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同年龄自我教育的特点分析

不同年龄自我教育的特点分析

时间:2023-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需要得到重要他人的关爱,而这种关爱往往只有顺从重要他人时才能得到,因此产生他律。这也是婴儿阶段自我教育的特点。(二)幼儿主要是根据“重要他人”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教育幼儿时期形成的自我认识是非常重要的,他将带着这个时期形成的自我概念来要求自己、对待外界。

不同年龄自我教育的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不同年龄自我教育的特点

一、乳儿自在的自我教育阶段

这个阶段是潜在的,尚未发展、尚未展开的主体性。它是由现实的物的主体性向现实的人的主体性转变的起点,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向人的社会属性转化的开端。

人刚刚诞生,虽然没有任何现实的主体性和自我教育能力可言,但是进化而来的人,他的主体性作为“最初的有,是自在地被规定的”[8]。所谓“自在”,按列宁的解释“‘自在’=潜在,尚未发展,尚未展开”。[9]

应该说,此时他们和动物表面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他们潜在的主体性和自我教育能力,将被后来的发展所证实。

二、婴儿萌芽状态的自然的自我教育阶段

这个阶段是由潜在的主体性进入现实化的主体性。孩子最先遇到的并不是真正的社会联系,更多的仍是血缘的、自然的联系。婴儿是在一定的自然联系中成为某种主体。

一方面,从主要特征看,这时的人主要是自然人,而不是社会人;皮亚杰的分析是:婴儿处在感知—运动阶段。从开始能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知道动作与效果间的关系。第二年建立客体的永久性(这是自我意识产生的先决条件)。动作尚未内化为表象的形式。

而另一方面,在这种自然人身上,社会因素日渐增强。婴儿在和别人的交往中通过感知动作建立一定的因果联系。这时处在感知动作思维阶段,他的意识是以思维为中心在发展。

婴儿期经过“我物相分”“我他相分”“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相分”“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相合”四次相分相合的阶段,从自发向自觉迈了一步,自我意识达到物质层面(发现自己的身体和外界的区别)和情绪层面;因而他的选择性也只能在这个层面;但是选择性模仿就含有创造的性质。例如成人说“这是黄的,不是红的”这样的句型,两岁的孩子会说“这是阿姨,不是妈妈”。[10]他的创造性也表现在物质和情绪层面。他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对待,也只能在这个层面。

婴儿控制外部的意志,表现为愿意和不愿意——从冲动的,反射的,本能的,到意念、模仿性质不同层次的意志[11];婴儿也有控制内部的意志。研究表明:在遇到不顺利的时候,婴儿已经开始表现出一定的耐心。

婴儿逐渐有一些处在心理水平上的价值意识,例如欲望、兴趣和情绪。他们追求的不仅有物质需要,也有心理需要,比如好奇心和别人交往,得到关爱。由于需要得到重要他人的关爱,而这种关爱往往只有顺从重要他人时才能得到,因此产生他律。这也是婴儿阶段自我教育的特点。

三、幼儿的自我教育

人们很长时期认为幼儿不可能有什么自我教育,其实并不是这样,幼儿已经懂得自己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是勇敢的孩子,还是胆小的孩子,这就是萌芽状态的自我认识。幼儿盼望自己成为好孩子,极其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奖给的小红花,这就是自我要求;幼儿也会想方设法去夺得小红花,也就是自我践行;幼儿也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这就是能不能得到成人的夸奖,其实这就是他的自我价值标准,因为成人的夸奖,能使自己愉快,使自己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因此夸奖就是一种价值。这时他的自我教育的目的,典型的表述是要做好孩子,因为只有做好孩子,才能得到成人的夸奖。

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幼儿自我教育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幼儿的自我教育主要是情感性质的、模仿性质的

幼儿的自我教育主要是处在情感层次。自我认识主要是通过情感体验得到的,体验虽然比较肤浅,但还是丰富的。例如,画了一张画,自己非常喜欢,就认为自己很不错;得到母亲的一个微笑,就认为自己做对了;母亲板起面孔,就以为自己犯了错误

幼儿往往是看到别的孩子怎么做,自己也模仿着做。尤其是被成人夸奖的孩子,更是许多幼儿争相模仿的对象。例如有一个幼儿园里,有一个叫毛毛的孩子经常被老师表扬,于是竟然有好几个孩子要求自己也改名字叫毛毛。

