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大学生生存信念的迷失及构建

当代大学生生存信念的迷失及构建

时间:2023-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代大学生生存信念的迷失及构建李珍华在这个科技越来越发达、物质愈来愈丰富的社会里,现在的大学生是衣食无忧、感官需求轻易就能得到满足的一代。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生存信念异化。

当代大学生生存信念的迷失及构建

当代大学生生存信念的迷失及构建

李珍华

在这个科技越来越发达、物质愈来愈丰富的社会里,现在的大学生是衣食无忧、感官需求轻易就能得到满足的一代。然而他们却日益迷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慨:自己究竟为何生存?生存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自己越来越不快乐?

一、问题的提出:当代大学生生存信念的迷失

信念是人们对事物的存在及其性质、状态、功能和变化等方面坚信不移的判断或命题。它总是表现为一定的观念、概念、定理、公理等,是人们基于知识理性和实践判断所建立起来的真理性确信,它具有知识真理的判断标准和抉择理由。它与信仰不同,总的来说,信仰更具有文化根源性和价值性,信念强调的是知识的真理性和可靠性。基于此,靳风林教授给生存信念下了个定义:生存信念表征着人在生存过程中依靠知、情、意去坚定地追求生命的理想、价值与意义。有了生存信念,人生才被赋予意义。当代大学生的生存信念状态如何?情况并不乐观。

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生存信念缺乏。由于现在学生的生存形态及环境不断地发生改变,物欲的追求一点点的上升,于是陷入追求物欲的痛苦,即使物欲得到了满足,但是过后却又陷入更大的空虚。正如叔本华所描述的,“……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任何事情似乎都不再有意义,人生没有任何真正的价值,生存的信念荡然无存。很多大学生都宣称自己什么都不信,没有任何信念或信仰。一项调查表明,有16.24%的大学生对现在和未来的人生表现出了悲观失望和痛苦无望的态度。10%左右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活情感体验是低沉的、消极的。

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生存信念异化。本来生存信念的确立是为了让人更好的活着,去追求人生的理想、价值和意义。但是,很多时候,生存的意义成了单纯的物质的满足、个人的享乐或者科学的崇拜。于是当代大学生也变得盲从,最终受外在的牵引失去自我。当生命的激情成为纯自然法则支配下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时,他们就变得只知享乐,没有理想;只顾眼前,看不到未来……最终沦为“工具人”或“本心人”。此外,一个人如果认为社会的现实与自己的生存信念相背,那么他有可能走向生存的反面——死亡。这就是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杀或去伤害他人的原因。

二、当代大学生生存信念迷失的德育层面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迷失了自己的生存信念?是这个本身无意义的世界造就了空虚的他们,还是他们在这个物欲世界中迷失了自己?原因众多,仅从德育层面来看,道德教育是一种促使人去追求理想实现超越的活动,高校一直重视德育工作,但为何会遭遇当代大学生生存信念危机的尴尬?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科学理性霸权的时代,高校德育被边缘化。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精神与技术理性成为了生活和未来的核心。现代社会的高度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功利主义逻辑,使人不再关注自身,而关注社会的需要。教育也表现出功利主义和唯科学主义教育的霸权。整个世界的潮流就是强调技术知识教育,人文学科不受重视,高校德育也自然被边缘化。在这种背景下,德育想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就显得困难重重,于是人生意义、价值、理想就这样被实证主义浪潮淹没,同时,一切都变成了赢利的工具,在工具理性影响下人们不择手段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管行动是否符合价值判断,价值理性被忽视,人完全丧失了生存信念中的价值理想。我们的精神和信念正离我们远去,越来越多的学生变得没有信念或者追求某种外在的东西。(www.xing528.com)

第二,现行高校德育的科学化现象。现代化背景下,德育不仅被边缘化,其自身也受到了实证理性影响,变得“科学化”,即“道德教育的科学化是在用对自然界的、对待物的眼光来审视和对待具有高度人文性的道德教育”。德育不自觉地以自然科学和科技理性为指导,异化成了塑造纯粹知性的个体,成了“美德袋”式的教育,成了灌输和训练。它变得与生活无关、与情感无关。其后果就导致了德育的效果甚微。真、善、美、爱和希望的种子依然被深埋在课本中,人世间的生存价值依然没有被学生意识到要挖掘。受教育者可能分析道德规范、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准确无误,但是很难把它们融入实践。个体丰富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在冷酷的现实中依然无立足之地,在忙碌的世界中依然迷茫。

