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健康与心理亚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与心理亚健康的概念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较轻的则可统称为心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又可根据其程度分成不同的类型。因生理、心理密不可分,又有明显的互动效应,所以生理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心理亚健康往往就是生理亚健康的症状,或者由生理亚健康引发,当然其他原因也可以引起心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有研究认为约占总人口的80%左右,心理亚健康人群如何进一步分类,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心理健康与心理亚健康的概念

第二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亚健康的概念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早在1946年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就曾对心理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经大会认定的心理健康的标志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职业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比较有效率生活

心理学家英格里斯(English)在1958年说过: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人在那种情况下,能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这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心理健康表现。

综合大家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可概括心理健康的概念如下:有良好的身体和个性心理品质,内在心理活动,即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关系协调,心理内容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并保持相对稳定,在与社会环境良好的适应中,不断发展自己的人格,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并获得满足和愉快的情绪体验。

二、心理亚健康的概念

所谓健康已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应该是心理和社会的完满状态,即是要具备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方向转化,医学关注的视野拓宽到发病前状态,国际卫生组织(Worl ealt rganiza-tion,WHO)提出“亚健康”的新概念。病人是指临床上具有明确诊断指标,即是个体精神、功能、器官具有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的人,约占总人口的20%,真正符合健康标准的人只有5%,而至少还有70%以上的人是处在一种似病又非病的不完全的健康状态,这就是亚健康。

亚健康只是指身心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生理、心理、躯体均有活力减低,适应能力有不同程度减退,有自觉症状,但作全面检查又未能发现异常或仅处于临界状态,没有功能性、器质性、精神性改变。所以亚健康又称作次健康、灰色状态、第三状态、病前状态、半健康人等。

心理亚健康只是亚健康的一个部分,生理、心理密不可分,又有明显的互动效应,所以生理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心理亚健康可以就是生理亚健康的症状,或者由生理亚健康引发,但其他原因也可以引起心理亚健康。

从静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从发展角度看,心理健康则是围绕着健康常模,在一定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过程。因此可以说心理健康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动态的平衡状态,是在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在这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这种动态平衡状态被打破,即发生心理健康状态的破坏。

心理健康的主体,也是心理健康状态的体现者,具有生物、精神和社会属性是这三种属性的辩证统一体。因此,人在生存环境中,对生物、精神和社会的压力或刺激可以产生“共鸣”,这一特征,可以比作物理学中的共振原理。

人的认知倾向、情绪特征、经验动机、行为习惯以及自幼形成的各种人格特征等精神属性,与人的诸如遗传素质,脑细胞的工作强度、细胞构筑特征、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维持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物质代谢过程和生物免疫系统等所谓的生物属性,和人对群体和社会的依附性、社会交往、风俗习惯、民族文化传统、物质生产水平、道德伦理观念、教育方式、家庭模式、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环境中的种种因素等所谓的社会属性,是密切关联的。人的心理活动相对平衡状态的维持,除取决于精神属性这一内在的因素的协调之外,还受到外部生物和社会因素的直接影响,这内外两种因素随时都会经由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打破心理的平衡状态。

在一般情况下,心理平衡状态的破坏如果不超越人自身固有的自我平衡和调节能力的范围,心理健康状态可以不被破坏。然而一旦超越了自我平衡或调节能力的范围,人的心态就会出现问题或紊乱,正常的心理健康状态就被破坏了。

心理健康状态的破坏可有不同的程度,重的可以发生精神病或功能性的心理障碍。较轻的则可统称为心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又可根据其程度分成不同的类型。

亚健康可分为生理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因生理、心理密不可分,又有明显的互动效应,所以生理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心理亚健康往往就是生理亚健康的症状,或者由生理亚健康引发,当然其他原因也可以引起心理亚健康。与生理亚健康的主要区别在于,心理亚健康除可由生理原因引起,也具有躯体化症状外,更多由心理因素或社会心理因素引发,而以心理不适症状为主。

