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角色行当:中国戏曲塑造人物的鲜明特征

角色行当:中国戏曲塑造人物的鲜明特征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限的行当涵盖了戏曲舞台所有出场的人物类型,是中国戏曲创造人物的必要中介。在传统戏曲与现代电影之间承上启下的是文明戏这一短暂而又特殊的演剧形态。只是,中国戏曲的虚拟艺术将其进一步提炼、规范,抽象化和程式化了。角色行当并不能妨碍演员将同一行当的不同人物表演得各具神韵。

角色行当:中国戏曲塑造人物的鲜明特征

一、角色行当

角色的行当分类是中国戏曲塑造人物的鲜明特征。戏曲中的人物按年龄、性别、身份、性格、气质等各种条件进行了角色划分,主要有生、旦、净、末、丑等行当。各行当下又有更细致的分支,如生可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旦可分为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彩旦等,丑可分为文丑、武丑。行当的分类还可下行到更精细的层面。花旦之中又包括闺门旦、玩笑旦、泼辣旦、刺杀旦等,而文丑下又分袍带丑、方巾丑、褶子丑、茶衣丑和老丑等。在戏曲舞台上,人物首先不是作为个体亮相,而是以符合行当规定的范式与观众见面。有限的行当涵盖了戏曲舞台所有出场的人物类型,是中国戏曲创造人物的必要中介。

经过长期的艺术磨炼,各个行当相应的造型规制、表演程式和技巧手段逐渐积累、汇集而趋于相对稳定,并与人物的性格品行相对应,形成类型化的表意系统。如老生,戴髯口的中年男子,重唱功、用真声、念韵白,举止行动持重、端方,一般扮演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譬如京剧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正旦,常穿青素褶子,故又称青衣或青衫,唱、念、做诸功兼备尤重唱功,举止端庄,主要扮演性格刚烈的中年或青年女性,如《秦香莲》中的秦香莲。戏曲演员的表演并不直接针对某个具体角色,而是以展示行当规范内的外形装扮和程式技巧为塑造角色的依据和起点。(www.xing528.com)

在传统戏曲与现代电影之间承上启下的是文明戏这一短暂而又特殊的演剧形态。郑君里于1963年撰写《角色的诞生·新版自序》时说“现代中国的表演艺术的传统应该说是从五十多年前的‘文明戏’开始的。”[118]作为现代中国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最初华语电影的演员均来自文明戏舞台。郑正秋在1925年发表的《新剧家不能演影戏吗》中提出“因为戏终归要有戏的意味、有戏剧经验的、对喜、怒、哀、乐、究竟容易表演得出来、有经验比没有经验的、总比较的可以有进一步的刻画”[119]。文明戏演员在表演技巧上根据电影的特性作适当修正,转变为电影演员,这是华语电影起步阶段的普遍现象。文明戏的人物刻画承袭了传统戏曲的诸多特征,在角色行当方面,文明戏“参照京剧分‘行当’办法,根据演员的擅长,分为生、旦、老旦、正派、反派各专行。而生类又分为‘激烈派、庄严派、寒酸派、潇洒派、风流派、迂腐派、龙钟派、滑稽派’之类。”[120]“文明戏的演技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成为中国电影表演的主要内容……新剧家们固然有乱动和过火的毛病,可是在他们中间,每个人一向都按照自己擅长的‘行当’长期扮演某一‘路’角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人物塑造的经验。”[121]随着电影艺术的成熟和发展,“要求演员的表演去掉文明戏的“戏”味,要求演员直面生活,以一种现实主义的表演方法进行创作”[122],角色行当不再作为电影人物创造的重要凭借。而电影演员根据自身的外形、声音、性格、爱好等各种特定条件而专攻某一类角色人物的情况仍广泛存在。邵牧君在《电影演员的艺龄》一文中,鼓励在外形、气质上有特色的演员加入类型演员的队伍[123]。直到如今,电影界把擅长扮演或天真烂漫、性格开朗,或泼辣豪爽、放荡不羁的妙龄女子的女演员称为“当家花旦”,借用了戏曲行当中的称谓,仍然可见行当分类的影响。

对于角色行当,郑君里认为“许多演员就按着自己擅长的一类钻研,故步自封,一辈子局限在一种‘类型’里。一个演惯了迂腐老夫子的,在任何戏里都是一副老腔调,离开这行就举止失据,因而导致了表演的定型、刻板。”[124]关于行当所导致的表演的刻板化和模式化,谢晋认为“表演的模式化,是目前我国电影表演中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表演悲哀,表演欢乐,表演关心等等,都有成套的模式……在表演上搞模式化,对演员限制过多”[125]。对于角色行当的指责,其实质是对于机械化的程式表演的现象批判。行当分类的演剧价值体现为:首先,相似性别、年龄、身份、性格、气质的人物在言行举止、衣着打扮上有雷同和近似之处,人以群分,这是不可否定的事实。只是,中国戏曲的虚拟艺术将其进一步提炼、规范,抽象化和程式化了。即使在推崇写实的电影表演中,在追求个性的同时,类的特征同样不可忽略。其次,演员有可能和有必要在适合自己的某个行当或某一类人物形象的反复塑造中不断促进其专业技能的提高,精益求精,有效提高表演的效益和精准度。最后,行当中的人物也是千差万别的,在不同的人物身上,不同的戏剧情境下,程式的表现能力几乎是不可限量的。角色行当不过是将人物的共性层面作为表演的基础。演员完全可以在具体行当的表演规范基础上,在具体剧目和具体角色的表演过程中,融合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敏锐的艺术感悟能力,为角色形象注入新的情感理解与个性内容,戴着镣铐跳舞。角色行当并不能妨碍演员将同一行当的不同人物表演得各具神韵。《西厢记》中的张生、《牡丹亭》中的柳梦梅、《梁祝》中的梁山伯,既表演出小生的共同特征,也体现出超越行当规定性的丰满血肉和个性风采,提供给受众多彩多样的审美体验。行当类型是创造的第一步,赋予角色以外表,塑造人物则是更进一步的深化,赋予角色以灵魂。对于戏曲和电影而言,自然应该先演好行当,再演好人物,不能停留于表演行当,而应该深入表现人物,在形似之上追求神似的展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