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园林绿地规划实验教学改革的分析

对园林绿地规划实验教学改革的分析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园林绿地规划的教学大纲也作了相应的调整,课程主要分为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因此,进行园林绿地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专业素质,培养更适应社会需要的竞争型园林人才有重要作用。

对园林绿地规划实验教学改革的分析

对园林绿地规划实验教学改革的分析

黄英 罗譞

园林绿地规划课程是园林专业主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全面而扎实的园林绿地规划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效地应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和技术,对各类城乡园林绿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近年来,结合园林专业其他课程特点,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更新,精简了与其他设计课程重复的内容。对园林绿地规划的教学大纲也作了相应的调整,课程主要分为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课程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介绍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园林绿地功能以及单位附属绿地设计原理、步骤和方法和作业练习;下部分教学内容是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以及滨水绿地规划设计的理论与作业设计。在实验教学中,缺乏实践机会,其他设计课程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进行园林绿地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专业素质,培养更适应社会需要的竞争型园林人才有重要作用。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

园林绿地规划园林专业教学从传统黑板板书走入一个多媒体时代,为提高教学质量,并与其他专业设计课程相互融合互补,拟对该课程教学实行了改革,并对实验教学进行了突破和创新,为了解教学改革是否适应学生实际需求程度[1],分别对园林专业06级和07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中更明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及重点,发出问卷90份,收回问卷88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1 教学方法改革调查结果

img42

现在的教学方法就是针对专题讲解理论—布置相关作业—教师评图—课上师生互动交流—相关优秀案例分析,从表1可知,学生认为案例教学作用较大达到82.9%,有77.2%的人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较为满意,但设计课程安排大部分同学认为作业太多,很多作业撞在一起,很难按时完成每门功课作业,导致哪门作业都没有能好好认真完成,76.1%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安排设计月的方式排课。从表上得知,学生们对课上讨论发言作用认为不大,只有44.3%的人认为有作用,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课堂发言也就只有寥寥几个,大部分同学选择观看,积极性不是很高,讨论也是一般,这点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能力方便还有所欠缺。而且学生普遍反应缺乏必要的外出实践机会,并有84.1%的同学认为有必要进行实习调研,对出去实践锻炼的愿望很强烈,在06级园林毕业综合实习期间,笔者与其他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去了萧山园林实习基地,从对场地的分析、设计到施工,学生表现出对专业的理解和热情,学生在实习报告中也感慨从中学习到很多课堂没有学到知识,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得到锻炼,但是现有的课程设置缺乏相应支持。园林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在今后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上面,能否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基地,在毕业之前为他们提供现场设计机会显得尤为必要。

三、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

1.教学方式调整

(1)上课时间调整。

①由现在的分周上课改为分月上课,一个月集中上一门设计类课程,每个学期按照设计课程多少来进行时间调配。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期间专心做一门设计作业,避免学生同时做几门功课设计作业,而且现在设计课程分周上,基本上集中在前面3个月上完,学生作业压力大,经常造成“拖作业”的问题,使得课程不能按照教师计划进行。建议改成分月课程设计上课,并由原来的一个教师评图改成两个教师。每个班几乎45人左右,每个学生要改图,4节课下来平均一个学生3分钟左右,一份作品从分析到介绍方案再到最后改图,一个教师很难完成设计评图任务,造成有些学生就索性不改图,从而失去对专业的兴趣。可以调整为两个教师同时改图,可以促进教师相互交流,并提高评图效率

②设计课程之后增加实习时间。园林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专业基础课树木学、花卉学以及病虫害等课程学习之后都有一周或是两周的实习时间,然而园林专业的所有设计类以及工程类课程只有最后毕业综合实习,建议在设计类课程结束之后,利用两周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实习,给学生一块空地,让他们组成设计小组,在其上让设计作品成为设计实体,最后教师给予综合评价。(www.xing528.com)

(2)教学内容更新。园林绿地规划课程内容更新速度很快,课本上的内容与园林设计的内容有重复部分,教学内容取舍中,侧重附属绿地设计教学,但是其中的单位附属绿地、工厂绿地以及居住区绿地的课本内容更新较慢,然而现代园林中的设计更新却是很快,例如居住区绿地中的布局方式都是20世纪80至90年代国内城市居住区绿地的需要[2]。而进入21世纪的居住区环境设计重视生态设计、人性化设计、各种风格设计以及节约型园林设计等,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居住区设计规范,引入了现代居住区的设计理念,以国内外居住区的优秀作品作为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向学生讲解如何让居住区设计如何满足人们现代化生活对环境的需求。先理论再作图,作业部分尽量选择真实的实践场地,让学生到现场观察、分析,然后回到课堂进行设计深化。教学内容从理论讲解—实践分析—单个评图—设计比较—案例分析的逐步深化过程,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强化设计的可操作性、创意性以及作品表现。

