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我归类理论简述,自我归类对自我认同的延续和发展

自我归类理论简述,自我归类对自我认同的延续和发展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纳认为,自我归类是一种等级系统,每一等级的抽象程度不同,类别的包含程度也不同。此外,在自我归类中,也不能忽视情境的影响。特纳与其同事提出,人们对自己的归类改变是一种常规现象,而不是一个例外,群体自我的出现只是这种正常变化的一部分。

自我归类理论简述,自我归类对自我认同的延续和发展

塔菲尔和特纳将社会认同理论根植于人际及群际的维度。但个体如何或为何将一个情境分析为“人际”的或“群际”的,或居于其间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纳发展了自我归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Turner,1985;Turner & Oakes,1989)。

一、自我归类理论简述

20世纪80年代,特纳等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并形成了自我归类理论。与传统的社会心理学不同,自我归类理论关注的是“在个体中的群体”(group in individual),是心理化的群体。因此它又被称作“对个体主动将群体心理化后,集体现象与个体社会认知和行为的联结过程”(杨宜音,2005)。

(一)自我归类理论的内涵

如前所述,社会认同表示的是“个体的一些知识,关于他(她)从属于某一社会群体,以及对作为社会成员的他(她)而言是具有显著感情和价值的东西”(Tajfel,1982),指的是社会的认同作用,或某一社会类别全体成员的自我描述。而个人认同指的是个人认同作用,或“通常说明个体具体特点”的自我描述(Gergen,1971)。

在社会认同理论中,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并非不同形式的认同,只是分别代表着不同层次的自我归类。特纳认为,自我归类是一种等级系统,每一等级的抽象程度不同,类别的包含程度也不同。在自我概念中,自我归类至少可以发生在三个层次:高层次(super ordinate)——人类,即建立在一个人对人类群体的认同基础之上的自我归类,将自我定为人性的一部分;中层次(intermediate)——内群体与外群体分类的中间水平,例如将自我定义为某一群体成员而进行的归类;低层次(subordinate)——处于次级的个人归类,例如将自我定义为一个实在的个体而进行的分类。需要指出的是,将这些层次命名为高、中、低并不意味着其价值的高低,而仅表示它们相互包含的关系而已。其中涵盖了自我与他人在种群之间、群体之间和人际之间比较而定义的人类的、社会的、个人的认同(Turner,Hogg,akes,Reicher & Wetherell,1987)。

(二)自我归类理论的认知过程

自我归类总是在社会的结构中进行,而在任何结构中,总存在着多个归类的可能性。那么又该如何选择呢?于是就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元对比原理”(meta-contrast),并用“元对比率”(meta-contrast ratio)来表示知觉到的类别间成员的平均差异和知觉到类别内成员的平均差异的比值,从而进行自我归类区分。

譬如,在某一情境中的社会类别对在该情境中的个体有意义,即元对比率小的时候,个人的自我归类就凸显了出来(即知觉到的类别间差异不大于知觉到的类别内的差异),而当此比值大时(即知觉到的类别间差异大于类别内差异),社会的自我归类就较为凸显。自我知觉趋于去个性化,即个体趋向于把自己更多地看成是共存的社会类别的成员,而很少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于是,“当社会认同非常突出,自我知觉和行为的水平、内容就会产生变化,体验到自我的‘去个性化’(depersonalization)”(莱昂斯,2001)。但是去个性化,并不意味丧失个人认同,而是自我概念的内涵水平发生了变化(Turner,Oakes,1986)。