三、心理亚健康的分类

(一)心理亚健康分类的提出

根据中国人对疾病和健康的传统看法,划为疾病的至少是两大类,就生理意义上的疾病而言,一类是器质性疾病,如阑尾炎、癌症等,在正常的组织结构遭受破坏的基础上出现相应器官功能的病变;第二类是并无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但有相应器官功能的变化,习惯称之为功能性疾病,如胃肠功能紊乱等。所谓的心身疾病,则是由心理因素存在而导致器官器质性改变或者是功能性病变,可以看作是介乎第一类和第二类之间的一种类型。

现在在健康和疾病之间又多了一个“亚健康”的状态,似病而又非病,似健康而又不健康,虽够不上疾病的各种症状,缺乏疾病相应的体征和各种检查的异常,但亚健康又的确存在,并且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生理亚健康日益得到更多关注,尤其是中医常对生理亚健康进行相关的分类和治疗。相信不久的将来,生理亚健康也会进一步分成不同的亚型,以便更好地指导生理亚健康的治疗和保健

相对于生理状态由“健康→亚健康→功能性障碍→心身疾病→器质性病变”的分类模式,心理状态的分类也可以取“心理健康→心理亚健康→心理功能性障碍→疑似精神病→精神病(心理病理性障碍)”的分类模式。

(二)心理亚健康的分类方法

事实上,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谱系,设置不同的类别只是人为的、相对的,名称并不重要,需要研究的倒是以什么样的表达形式,准确体现这个“谱系”的概念和内容。因为咨询心理学规定了心理咨询最主要的工作区(咨询对象群)应该是亚健康这一群体,部分可延伸到心理功能性障碍者。(www.xing528.com)

心理亚健康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有研究认为约占总人口的80%左右,心理亚健康人群如何进一步分类,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1.郭念峰(2001)提出将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按其严重程度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即:心理问题、心理紊乱和边缘状态。

(1)心理问题(menta rouble):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在承受压力的当时或过后,在心理和行为方面所产生的效应,即应激或应激后效应。这种效应可使人的心理和行为偏离常规,但并不产生精神病性症状,由于压力强度不同和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这种效应的严重程度也不同,其中最轻的称为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在时间性方面有近期发生而不太可能持久的特点。其内容尚未泛化而只局限在引发事件本身,其反应强度也不强烈,并不影响思维逻辑性,较多见的如婚姻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校适应和社会适应问题等。

(2)心理紊乱(psycho-disturbance):心理紊乱是指反应强度较为剧烈,并影响思维逻辑性。初始反应强烈,若在暴怒情况下,出现明显非理性行为,甚至冲动毁物等。心理行为异常持续时间也较长(一般1个月以上)。心理负担长期难以克服,内容充分泛化,有“草木皆兵”或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之势。长期的精神上的折磨,有时也会伴有躯体化症状或人格上的问题,如有退缩、攻击,心理生理障碍等等。

(3)边缘状态:边缘状态是指这样一组临床相,既无法归类于精神病学的诊断标准,也无法归入到临床心理学诊断范围。在过去,边缘状态者一般接受精神科医生诊治,现代许多人不知道边缘状态仍应属心理咨询范畴,需要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会诊或联合治疗。

2.郭念峰(2005)提出“心理不健康”的概念,并建议把心理不健康分为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三类,分类标准如下:

(1)心理问题定义和诊断标准: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如下:①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②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1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歇地持续2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③不良情绪仍在理智控制下,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下降。④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而未泛化。

(2)严重心理问题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如下:①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使来访者分别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等)。②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着,时间在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③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④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

(3)神经症状的心理问题的定义和诊断:这一类心理问题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

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参照生理状态分类的模式,我们提出心理亚健康的概念:与生理亚健康的概念相一致,即不属心理功能性和病理性障碍,又具有心理不适情绪反应或心理痛苦的一种心理状态,称为心理亚健康。