(3)教学方式改革。园林绿地规划是应用性很强的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光是理论很难让学生深入其中,教学方式实行突破:①现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场地分析能力,设计之初,带领学生到现场分析讲解,要求学生在设计之前分析场地的人流来源、使用者组成、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场地自然影响因素(光、风向、气象植物、土壤、地形)等,并画出若干分析小图,以问题作为向导,推敲平面组成部分,进而提高学生设作品的可操作性和处理实践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平面构图优美,让作品成为真正的设计作品而不是单纯的一张画。②过程引导,利用多媒体以及音频播放等形式,向学生生动立体的展示一幅设计作品从分析、概念提出、方案设计、深化设计、植物设计到扩初设计的全部过程,让他们从中学习作品是怎么得来的概念。③交流讨论,评图不再单一的教师讲解,让学生到讲台介绍自己方案之后,由学生组成评图小组或是自由发言,对其作品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做总结,锻炼学生的方案讲解能力,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活跃课堂氛围,在讨论中得到提高,让教与学交替进行,思想交流碰撞,更加符合大学生的个性特色。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创立校内园林教学实践基地。江西农业大学园林学院有盆景教学基地、花卉教学基地以及药用植物园教学基地等,但是作为园林专业却缺乏一块空地来支撑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园林设计、园林工程等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实践课程,完全在图纸上画画无法让学生真正提高现场设计能力,与社会直接接轨。利用园林学院园林设计院的平台,形成经营型的实践实体——园林工程公司,并整合江西地区高职高专学校的园林专业,形成固定的园林实习基地。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组成设计公司,现场分析、方案设计、植物设计以及施工分配等,各负其责,真题真做,这样把实体的设计任务与学生的课程作业结合起来,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定位自己未来的方向,是形成教学基地不但可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还可以与其他高校实现资源共享,更可以整合各校资源,走出去与走进来,更多的促进交流。

(2)创立“合作式”校外实践基地。由学校或是院系以学校的名义与企业进行沟通与协商,签订协议挂牌建立的校企实训基地[3]。企业可以选择园林工程单位,让学生在暑假期间到工地学习实践经验,或是选择现在一些农庄,够提供住宿以及场地设计,并且能够提供一定的园林材料等。在课程结束之后实习两周,由专业教师带队,学生按照园林设计公司模式进行分组以及分工,对真实场地进行设计,让自己作品做出来,而不是停留在图纸上,最后进行最终打分评选出优秀作品保留,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并在期间请一些有经验的社会园林人士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适时了解专业发展动向以及企业对园林人才的具体要求等信息。让学生走出课堂,与社会更好地接轨。

(3)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根据园林专业特色,建立严格的评价制度,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新考核制度,以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多少、好坏为评价依据,以具有操作性、创意性以及施工成果为客观标准,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创造力,改变当前重表达形式,不重过程与理念,以一张画作代替设计[4]。并让学生写出实习调研报告,总结经验和体会,相互交流。实践基地不但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同时也是磨合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舞台,做设计与做人两方面在实践中都接受着考核。除了专业能力得出实体评价之外,而且给企业一个观察学生,选择优秀学生的机会以及窗口,这个纳入社会的综合考核,会给学生一定的展示机会以及社会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定位自己以适应未来发展的方向。

四、结语

目前园林教学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缺乏实践,而且园林企业招生中往往要求有学生又时间操作能力。使得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由于学生专业在课堂上即使能画出较好的设计作品,但是往往碰到实际场地就缺乏有力的分析能力,对场地定位以及现场把控能力非常弱,尺度感缺乏,例如设计场地究竟有多大,画出来的空间有多大,满足多少人活动,能放多少东西才不算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没有缺乏具体的数量化分析,现在学生实践愿望非常强烈,当务之急,是否能提供有实践场地以及相关政策支持,以此希望抛砖引玉,有助于我们园林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丽娟,陈玮.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24

[2]欧阳勇锋,和太平.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增刊,2008,(30):42-43

[3]晏丽,田建林,刘卫国等.园林专业校企实践教学基地模式和管理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农业基础科学,2010,(20):25

[4]田耀全.对“园林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科技创新报道,2008,(27):1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