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哲学的终极力量,禅宗中“相”的分析

佛教哲学的终极力量,禅宗中“相”的分析

时间:2023-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在境中观照相、体验相、感知相,从而达到领悟的目的。人生升华有内在的驱动力,能否彻悟与所遇之相有密切的关系。相在禅宗中的地位和价值与象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相似。

佛教哲学的终极力量,禅宗中“相”的分析

二、相

相在禅宗中是一个重要的范畴,相与美学中的“象”意义基本相同,指时空之中具体的存在,是人的知觉与心理活动的对象。《五灯会元》中记载,释迦牟尼在灵山讲道,拈花示众,众皆默然,独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释迦牟尼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诸摩诃迦叶。”这里的花就是相,释迦牟尼教化时不是运用语言,而是运用一个具体的形象来启示教众,能够领悟其中含义的只有迦叶,相在其中起到了超越语言的媒介作用。在佛经中有大量的譬喻,运用相来阐明佛家教义,是一种名相之外的阐明佛理的方法。佛家公案大多是用具体的相来启发弟子,以求直指本心,见性成佛。在具体的情境之中棒喝弟子,产生醍醐灌顶的效果。当然,这是对有天性的弟子而言,并不是人人能够开悟的。相以无相为体,离相为无相,离相清净,超越具体的时空结构走向新的境界,看空世相,看破世相,悟解人生百态。

人的感觉与意识作用的机能称为感官,在佛家中称为根,眼、耳、鼻、舌、身是人的五根,也称为色根。与之相对应的是五种境界:色、声、香、味、触。根与境形成能现与所现的关系,境的呈现“任运而生”,并没有固定的时间和空间,无条件和自然地产生,人总是置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五根总在运行之中,境界自然地敞开。境界是一个整体的范畴,在境界之中,则只有具体的相,佛家称境界之中的相为现识,对现识和智慧可以分别进行理解,现识呈现的境界是现象界。人在境中观照相、体验相、感知相,从而达到领悟的目的。

佛家认为,世界是世与界的结合,世指前世、现世与来世,界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世就是一种时间结构,界是一种空间结构,世界即是时空结构体。前世与来世固然是佛家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但在生存论基础上前世与来世对处于现世之中的人有极大的意味,前世与来世在现世之中在场。这种关系类似过去与未来在当下的在场,人生在世,过去、当下与未来是流动的没有断裂的波流,过去是当下的前提与基础,未来导引着当下,“向死而生”成为人生的窘境,也是人生先在的遭际。欲界是欲望与物质组成的世界,色界是物质的世界,无色界是超越物质的精神世界。人在欲界与色界之中总有向无色界超越的冲动,无论贩夫走卒还是精神贵族,其实内心总有希望获得精神安宁的冲动。前世→现世→来世是人生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从欲界、色界向无色界的升华是精神深处的形而上冲动。相总要超越至于无相,这是从有限时空向无限时空进行超越。所以,人生处于世界之中,在世之界,从有限的时空向无限的时空进行人生的升华是一种基本的人生驱动力量,这是哲学宗教、美学的终极力量。

处于一定生存之境的人五根接触相,相也称为对境,是与人相对的境遇、境界、境际。人生升华有内在的驱动力,能否彻悟与所遇之相有密切的关系。“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真如无处不在,唯有智慧之人方能领悟其中微妙,面对现象,看空现象。“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26]。生命之河中的纷呈万象、生死别离的人生遭际时时叩响人的心弦,通灵之人由此领悟世界人生本相。“从一粒砂石看世界,从一朵小花看苍天”(雅克·马利坦语)。“月白风恬,山青水绿。法法现前,头头俱足”[27],世间万物皆有本性,皆有佛理。这与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之说意味大致相同。(www.xing528.com)

禅宗经典常用譬喻,那是比量的方法,通过一事说另一事,总没有直接面对事物本身。还有一种方法是现量,面对事物本身,不假文字和逻辑推理,此时人生也处于现量境。现量境中布满世界万象。胡塞尔曾有“面对事物本身”的至理名言。维特根斯坦曾说,不要思想,要看。[28]如要领悟禅理,要进入生存境地,展开五根,面对物相、景相、世相,在生存境地之中全身心地感悟人生、把握世界。唯信禅诗曾有脍炙人口的公案: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识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29]

山和水都是相,可以视为相的代表,一个象征。未参禅时见到的山水是自然的山水,与人没有建立关联。人见到山水的原生态本相。亲见知识,指的是处于境遇之中的人五根对“山水”之相进行视听感受,进行体悟。“亲见”着重的是体验,“知识”着重的是领会,“身是菩提树”,身体有感触,然后智性萌动通会世界达到圆融之境。在“亲见知识”的过程中会“破相”,是对原生态本相的否定,“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是“有个入处”,在否定之中逐渐感悟山水的本真。最后“得个休歇处”,其实是“出处”,了然于胸后领悟到山水的本真存在。无论人感悟与否,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山水是感悟存在的媒介,山水本身并无变化。相也就是感悟的媒介。“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30]色是物相,物相之中蕴涵佛教真如。

相是禅宗感悟的对象,也是媒介。相与审美中的象同义,象是审美的对象,也是审美的媒介。重要的是生存体验、人生感悟和审美愉悦,至美之境即是至真之境,禅家往往是诗家。诗与禅最后殊途同归,在思维上两者大致相同。审美思维是形象思维,形象就是相。相在禅宗中的地位和价值与象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相似。特别是在当下读图时代,图像、视像都是相,它们充满现代人类的生存空间,图像文化成为人类文化的主流,这意味着“相”在人类文化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相满足了人类的物质需要和欲望,没有超越动力的人类往往沉溺于色的满足之中。对于大众而言,满足正常的欲望无可厚非,但是人类总需要精英感悟人生世相,解释技术带来文化狂欢导致精神困境的原因。人在欲界和色界之中消费沉沦,其实总需要向无色界的精神升华。在影视艺术中,对相的体验和感悟将会领悟到空明的境界,品味人生,领悟世界的大化之道。这对个人而言意味着精神得到归依,对人类而言意味着文明新的生机活力,毕竟当下人类的精神困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从纷乱的物质技术图像世界走向澄明的彻悟之境,这是一个困扰全人类的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