(二)幼儿主要是根据“重要他人”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教育

幼儿时期形成的自我认识是非常重要的,他将带着这个时期形成的自我概念来要求自己、对待外界。如果形成的是一个错误的自我概念,后来又没有加以纠正,就不利于儿童时期的健康成长,甚至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中国古代“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幼儿的正确的自我认识如何形成呢?这要靠两个条件:一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到对自己的认识;二是“重要他人”(指幼儿心目中的权威人物,一般是家长和老师)对他的正确的评价。

比如,在某小学实验班有一个出色的女学生,她性格开朗,落落大方,热心助人,讲文明、懂礼貌。谁也想不到,她过去在幼儿阶段竟会是一个非常胆小、自卑的小女孩,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她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呢?于是我们做了回顾调查。

经过家长介绍,发现原来是幼儿园的教育起了关键作用。在到幼儿园之前,她脾气非常坏,认生,见生人就哭,不爱笑。每次送幼儿园都大哭大闹……后来到了一个设备较好的幼儿园,又遇到了许多开朗的老师,带领她参加了许多活动,尤其是参加了幼儿珠算学习,她的成绩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或第二名,接着又参加了不少比赛。从那时起,家长发现她变了,变得爱说爱笑,开朗大方。

为什么出现这么明显的变化呢?原来在这个过程中,她通过实践活动展现了她的优点,这个优点又不断被大家承认,“重要他人”的评价使得她由原来的自卑变成了自信。从原来的一个胆小、爱哭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勇敢、泼辣的小骨干。从此她就一直以一种优秀生的自我概念度过了幼儿和小学阶段,顺利地进入了初中。

四、小学生的自我教育

由于儿童开始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但是还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因此,他对自我的教育,更多地是停留在行为的层面上,自我教育表现在要求自己有好行为。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小学生的自我教育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儿童的自我教育,开始主要在行为层面上

对小学生的教育,如果不和他的行为联系起来,不落实在行为习惯上,恐怕都会费力不讨好。因为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主要处在对外感知的层次上,对内部心理活动的体验尚不经常、不稳定、不深刻。当问小学生“你爱不爱劳动”时,他的回答往往是一些具体的行为表现。如:“我每天都做值日”“我扫地扫得特别干净”;问“你学习努力不努力”时,他就回答:“我上课认真听讲”“我每天都完成家庭作业”。

小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也主要是行为上的。有一个一年级学生,看到别人都得到了小红花,可是自己字也写不好,课堂上又管不住自己,靠在这些方面进行努力,要想得到小红花实在是希望渺茫。于是有一天,他就见到哪个老师都鞠躬,每见一次就鞠躬一次,有时甚至向“值周”的大同学也恭恭敬敬地鞠一个大躬,他想用这种行为得到一个礼貌方面的小红花。可以看出,这个小学生,仅仅是对自己的行为有了要求,还没有达到较深层的道德品质的自我要求。

但是小学生在行为层面上的自我教育,对他的成长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小学生在各种活动实践中,会积累起十分丰富的亲身体验,这是他了解世界和了解自我的重要基础,是深化自我教育的必要条件。

随着年龄逐渐增大,小学生的心理体验逐渐增多,自我教育就会出现新的特点。

我们在实验班的调查研究发现,小学二到三年级学生日记中反映出自我认识的内容的有明显的变化:随着年龄逐渐增大,小学生自我认识中对外部的认识比例明显减少;对内心世界人际关系的认识明显增加。

二到三年级学生日记中反映出自我认识内容的变化表(%)

img3

注:外部:指身体的特征、名字、所有物、年龄;行为:指经常的行为或行为特征;内部:指情感、思想、经验;人际关系:指人际、社会关系

根据小学生自我教育主要是在行为层面上的这个特点,在小学阶段就应该把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自我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注意不断将自我教育引向深化。

(二)小学生的自我评价标准,开始从他律转向自律

儿童时代的自我评价标准,之所以开始从他律转向自律,一方面是由于心理发展逐渐成熟,其中主要是自我意识的发展逐渐达到了自律应具备的条件。另一方面,是他的生活环境逐渐扩大,“重要他人”逐渐增多,特别是“重要他人”之间的评价不一致,甚至出现了矛盾之后,迫使他必须在若干个他人评价之间,进行选择,“大主意还得自己拿”。另外,他人的评价如果和事实明显不符,和学生自己的亲自体验不相符时,也会促使他独立思考,自己进行评价,逐渐建立起自己认可的评价标准。

