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绪和情感概念、分类,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情绪和情感概念、分类,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情绪和情感虽有区别,但也有联系。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此外,情绪和情感也可以转化,情绪长期积累就会转化为情感。他们离开报摊时,哈理斯问道:“这家伙态度是不是很差?”

情绪和情感概念、分类,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世界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与需要和目的满足或实现与否直接相关。

虽然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但是,需要的性质不同,两者是有区别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安全、饮食、性生活等)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体验,情感是与社会需要(交往、文娱、教育)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体验。情绪比较短暂、多变、不稳定,具有情境性、激动性和短暂性的特点。特别是情绪的情境性非常明显,常常是由某一时刻,某些特定情境所引起。时过境迁,就会意转情移,因而很不稳定。情绪是比较低级、简单的情感,不仅人具有,动物也有。而情感则是高级的复杂的内心体验,是人所特有的,具有深刻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点,情感的稳定性较强,不因情境的改变而转移,如爱祖国,并不会以国家一时盛衰而改变对她的赤子之心。

情绪和情感虽有区别,但也有联系。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各种不同变化一般都受到已经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的制约;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到自己的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此外,情绪和情感也可以转化,情绪长期积累就会转化为情感。而情感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以鲜明的、爆发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一种情绪。

心灵氧吧

把握好自己的心海罗盘

著名专栏作家哈理斯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个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似乎无视他们。他们离开报摊时,哈理斯问道:“这家伙态度是不是很差?”“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朋友说。“那你为什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哈理斯问到。朋友答:“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呢?”

哈理斯和他朋友都没法决定报贩的态度,哈理斯对报贩有着绝对化的要求,而他朋友却能合理地看待,把握好了自己的心海罗盘。

(资料来源:菲尔.快乐钥匙 谁决定我们的快乐[J].青春男女生(许愿草),2008(01).)

二、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情绪、情感纷繁多样,将其分类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尽管如此,古今中外的学者仍然从不同角度,根据情绪和情感的性质、状态及包含的社会内容,做了如下分类:

(一)根据性质分类

根据情绪的性质分类可将情绪分为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四种基本情绪,这些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情绪,甚至不需要学习就会有。

1.快乐

快乐是指主体满足客观需要或盼望的目标实现之后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如因为饥饿而得到食物;或者经过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评上三好学生、拿到奖学金等,都会让人产生快乐的情绪体验。快乐的程度取决于需要的满足程度、满足的意外程度和实现的目标大小。由于需要的满足程度和目标实现的大小不一样,因此快乐的程度也有区别,根据快乐程度的不同,快乐可细分为满意、愉快、欢乐、狂喜等不同的级别。

2.愤怒

愤怒是指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个人的需要或者说个体的目的不能实现甚至一再受到阻碍,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如上课时有的同学一再讲话,干扰了其他同学的听课和老师的教学,从而使其他同学产生一种不满情绪。愤怒的程度取决于妨碍干扰的大小及违背愿望的程度,同时也受人的个性影响。根据愤怒程度的大小,愤怒可细分为不满、生气、愠怒、怒、愤怒、暴怒等不同的级别。

3.恐惧

恐惧是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控制或摆脱某种危险情景时产生的情绪体验。突然的变化,陌生而又可怕的事物突然出现,如:巨大的响声,身体突然失去平衡等,都有可能引起人的恐惧感。根据恐惧程度的不同,恐惧可细分为不安、担心、害怕、恐慌、极度恐惧等不同的级别。

4.悲哀

悲哀是指失去自己心爱的对象或自己所追求的愿望破灭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悲哀的程度取决于失去对象对于主体的重要性和价值大小,也依赖于主体的意识倾向性和个性特征。根据悲哀的程度不同,可将悲哀细分为遗憾、失望、难过、悲伤、哀痛、悲痛等不同的级别。

以上四种是最基本的情绪,又称为原始情绪,因为许多高等动物也同样具有这四种情绪,而这四种情绪还可以组合派生出许多复合的情绪如骄傲与谦虚,爱与恨,羡慕和嫉妒等高级的情感。

心灵氧吧

情绪分类表

img15

(二)根据情绪状态分类

情绪状态是情感在实践活动中不同程度的体现。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和持续性,可以把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

