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健康的含义,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原因

健康的含义,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原因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以来,传统的健康观认为躯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其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只是重视身体的健康。一般意义上的生理健康,这种健康主要是指人们的体质,是指人们对疾病的敏感性,主要与人们的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关。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主要来源于他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健康的含义,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原因

一、健康的含义

1.健康新概念

每个人都很关心自己的健康。有了健康,人才能更有效地去学习、工作、交往,更有效地生活。长期以来,传统的健康观认为躯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其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只是重视身体的健康。随着科学文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对于人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大影响。于是人们的健康观也就开始改变了。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公布的章程中明确给出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满的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健康是身心的统一,缺一不可,并相互影响。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在这一新概念中,生理的健康水平与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生理健康是物质基础,心理健康与良好的社会适应,是在生理健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反过来促进生理的健康,道德健康则是整体健康的统帅。

此外,从医学界对死亡定义的变化来看,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中,都将心跳和呼吸停止视为人的死亡。现代,随着心脏、肾脏器官的功能可以靠机器维护,还可以进行移植,于是提出了脑死亡的概念,最终在逻辑上统一了对人体生命中枢问题的认识,脑死亡的新概念更强调了人生命中的心理因素。这种认识是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概念的全面总结与更新,健康不再仅仅是躯体状态的反映,而且还必须是心理活动正常,社会适应良好的综合体现。

为了加深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还规定了健康的10条标准: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的位置协调;

(7)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

在这十项健康标准中可以看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严格来说,没有一种病是纯粹的身体方面的,也没有一种病是纯粹的心理方面的。

1988年,F.D.Wolinsdy在其所著的《健康社会学》一书中提出了“立体健康观”,如表1-1所示。

表1-1 健康模型中的8种健康状态构成

img1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健康的目标是追求一种更积极的状况、更高层次的适应和发展,是一种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

阅读材料1-1

格林伯格的健康五级观(1)

1994年格林伯格提出了健康的五级观点,将健康分为五个水平。(www.xing528.com)

img2

死亡是人们要避免的根本目标,这个目标是健康最低水平的要求。世界上的很多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食组织、世界红十字会等,其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避免人们的死亡,并对濒临死亡的人们提供帮助。死亡永远是与健康对立的概念。

疾病是仅次于死亡的一种不健康状态,这里的“疾病”主要是指生理方面的疾病,是人们要避免的状态。很多行为与疾病有关,因此如何通过改善环境和行为避免疾病的产生,是健康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一般意义上的生理健康,这种健康主要是指人们的体质,是指人们对疾病的敏感性,主要与人们的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关。

情绪和精神水平的提高,这是健康的心理层面,是健康的高要求,指不仅没有疾病,而且有正常积极的情绪状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这是人们追求健康的目标。

最佳健康水平,最佳指完美,而完美是身心的完美结合,是人们无法完全满足的需要。

2.亚健康

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亚健康”,即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又称为“次健康”、“灰色状态”、“潜临床状态”等。它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身体上、心理上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

小陈是一所高校大四的学生。近几个月来,他一直在努力复习考研,但同时也发现自己出现入睡困难、食欲不振,精力不支,反复感冒等症状。可是,当他去医院检查时,却又找不到任何的器质性疾病。

像小陈的状态,就是通常所说的“亚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患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下降的现象。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地纠正,就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亚健康常见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躯体方面可表现为: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

在心理方面可表现为: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

社会交往方面可表现为: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度紧张和压力,环境的污染,不良精神、心理因素的刺激,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等都会造成人们的亚健康状态。很多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主要来源于他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具体的不良习惯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付考试,猛吃零食

案例:小林是地处海珠区的某大学女生,身体比较瘦弱。上个学期报考了GRE之后,整天背单词、听英语、做习题。在忙碌的学习中,渐渐忽视了饮食问题,常常随便吃点东西就打发一餐,累了就不停吃零食。有一次居然在短短的时间内把两斤番薯干吃完,正餐却一点胃口都没有了。最终她还是因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原因放弃了考试。

现在的大学生中,有不少人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作业等而熬夜,没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饮食起居,导致精神紧张,身体超负荷运转。这种现象与整个社会背景有关。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给在校学生造成无形压力。学生总拿自己和最优秀的人比,总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他们虽然较辛苦,但由于精力不足,学习效果也不见得好。

(2)打游戏机上网,熬夜晚起

案例:这个现象在男生中比较普遍存在。某师范大学的阿深就坦言,自己经常熬夜,多数是在玩游戏、看碟、看电视剧,通常是半夜一点左右才睡,也有到三四点甚至整个通宵都不睡。第二天赶去上课,精神不振,课堂学习效果自然也十分糟糕。有时就干脆逃课睡觉,日上三竿才起床,连早餐也不吃了。

目前学校管理比以前宽松,约束较少,因而对学生的自制能力、自学能力的要求也就相应提高了。有些大学生在松散的氛围中,难以自我把握,又缺少指导,找不到方向,只好糊里糊涂混日子。 这样不仅没有学到应学的知识,而且伤害了自己的身体。

(3)减肥节食,弱不禁风

案例:广东商学院的小林,体重不到80斤,平日正餐吃得非常少,饿了就吃点饼干,甚至不吃。她脸色难看,说话无力,走起路来轻飘飘的,却还在继续减肥。最后,因胃炎住进了医院。

爱美是人的天性,但过度甚至于病态的节食,不但没有美的效果,反而会引起提前老化、肌肤暗沉、肥胖纹现身、掉发、女性内分泌失调等多种后遗症。特别是在高压力的学习、工作期间,无休止的减肥不仅会出现不良症状,同时也会影响到自己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减肥是女性全年无休的爱美运动。靠运动瘦身是最健康的,虽然每个人都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变瘦,觉得这样才有成就感,但健康和肌肤的美丽如果随脂肪减掉了,就得不偿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