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认同理论简评,理解对不公平地位的反差

社会认同理论简评,理解对不公平地位的反差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在对同质性的知觉过程中,群体认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社会认同理论对联系假设理论提出了三点修正,目的是为了改善群体间的态度。另外,社会认同理论提出的一些概念,如类化,自尊等,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认同理论已成为战后欧洲心理学对世界社会心理学最有贡献的理论之一。

社会认同理论简评,理解对不公平地位的反差

一、主要贡献

(一)解释内群体偏差

社会认同理论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它解释了内群体偏好的发生,甚至是在缺乏客观性或现实性原因,如经济利益上没有冲突的情况下。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对现实群体冲突理论的一个有价值的补充。研究发现,已觉察到的冲突与对外群体的敌意之间存在着相关,而且这种相关在那些强烈认同他们内群体的人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同样的,在对现实性冲突的研究中也证明了这一点。

(二)理解对不公平地位的反应

传统的相对剥夺理论认为,由于知觉到自己所属群体实际所得与预期所得之间的矛盾,引起了个体的不满情绪和随后的集体行为。而社会认同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它不仅揭示了由相对剥夺产生的不满是受到社会认同过程的影响,而且也揭示了群体认同比相对剥夺能够更好地预测集体行为。研究发现,群体成员的相对剥夺感在他们对群体表现明显的认同时更为敏感,可见是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此外,在其他研究中也发现,群体认同可以独立于相对剥夺感,直接预测人们参与社会变革的倾向。参与商业联盟、同性恋群体、老年人群体中的个体,对这些群体都具有强烈的积极的社会认同。

(三)对群体内同质性的觉知

分类的两个基本作用表现在增大群体间的不同和增进群体内的相似性,而对后一种作用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早期实验所得到的共同结论是,外群体成员之间品质上的相似性要比本群体成员相似得多。传统的观点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人们对本群体和外群体的熟悉度不同,或者看作对于内群体和外群体的信息加工的方式不同(Ostorm,Carpenter,Sedikides & Li,1993;Park,Judd & Ryan,1991)。而社会认同理论对群体内同质性认知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两方面:①对传统观点提出挑战,传统的观点认为外群体常被知觉为比内群体更具同质性;②社会认同理论表明了对群体内同质性的认知是如何与社会认同过程相联系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在对同质性的知觉过程中,群体认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般说来,即使是在群体间的背景十分明显时,高认同者比低认同者更易将内群体和外群体都知觉为相似的。(www.xing528.com)

(四)通过接触交往改变群体间态度

虽然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对群体间冲突和歧视的解释,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更加重视如何减少偏见。联系假设(contact hypothesis)理论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理论最早由Allport(1954)提出,其中心假设是群体之间减少偏见强度的方式是促进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社会认同理论对联系假设理论提出了三点修正,目的是为了改善群体间的态度。其一,去分类模型(Brewer & Miller,1984)。当分类所带来的结果很显著时,减少群体间偏见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使这些作为心理学工具的分类不再有用,如使群体间的情境个性化,或寻求额外的分类维度,使其超越原先的那些分类。采用这些战术的结果是使现存的情境去类化,从而使得内群体偏差发生的可能性减少。其二,再分类。即重新划分类别边界,使得任何外群体都归入一个新的、更大的超级类别中(Gaertner et al.,1993;Turner,1981)。由于内群体和先前的外群体成员现在都共享“一个普遍的内群体认同”,因此他们之间会更加亲近,群体间的歧视也就随之减少。其三,亚分类。即保留一些亚群的突出性,而同时充分运用联系条件(Allport,1954)。

二、评 价

塔菲尔和特纳构建的社会认同理论,揭示了群际行为和群际冲突产生的内在心理机制,为群体心理学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理论的提出受到了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社会认同”的概念也被广泛接受,并激发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社会认同理论以人际和群际行为的区分作为出发点,创造了最简群体范式的研究程序,并把认同区分为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两种自我觉知水平。另外,社会认同理论提出的一些概念,如类化,自尊等,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认同理论把“社会的”理解为在群体背景之下的,认同是在群体关系中产生的,把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放在核心位置,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心理的实质。这不同于美国社会心理学从个体层面理解的“社会”,因此社会认同理论成为了欧洲本土化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社会心理学的日益国际化,社会认同理论开始在美国本土生根并迅速发展,短短十年间,社会认同理论已经成为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主流理论之一。可见,社会认同理论对美国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影响。社会认同理论已成为战后欧洲心理学对世界社会心理学最有贡献的理论之一。(张莹瑞,佐斌,2006)

在研究社会认同的过程中,塔菲尔等人采用的最简群体范式开辟了对群体进行实验室研究的先河,但同时他们所说的群体是一种“纯粹”的社会类型,内部成员缺乏互动。此外,社会认同理论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对认同概念的扩展、对比较策略的选择、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认同研究及社会认同的内隐过程的分析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