第三,现行高校德育的理想化问题。德育要有理想,这是肯定的,但是一旦变得“理想化”就显得不妥了。尤其是学校德育,目标定位过高,不符合时代特征的问题依旧存在。那些大道理并没有错,但却脱离了生活基础,实际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道德理想显得可望而不可及。用理想来取代现实,德育对生活就缺乏指导意义,很难使学生很好的适应有强大冲击力的现实社会。一旦遭遇到社会上不幸、不公平、不正义等消极现象,学生甚至会觉得受到了蒙蔽与欺骗,不再执着于曾经的信念,生存对他们来说只是忍受现实的磨难。随着对以往价值与意义的破除和摧毁,人容易进入生存的空无状态和未来的无望状态。当然,当代大学生生存信念的迷失,不单是德育的责任,还是时代、社会、个人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后果,所有的因素交织在一起,摧毁了原本在理性基础上的意义大厦,抛弃了可望不可及的生存信念,使人用肉体独自承受着生存的荒诞与苦涩。

三、高校德育的使命:生存信念教育

面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与意义的迷惘与虚无,高校德育有责任创造条件使学生不断地超越现实,去接近可能的生活,不仅使他们了解现实中的人是怎样的,而且使他们掌握应该是怎样的。

第一,注重引导学生个体对生命意义、生存信念的认知。人无法忍受在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中存活。这种意义从哪里去获得呢?它只能用人所寻求的生存信念来确立。生存信念赋予人生以意义,一个人只有确立了坚定而真诚的人生信念,才会感到人生有意义。它是每个生存个体必须具备的,问题在于我们应该确立一个什么样的生存信念,这是德育的任务之一。高校德育应该使受教育者了解到,人首先是一个自然的存在,这是物质基础。但人还有思想,它的生命还体现在价值、意义上,它有着自己的精神生命。精神生命离不开社会活动,人是社会的人,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存在。人的三种生命相互融通,共同构成人的完满生命,人的自然生命是有限的,生存过程相当短暂,其意义不在于过完自然生命的几十或者百来年,而在于通过对社会生命的挖掘来实现自己的精神生命和价值生命,即对真、善、美的追求。人就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是一个蕴含在具体生命中的永无止境的过程。意义在于追求的过程,而不是在生存之外寻找到真、善、美统一的目标或实体。正因为生命是有限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个体饱满的生活热情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如果高校德育仅仅局限于引导学生个体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德育又陷入了理想主义。在认知的基础上,高校德育还应该注重对情感的培养。一方面,在教育学生认知的过程中,不是将其作为“灌输的机器”,而是融入生活,从生活中让学生得到情感体验,真正地将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在德育的内容上,引导学生拥有积极向上、豁达的人生态度与追求。热情、积极的情感因素的培养,可以发挥激励、驱动的作用,使生存信念的主体不至于陷入冷漠、寂静。高校德育不仅要帮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美好,还应该帮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苦难和烦恼都是不可避免的经历和体验,对于消极的情感体验要正确处理,凡事要以积极、主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第三,注重激励学生个体在现实中磨练意志,践行生命。认知活动还需要意志的规范,坚强的意志有利于巩固和强化生存信念的认知定向。同时,意志也可以规范人的情感活动,使生存信念主体产生一种持久的内在自制力,从而外化到信念主体的行为和实践领域。高校德育的又一使命在于激励学生在现实中磨练意志,并且以坚强的意志践行生命。人生活在现实中,他面临着一个无法选择和改变的既定前提,这是历史的沉淀,是已经生成的。现实的残酷、冷漠、压抑与不幸带给我们痛苦,成为我们生存的牵绊。然而,现实没有规定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未定的,其在于不断的创造。人生活在当下,但同时也生活在对未来的向往与对可能的追求之中。这种向往与可能追求使人以意志来适应现实,改造现实也创造自我,实现对自我的超越。现实并不可怕,我们需要的就是对现实的不满足,正是种种不满才赋予我们超越的可能。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