓦伦提尼安三世处死了欧格尼乌斯,并将霍诺里娅流放到君士坦丁堡,请马尔西安与普尔切里娅好好管教她。霍诺里娅无法忍受君士坦丁堡皇宫中那形如修道院般的软禁生活,突发奇想地写信向阿提拉求救,并附上自己的戒指,也就是许诺在得到自由后与之结婚。

▌普拉西迪娅太后墓

显然,阿提拉对霍诺里娅没有多少兴趣,否则他就会直接向君士坦丁堡进军,逼迫马尔西安把霍诺里娅交给自己了。但是他认为,如果能够因此成为西罗马皇帝的妹夫,自己就加入了西罗马帝国的皇族,甚至可能会有继承西罗马皇位的资格。于是,他向瓦伦提尼安三世写信,要求承认自己是霍诺里娅的未婚夫,并且把半个西罗马帝国做嫁妆送给自己。当时,西罗马帝国拥有的土地不过是意大利和高卢东部,阿提拉要求获得的其实也就是高卢东部,因为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很容易地进攻西哥特王国了。这一无理要求当然遭到了拒绝,要知道,即便是皇帝的准女婿——汪达尔王子胡尼里克——也从未提出过什么领土方面的要求。阿提拉感到自尊心和实际利益都遭到了侵犯,于是同时向西罗马帝国与西哥特王国宣战。

就在这一年,普拉西迪娅太后病逝在拉文纳。普拉西迪娅太后不仅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更是一位坚强的政治家。几十年来,整个西罗马帝国的废墟都沉重地压在她的肩膀上,而自从君士坦提乌斯三世去世后,她的身边就再也没有了可以信赖的男人。看看她要面对的这些男人吧:父亲提奥多西一世、养父斯提里科、兄长霍诺留、“上帝之鞭”阿拉里克、首任丈夫阿陶尔夫、篡位者西格里克、丈夫的弟弟瓦里亚、次任丈夫君士坦提乌斯三世、侄子提奥多西二世、爱将波尼法提乌斯、厌恶但又必须与之合作的埃提乌斯、汪达尔王盖瑟里克,还有胡王乌尔丁、奥克塔、卢阿、布勒达、阿提拉。除了两位提奥多西之外,这些男人都曾经给她带来过无穷无尽的麻烦。她只有依靠对宗教的信仰、对子女的热爱、对帝国的感情,以及自己的智慧,在险恶复杂的官场上苦苦挣扎。这其中的苦难,绝非普通的男人所能够承受,更不要说女人了。她的坟墓至今完整地矗立在拉文纳城,而遗体则一直完好地保存到公元1577年,才被几个淘气的儿童意外地焚毁。

只有凡人才会为同类的遭遇而无谓地叹息和悲伤,历史长河则只会一如既往地无情流淌。在公元451年的早春三月,阿提拉率大军在勒沃库森附近渡过莱茵河,向高卢进犯。当地的法兰克、萨克森、阿勒曼、图林根等各民族闻讯纷纷赶来会师,使得蛮族联军声势空前浩大,总兵力号称七十万,真是看不够千舟竞渡,望不够万马争游。我们更不知道,在这大军之中,是否有哪位具备先见之明的智者,在此时此地望河长叹说:“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莱茵,吾不返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