诊断为心理亚健康至少应该符合以下的限定条件:①有明确的心理不轻松、不愉快(心理不实)和不良情绪,甚至是心理痛苦的感受,但又不符合任何一种心理功能或病理性功能障碍的诊断。②一般都有明确的外部刺激或内源性原因,亦可发生于应激反应或者是压力适应过程之后。③初始反应较强烈,之后持续趋减,或间断出现,时间长短不一定,但不超过半年。④心理不适和痛苦的程度可轻可重,重者亦可能是社会功能短暂受损,影响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⑤不良情绪反应可以局限,亦可能泛化,泛化说明程度较重。⑥怀疑为神经症或其他心理功能性障碍,但还不能诊断相应障碍者,可诊断为心理亚健康。还可诊断生理亚健康,又有心理亚健康表现,不另外诊断,或诊断亚健康,概而括之。⑦疾病状态下的亚健康,不另立诊断。

3.周正猷(2005)提出神经症等心理功能性障碍前的心理健康较差的状态,可称为心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根据其程度轻重可分为:

(1)轻度心理亚健康:由于一般的外界刺激,如生活、学习、工作、婚恋、人际交往、环境变迁中的各种压力;或者源于自身的原因,如生理不适、生理状态失调(停经等),内分泌失调等疾病因素,再如糖尿病等,导致心理不适,但持续较短,情绪反应和行为能在理智控制之下,情绪反应轻微,也不泛化,社会功能正常或仅轻度损害,称为轻度心理亚健康。

轻度心理亚健康的诊断标准:①有外界因素或内源性因素激发,产生心理不适感,如一般的焦虑、厌烦、后悔、自责、萎靡、乏力、自信心不足等。②心理不适感持续时间不满1个月。③心理不适感或不良情绪反应完全受理智控制,保持行为不失常态。④学习、工作效率正常或仅偏低。⑤短暂失眠,或短暂睡眠质量下降。⑥无主动求咨、求医要求。⑦符合心理亚健康的诊断标准。

(2)中度心理亚健康:人们在较重的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或者是经历应激反应和压力适应的过程后,体验着不良情绪甚至是痛苦情绪,如委屈、悔恨、悲哀、愤怒、失望等等,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影响的亚健康状态,称为中度心理亚健康。

中度心理亚健康的诊断标准:①内外刺激的强度比较大,或者承受者特别敏感,承受力特差,或者存在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②不良情绪,甚至痛苦情绪强度加大,心理不适感加重,心里痛苦程度,剧烈时可能达到“悲泣”、“怒发冲冠”、“恨死……”等程度。③心理痛苦持续的时间长,持续或断续时间1~6个月。④心理痛苦泛化,影响正常情绪,或迁延、或类同的刺激也能引发或加重心理痛苦。⑤社会功能受损,影响生活、学习、工作、社会交往,不能上学(班),或者效率下降。⑥短暂睡眠质量差。⑦求治心情迫切。⑧符合心理亚健康诊断标准。

(3)重度心理亚健康:各种心理功能性和病理性障碍的早期,或者是症状不够完整,或者是病期不够长,或者对社会功能的影响还不够明朗化,甚至也包括以前大家习惯的一些诊断状况,如“强迫状态”、“抑郁状态”、“偏执状态”等。可以像“分裂样精神障碍”的习惯诊断一样,理解为功能性或病理性障碍的前期状态。

评判重度心理亚健康至少应该符合以下的限定条件:①有明确的心理不轻松、不愉快(心理不实)和不良情绪,甚至是心理痛苦的感受,但又不符合任何一种心理功能或病理性功能障碍的诊断。②一般都有明确的外部刺激或内源性原因,亦可发生于应激反应或者是压力适应过程之后。③初始反应较强烈,之后持续趋减,或间断出现,时间长短不一定,但不超过半年。④心理不适和痛苦的程度可轻可重,重者亦可能是社会功能短暂受损,影响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⑤不良情绪反应可以局限,亦可能泛化,泛化说明程度较重。⑥怀疑为神经症或其他心理功能性障碍,但还不能诊断相应障碍者,可诊断为心理亚健康,还可诊断为生理亚健康,或诊断为亚健康,概而括之。⑦疾病状态下的亚健康,不另诊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