1.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并具有渲染作用的影响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的情绪状态。通常人们称之为心情,如高兴、忧伤等。心境常常不是对特定的对象而言,具有广延和弥散的特点。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心境时,就好像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使其对周围一切事物的反映都染上当时的情绪色彩。比如,心境良好时,看世界是一片蔚蓝,觉得干什么都得心应手,看什么都顺心;而当心境不好情绪低落时,看世界是一片灰色,看什么都不顺眼,干什么都不如意,甚至觉得喝口凉水都塞牙,生活变得阴冷凄凉。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指的就是心境。

心境对人的生活、学习、工作有很大影响,愉快满意的心境可以提高人的积极性,提高效率,提高健康水平,而忧郁、悲观的不良心境则会降低人的积极性,降低学习、工作的效率,甚至影响健康。

2.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度大,持续时间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例如狂喜、恐惧、绝望等都属于这种情绪状态。激情是由对人具有重大意义的强烈刺激所引起的,这种刺激的出现及出现的时间往往出人意料。因而激情的产生往往突然而强烈,并伴有内部器官的强烈变化和明显的表情动作。如呼吸频率、汗腺分泌的变化;喜极而泣、悲歌狂放、义愤填膺等。激情是情绪的强烈爆发,强度很大,指向明确,但持续时间短,当激情减退后,也可以转变为弥散性的心境。当一个人处于激情状态时,理智分析能力下降,自我控制能力减弱,有可能出现冲动行为,剧烈的生理变化也可能导致人的身体健康受损,如心脏病发作等。但是激情在发生前可以控制,运用自己的意志力转移注意,可以减弱激情爆发的程度,同时加强对激情后果的认识,也有利于控制激情。激情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如见义勇为需要激情,艺术家创作需要激情,即兴演说需要激情等。

3.应激

应激是一种由意外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应激的程度一般不如激情强烈,往往也不是爆发式的,在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下,人必须及时做出反应,应激就是人处于这种紧张状态下相应的情绪表现。人在应激状态中,身体的各系统受到紧急动员,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肌肉紧张,行动积极起来,准备去应付眼前的危机。适当的应激状态可以使人思维敏捷,急中生智,精力旺盛,顺利应付危急;而过分的应激状态,则会使人认识中断,不知所措,肌肉僵直,行为混乱。当紧急状态过去之后,应激状态一般会停止。如果一个人经常处于应激状态,或应激状态延续过长,会大大消耗机体的高能物质,对人机体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www.xing528.com)

(三)根据社会内容分类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它具有人所特有的社会性,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状况,并对人的社会行为起着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根据社会内容的性质可将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种。

1.道德感

道德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言行、思想、意图时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感是对客观对象与一个人所掌握的道德标准之间关系的心理体验。由道德需要引起,是一种关于社会生活的善与恶的情操,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标准。所以,人的道德感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阶级性。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小就受到某种社会行为标准的要求,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会受到肯定、赞扬和奖励,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会受到否定、批评和惩罚。这样,人们从小就逐步形成了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以求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认同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就产生了相应的道德感,否则就会内疚、不安,甚至受到良心的谴责。当别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举止符合这些标准时,就会对他肃然起敬;反之,则对他产生鄙视和愤怒的情感。

道德感按其内容而言包括:对自己祖国的自豪感和尊严感,对国家和民族敌人的仇恨感,对社会和公益事业的义务感、责任感,对社会集体的集体主义感、荣誉感,对同志的友谊感,对他人、集体、国家的责任感等。

2.理智感

理智感是指人们因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由求知需要引起,是一种关于客观事物的真与假的情操。这类情感和人的认识活动、求知欲望、认识兴趣以及对客观规律的探求有着密切联系。人们在探索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新的发现,新的改进,会使人愉快、惊喜;不得要领,百惑不解,毫无建树就会使人困惑、烦恼,这就是一种要求满足求知欲望的理智感。理智感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认识世界的一种动力,是人类世代追求的对世界认识的“真”,摒弃认识的“假”的高尚情操,是促进人类进步必不可少的情感。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缺乏情感,便难以使认识深入。只有当人们的思想被深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力量倍增,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思考、积极钻研和认真探索。所以,情感是认识世界的一种动力。热爱真理、追求真理,是发展认识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之一。当一个人的科学活动与深刻的理智感相联系时,往往会在科学上作出应有的成就。理智感是促进人类进步必不可少的情感。

