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功素质与素质优势、素质缺陷、失败因子

成功素质与素质优势、素质缺陷、失败因子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体育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将军的军事指挥素质、翻译家的语言素质等。消除失败因子的主要途径就是要不断提高成功素质,成功素质提高了,失败因子就必然消除。(四)成功素质与失败因子

成功素质与素质优势、素质缺陷、失败因子

三、成功素质与素质优势、素质缺陷、失败因子

(一)素质优势或优势素质

笔者认为,素质优势或优势素质是指某个方面的素质特别突出或某个方面的素质具有优势。如体育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将军的军事指挥素质、翻译家的语言素质等。优势素质或素质优势是个性发展的结果,也是个性的集中表现。

根据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素质优势或优势素质可以表现在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如某个人的思想素质高(观念体系方面的素质优势)、某个人正义感强(品格体系的素质优势)、某个人的文化素质高(知识体系方面的素质优势)、某个人的管理能力强(能力体系方面的素质优势)、某个人善于学习(方法体系方面的素质优势)等等。

(二)素质缺陷

笔者认为,素质缺陷是指主体某些素质的缺失。

素质的形成有两种基本途径:先天遗传和后天开发。相应地,主体的素质缺陷也包括两类:先天缺陷和后天缺陷。

先天缺陷是指主体由先天遗传带来的素质缺陷,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先天生理缺陷,如盲、聋、哑等生来就有的先天残疾特征。这一类的缺陷是先天的,这种缺陷也就意味着主体不具备相关方面的素质基础,没有相关方面的发展潜质,因而一般情况下是没法进行后天开发的。比如,对于盲人无法开发其绘画方面的素质,对于聋、哑人就无法开发其在音乐方面的素质。

后天缺陷是指主体因后天原因而导致的素质缺陷,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不具有某种或某些方面的素质,如缺乏交际能力、英语表达能力等。后天缺陷原因很多,但主要包括未能开发和开发不当两类。比如贫困偏远山区的孩子因未能接受教育而不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因为落后的环境局限了他的发展,使得他这方面的潜质未能得到开发。又如众所周知的“狼孩”毫无素质可言,根本原因就在于未经后天开发。错过发展关键期是后天开发不当的一种表现。例如,少年倘若错过了六七岁形体塑造的关键期也就难以成为体操运动员。

素质缺陷是特殊教育领域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三)失败因子

笔者认为失败因子是指根本阻碍主体积极人生目标的实现与成功素质养成的内在负面因素。一般的缺点、毛病、错误不一定是失败因子,如不讲卫生、不讲礼貌是小毛病,但不是失败因子。有些缺点是不是失败因子要根据人生目标来判断。如性格内向对于从事服务行业的人来讲,就是失败因子,但如果从事科研工作,则不是失败因子。因此,是否是失败因子的标准是是否根本阻碍主体积极人生目标的实现。

与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相对应,失败因子有观念性失败因子、品格性失败因子、知识性失败因子、能力性失败因子、方法性失败因子五种类型。

1.观念性失败因子

没有奋斗目标和没有精神动力,从而导致人生的失败,我们称为目的性失败因子和精神性失败因子。主要有以下两种:

目的性失败因子。目的性失败因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标缺失。由于没有奋斗目标,这样的学生往往不想学习,不思进取,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二是目标多变。目标多变就是目标不断变化,通俗地讲就是容易见异思迁,主要表现为心理浮躁,做事无恒心,总想投机取巧,常伴有焦虑情绪或冒险行为。

大学生出现目的性失败因子,首先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是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容易自卑

精神性失败因子。精神性失败因子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敬业精神和拼搏精神,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对学习和工作不负责任,应付了事。二是缺乏创新精神,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思考问题人云亦云,做事随波逐流。

2.品格性失败因子

主体由于某项品格方面的原因而阻碍成功的因素,我们称为品格性失败因子。主要有以下三种:(www.xing528.com)

保守性失败因子。保守性失败因子是指思想保守和行为守旧导致失败的内在因素。通俗地讲就是守旧,维持原状,不想改进,不敢创新,反对创新。一种表现是胆怯、怕事、懦弱,另一种表现是狭隘,包括心胸狭隘、视野狭隘、知识结构狭隘。狭隘其实是一种心态,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不能承受逆境。

堕落性失败因子。堕落性失败因子是指主体思想腐化和行为堕落导致失败的因素。堕落性失败因子集中反映在以下三种行为:

其一,懒惰。懒惰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表现为两个形式:一是身体懒惰,二是大脑懒惰。懒惰会吞噬人的心灵,也就无所谓追求与成功。

其二,消沉。消沉是指心灰意冷、沮丧颓废的消极情绪。消沉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负面情绪。消沉往往使人失望、痛苦、沮丧、不思进取。

其三,腐化。腐化是指主体不计后果,肆意放纵私欲和挥霍生命的行为,包括思想腐化与行为腐化两个方面。

意志性失败因子。意志性失败因子是指主体丧失恒心和毅力而导致失败的因子,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缺乏坚韧性。坚韧性是指个体在执行决定时能坚持到底,在行动中能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勇往直前,顽强地克服达到目的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方面的品质。缺乏坚韧性的人往往害怕困难,经不起挫折,做事半途而废,虎头蛇尾。

二是缺乏自制力。自制力是指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动和言语方面的品质。具有自制力的人,组织性、纪律性特别强,情绪较稳定,学习时注意力能高度集中,甚至到了忘我的境地。缺乏自制力主要表现为任性,对自己持放纵态度,对自己的言行不加约束,任意胡为,不考虑行为的后果。

3.能力性失败因子

由于缺乏某方面的能力而导致不能成功的因子,称为能力性失败因子。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

管理性失败因子。管理性失败因子是指主体因为缺乏管理能力,不能有效地对工作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指挥,从而使事情陷于混乱导致失败。

表达性失败因子。表达性失败因子是指主体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欠缺而导致失败的因子。如大学生因不会表达而导致就业不成功。

4.知识性失败因子

因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而导致失败的因子,称为知识性失败因子。

5.方法性失败因子

由于缺少方法或方法不当而导致行为失败的因子是方法性失败因子。

任何事物都会有自己的对立面。失败因子就是成功素质的对立面,有什么样的成功素质,就有什么样的失败因子。上述失败因子只是略作探讨。消除失败因子的主要途径就是要不断提高成功素质,成功素质提高了,失败因子就必然消除。能够自觉地消除失败因子,这是成功素质与一般素质的重要区别。

(四)成功素质与失败因子的关系

失败因子与成功素质是根本对立的,两者在一个系统内不能共存,是有我无他、有他无我的关系。失败因子排斥成功素质的养成与发展,成功素质的获得必须也必然克服失败因子。如果主体不能消除失败因子,必将导致成功素质的缺失,进而导致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