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院的“接口”与“集聚”作用

研究院的“接口”与“集聚”作用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研究院的接口作用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这一全新的合作平台,能使产学双方的科研人员汇聚于此,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深入的交互。从而,产学双方借助研究院这一平台,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开展长期的合作研发。“集聚”还表现为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本身的集聚。“研究院的技术创新联盟很实”,真正紧紧围绕长三角区域及国家的发展需求,体现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研究院的“接口”与“集聚”作用

(一)研究院的接口作用

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这一全新的合作平台,能使产学双方的科研人员汇聚于此,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深入的交互。例如,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对接苏州的产业发展需要,建立苏州市集成电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吸引东南大学5位教授的课题组加盟;同时还集聚苏州博联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物联网相关产业的企业近10家。从而,产学双方借助研究院这一平台,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开展长期的合作研发。在这里,学术研究与产业研究之间的界限将会模糊。“接口”作用就是指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把学术研究与产业研究链接起来,构建相对完整的创新链。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视察无锡时,提出要把无锡建成“感知中国”的物联网研发基地。为了响应温家宝总理的期望,2010年3月,无锡市政府与复旦大学签署协议,合作创办复旦大学无锡研究院。复旦大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学术研究将开始对接无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同时,信息技术领域的研发费用也在快速地增长。国外一些信息技术领域的大企业开始把研发工作外包给高校,而政府和企业界给予巨额的经费支持。例如,纽约州立大学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CNSE),就得到了纽约州政府、AMD、Intel等大企业的巨资支持,迅速地成立世界纳米科技的高地。

复旦大学无锡研究院也将走上类似的发展道路。近年来,复旦大学信息技术学科获得了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支撑计划,着力突破关键技术问题。但是,总体上高校的学术研究偏基础,对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化的“中试”的投入不够。往往,高校缺乏中试基地,教师个人缺乏实验场所。复旦大学无锡研究院将投资支持“中试”,以使有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得以产业化。当地相关企业可把研发重点放在与产品相关或者有可预见的产业化价值的研究项目上,把研发的“前期”和“中期”阶段的工作委托给无锡研究院。

在调研时,我们发现,一些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研发项目并不是来自母校,许多项目都是在本地立项、本地开展,与母校并没有太多的联系,它们并未能实现“中试基地”的期望。不过,我们发现,接口的一个很重要作用是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派出机构,能有效地将母校的信息传递给地方。例如,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了人才交流,为企业和高校科学家的合作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该研究院促成了清华大学与浙江企业的科技合作项目23项,合同金额近11亿,项目总投资96亿。2008年12月,该院促成了清华大学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年产5万吨丁基橡胶生产基地落户嘉兴。该项目建成后,将是我国生产规模最大的丁基橡胶生产基地,可带动浙江省新材料相关企业的建设,推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www.xing528.com)

(二)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集聚作用

“集聚”作用就是指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把技术创造、产业聚集、人才集聚(包括人力资本生产)和新公司创建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当下,我们还暂时看不到因为研究院的建立而出现的产业集聚。不过,地方政府支持研究院的建立时,大都考虑到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要面向当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例如,浙江大学2008年在台州成立的研究院开展当地机电产业需要的前沿技术研发工作。再如,2010年初成立的复旦大学无锡研究院就是依托无锡的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

“集聚”主要表现为人才集聚。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在短短六年之内就成功引进和集聚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获得者近50人,建立了生物医药等5个技术创新基地。该院组织跨学科的科研团队研究水质安全保障技术、绿色养殖等领域中当地产业实践面临的技术难题。研究开发不仅表现出学科交叉化、合作团队化,该院研发工作的国际化也因团队成员的海外学术关系而更趋明显,例如,水质安全保障技术团队就吸引了2位海外知名教授参与。

“集聚”还表现为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本身的集聚。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集聚了国内外10多所知名高校的苏州研究院。无锡大力发展物联网,吸引了复旦大学等七所一院设置物联网产业的研究院。浙江省2008年只有47家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2010年上半年,仅嘉兴一地就有50来家。这些大大小小的研究院,部分是与高校学校层面合作成立的,部分是与高校的专业院系合作成立的。这些“集聚”之所以发生,很大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的“筑巢引凤”的理念及其相应的巨额投入。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嘉兴科技城都把土地、建筑物无偿地划拨给研究院使用,积极鼓励研究院吸引在校师生、校友创办科技型新公司。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多年来一直探索该研究院的组织设计和如何促进浙江、嘉兴科技经济的发展,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北斗七星论”)。2010年7月刘延东视察时指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把清华大学的科技人才和科研资源的优势与长三角经济优势紧密地结合起来,产生了很好的效益。“研究院的技术创新联盟很实”,真正紧紧围绕长三角区域及国家的发展需求,体现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3]我们认为,政府、企业和高校应以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基地,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创新网络,共同创造具有聚集效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