理智感的表现形式有:惊奇(讶)感、怀疑感、确信感、求知感,以及对真理的热爱感,对谬误与迷信的鄙视和憎恨感等。

3.美感

美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艺术作品是否符合审美要求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由审美需要引起,是一种关于事物的美与丑的情操。产生美感有一定的对象,可以是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也可以是各种艺术活动和艺术品。美感虽然受对象的外在形象和内容的影响和制约。但主要还是受人的主观认知的影响。由于人们的审美需要、审美标准、审美能力的不同,所以对同一个对象的美感体验也就不同。同一个对象,有的人感觉很美,而有的人觉得并不美,这与一个人的审美标准和对美的鉴赏能力密切相关。人们常常把符合自己或群体需要的事物称之为好,誉之为美。美感根据对象可分为自然美感、社会美感和艺术美感三类。美感可来源于自然,如山清水秀的风景区,浩瀚无际的大海等;美感也可来源于文学美术和艺术;美感也可来源于人体自身,如动作端庄,仪态典雅等。美感受个人的审美观、审美能力、社会性、历史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总是倾向于美好的事物,追求完善是人的天性。人们从这种爱美求美的需要出发,不断地去发现自然中的美,去创造劳动、生活中的美,这种发现和创造给人带来了愉悦和享受,这就是美感体验。美的追求成为人类向往美好,抵制丑恶的重要动力,是人类高尚的情操。

现代心理学说把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这些带有理智性的复杂情感称为情操。具有高尚的情操,是一个人情感发展成熟的标志。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陶冶高尚的情操,这是每一个人尤其是大学生自我修养不可或缺的方面。

三、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中后期,在生理发育趋向成熟的同时,心理也经历着急剧变化,尤其反映在情绪上。由于大学生的社会地位、知识素养与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以及特有的年龄段上的生理、心理状况,使得大学生的情绪带有自己的特色。

(一)情绪体验丰富多彩,复杂多样

进入大学后,崭新的校园生活环境,对知识的追求,与社会接触范围的扩大,人际关系的拓宽,使大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内容相应地变得十分丰富多彩。

一方面,大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年级升高,社会性情感日趋丰富,更多地表现出关心他人和社会,关注祖国的命运、个人的前途、人生意义等,表现出积极思索人生的情感倾向。开始领略人生方面的情绪、情感体验,兴奋、激动、困惑、忧虑、欣慰的情绪时常交织在一起,形成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情绪表现出一种过渡性特征,即既有儿童少年时期残留下来的天真幼稚,又有成年期的深思熟虑,随着生理发育的日趋成熟,两性情感的介入更使大学生的情绪、情感表现出丰富多彩,复杂多样的特征。

(二)情绪、情感不稳定,易激动,具有明显的两极性

大学时期是内分泌激素中与情绪兴奋有直接关系的肾上腺激素进入旺盛分泌的阶段,所以大学生在外界刺激下很容易冲动,情绪体验强烈,常易出现“急风暴雨”式的激情状态。高兴时眉飞色舞,痛苦时痛不欲生,愤怒时电闪雷鸣、暴风骤雨。情绪、情感的起伏波动很大,容易从一个极端激烈地转向另一个极端。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热情奔放、富于激情,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学生不冷静、易冲动、感情用事。会因一时、一事的成功而兴高采烈,忘乎所以,也会因一时、一事的挫折而垂头丧气,有时还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情绪波动,具有明显的两极性特征。这是大学生生理与心理间的矛盾,个人需要与社会满足间的矛盾,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矛盾在情绪上的反映。大学生对社会性需要的要求较高,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不合理现象,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事件,情绪体验特别强烈。如对体育比赛的胜负表现得非常狂热。此外,大学生看问题喜欢坚持己见,对前因后果还不能作出全面的估计与判断。因而情绪就在两个极端表现出来。