从他律转向自律时间的早晚和学生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尊重学生,气氛民主的环境,学生的自律就形成得早;而溺爱学生或高压学生的环境,都会由于失去了自我或压抑了自我,学生的自律形成得就晚。

小学生是处在自我教育的准备阶段,自我教育的学习阶段,特别是处在他律转向自律的阶段中。这个阶段就更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艺术,一方面,要把握小学六个年龄段的不同特点,自律和他律的关系应该是呈现六个层次,对不同的年龄都不要要求过高或过低;另一方面,由于同一年龄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存在着差异,还要根据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培养的方法。

五、初中生的自我教育

和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自我教育出现了显著的变化。由于初中学生自我意识有了飞速的发展,开始进入了和成人相类似的自我教育阶段。当然还是极不成熟的,所以经常出现片面性、表面性和过分理想化的弱点。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少年的自我教育已经能够提出好品质的要求,他们自我教育的特点有两个:

(一)少年的自我教育开始进入内心世界,已经处在比较抽象的道德观念层面上

人们常说少年期是人的第二次诞生,主要是指少年已经开始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由于他们的思维发展已经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经验型的抽象思维阶段,开始用比较抽象的概念来进行思考了。这时他们喜欢用一些道德观念对照自己,或是分析他人。他们已经能够对自己学习的方法,学习上解题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在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教育的发展全程来看,少年期都是一个关键时期、转折时期。

少年喜欢照镜子,喜欢观察别人,重视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认真、秘密地记自己的日记,喜欢和别人争论,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都说明少年已具有本质意义上的自我意识,进入了真正进行自我教育的阶段,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

(二)少年的自我评价标准,开始以自律为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但是尚不成熟

到了少年期,学生开始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大脑,重新观察和分析自己及他人。(www.xing528.com)

开始运用自己的评价标准重新来看世界,这对少年来说是一件大事。这时他对某一件事情的看法,既可能和儿童时代基本相同,也可能有了区别,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有一个最为重要的特点,那就是,这是他自己的看法了。而在这之前,他的嘴里说出来的往往是重复成人的看法。

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从此他将用自己的这些看法自觉地指导他的一切行动了。正确的看法当然表现为正确的行动;而错误的看法必将导致错误的行为。所以成人在这时要极其关注少年这时形成的、他认可的是什么观点,要想方设法力争引导他的观点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少年这时的标准并不稳固,也不成熟。不成熟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片面性。少年常常是顽固地过分强调某一方面,夸大某一方面。不善于全面地、辩证地分析事物。这是因为他们的认识还没有系统化,知识积累也不够充实造成的。

在一个中学,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件看似十分矛盾的事情:学校领导们正在开会研究如何表扬上午英勇救火、抢救公共财产的几个同学的时候,有人反映,有个学生在操场上用桌椅打闹,破坏公共财物。等到把这个同学叫到办公室后,大家吃惊地发现这个同学竟是上午参加救火的一个同学。这件事典型地说明少年的片面性,他在一个情景下会积极地去救火,而在另一个情景下却又去破坏公物。

但是少年的这个片面性,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逐渐得到改善。

二是表面性。少年常常被一些事物的表面现象蒙蔽,被一些非本质的、次要的理由牵着鼻子走。这是因为他们的认识还没有达到理论化的深度,生活经验不足造成的。但是随着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表面性同样会逐渐得到改善。

需要强调的是,正是由于少年期处在一些重要观念的构建阶段,因此有很强的可塑性。因而这是一个极其可贵的教育时机。成人在这时要善于观察、了解少年,又要善于巧妙地指导少年(因为他们自认为已经长大,以为自己什么都成,不愿接受成人的指导,而实际上又缺乏经验,面对这种矛盾的心理,成人的指导必须具有艺术性才能得到成功),使他们少走弯路,顺利地度过人生最佳成长期。

六、高中生的自我教育

高中生的自我教育,应该是逐渐深化,慢慢走向成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自我教育已经进入追求好人生的层次。但是这个时期如果缺乏实践,则不可能真正走向成熟。根据我们的研究。认为当前他们自我教育的特点主要是两点:

(一)青年的自我教育,已经到达比较系统,具有理论色彩的观念层次

青年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般已经比较成熟,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都比少年丰富多了,因此是处在自我教育的深化阶段。这个阶段应该是努力地使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都达到一定的深度,进入初步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层次,以此来指导自我教育。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驱使下,曾经出现过一些令人十分遗憾的现象:在高中和大学低年级这个阶段,本来是他们深化自我教育的重要阶段,应该在这段时间认真思考人生,思考世界,深化自我教育,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奠定基础,但是这时他们都被绑在高考的战车上,集中全力去为分数而拼杀,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往往无暇顾及。直到上了大学,或是工作之后,在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人生问题、社会问题找上门来的时侯,才发现自己之所以显得那么束手无策,就是因为自己曾经缺少了自我教育深化的重要一课。

