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厢记》人物形象塑造

《西厢记》人物形象塑造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厢记》塑造得最成功、最具撼动人心的艺术魅力的,是相门闺秀崔莺莺。正当莺莺苦于无缘与张生相会的时候,灾难突然降临了,深明大义的莺莺决意牺牲自己,保全家人;张生于乱军压境之际,挺身而出,建策退敌,佛寺转危为安。

《西厢记》人物形象塑造

第三节 《西厢记》的人物形象塑造

《西厢记》打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通例,也就突破了戏剧人物形象单一(一本杂剧只有一名主唱角色的形象较为丰满,其余“众脚”均为主人公的陪衬)的局限,塑造了莺莺、张生、红娘三位个性鲜明的戏剧典型。除此之外,相国老夫人、武僧惠明、恶少郑恒、法本长老和法聪和尚等,也都是各具风采的戏剧人物。

《西厢记》塑造得最成功、最具撼动人心的艺术魅力的,是相门闺秀崔莺莺。作品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位贵族小姐由青春觉醒到对爱情幸福的由衷期盼,再由朦胧抗争到自觉地走上叛逆道路的曲折历程;对其炽热的爱情追求与深受熏染的闺阁懿范的激烈冲突所导致的心理矛盾、外冷内热甚至行为乖张,更有传神入微的精彩描摹。为揭示这位贵族姑娘郁闷不安的心境,剧作家让她率先出现在不食人间烟火的佛寺中。时当暮春,莺莺触物伤怀,情不自堪。在她的怨叹声中,蕴涵着难以言说的青春虚掷的苦闷和寂寥。正当她被满腹“闲愁”包裹着、无由发付的时刻,浪游古寺的张生突然神使鬼差地出现在眼前。隔墙酬韵之后,张生由“惊艳”而动情,莺莺也渐渐对张生的风度才情由衷地恋慕。随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爱意绪的滋长蔓延,她对老夫人的“拘系”和红娘的“伏侍”越来越反感;渴望有人穿针引线,“向东邻通个殷勤”,与心爱的人儿亲近,可情感与理智的冲突又使她不敢越雷池半步。正当莺莺苦于无缘与张生相会的时候,灾难突然降临了,深明大义的莺莺决意牺牲自己,保全家人;张生于乱军压境之际,挺身而出,建策退敌,佛寺转危为安。莺莺一面感激张生,一面盼望着了却心愿,与张生结为美满姻眷。老夫人食言悔婚,让她空喜一场,再度陷入无边的烦恼和怨怅之中。然而,莺莺毕竟是深受礼教濡染的贵族千金,她火热的情感要化作行动的力量,不知要经历多少曲折和反复!情爱意志与道德理念的激烈冲撞酿成了她的矛盾性格,矜持、自尊、徘徊、忧惧、娇羞、伪饰的并存,使其外在行为呈现出种种“假意儿”。明明是她思念张生,让红娘前往探望,红娘带回张生书简,她看后内心欣喜欲狂,但表面上却对红娘大发脾气;明明是她以诗明心,暗约张生于月下相会,当张生冒冒失失地跳墙而来,她又登时反悔,严责怪张生。莺莺的“作假”和变卦,看似乖张促狭,实则异常深刻地揭示了相国小姐在挣脱礼教羁绊、走向“非礼”“私奔”的沉重和艰难。经过反反复复的徘徊犹豫,最终打消一切顾虑,以诗自荐,在红娘的热心帮助下,主动到西厢与张生幽会,即使是后来隐秘暴露后也并未表现出丝毫的惶恐和后悔,这足以证明她的爱不仅超越了礼教,也超越了自身。

红娘的据理力争,迫使老夫人承认了崔、张的结合,但旋即以“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强令张生即刻“上朝取应”,并设置了一个在她看来不可逾越的障碍:“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莺莺和张生“昨夜成亲,今日别离”,陷入难以割舍的新婚别离的窘境。“长亭送别”一折,融情入景,借景传情,淋漓尽致地宣泄了莺莺的依恋、苦痛、幽怨和隐忧,充分体现了作为“文采派”首领王实甫“花间美人”式的言情特征: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上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旦长吁科)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凄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洲]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夫人云)红娘把盏者!(红把酒科)(旦唱)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作望夫石。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旦云)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www.xing528.com)

[朝天子]暖溶溶玉酪,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夫人云)辆起车儿,俺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来。(下)(末辞洁科)(洁云)此一行别无话儿,贫僧准备买登科录看,做亲的茶饭少不得贫僧的。先生在意,鞍马上保重者!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下)(旦唱)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籍,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

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旦云)君行别无所赠,口占一绝,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赛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旦唱)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末云)有甚言语嘱咐小生咱?(旦唱)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末云)再谁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旦唱)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红云)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旦唱)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旦、红下)(末云)仆童赶早行一程儿,早寻个宿处。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下)