(三)情绪情感表现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

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明显的外显性与内隐性的特征。一方面,大学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敏感,喜怒哀乐,常形之于色,具有外显性特征。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的开阔,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在一些特定的事件上,对自己的情绪常会作掩饰和伪装,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为内隐性的特征。如:对某事明明感到很厌烦,却故意表现出无所谓,甚至还很热心;对自己爱慕的人,内心明明很想接近,但行为上却表现得很冷淡,装作不屑一顾的样子,不像少儿时期那么坦率直露,常常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是大学生有意识控制和无意识防御的结果,与表里不一的虚伪是两回事。表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能够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感。因而要真正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应从多方面的观察和较长时间的了解作全面的分析研究,而不能只从他们情绪的外部表现,就对他们的思想、态度、愿望这些内心状态进行推测。

(四)友情与爱情构成大学生情感的重要内容

大学时期是人生情感体验最丰富的阶段,一方面,渴望友情。大学生生活在开放、活跃的环境中,同学们在一起学习、共同活动,相互交往接触的机会甚多,因此,大学生对友谊的追求,比其他年龄阶段或其他领域和阶层的青年要强烈得多。渴望得到友情,且珍惜友情。许多大学生把大学的同学友情视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另一方面,渴望爱情。随着大学生身体发育的不断完善,性意识也已觉醒并趋向成熟,渴望与异性交往,期望得到爱情的体验,爱情是友情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情感。因此,爱情体验成为大学生情感生活的内容之一。

(五)高级情感日趋成熟、稳定,并逐渐成为个性特征的一部分

在高校教育环境中,随着大学生知识经验的增多,能力的提高,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获得了高度的发展,日趋成熟、稳定并逐步成为了个性的一部分。

在道德感的发展上,由于大学生道德认识不断提高,道德情感进一步深化,符合社会准则和期望的道德感逐步形成。他们热爱祖国和人民,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期望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憎恨不正之风;他们颂扬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道德行为,鄙视损人利己的丑恶行为;他们珍惜集体荣誉,崇尚团结、正义。

在理智感的发展上更为突出,他们的求知欲望、认知兴趣趋向深刻和稳定,对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探索已变成一种自觉的追求。研究结果表明,求知需要在大学生众多的需要中占据首位。正是这种强烈的求知需要,为大学生理智感的高度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基础。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迫不及待的紧张感,会因一个理论观点争得面红耳赤,也会因一道难题冥思苦想而倍感学习中的甘苦喜忧;在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过程中表现出好奇和惊讶感。

在美感的发展上,大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情感日益深刻。他们对美有敏锐的感受性,对美好事物,不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还是人格美,均有着强烈的需要和执著的追求。因而他们喜爱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冶崇高情操,渴望良好和谐的社会风尚。

心理氧吧

如何克服好发脾气的性格缺点?

王某,女,某高职院校大一学生。觉得自己性格不好,脾气暴躁,动不动爱发脾气。也不知道为什么,一遇到让自己生气的事,就很容易爆发出来,不管不顾地出一通气。这样往往伤了和气,跟周围的同学关系搞得很僵。其实事后想想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为此觉得很烦恼,大伤脑筋,不知道该怎么办。

点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爱发脾气,有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原因。就先天原因而言,人体内微量化学物质定甲肾上腺素含量较高的人,脾气大多急躁、易发火;而血清素含量较高的人,脾气比较随和、温顺。就后天原因而言,如果父母的脾气十分急躁,并经常打骂斥责孩子,孩子的脾气也容易变得暴躁。要克服爱发脾气的毛病,首先,要开阔胸怀,“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不应气量狭小、过于计较小事。其次,要认清危害,要知道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区区小事就大发雷霆,不尊重别人,这也必然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而且,发脾气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多半还会适得其反。再次,要学会容人,做人要有一定“雅量”,“待人宽,责己严”,不要动不动就指责和怪罪别人。最后,要学会自制,比如,一旦感到自己要发脾气时,就反复默念“不要发火,不要发火……”再如,当感到自己要发脾气时,可迅速离开现场,或去干别的事情,或去找别的人谈谈,或干脆去散步宽宽心。“气”头过去后,再回来从容而理智地对待和处理问题。

(资料来源:http://www.docin.com/p-274966816.html,豆丁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