(二)青年自我评价的标准,在自律的基础上逐渐成熟,但对知识青年来说,由于他们对社会的理解,缺少在实践中的亲自体验,从社会化的角度看,真正达到成熟,仍有一个不短的距离

青年的自我评价标准,如果是主要来自书本,那就往往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在这些青年头脑当中,总是较长的时间存在着理想社会和现实社会的矛盾,对个人也总是存在着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本来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属于正常的现象,人类就是不断地在一个一个更新的理想的引导下,去变革世界和变革自己,去推动事物的前进。但是脱离实践的青年的理想,往往由于过分脱离实际,因而经常碰壁,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就显得尖锐,甚至无法调和,也就更让他们感到痛苦。

这种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除此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通过实践,青年就能较深刻地理解现实的社会,较确切地认识存在于社会中的自我,逐渐地走向真正的成熟。

七、自为、自由的自我教育阶段

一般在青年阶段之后出现,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境界。自为、自由的自我教育阶段必须是建筑在自觉、自强的基础上逐步达到的。这种最高境界和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状态十分接近。这个阶段之所以“不逾矩”正是因为对主体和客体的客观规律有了更多的了解与把握,才有更多的自由,更多的“从心所欲”。但绝不是那种主观幻想、异想天开的虚妄的自由。

一般来说,成熟的主体至少要在自己的价值、权利和责任三方面具有正确的主体意识和相应的能力。这种意识和能力,既指向外部世界,也同时指向内部世界——自我教育。它的最高表现在三个方面。

表现在能动性方面:

1. 观念和行动上都是自觉的主体。

2. 以主体的态度把握自己;以自己主体的行为把握客体;

3. 是创造性的主体。

表现在自主性方面:

1. 能够“自我实现的人”;

2. 不仅占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且占有自身的劳动力,也就是能够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

表现在目的性方面:

1. 在对主体和客体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自觉确定人生的目的;

2. 追求人生最大的意义和最高的幸福。

八、后期退化的自我教育阶段

作为个体的主体性,他的载体是身体,随着自然发展,身体的生理机能逐渐退化后,尤其是思维如果出现负面变化,主体性必然受到影响。同时由于身体的变化也必然影响个体的实践活动和交往范围,这将从另一方面影响个体的主体性,也表现在自我教育方面。

民间流传着“老小孩”的说法,甚至还有一种比对的方法。看来有一定道理,因为这是千百年的实践经验之谈。如70岁的人相当于儿童;80岁的人相当于幼儿;90岁的人相当于婴儿,日常生活中人们确实看到有些老人的思维方式、行动特点和婴幼儿、儿童有相似之处。

因此,即使原来主体性达到再高级的程度,随着身体的退化,主体性也要退化,自我教育能力也会有所下降。如果没有意识到这种规律,原来主体性发展很好的人,反而会出现更严重的失误,造成更大的损失。因为原来的主体性使他获得了更大的权力和威望,这些权力和威望往往又会使得退化后的主体性所作的决策通行无阻。而有的人能够比较明智地自己把握这一点,就可以减少损失,一位老科学家曾经表示过这样朴实的看法:“一到60岁,我就不再和青年人争辩了。因为我有限的实践已经使我没有更多的发言权。”

掌握了主体性发展的进程和自我教育年龄特点,可以避免“拘守某一个较低阶段的主体性,或误将自我的主体性当做至高无上的主体性而不能超越这种自我,便不可能实现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能实现的最高的自由的主体性”。[12]才有可能把自我教育发展得更好。

注:

[1][瑞士]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0年5月,第19页。

[2]冉乃彦:《对3~5岁幼儿自我认识发展特点的研究》,《中国儿童发展》1993年9月。

[3][美]P·H·墨森:《儿童发展和个性》,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80页。

[4][苏]科恩:《自我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12月,第275页。

[5]第二、第三层级主要参考了李为善等主编:《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7月。

[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25页。

[7][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32页。

[8][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年,第68页。

[9][俄]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44页。

[10]孟昭兰《婴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

[11]德]W.蒲来尔《幼儿的感觉与意志》,科学出版社,1960年4月,第114页。

[12]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8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