这折戏历来被曲家视为绝唱,其情感的浓郁,文词的华美,尤其是对莺莺怨痛忧郁的心灵世界的揭示,惟妙惟肖,纤毫毕现。就情感的底蕴而言,莺莺所追求的两情如一、长命厮守的爱情婚姻理想,不仅否定了老夫人以门第势位为求的宗法婚姻观念,而且将两性挚爱的“情”字提升到超越世俗功利的至纯至真的高度。

王实甫笔下的张生是带有元代“浪子才人”特性的“风魔”“傻角儿”,一个把爱情凌驾于功名利禄之上的“志诚种”。较之《莺莺传》和《董西厢》中的原型,《王西厢》中的张生更多地具有反叛礼教、崇尚自由、淡薄荣禄、惟情是求的可贵品格。张生出场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是饱读诗书,胸有大志,但“才高难人俗人机,时乖不遂男儿愿”。自从在佛殿上与莺莺“打个照面”,就惊诧莫名、神魂飘荡:“呀!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对莺莺“千般袅娜,万般旖旎”容貌体态的倾倒,使其“饿眼望江穿,馋口涎空咽”、禁不住“意马心猿”、“风魔了张解元”。受“意惹情牵”的爱欲的驱使,他把功名丢在一边,“小生便不往京师去应举也罢”。为了能有机会与莺莺晤面,他顾不得斯文体面,赶上红娘自说自报:“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红娘抢白他:“谁问你来?”他并不介意,反而追上去讪问:“敢问小姐常出来吗?”短短两句对话,活脱脱现出一个“风魔”“傻角”形象。为得到莺莺的垂顾,他费尽心机,墙外吟诗,道场奔忙,直至夜撞花园。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莺莺表现出不让须眉的勇气和胆识,张生由迷恋其天姿国色,转为对其心性品格的倾慕挚爱。贼兵退后,老夫人食言赖婚,这对于一片痴情的张解元,不啻于晴天霹雳。他再也无法保持温文尔雅的秀才风范,断然拒绝“兄妹之礼”,以退为进,仗义执言,慷慨陈词,斥责老夫人,且语含讥讽,弄得相国老夫人理屈词穷,十分尴尬。至诚至“傻”的寒门秀才,人格原本是堂堂正正、宁折不曲的。婚姻幻梦破灭,他陷入痛苦绝望的渊薮,直至与莺莺隔墙诉怨,互萌心迹,才再度看到希望的曙光,托红娘递简,赋诗传情。待莺莺以简相约,他自信“俺是个猜诗谜的社家,风流隋何,浪子陆贾”,不加深究,认定莺莺是要他跳墙赴约,结果受到莺莺的责难,他的精神又一次濒临崩溃沉疴书房。有情有义的莺莺,终于挣开沉重的精神锁链,勇敢地走出闺房,到西厢与张生私会,让张生亲身感受到纯真爱情的甜美和激动。迫于老夫人的压力,张生赴京应举,一路风餐露宿,可没有一刻不思念莺莺。最终,又冲破郑恒捣乱一关,赢得美满姻缘。这前前后后,反反复复,无一不凸现了张生“志诚”的形象。

红娘是《西厢记》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全剧二十折,有八折由红娘主唱。特别是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全部由红娘主唱。她出身微贱,心地善良,明辨是非,极富正义感和乐于成人之美的侠义心肠。对崔、张因佛寺邂逅而培植起来的爱情,她先是作局外观,后由同情到主动牵针引线。老夫人“赖婚”之后,她敬佩张生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修书退敌,对老夫人的食言无信大为不满,主动在崔、张之间传书递简,虽蒙受种种误解和无端的责难,仍然义无反顾地奔波牵引,竭尽全力玉成其事。这种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承担责任、临危不惧、挽狂澜于既倒的机智和勇气,是古代社会中至为宝贵的人格精神。正因为这样,红娘一直被视为人间爱情婚姻的光荣使者,受到人们普遍的敬仰和爱戴。第三本第二折最能显现红娘的真诚善良和备受委屈而不改初衷的美好品质。莺莺出于矜持自尊的自我防护意识,平白地翻脸“赖简”,责辱红娘,红娘十分委屈,不得已当面与小姐争辩,抱怨她“小心肠儿转关”、“别人行甜言美语三冬暖,我跟前恶语伤人六月寒”。但一想到张生“不思量茶饭,怕待动弹;晓夜将佳期盼,废寝忘餐”,也就原谅了她“小孩儿家口没遮拦,一味的将言语摧残”。对于莺莺的“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她何尝不是看在眼里,疼在心头。她有时也很矛盾:一方面想为张生传送书简,却又担心小姐“翻了面皮”,弄得她“两下里做人难”。张生不明就里,贸然说“久后多以金帛酬小娘子”,红娘当即反唇相讥,并郑重向张生表明:“我虽是个婆娘有志气!”足见红娘虽出身卑微,但一身正气,决非世俗人等所能望其项背。在第五本中,张生得官未归,郑恒踅入佛寺,大造谣言,老夫人听信谗言,故伎重演。红娘义不容辞,挺身而出,当面斥责郑恒,义正词严,令郑恒理屈词穷,以赧然失败而告终。红娘贫贱不移的高洁人格再次战胜了伪善和欺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