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采访现场观察技巧

新闻采访现场观察技巧

时间:2024-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明确观察目的没有经验的记者在现场进行观察时经常会发现一个问题,即信息太多、太广泛,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体裁对观察的要求更直接。采访之前,王志建议采访对象王海摘掉墨镜接受采访,结果采访对象婉言拒绝了。一个小小的墨镜让观众从侧面了解到作为打假人员,王海面临着怎样的处境和压力。

新闻采访现场观察技巧

第三节 如何进行现场观察

一、现场观察的要求

(一)选择最佳观察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到采访现场时,记者要注意选择最佳观察点,善于选择在最能体现事物特征的地点进行观察,以保证观察的全面、准确、清楚。

一般来说,记者要选择现场的制高点,“站得高,望得远”,以便可以看到全景;选择贴近事实发生的地方,如体育记者、摄影记者往往选第一排的位置,以便看得清楚、准确;选择一个合理的观察视角,注意校正观察误差。

如看一场演出,记者坐在前面,可以便于观察演员的表情、动作、演技等,而记者坐到后排,观众的反应就会尽收眼底。只有多方位、全方面地观察,才有可能获得对事物的完整认识,纠正认识上的片面性。

(二)明确观察目的

没有经验的记者在现场进行观察时经常会发现一个问题,即信息太多、太广泛,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有时记者记了一大堆材料,写作时却发现很多都用不上。记者在现场不可能事事都看、都听、都记,只能根据采访目的精心选择观察;目的明确后,才能有效地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指向一定的观察目标,提高采访效率,保证采访质量。

到现场之前,记者先要思考:这次采访是为了什么需要而观察,到现场后应重点观察哪些事物、哪些人物、哪些环境,等等。报道一个人,或一件事,或一次旅游、参观,观察的目的不同,观察的重点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年纪越轻、文化程度越低的读者对形象性的要求越高;政治新闻、经济新闻因为内容本身新闻价值较高,对现场观察的要求就不如社会新闻、文体新闻高。

体裁对观察的要求更直接。消息要求精炼、简洁,细节描写点到即可;通讯篇幅长,可以容纳较多的细节描写;特写是直接观察的文字记录,记者需抓到现场最精彩的瞬间,捕捉人物的神情、关键动作、精彩话语等,才能完成稿件的写作。

(三)追踪典型细节

在观察采访中,能否抓取有新闻价值的细节,是对记者观察能力是否敏锐的检验。现场场景往往复杂多变、稍纵即逝,缺少经验的记者往往容易被表面的现象吸引,而忽略了对细节的观察。

记者在观察中,粗察看面,细察看点,缺一不可。但细察的要求更高,需要记者有精细的观察力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播出一期《棉区采访记》,记者观察到的几个细节成为这条新闻成功的亮点。

由于非法收购棉花的加工点得知记者要去的消息,把棉花藏了起来,加工棉花的机器也都打扫干净了。当记者赶到时,连人都躲藏了起来,没有了人证、物证,增加了记者报道工作的难度。但当记者走进办公室时,发现桌子上的茶杯是热的,还有一件来不及穿走的衣服,于是这一场景画面被拍了下来。一杯热茶、一件衣服,主人仓皇离去的情节顿现眼前。当时碰巧还有一个女工没来得及走,记者问她加工棉花的事,她回答什么都不知道。这时,记者发现了她头发上还有一团棉花,于是就在她回答“不知道”的同时,镜头推到了她头上的棉花,观众从画面中清楚地知道她在说谎。两三个细节画面就向观众传递了许多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信息。记者观察到的这几个细节虽然是细微的,却深刻地表现了新闻报道的主题思想,可谓画龙点睛之笔。[9]

(四)观察与询问相结合

观察和询问是采访的两种最基本手段,但各自都有局限性。在采访中,两种方法配合使用,就能取长补短,从而保证采访的质量。一方面,观察可以为记者的提问提供线索;另一方面,提问可以深挖、印证和核实记者观察到的东西。反之亦然,提问也为观察提供了方向,观察也可以印证、核实听到的材料。

