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教望国际化助推学攀亲个性化发展

让教望国际化助推学攀亲个性化发展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让教望国际化助推学攀亲个性化发展——上海师大附中教育国际化探索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严一平教育国际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更多更好的现代化人才,在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于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我们在教育国际化的探索中,始终立足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学生培养的需要,让教育国际化的探索助推学校的个性化发展。

让教望国际化助推学攀亲个性化发展

让教望国际化助推学攀亲个性化发展——上海师大附中教育国际化探索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

严一平

教育国际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更多更好的现代化人才,在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于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我们在教育国际化的探索中,始终立足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学生培养的需要,让教育国际化的探索助推学校的个性化发展。

上海师大附中一向以“发展教育”的办学思想而著称。在新一轮的发展规划中,我们又提出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现代素养”的优秀高中生的育人目标。在当代国际化大潮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现代素养,离不开教育理念的国际化,离不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国际化探索。

课程是学校个性化发展的载体与基础。我校在优质高效地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以“健全人格+现代素养”的育人目标为导向,以内涵建设为核心,精心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品牌课程。“国际化”就是我们所理解的课程内涵之一。

在开眼看世界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是立足本土,提升和加强现有课程的国际化内涵。加强英、法、日等语言教学,培养学生使用外国语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国际化、全球化的能力。英语组开发了《英语国家文化》、《英语文学经典品读》、《英语原版教材研读(North Star)》等文化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用英语学习文化、认识世界的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积极而稳妥地引进国际课程。我们与欧盟教育基金会合作,在国内率先引进专为中国学生定制的“SDP”课程。SDP课程在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实践能力的同时,更着力于培养学生独立质疑的习惯与能力,培养学生的策划与实践能力。(www.xing528.com)

我们参与了上海师大剑桥国际中心的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引进被誉为全球大学入学的金牌标准的ALeve1课程,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ALeve1考试成绩进入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世界名校

引进SDP、ALeve1这样的课程,丰富了我们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搭建了更多的通往世界一流大学的桥梁。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国际课程的引进与教学,对于改变我们的教育理解,更新我们的课程理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ALeve1的科学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与我们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我们开展了中英科学教育的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具有校本特色的科学实验课程。在坚持我国传统科学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这门课程吸收了A Leve1课程的优势,比如以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探索,注重数据的收集、分析与验证,等等,受到学生和专家的高度评价。我校实验员孙黎颖老师根据该课程的理念与方式,设计了“离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定向运动”的教学实验,获全国第十一届化学专业性实验创新评比活动一等奖。

课程建设是一个漫长的积淀过程。我们还搭建了很多短平快的项目,如扩大交换生的规模,国际学生就读人数逐年递增。加强国际友好学校的师生交流互访。学校派出的交流学习的师生总数已超过500余人,全校22位英语教师中,派往英语国家交流进修的有20人次,其中有6位教师远赴英国和美国接受了为期一年的培训。出国教师非常珍惜进修机会,他们主动寻找和利用讲课、听课、聊天、游览、购物,甚至是等车的机会开口说话。与不同职业、不同肤色、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交流,学习地道、鲜活、富有时代气息的英语。他们零距离地感受当地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古迹名胜等,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性情,提高了学养。语言能力的提高又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在回国后的教学中遇到“西方节假日”、“餐桌礼仪”、“国际大都市”、“现代博物馆”等文化题材的课文时,他们便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情真意切地娓娓道来。在进修期间利用各种机会主动听课,广泛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借鉴和吸收其中好的做法。他们在回国后的教学中,更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对学生的及时鼓励和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教学的效果都大大提高。

学校每年还选派三到四位非语言学科的骨干教师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考察培训,目前已有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历史地理等10多位教师培训回来。这种考察培训活动,为青年教师走出国门提供了机遇,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在考察培训期间,他们主动与各国学员广泛交流,获得关于本学科最新发展的信息,了解本学科在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和教学特点;可以借鉴不同国家有益的科研成果。国外生活和学习的语言环境,促进了他们语言交流能力的提高,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也提高了我校双语教学教师队伍的质量。

加快国际大学“直通车”项目的引进,学生的受益越来越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