此外,在自我归类中,也不能忽视情境的影响。不管是个人认同还是社会认同,基本上都会随情境而变动。特纳与其同事提出,人们对自己的归类改变是一种常规现象,而不是一个例外,群体自我的出现只是这种正常变化的一部分。该理论认为,归类变化是感知者使用一种特定自我类别(它的相对可得性)的“预备性”和类别说明与要表现的刺激现实之间“拟合”的一种互动函数(Oakes,1987;莱昂斯,2001)。拟合(fit)包括:比较拟合(comparative fit)与常规拟合(normative fit)。比较拟合是按照对比背景下出现的中心类别来定义拟合。例如,在可比情况下,如果任何一群人的组内差异被认为小于组间差异,那么它们就会被看成显著。而规范拟合则是指分类说明与代表它的事例之间的内涵匹配(莱昂斯,2001)。例如,我们通常并不是把个体视为一个独特的人,而是透过该群体成员的原型来看待他。因此要将人们归类为某一类别,类别间差异不仅一定要大于他们之间的类别内差异,而且在特定的比较内容维度上,他们必须方向一致。相似和不同也必须与我们关于社会类别意义的普遍看法和理论相一致。通常,这种对外部群体成员的知觉被称为刻板:认为外部群体成员相互之间相似,并且都有外群体的特征。同理,进行自我归类时,个体也会采取与内部群体成员相似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并根据内部群体(自我刻板)特征看待自己。(www.xing528.com)

因此,自我分类理论的认知过程,其核心就是去人格化。与社会认同理论类似,自我分类理论认为,自我知觉的去人格化是对一般的群体现象,如刻板印象、集群行为、合作和利他等进行解释的基础。

(三)自我归类的动机过程

自我归类过程主要受到两个动机的影响: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和降低不确定性(uncertainty reduction)。

自我提升指个体选择性地关注、强调与夸大自我积极的方面,而避免消极的方面。在群体边界显著的情境中,这一得到提升的自我是集体自我,即努力提高或者保护个体所在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的威信和地位。同时,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对受到贬损或者消极的社会认同作出反应,包括个体流动(如移去另一个优势群体)、社会竞争(如试着去超越优势群体)和社会增加(如寻找一个比所属群体还差的新群体)。因此,在群体边际比较显著的情景中,拥有一个积极评价的社会认同,并且从属于一个声望极高的高地位群体,对于自尊会有着更为积极的作用。

另外一个动机是降低不确定性。人们努力降低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以及所处位置的主观不确定——他们期望了解自己是谁,作出什么行为,以及其他人是谁,他们又会怎样行为等等。自我分类使人们了解群体间的边界,从而引导人们的社会行为。而所属群体的原型使“典型”群体成员具体化,描述和规定了群体成员的行为,因此减少了不确定性。同时,自我概念的确定性,可以让个体知道应该如何感知外部世界,并且较准确地预测自己的行为,因此也就能使个体避免受伤害并且计划有效的行动(Hogg,2001)。

二、自我归类对自我认同的延续和发展

作为社会认同理论的延伸,自我归类理论在对认知过程和动机过程作出了进一步的深化和补充外,它在侧重点上也与社会认同理论有所区别。

社会认同理论的重点是对没有群体间冲突情况下的内群体偏见进行解释,其核心的心理假设具有认知动机性,即个体寻求自己群体与其他群体的积极区分,从而产生积极的社会认同。自我分类理论关注的不仅仅是对某一具体的群体行为作出解释,而是将重点放在对一个心理群体进行解释上。某一水平上社会认同的显著性导致了自我的去人格化,而去人格化产生群体行为。其重点发展了社会认同理论中所涉及的有关自我概念的讨论,目的是将自我分类理论扩展到对社会自我的结构和功能的解释上。

总之,自我归类理论学者坚持自我归类理论并不想取代社会认同理论,它是社会认同理论的延伸,发展了认同的观念和归类的过程,重新构思了个人与社会认同的区别,并提供了预测人们何时或如何进行自我归类的机制。社会认同理论主要是一个动机理论,而自我归类理论则为认知理论。自我归类理论曾被应用到一些社会心理学的传统问题上,至少在重新概念化诸如刻板印象(例如,Oakes等人,1994)和群体极化、集群行为(McCarty,Turner,Hogg,David & Wetherell,1972;Turner等人,1987)等方面是成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