著名记者王志在《面对面》中采访“打假英雄”王海时,通过观察王海接受采访戴墨镜这一细节,引出了一段精彩的对话。采访之前,王志建议采访对象王海摘掉墨镜接受采访,结果采访对象婉言拒绝了。在采访中,记者追问为什么,又反问戴着墨镜就没有危险了吗?最后设问,如果摘掉墨镜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把话题从一个小小的墨镜一步步过渡到打假这一职业的危险性上来。

正是把观察和询问紧密结合,自然、巧妙地从墨镜入手提问,不但打开了话题,而且慢慢地过渡到了访谈的主题上。一个小小的墨镜让观众从侧面了解到作为打假人员,王海面临着怎样的处境和压力

另外,在观察的时候,记者对看不懂、有疑问的东西要随时询问,弄懂搞清,千万不能想当然。同时,对现场人物也要随时采访。

二、现场观察的内容

记者要调动所有的感官观察现场,从而把受众带到现场,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新闻现场,记者观察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察新闻现场的环境

环境是人生活、生产、实践的处所,也是新闻事件赖以产生的条件。脱离环境,就谈不上对人物和事件的深刻理解。新闻现场的场景、气氛、环境对于表现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能起到烘托人物、深化主题的作用。同时,现场情景的渲染与描绘,能增加新闻报道的感染力,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因此,记者要善于观察环境,从环境中获得丰富、独特的材料。美国合众社记者梅里曼·史密斯1964年对肯尼迪总统遇刺的新闻报道堪称经典。报道的开头部分通过记者的眼睛描写了总统遇刺后的场景:

我跳下汽车,飞快跑到防弹车前。总统在后座上,脸朝下,肯尼迪夫人贴着总统的身子,用双手紧紧将他的头抱住,就像在对他窃窃私语。康诺利州长仰面朝天躺在车里,头和肩都靠在夫人身上。康诺利夫人不停地晃着头抽泣,眼泪都哭干了。血从州长的上胸流了出来。我未能看见总统的伤口,但是我看见后座上一摊摊血迹,以及总统深灰色上衣右边留下来的暗红色血迹。[10]

(二)观察新闻人物的相貌、动作

人是新闻事件的主体,也是被采访的主体。研究表明,人在交往中,各部分传达的信息量为:直述,即言辞7%;措辞,包括音量和语调38%;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55%。[11]这组数据对记者的采访启示是,对人物的采访,主要信息的获取并非来自于语言,而要留心其无声语言或是体态语言。

首先,外貌神态是人直接呈现出的外在表征,也体现着此人不同于彼人的特征内容。记者要像画家画人物速写那样,注视人物与众不同的衣着、相貌、眼神、面部表情等,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的“基调”。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莱特在《记鲁迅》这篇人物特写中,这样描述她第一次见到的鲁迅:(www.xing528.com)

他是短小而纤弱的,穿着一件乳白色的长衫,软底的中国式的鞋子。他没有戴帽,剪得短短的头发,像一把刷子似的直立着,在结构上,他的脸和普通中国人的脸并不两样,可是他在我的记忆中,却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能语语动人心弦的脸。一种富有生命的智慧和先知正从这上面流露出来。[12]

寥寥数笔,鲁迅的形象便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地站立在读者面前。而当进步青年柔石等人被反动派杀害后,史沫莱特笔下的鲁迅是这样的:

我立刻赶到鲁迅家去,发现他正在他的书室中,面色灰暗,满腮胡髭,他的头发很是散乱,两颊深陷,一双眼睛中发着高热的光。他的声音里充满了一种可怖的仇恨。[13]

这段描写把鲁迅疾恶如仇、悲愤难抑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表达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深受感染。观察人物外貌神情,要抓住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部分,而不必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

其次,观察人物的行为、动作是透视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通道。捕捉有个性特征的动作,不仅要把握人物的“形”,还要把握人物的“神”。

