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讯及特点:新闻采访报道教程

通讯及特点:新闻采访报道教程

时间:2024-0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通讯及其特点一、通讯的界定通讯是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方法详细和形象地报道典型人物、事件或问题的新闻体裁。人物通讯要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行动与思想,表现时代的脉搏,展现人才辈出的时代画卷;用活生生的人物及其行动,再现特定形象与现实生活,从而感染和激励读者。事件通讯要求真实、生动、形象地写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发掘其本质特征和深刻意义。

通讯及特点:新闻采访报道教程

第一节 通讯及其特点

一、通讯的界定

通讯是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方法详细和形象地报道典型人物、事件或问题的新闻体裁。通讯报道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或一件事有联系的几个侧面。它要求在描绘与叙述相结合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生动地再现新闻事实的现场与人物,较充分地表现事实的发生、发展、变化、结果、影响。

(一)通讯(专稿)与消息

如果说,在新闻报道中,消息的发布应该是迅速而连续的,内容是广泛的,那么,对于通讯,则要求它能更加深刻、更加细致地反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人物。这些事或人的报道,有的只需一篇通讯就可以了,有的则需同时以消息配上通讯。

表10-1 通讯和消息之比较

通讯与消息同属新闻体,但有几点区别:从容量上看,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一般篇幅较长;消息容量相对小些,事实概括,一般篇幅短小。从报道对象看,通讯选材相对较严,消息选材范围宽。从结构上看,通讯灵活多变,而消息相对稳定。从表达上看,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表达比较灵活自由,而消息以叙述为主。从报道时效上看,通讯不如消息快。

(二)通讯(专稿)与评论

新闻评论是一种针对某个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所发表的意见和观点,它讲究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分析利弊、寻根溯源、给出建议等,以达到引导舆论、解决问题等目的。而通讯以叙述为主,与评论相比通讯的议论在表达方式、所占用的篇幅、使用的目的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差别。各自对议论和叙述的偏重,正是评论和通讯的最大区别。

表10-2 通讯和评论之比较

需要说明的是,评论结构的程式性是相对通讯而言的,相对通讯写作的不拘于章法,自由洒脱,评论往往以叙述事实加分析议论两个部分进行,或者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轴心展开议论。从时效性看,评论写作要稍高于通讯,因为评论是紧跟新闻事实而作的,题材广泛而且篇幅较小,时效性要求更强。在报纸上,评论和通讯通常独立进行,不过,在报道某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事件或者人物时,在提供展示其全貌的通讯时,也会配发评论。

(三)通讯(专稿)与报告文学

另外还有一种文体需要拿出来与通讯做比较说明,那就是报告文学。在具有一定新闻性、运用多种表达式方式、反映人物或者事件的多个侧面等方面,报告文学与通讯有较大的相似性。但是,报告文学从本质上说不属于新闻文体的范畴,而是一种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边缘文体。报告文学是从作家的角度去描写新闻人物或者新闻事件,多使用文学的手法,主观性更强。报告文学一般创作时间长,篇幅也比较长,往往能够更广泛、更深刻地反映一个新闻事件。

表10-3 报告文学和通讯之比较

二、通讯(专稿)的特点

综上所述,通讯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新闻性。通讯是一种报道性的新闻文体,它与文学创作、历史故事的区别在于它的内容具有新闻性,即它所报道的人应该是新闻人物,所报道的事应该是新闻事件;它必须真实可靠,强调一定的时效性。

第二,形象性。通讯不仅要用事实说话,还要求用形象说话。人物通讯要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行动与思想,表现时代脉搏,展现人才辈出的时代画卷;用活生生的人物及其行动,再现特定形象与现实生活,从而感染和激励读者。(www.xing528.com)

第三,评论性。通讯不仅记叙事实,还可以通过议论、抒情等手法表明作者的倾向,表现作者明显的感情色彩。有些通讯,如工作通讯,其容纳量较大,内涵丰富深刻,除了一般性地叙述事实,还需要适当运用议论和抒情,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意义,深化其主题。

通讯的这些独特品质,使得它可以在消息不及之处发挥其优势:

一是,通讯可以提供更多的新闻细节。消息强调报道领域的广泛全面,而通讯则提供更多、更详细的细节,以满足读者了解详情的要求。细节在通讯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于细微处见精神”——生动典型的细节正是一篇优秀的通讯富有生命力的法宝,它能够加强通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二是,使新闻具有感染心灵的艺术品格。通讯和消息的本质区别在于消息是概括的实用性的反映,而通讯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还有些审美化的反映。通讯是有文学性的,一方面具有形象性,一方面具有情感性。有了一定的文学性,形象感强了,感染力强了,阅读的效果也就大不一样。

三是,在消息不能有所作为的地方发挥作用。有一些有价值的新闻题材,不适合写成消息。因为消息是以新闻事件为基本内容的,而有些新闻是非事件性新闻。例如,一个平平常常的劳动者,在平平常常的一天之中度过,这其中有没有新闻呢?按过去的眼光来看,没有新闻,可是在现代记者的眼中,它很可能是有价值的新闻。

三、几种常见的通讯

(一)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讯形式。它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教育读者的目的。

人物通讯可写一人,也可写群相;可写人的一生,也可写一个阶段或某个侧面;可写正面人物,如先进人物、英雄人物、有突出贡献的人物等,也可写反面典型;可写大人物,也可写凡人百姓。

(二)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就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新闻事件。它重在记事,形象地、相对完整地再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以揭示影响及意义为己任;也可以把全过程压缩成概括性的叙述,还可以把事件中的某个片段做突出的描绘。事件通讯要求真实、生动、形象地写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发掘其本质特征和深刻意义。

事件通讯所记之事以正面的、先进的为主,借以显示生活的本质和主流,显示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也可以批判的笔触写带有某些灰暗色调的事件,分析与时代精神相悖的实质,引导人们匡正谬误,规范言行。如《江西日报》2010年7月7日刊发的通讯《景德镇市邮政局顶风违纪干部公款赴日游》所揭露的问题正是当下广大群众痛恨的公款旅游之歪风。通过这篇通讯我们不难发现,事件通讯要记事,事不是孤立的,总与周围的环境有密切的联系。而事又总是人去做的,要写事就得同时写人。这就要求写出事件的特定背景,以及有关人的思想、行动等等。

(三)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是通过典型事实来反映研究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情况;反映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和尚未解决的各种问题,对一些新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它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指导性。工作通讯也要反映新闻事实,往往带有现场活动。

例如,2010年7月,中央要求矿领导必须与矿工同时下井、同时升井,以此来促进各矿山提高安全意识、完善安全措施。但朝阳煤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中层提拔了7名矿长助理上、下井。《南国早报》记者唐正芳对掌握的材料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在通讯《一矿山提拔7名矿长助理下井带班》中不仅写了现场见闻,还对朝阳煤矿的行为进行了深度思考,并提出了政府及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使报道更有深度。

(四)风貌通讯

风貌通讯又叫概貌通讯,是反映社会变化、建设成就、地方物产、风土人情的一种通讯。这类通讯的标题经常带有纪行、巡礼、随记、漫记、参观记、印象记、见闻录、访问记、掠影、一瞥、散记、侧记、杂记、拾零、拾趣、拾萃、游记等字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