2005年4月30日,《人民日报》的《连战北大动真情》这篇报道中写道:

演讲结束后,北京大学向连战赠送特别礼物——母亲赵兰坤就读时的学籍档案复制件及照片。虽然这条消息早经披露过多日,轻轻翻动着76年前的记录,连战眼中还是泛出晶莹的泪光,借着收起礼物之际,悄悄擦拭眼角。

记者透过连战“借着收起礼物之际,悄悄擦拭眼角”的行为动作,揭示出了他内心复杂的情愫。

(三)观察现场细节

在新闻报道中,没有什么比细节能更好地让读者去看、去想、去关注的了。细节能帮助记者对新闻进行展示和讲述。经典细节最能表达现场感,是记者在现场观察中的重要搜寻目标。

美国新闻学者约翰·布雷迪说:“采访中着意捕捉色彩和情调,要留心形成采访对象给你的主要印象的细节。这或许是他的外表——从衣着到姿势到明亮的眼睛和高高突起的喉结。也可能是他的房子、汽车、办公室。或许井然有序,或者混乱不堪。他的话被打断时他有什么反应?他的备忘录标着本人的名字吗?他办公室的布置是现代化的,还是传统式的?是浅色的还是深色的?是整齐或者邋遢?屋子里有照片或油画吗?看看他的手,是否修了指甲?是否揭示出某些习性?”[14]这样的观察是细致、全面、深入的,同时对记者的要求也比较高。

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通讯类一等奖。这篇1050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青睐?细节处理到位功不可没。报道写道:

今天清晨6时23分,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太空归来,平稳着陆于内蒙古中部草原

此刻,五星红旗正从北京天安门广场徐徐升起。身着乳白航天服的杨利伟向在场的人们挥动手臂,轻快地跨出外表被大气层摩擦烧灼成古铜色的返回舱。

记者喊道“:杨利伟,我们接你来啦,对全国人民说几句话吧!”

杨利伟笑了。笑容在朝阳映照下无比灿烂。他说:“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着陆场系统总指挥夏长法是奔向反回舱的第一人。工作人员刚一开横卧在地的返回舱门,他就急切地问“:杨利伟,你怎么样?”

仰坐在坐椅上的杨利伟转过头来,平静地回答“:我很好。”

……

6时左右,有人喊起来“:看,天上有颗星在飞!”

搜救人员纷纷下车,在-4℃的旷野上抬头仰望。只见一颗明亮的“流星”正从月亮边划过。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与返回舱分离后的轨道舱在运行,减速制动后的返回舱马上就要进入大气层了!”

6时7分,一团火球在西南方的天空向我们飞近,那是进入稠密大气层的返回舱,正在与大气摩擦燃烧中飞来。

6时12分,空中传来“嘭”的一声震响,表明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主降落伞已打开。人们更加急速地向空中眺望。

“来了,来了!在那儿!”6时17分,一个黑点在已泛出曙光的东方天空出现,并且越来越大。

“杨利伟回来了!”大家旋即跳上车,向返回舱飘落的方向追去。

降落伞悬挂着返回舱,在我们的车头前缓缓飘落,记者抬腕看表,正是6时23分。[15]

……

据介绍,从“神舟一号”飞船发射试验,到“神舟五号”飞船载人上天,作者每次都深入发射场、测控中心和着陆场,尤其注意对着陆场系统的了解和研究。当日,经反复申请,作者成为飞船着陆场系统搜救分队中的一员,在冰天雪地中驱车数十公里,在返回舱落地后的第一时间到达着陆现场,并从6点左右开始有情况起,他就一边竖起耳朵听,一边睁大眼睛仔细观察,一边利用车灯照明往本子上记,特别注意把时间准确地记录下来。记者通过现场细致的观察掌握了鲜为人知的细节,真实记录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成功着陆的历史瞬间,读来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达到了真实具体、形象生动的现场“同期声”传播效果。[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